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時代的孩子

我最近開始覺得,兩個兒子不止是我的孩子,更是這個時代、這個蒼天的孩子。我會對他們如何成長抱有一個想法,同時,我的想法,往往並不是上天設計的藍圖。一路走來,我當然會對人生有一套堅實的想法,然而,我所堅實相信或追求的,不一定適用於孩子,又或要在他們身上呈現。

作為媽媽,我會盡力言傳身教,灌輸我覺得重要的價值觀,例如克盡己責、尊重他人、做人有衣食、惜物節儉。我的個性言行,也自然地會塑造孩子某些特質。像我很重視守時,預知無法準時會令我焦慮。大仔也一樣,要確保自己早到10分鐘才會安心。

然而,兒子們有更多更多的習性,與我相距甚遠,甚至我可能不喜歡。例如我堅持實踐環保,盡量裸買,謝絕膠袋,也盡量把家居垃圾分類回收。粗枝大葉的哥哥卻不大願意跟從,莫說需要清洗的外賣盒,一些不用花時間清潔的膠杯盒膠袋,他也隨手扔進垃圾桶就算。每當打開垃圾桶,看到一些可重用或可回收物與殘羹渣滓共冶一爐,我心裏都不禁無奈。

換了以前,我可能會很執著,希望家中各人都忍受些許不便利、不舒適,做到減少消費、減少製造廢物的理想,讓世界上多一個家庭實踐環保,減少對地球的破壞。那可不是為了滿足我自己,而是關乎地球長遠的生死存亡啊,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呢?我的執著,可能會演化成對孩子的強烈不滿,覺得他們「教而不善」,甚至觸動內心的怨念,埋怨老公不夠配合,引致孩子沒有足夠的「好榜樣」學習……

但我漸漸領悟到,即使我眼中最重要的信念,都不應強加於人,那怕是自己的孩子。我可以循循善誘,耐心說明因果利害,但當一切能做的都做了,而孩子也長成到有自我主張的年紀(像我大仔已經中二),我就該尊重孩子的狀態和當下選擇。

透過經驗學習 面對痛苦的能力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造化。孩子自己選擇的行為,無論最終結出什麼果子,那都是他要為自己生命承擔的責任、他自己的造化。一個人的選擇不一定是最明智,或最適切外在環境需要。但我相信,那必定是當刻那個人的內在狀態下,他所能做到的選擇。不理想的選擇,帶來不理想的結果,才會有動力學習和修正。台灣生命工作者劉仁州老師說,面對痛苦的能力,是需要透過經驗學習的,不讓孩子吃苦,孩子就無法習得面對痛苦的能力。

同樣地,每個時代的人,都有那個時代的造化。我童年時,冷氣機還未廣遍尋常百姓家,街市是用鹹水草加報紙加包雞蛋的,即用即棄是一種奢侈。但我的孩子是這時代的人,他們帶着的時代標記和我不同。升中之前,我大仔一直慣隨媽媽的做法,夏天只開風扇也沒問題,全家一年開冷氣的日子,一隻手已夠數。但剛過去的夏天,他開始要在自己房內開冷氣了。一般現代人追求的舒適便利,他都想去擁抱。耗用地球資源的長遠後果,認知上他當然明白,只是在心靈層面,他遠未準備好去顧慮。他就是這個時代一個正常不過的孩子。

環保只是一例,還有很多時代標記是我不大樂見,卻又明白時代的實相就是如此。像流動通訊、社交媒體帶來的革命,顛覆了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模式,我即使已盡力推遲出手機給阿仔,他始終還是走進洪流裏,我唯有坦然接受。

每個時代的人,都要面對那個時代的劫,生態的、社會的、政治的。覺醒不是無中而來,而是經歷過痛苦才開啟。我告訴自己,信任孩子有其破框之時。如果孩子生來是要見證時代的因果,我願意尊重上天的設計,接受孩子身處的位置,靜觀一切的顯現和轉化。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