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明愛學校的「原罪」

報載南區的明愛胡振中中學將於2024/25學年,與東涌的明愛華德中書院合併成資助中學,並遷往華德中書院現址。遷校初期提供穿梭巴士,方便學生從南區到東涌上學。明愛教育服務部表示,合併是因本地教育環境出現「結構性變化」,考慮各區資源運用而決定。胡振中中學校長強調,合併與收生不足絕對無關。

職業先修課程曾是收生王牌

明愛辦學經驗豐富,辦學能力絕對不會比其他辦學團體差,但部分學校招生未符理想。能力不比人差,何以又收不到學生?王師奶又何以竟說明愛有「原罪」?「原罪」兩字有點聳人聽聞,且聽小婦人細說端詳:明愛現有9所中學,8所是資助,1所是直資。自教改後,已沒有了維持多年的職業先修課程如汽車維修、印刷、造鞋等多元化職業訓練,代之而起的是「應用學習」(applied learning)課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亦所謂「獅子山精神」年代,香港百廢待舉,年輕人最需要是一技傍身。學得一技,除了解決生活外,如果頭腦靈活,工作勤奮,分分鐘可能有創業機會。如何一面修讀中學課程,一面又可學得一技?明愛的職業先修學校就提供這種服務,滿足當時某一階層的年輕人需求,其時明愛職業先修學校一位難求。相比於今日,整體收生困難,要合併、要縮班,甚至可能有殺校之災;論滄桑,無一個辦學團體能像明愛那樣感慨了。

王師奶說的「原罪」,就是五六十年代這些職業課程。即使教改後不再教汽車維修、印刷、造鞋,但只要提起明愛,部分家長心中先入為主的印象,一定認為它和職業先修有關。說它是「原罪」真是污衊了它,曲解了它,也褻瀆了它。如果要王師奶為它找一個漂亮而體面的下台口號,那一定是「已完成歷史使命」。唉!「已完成歷史使命」是門面話,說得準確些、草根些,即係話「呢個時代唔需要你了」。

作為一個家長,你點去為兒女揀學校?唔使去問啲選校明燈,你一定首選全英語授課學校,退而求其次揀一些中英合體(form 1班開3英1中或2英2中)的,無可奈何才入中文中學,再再再無可奈何才入職業先修學校,你話嘞,明愛學校如何招生?

「獅子山精神」out了

今時今日家長都想個仔入大學,唔係在中學就要佢一技傍身,學修車、學印刷、學整冷氣、學做廚師。本文題目〈明愛學校的「原罪」〉,這「原罪」並非話明愛學校辦得唔好,校長教師唔盡責,而係時移世易,父母為兒女定的目標已非當年。整體社會獅子山精神out了,一技傍身的思想out了。換言之,是時代變了,是時代拋棄了明愛。「獅子山精神」時代一位難求的學校,因為「舊包袱」變了今日收生不足的「原罪」。嗚呼哀哉,諗落真係喊得一句句!

胡振中中學校長歐海健不斷強調,合併原因不是收生不足。王師奶當然相信歐校長所言,但南區是老區,生源不會太多,加上中學林立,部分家長選校的優先次序十分明顯,收生不足是早晚可預見的事,明愛教育服務部的決定並非無理。王師奶好奇,當年明愛當局怎會辦一所只開高中班級的華德中書院,而且仲係直資;沒有初中生源的銜接,沒有優異入大學的往績吸引,憑什麼?今次棄直資,從頭做起,不失為務實之舉。但願亡羊補牢,尚未太晚。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