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家長敏銳有耐性 孩子成長更「定」
上兩期先後談到,家長可以透過改變說話的方式或字眼,變成「免抑制」指示,孩子能夠直接執行,毋須為自己構成認知負擔;而引導孩子檢討自己的行為時,運用「展望將來」的方式也相對較合適。今次,試想想以下情景:你才剛從洗手間出來,讀小一的孩子就放聲哭泣,你會如何回應呢?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教授Biringen的研究,促進兒童自控發展的家長,在孩子情緒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質:
「敏銳」於情感需要(sensitivity),不慍不火表現耐性(non-hostility)
你臉上會表現出稍為「肉緊」的神態,說話上表達關心:「寶寶你那麼傷心,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嗎?媽媽在……」並隨即擁抱安撫。此類正面而真摰的情緒反應,家長冷靜而不失溫暖,同時與行為反應一致,有助孩子感到安全,成為發展自我抑制的基礎。相反,如果家長對孩子反應激烈(「又哭什麼,長得那麼大還常常哭,真丟臉!」),又或者不瞅不睬,孩子就沒有恰當情感調節的基礎了。
引導具體步驟 如何自我控制
為孩子提供「結構」(structure)
家長終究也不想孩子哭個不停,會引導孩子調節紓緩情緒,「媽媽拿紙巾,給你一杯水,慢慢飲」、「我們一起深呼吸,平靜了再說」。家長慢慢指導或提醒孩子調節自己行為的結構步驟,一步一步平復心情,有助孩子明白自我控制在行為上的具體實際執行方法。相反,「不可以再哭」、「立即收聲」之類的要求就顯得毫無依據和不切實際,同時需要孩子即時運用其「引抑制」能力,就算孩子有多想自控也只會無所適從,甚至無能為力。
對孩子的行為「積極不干預」(non-intrusiveness)
當發現孩子哭的原因是打翻了心愛的果汁,還流到玩具上,家長在安撫孩子的情緒後,就可以遞上毛巾讓孩子自己清潔,家長亦可以從旁觀察和有限度幫忙。相反,如果家長表現相當「小心眼」(「不是這樣子,要仔細點!」),過度地介入或指導孩子,又或者是過分保護(「媽媽給你另一杯果汁,幫你清潔吧,你先去看卡通!」),無論是對孩子有過高或過低的要求,均不是培養孩子自控能力發展的好辦法。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家長如想再進一步了解如何與孩子一起面對負面情緒、解決問題,請收看短片《積極聆聽》。(https://qrgo.page.link/RRA4m)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