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打造神秘「嘩鬼街」
10月31日是萬聖夜,月初,加拿大的許多家庭已經着手佈置了。門前的南瓜露出古怪的笑臉,大蜘蛛到處亂爬,前院的地面上無端伸出一隻手,還有紅紅橙橙的詭異燈光交錯閃爍。在我們的小城鎮,地方政府甚至舉辦社區佈置大賽,參加者可以申請350加元(約2000港元)的資助,還鼓勵鄰居們共同努力,打造出神秘又吸睛的「嘩鬼街」。
在我們常去的那個大型超級市場,添了毛茸茸的狼人,足兩個人高,整天不斷嚎叫和揮手,惹得孩子都要走去摸一把。架上的糖果不再是小包小包的,它們合組成為巨型的大包裝,伸手進去,抓出滿掌的五彩繽紛。我們也隨俗買了一盒,為這個奇怪的節日預備着,因為家住屋苑的小朋友特別多。
有腳小南瓜 蹦蹦跳小女巫
去年,我們的門前也算是駱驛不絕,一個晚上來了搖搖晃晃的有腳小南瓜,蹦蹦跳的小女巫,以及看來半大不小、一臉尷尬的少年人。聯群結隊,各有精彩,糖果很快便派完了。有朋友為了省下開門接待的工夫,乾脆在門前擺下大盤糖果,歡迎自取;之後回看大門的閉路電視,發現訪客中還有一頭恐龍,孤孤單單地蕩來,取了糖果之後,再孤孤單單地遊走。
6隻恐龍在禮堂團團轉
學園更精彩。女兒在高中拍下影片,裏頭有6隻長得一式一樣的恐龍,追着彼此的尾巴,在禮堂團團轉;旁邊還有3塊巨型俄羅斯方塊,鍥而不捨,卻又非常笨拙地想要合體,無論如何都不成功。看影片的我們笑翻了,可以想像現場多熱鬧。至於我在學院的心理學老師,也一改平日花裙飄飄的優雅,貼鬍子穿西裝,肩搭小狗玩具,扮演因研究狗的消化系統,竟然推論出約制心理學理論的諾貝爾獎得主Ivan Pavlov。
跟本地年輕朋友說起,香港有些基督教學校反對學生慶祝萬聖夜,她不可思議地笑了起來。她的萬聖夜,是搞鬼搞怪的萬聖夜,是高度商業化的萬聖夜,一定不是基督教的萬聖夜。非基督徒如我,沒有很強烈的意見,只是想起年輕時在報館工作,要是大年初一剛巧要開工,未婚同事會聯群結隊尋覓已婚的那些,大事恭喜兼𢭃利市。也是那樣暢快的大剌剌。也是過節。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