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創造家庭環境 豐富英語學習

早前我們提出家長可「悉心地」以 S.I.G. (即 Success expectations成就期望、Identity formation身分形成及Goal setting目標制定)來啟發孩子的英語潛能。家長有良好的教養方式,再配合適當的環境作為培育土壤,孩子學習自能事半功倍。根據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兩名學者劉翠娜與鍾杰華於2023年發表的研究,家長可以採取「自、資、興、節」來營造正面的家庭環境氛圍:

自:鼓勵孩子主動自發

孩子自發的讀寫活動,遠比家長要求的活動更有效促進語言的發展。當孩子主動提出閱讀或寫作要求時,他們往往會更投入,學習效果也更佳。因此,家長不妨多讓孩子選擇感興趣的書籍或故事,有助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動力。另一方面,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一起創造孩子讀寫的機會,例如刻意與孩子一同將購物清單寫下,孩子一旦參與(可以不論對錯),就對孩子的嘗試給予積極的讚賞,以增強他們的信心和興趣。

資:提供充足閱讀資源

家中有足夠的英語書籍或其他閱讀材料,就可以讓孩子隨時取用。這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詞彙量,還能增加他們接觸英語的機會。例如家長可以在圖書館借閱不同類型的英語書籍或刊物,以滿足孩子不同的興趣和需求。網上的電子閱讀資源往往包含有趣的互動內容,也可以增加孩子的閱讀興趣。

興:重視孩子讀寫興趣

從孩子興趣入手,能更有效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例如當家長觀察到孩子對一些主題感興趣(例如足球、宇宙、港鐵),可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或活動,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可以的話,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每天安排一定時間親子共讀,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重要,並討論書中的內容,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加深孩子對閱讀的理解和興趣。此外,家長可以與孩子一同玩拼字遊戲、詞語接龍等有趣的活動來增強孩子的詞彙量和拼寫能力,更可以共同創作有趣的故事情節。

節:尊重孩子學習節奏

家長需理解並尊重孩子的學習節奏,按照孩子的興趣和學習進度,過程中保持耐心,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理解和關愛,避免過度施壓,自然更有效地幫助孩子學習英語。

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鍾杰華教授帶領的《賽馬會「童步向前」英語學習計劃》,為小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源和材料。有興趣了解更多的讀者,可瀏覽該中心的 facebook專頁或計劃網址:eduhk.hk/jcrise

家庭有教:創造家庭環境  豐富英語學習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