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顛倒與直面

早些天,我突然想起哥哥初生後的一個畫面。因為分娩時間太長,讓胎糞進了他的氣管,出生後無法呼吸哭喊,是在深切治療病房撿回一命的。而我想起的畫面,是產後首次探望他的一刻——看着小小的他躺在氧氣箱內,我竟不能自己地爆笑,還取笑他身上插滿各式導線幼管的「怪相」。

那是一個剛與死神搏鬥、頑強存活下來的孩子,儘管當時還沒會睜眼,他內心是如何感應媽媽的第一印象?為什麼媽媽會沒半點憐惜,反而在小可憐面前發笑?

這些年來,我都沒再想起那天自己的奇怪反應。直至早陣子我在文章中寫到孩子同理心的薄弱,有可能是感情世界太沉重,令他無法承受而自動「當機」,自己狂笑的一幕突然重現腦中。我終於明白,當刻我處於極度強烈的情緒狀態。產房中的煎熬、孩子落地後的鴉雀無聲、醫生講述孩子奮戰的經過——雖然確知孩子平安,稚嫩的我還沒能真正消化整個過程的衝擊。

發笑表面上是鬆一口氣後展現的幽默,其實是某種不能率直表達自己的扭曲,好像堵住了些什麼,令我不能真正直面強烈的複雜感受。今天回溯,我才察覺到當日的嬉笑掩飾了巨大的辛苦、憂慮、無奈、不安。

我常常以感情豐富自居,素以為迴避感情只是老公或大仔的課題。如今看到自己也有無法率直表達感受的時候,我終於明白,裏面有什麼堵住了自己,是怎麼一回事。

以取笑捉弄表達愛

孩子的爸是極度嚮往和平的人,常說他因為幼時家中吵鬧多,所以很害怕人際衝突,習慣盡量平衡各方。我的觀察是,他渴望輕鬆快樂、社交零壓力,也許亦害怕稍為強烈的感情衝擊。因此,他傾向迴避較為嚴肅的社交氣氛,笑嘻嘻的對人,包括面對孩子。

他喜歡當個大細路,扮演孩子的玩伴,而不是嚴父。這樣子的爸爸,當然是孩子們的寶。但同時,他也不習慣正面表達自己對孩子強烈的愛,以致往往用捉弄,甚至是欺負孩子的手法,顛倒地表達。他愈是愛孩子,就愈是不能正經。久而久之,孩子收到的信息就是「爸爸鍾意玩我」。最近,他開始有一點轉變,嘗試以身體語言,正面表達「肉緊」的愛。他會把較易就範的細仔喚來,二話不說就緊緊抱在懷裏,緊得差不多讓弟弟叫痛掙扎。從這種抱到窒息的表達,我感受到他收藏了許多許多被堵在心裏、不懂用語言表達的非常濃烈的愛。

父母的模式,多少也會成為孩子的模式。前文談過,我大仔本身對他人感受的認知力較弱,但對自己情緒是清晰有感的。不過,在人際關係中,他也常常無法正面表達自己的感情。我同樣看到,他會以取笑和捉弄,作為表達親密的方式。

他喚「肥弟」時想傳達的,其實是一種很愛細佬的親密感,只是他不懂得正面表達。

例如,他常常說弟弟「好肥」(儘管我細仔沒有半點肥肉),又愛半帶取笑地喚弟弟做「肥弟」。我曾以為那是出於一種妒忌爭寵的心態,但最近轉念又想,即使他也有妒忌弟弟的時候,他喚「肥弟」時想傳達的,其實是一種很愛細佬的親密感,只是他不懂得正面表達。

話說老公在我鼓勵下,報讀了我之前上過的兒童為本溝通課程,學習在家中做遊戲治療。早幾天他鼓起勇氣,邀請大仔一起玩「特別遊戲時間」。表達的一刻,也許太偏離平時他嬉笑的一套,他不自覺地用了半帶輕佻的眼神語氣來問孩子。也許孩子亦意識到那一丁點挑戰的味道,於是條件反射似地啟動與爸爸頂嘴鬥氣的模式,即時回絕「唔要」!

其實,要是能直面當中的感情、率真的表達,孩子是很高興爸爸能為他上課的。之後我私下跟孩子談,他答應跟爸爸玩特別遊戲時間,不過還是半帶戒心地問「阿爸會唔會玩我」。

我當然也很高興老公這麼願意付出。只是,我也不大習慣在他面前率直表達這種感情,不自覺地延續了迴避和扭曲。我在好好學習,這是我的功課,也是老公的功課,兩個兒子的功課。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