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在棋中盛載情緒
我八歲的大仔很喜歡玩桌面遊戲,但智商有餘,情商不足,棋中遇挫而瞬間崩潰之事,常有發生。回想這幾年,在棋盤上誘導他成長,實在很漫長很花心力。
但問題是,當初我們太着眼於技術上的讓步,卻忽略了背後更為重要的精神。
阿仔大概三歲就步入桌遊世界了。像許多家長,我們最初也糾纏於教他棋品、接受輸贏,難以接受他發脾氣的「壞習慣」。聽過「三分二定理」的說法,指孩子反覆玩過很多次,如能三分二機會贏、三分一機會輸,就會維持堅持下去的動力,並漸漸接受輸贏。但小朋友棋力畢竟有限,要他有三分二贏面,就得靠大人不着痕迹地「鬆章」。當年乍聞定律,我們如獲至寶。當然,這個誘導孩子的技術法則,我至今認為值得參考。但問題是,當初我們太着眼於技術上的讓步,卻忽略了背後更為重要的精神。尤其爸爸,更不自覺地在過早的階段成為技術指導。
所謂背後的精神,其實很簡單——孩子鬧情緒,是正常的,是需要肯定的。但這信念往往很快被父母否定,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我們內心總會即時感到不悅、抗拒、不知所措。然後很快,我們就會說出否定他感覺的話。「輸就係輸,唔可以扭計㗎」,「嗱!唔准發脾氣㗎。」
有一個很好的說法——「盛載」孩子的情緒。
然而,情緒沒有好與不好,即使是負面情緒,都應該得到尊重和接受。孩子輸了而難過,害怕失敗,是自然不過的事。不錯,我們要教導孩子們為行為負責,但我們往往太急於談行為的對錯,太快跳過肯定情緒的一步,結果是埋沒孩子的感覺。面對情緒,有一個很好的說法——「盛載」孩子的情緒。盛載,是設身處地肯定他的感覺,告訴孩子(也讓自己真心相信),他的挫敗是真實而正常的,因為他很認真,他害怕挫敗也是自然不過的。盛載,是不加批評地陪伴,告訴他「我明白那種感覺不好受,但那感覺是會過去的,讓我們一起度過」。
負面情緒都應得到尊重接受
盛載的意思,是相信只要給予時間,情緒是會過去的,我們是能好過來的。
這條學習盛載的路,我走得很吃力。也許因為最初累積過不少壓抑,有段日子玩「大富翁」,阿仔即使在贏面甚高之時,也會為小小一步的挫折而崩潰,認定自己會一輸到尾,甚至主動放棄原本一路建設的成果。就好像透過毁掉自己原來擁有的一切,把小問題升級成為嚴重好幾倍的大挫折,他才能令自己的沮喪合理化。
看着這種類似自毁式的表現,我心如刀割——孩子,你的感受,絕對不需要以那麼極端的方式才能合理化啊。你的失落是自然不過的,媽媽接受你,接受你這份感覺,你也要接受自己。
我決心從頭做起。一次又一次,我在他受挫時肯定他,給他時間「回氣」,收拾心情。漸漸,自毁棋局的情景不再出現,每次見他抹掉淚後咬牙再續,我會內心為他喝采,而不是挑剔他易怒易哭。
每一步,我都平靜而鄭重地問他,「你是否有心理預備,接受這一步你可能贏也可能輸?」
七歲這年,他開始玩「戰國風雲」(Risk)。在世界版圖上,我們調動兵馬、互相討伐,用擲骰子決定千兵萬馬的生死。有一局他形勢甚好,卻再出現輸少少發爛渣的行為。我奮起強攻,手上絲毫不讓,但同時不斷肯定他,我明白他很害怕。每一步,我都平靜而鄭重地問他,「你是否有心理預備,接受這一步你可能贏也可能輸?」「輸一步是否等於輸全局?」
終於,我們捉完那漫長艱辛的一局。我盛載他、支持他,也堂堂地挑戰他,他一路撐了下來,沒有放棄,最終跟我各霸一方。我深刻感受到,棋盤上每步廝殺對他的巨大壓力,也為孩子的一步步成長而深感安慰。棋是上天送我的禮物,讓我不斷學習真正不帶批判地盛載他的情緒,學習真正的愛與包容。此路雖仍漫長,但我感恩不絕。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