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療癒的笑聲

最近督導的社工學生,服務對象是社區中心的課餘託管班的小朋友。口罩令解除後,小學立即推出各式各樣的補課、體藝班,推遲平均放學時間。比疫情前,小朋友到達社區中心開始做功課,平均都晚了1至2個小時。可想而知,可以參加社工活動大玩特玩的時光又壓縮了。

反思兒童節意義

日落西山仍留在社區中心的小朋友,家境未必清貧但父母都是典型「手停口停」,為餬口而疲於奔命。他們沒能力為孩子安排多元化的活動,每天下班去社區中心接了孩子,回家已經8點,吃完晚飯洗澡睡覺,體力透支地又過了一天。

於這班課託小學生而言,最想輕鬆一下,社工學生舉辦的遊戲通常都很吸引!無論是玩樂高積木、玩桌遊、玩藝術,又或者只是陪他們跑跑跳跳、互相追逐,只要用心陪伴,真誠地希望孩子可以放空,他們都會投入參與。

香港的兒童節在4月,比較冷門,網上簡單搜尋便會知道,兒童節是為了重申保障兒童生存權、健康,接受教育,反對虐待兒童,改善兒童生活為目標而設立的節日。孩子應該得到成年人的保護,設法讓他們安全探索世界,發展自我。不過,個人認為在香港小朋友壓力非比尋常,記得我小學階段常以大自然為伴,半天放學回家耍廢,童年就是在搗蛋,發生過很多無聊瑣碎但讓人會心微笑的小事。

學業家庭壓力沉重

現世代的孩子比我更早投入競賽,入學的面試在10個月大開始,自小訓練十八般武藝,一句「為你好」扼殺了很多笑聲。撇開學業,現代家庭結構急劇改變,雙職父母、離異家庭等,養育孩子變成了苦差。最後,家庭裏的弱勢——小朋友,會成為磨心。過往幾年,多了討論聲音,因為兒童出現各式各樣的焦慮症,自傷自殘個案也年輕化。有說這是疫情所累,我則擔心疫情只是顯露問題並不是病灶,復常對於兒童來說是「追落後」,脫下口罩也未必見到笑容。

阿德勒說過:「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經驗告訴我,大多數情緒波動的問題案主,都沒有穩定的依附關係,沒什麼幸福童年回憶。開心就是良藥,兒童節正好提醒我們,要努力為小朋友創造幸福回憶!

文:彭梓雅

作者簡介:前懲教主任,放棄鐵飯碗轉型全職主婦,兼職實習社工督導/繪本伴讀導師/家庭輔導員。興趣廣泛,不務正業。最大成就是生了一個「雞蛋仔」,置了一頭家。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