多元導航:教孩子由「錢」入深

說起錢,每個人都需要,但又是否每個人都天生懂得去好好運用它呢?

甚少機會「使錢」 有錢即瘋狂

筆者因工作關係,經常要帶小學生到營地過夜。若問什麼是孩子最感興奮的,除了營地設施,還有小食部。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們會「認真」地逐一計算所有小食或玩具的價錢,似乎很想用盡手頭上的幾十元、甚至一分一毫,務求要把所有錢花光不帶走就最好。

筆者十分好奇,營地的小食部又不是百貨公司大減價,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再跟孩子們的父母傾談起這個觀察,大家都笑起來;但笑聲背後,亦很想知道該如何教導小朋友理財,擔心他們用錢不懂得節制。

說回來,孩子平日好像甚少「使錢」的機會,皆因很多小學都取消了小食部,學生需要自備零食回校;放學後,有些小朋友要參加課外活動,有些又直接去了補習班;回家時,天已晚,也沒有時間去購物了。由於這些孩子平日沒有機會用錢,所以難得有錢可用的時候,便瘋狂地消費了!

各位家長,你們有沒有給孩子零用錢的習慣?發放零用錢是一門學問,博大精深。孩子什麼年紀給零用錢?應該給予多少?一星期還是每天發放?這些都沒有絕對的答案,重要的是,家長應藉着零用錢去因「財」施教。

訓練孩子以儲蓄買心頭好

要孩子學懂理財,就要由實戰開始。家長可因應孩子的需要,一同制訂給予零用錢的方法,並請孩子說出每天需要花錢的項目,例如放學後肚子餓買零食、搭車返放學等,當一起分清楚「需要」和「想要」的項目後,再計算「需要」項目的零用錢金額。

那麼,他們的「想要」項目呢?相信家長也聽過孩子不少訴求,想要買什麼玩具、精品、遊戲機等。如果直接買給他們,家長擔心小朋友很快玩厭,或者因得來太易而不懂珍惜;但若不買給他們,又怕孩子發脾氣,加深親子矛盾。其實,這正是教育孩子儲蓄的好機會,家長不妨問問孩子想買的東西是什麽價錢,再討論一下可如何儲錢去購買。

在制訂儲蓄計劃時,家長或可表明底線,例如只限每天多給兩元零用錢,然後引導孩子計算一下何時儲夠錢去買東西。在儲蓄的過程中,有時孩子或會花錢買了別的東西,令儲錢進度比預期慢,這些也是家長介入的好時機,協助小朋友糾正方向,一步步達成目標。

當然,孩子想要的東西是否值得去買,也是制訂儲蓄計劃時需要討論的問題。然而,筆者認為,目標是否吸引,也是孩子儲蓄的動力。那麼,家長不妨讓他們有多一點自主,讓小朋友在儲蓄上建立成功感,提早養成定期儲蓄的習慣。

■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文﹕李杰成(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