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起跑線:沒有天份的孩子
禧仔的故事是我在音樂兒童基金會常分享的,不是他的家庭環境比其他人差,也不是他的能力比其他人強,相反,他是一個有痙攣的小孩子,沒有人會相信他可以學音樂。
禧仔8歲時來中心報名學音樂,當同事見到他時,也在報名表寫上他的情形:「行動不便」。
我們每年接受申請,每個申請也會謹慎處理,除了審查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和學習意願,我們會安排與家長和小朋友單獨會面,這個會面過程最少也要兩個整天。每一個個案都令我們聽得心情沉重,有時會忍不住流淚。原本把手上的檔案放在「接受」的箱內,怎料下一個比這個更慘,無奈地把之前那申請人由「接受」放在「後備」的一行。由於可接受的小孩數量有限,我們往往在最後的1小時,當所有申請人離開後,把所有檔案再一次翻閱,立刻進行辯論。
懷孕時遭丈夫毒打,胎兒缺氧從此傷殘。
見到禧仔的媽媽,她的遭遇可算是坎坷,丈夫的毒打令她精神受創,在準備離婚之際又發現再次懷孕,本以為可以讓丈夫停止施暴,怎料在懷孕最後階段又遭受重創,去醫院途中已經留血不止,要立刻割掉子宮,胎兒也因此腦部缺氧,從此傷殘。聽到這裏,我立刻去見見禧仔,他是一個溫文安靜的孩子,不能相信他在媽媽肚子裏是飽受驚嚇和不安。他10隻手指都不能伸直,頸部和上半身不能控制自如,走路也是拐拐的,看起來令人心酸。
每一次的面試也會很緊迫,整個中心也塞滿申請人,我們會安排小食讓家長享用,放鬆心情。(龐倩渝提供圖片)
我問他喜歡音樂嗎?他慢慢一個一個字說:「好鐘意!」我再問為什麼?他說:「好舒服!」
我立刻意會到他平常身體一定有很多痛楚卻不能說出來,音樂也許是能夠讓他放鬆的工具。我們成立「音樂兒童基金會」的目的就是讓沒有條件學音樂的孩子也有機會學習,而且可以享受它和使用它,禧仔的情況和意願正正達到我們的目的。
他不是有天份的孩子,但他是一個堅持的孩子。
我和他做了小測驗,音感和節奏感都不理想,而且身體的障礙令他無法拿起小提琴或吹奏任何樂器。最後,我和老師商量後,決定讓他試敲擊樂,因為他手指雖然不能伸直,但也算有力。老師用了3個月時間教他握緊鼓棍,和他說只要他能維持不讓鼓棍跌下來,就可以開始打鼓板。
就是這樣,禧仔今年是第四年學音樂,期間除了身體不適,都不會缺課。在家中經常用筷子練習,現在不但不會跌鼓棍,還是我們敲擊樂團的成員。他不是有天份的孩子,但他是一個堅持的孩子。我們身邊有幾多有天份的,卻偏偏不懂得珍惜,也許是得來太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