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悅讀」不止閱和讀

筆者出席親子閱讀講座時,經常收到家長查詢有關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方法。其實家長只要理解幼兒的成長需要,再透過合適的閱讀方法,就能鼓勵幼兒「悅讀」。

要培養幼兒「悅讀」好習慣,家長的角色相當重要。有別於在學校的小組或大班閱讀,家長可與幼兒在熟悉的家中親子共讀。親子共讀是建立「悅讀」好習慣的第一步。注意的是,共讀並非指父母理解圖書的內容並朗讀文字,而是以書本內容作為媒介,與子女聊天。談話內容可環繞故事情節,或由故事衍生的生活經歷。在這些親子溝通的過程中,語言的輸入(聆聽理解)及輸出(說話回應)亦同時發生,從而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

當成人與幼兒談論書中的人、事、物,幼兒會將圖像連結自身經歷,逐漸自行思考書中內容,開始探索故事情節。這就是建立「悅讀」的第二步。

當幼兒從親子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就會因好奇或自娛等原因,主動尋找圖書閱讀,這便是「悅讀」的第三步。

與子女互動 助建閱讀能力

「悅讀」是有進程的,並非單次閱讀便能達到。最重要是家長和子女在閱讀時的互動和溝通,讓子女享受箇中樂趣,逐漸有思考地閱讀,建立自行閱讀的能力。閱讀能力是受認知發展所影響,一般來說可分為5個層次,分別是理解故事內容、直接推斷故事情節、整合並理解故事、評價故事內容及創意閱讀。愈高層次愈涉及思辨能力與創意能力,而不止聚焦在理解能力上。因此,家長先要幫助幼兒學會閱讀,即是理解書中內容、推斷故事中的情節,繼而協助幼兒從閱讀中學習,發展思辨和創意能力,例如評價故事、由故事延伸的創意活動等。

按年紀選材 圖畫對幼兒最重要

在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方面,不同年齡階段各有不同需要,筆者有以下建議:

0至2歲是建立閱讀能力的準備期。心態方面,父母和幼兒的共讀時間毋須計較時長,最重要是享受與幼兒溝通和互動的樂趣。選材方面,圖書宜有較大及鮮艷的圖畫,故事結構簡單,即使沒故事亦可。互動方面,父母可以將圖畫命名,甚至模擬叫聲或動作,增添趣味。

3至4歲是幼兒建立閱讀能力的基礎階段。幼兒透過與父母對談逐漸理解及推斷故事內容。因此,父母可選擇情節重複的圖書,鼓勵子女猜想後續情節。

4至6歲是建立閱讀能力的進階期。幼兒透過與父母對談,進一步理解、推斷、整合及評價故事內容。父母更可延伸至不同的創意活動,例如︰寫一封信給作者、探索生活中的事物。選材方面,可選擇情節豐富的圖書。

與幼兒親子共讀,圖畫仍是述說故事的主要途徑,文字只是輔助,更重要的是家長懂得為不同成長階段的幼兒選材,一同享受「悅讀」的樂趣。

文:羅傑瑩(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高級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