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便當裏的風波
「沒自由、太嚴格、太大的壓力、無形的心理壓力」——後面還有一個扁嘴的表情符號。我在枕頭上發現這張靜靜雞放下的小字條,一看就知是誰給我的了。
小風波的開端是,細仔嫌學校午飯太差,央求我很久,想帶自家便當。我一開始拒絕,直至幾個月前得知很多學生都同樣覺得難吃,不獨是我仔腌尖,為了不想他天天都只吃白飯,於是應承為他做便當。不過,當時我也鄭重告訴他,便當內未必有他最心儀的食物,但會確保不包括他討厭的東西;而我既然為他花心力,他也必須珍惜,不能隨便浪費。
弟弟的小學要求吃素,但他向來無肉不歡,即使是煮得好的素食,也不會覺得美味。所以,我也不指望他豎大拇指,只望他可以入口,不會像之前常常半餓着肚。我自己也吃素,雖然從沒逼家人看齊,但至少也不想阿仔因為飯商做得差,而播下「吃素吃到怕」的種子啊。
為了表達「尊重你感受」,我事先叫他為不同食物評分。例如,煎三文魚他會評8分,白飯是7分,豆腐和番茄7分,雲耳只有4分……關鍵是,我要他自定一個「可以接受」的及格分,他說5分以上。那就好辦事,我揀6分或以上的食材,就能照顧他口味了。
我不是巧廚,但還算不過不失,也會用心考慮。例如按五色飲食法,令營養均衡。為保食物安全,採用日本主婦的「冷便當」做法,煮好食物再攤涼,不讓熱氣悶着滋生細菌,飯裏又拌點醋延長保存……
自家便當常吃剩 媽媽感不被珍惜
重點是,每天清晨做便當的這一小時,是我一天中精神最好的時間。如果用來做晨修、鍛煉身體,其實是我此刻身心最需要和追求的。不過,因為寶貝仔央求,我也願意放下自己需要,將最好的光陰用在他身上。
結果兩個多月下來,他總是每天吃剩不少飯餸。我知他對吃素提不起勁,本身又吃得慢,學校午餐時間趕急,基本是體諒的。我嘗試減少飯量,又試過改帶熱飯,他覺得還是涼的較好,但依然吃剩。我失望漸增,深感阿仔挑食,不珍惜我的付出。
終於有一天,我用心做的芝士粟米釀豆卜,他一個都沒有碰就帶回家。我一看怒火中燒,一來食材都是他評過分說接受的,二來即使不愛吃,至少也該試一個吧?是他要求我做便當的,怎可能這樣漠視我感受呢?他給我狂轟幾句後躲進房裏,然後晚上我就發現那字條了。
乍看「沒自由、太嚴格」,我心想,小子看媽媽真不公道。隨即又想,小孩不成熟,看事片面也是自然的;他說「太大的壓力」,那確是他此刻感受,我的發怒令他害怕。同時,我又覺得很有意思,他怕得不敢面對我,卻用小字條來悄悄「抗辯」,表達自己的「心理壓力」,這是他第一次。他開始建立自我了,嘗試去表達己見,使用的情緒字眼也很精準……這麼想着,我不禁笑了出來!
隔天,我在他心平氣和時跟他細談。我沒糾纏於自己是否得到公正評價,劈頭就說,欣賞他有勇氣表達,也感恩他信任我才會說真心話。我亦肯定他說的「心理壓力」,畢竟我真的很少罵他,突然暴怒自然會令他害怕。他放下防衛,我才說,媽媽需要感受到「被珍惜」。
這次細談未足以改善問題,卻是成功溝通的第一步。兩周後,他嫌蒸滑蛋太滑,再次觸動我。他說不想凡吃剩飯都被罵,我跟他計數,其實九成九日子我都沒罵他啊。打開天窗說亮話,我說,即使只有一半甚至一成日子吃清光,我也會感到你的一點點重視啊。他反建議,先試三成吧。我爽快地說:成交!
的確,我不求孩子一下子就變成我渴望的樣子。我也覺察到「盼被珍惜」是我自己的成長心結,不應靠孩子來填補我的洞洞。能夠和平協商,制訂行動共識,已很不錯了。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