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孩子心:不願做功課的小學生

希希(化名)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小學生,與父母關係親密,但最近學業上出現了一些行為讓爸媽感到懊惱。希希做功課總是拖拖拉拉,父母放工後發現她沒有做功課,唯有坐在旁邊督促,卻發現她都會做。當沒有人陪,她就停下來,所以大家都很晚才睡覺,每天也很疲累。

父母感到疑惑,希希有能力但做得慢,是否不專心?拖延?不聽話?於是,他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例如定下作息時間表、用計時器做功課、設獎罰制度……可是效果都不持久,未見希希有明顯的進步。

「我對孩子的問題感到無從入手,像是永遠解決不完。」

「我用了很多方法教孩子,但都沒有用。」

孩子的行為問題是一個信號,反映他們的心智世界,可能被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或未能表達的情緒影響着。問題重複發生,是一個機會讓父母去發現、去了解孩子。所以,除了處理孩子的不當行為,都可以試試了解引起行為的原因。

不同性格 需不同策略

怎樣推動孩子自動自覺學習?不同的性格特質的孩子,要運用不同的激勵策略:

享樂型:以追求「快樂」和「興趣」為主導,要幫助他們設定目標,享受「達到的」成就感

逃避痛苦型:需要別人說出具體的「期望」,也要給予清晰的方法和步驟

關係型:需要愛和親密,用愛的語言與他們相處和交流

希希屬於「關係型」,想要的是陪伴,當父母坐在旁邊,花時間教導她,她會感到受照顧、受關注。當她做得慢,就能爭取更多時間與父母一起。父母一走開她就不做,因為她不想被撇下。希希不懂得表達自己,出現扭曲的平衡——父母不回家就不做功課。

用扭曲的方法表達內心

上小學後,希希感覺與爸媽的相處時間減少了。如果比喻說孩子的內心有兩個水塘,一個是理性的,一個是感性的,現在只有理性的水塘被填滿,而感性的水塘卻是空空的。爸媽明白女兒不止需要方法來糾正行為,也需要他們的關心,於是晚上抽時間抱着女兒講故事和聊天。這樣,希希的內在需求慢慢獲得滿足,不再用扭曲的平衡來換取安全感,也不需要任何方法的輔助,自己好好做功課了。

當我們與孩子的互動不愉快,孩子又不願意聽,重複的問題讓我們沮喪時,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視野,尋找核心的原因,給親子關係一個轉機。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