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內在小孩之旅(二)
每個人裏面都有一個「內在小孩」,即使我們已長大,這小孩仍每天不斷向我們呢喃指示、驚慌、渴望,只是我們沒覺察到。重要的是,探索內在小孩不單可自我療癒,當我們能與自我深入連繫,我們與其他人的連繫也會改變。在親子關係裏,我們會成為更有力量的父母,對孩子產生更有力的影響。
探索「內在小孩」,就是以生活、人際關係中的痛點切入,將之化為自我理解和成長的轉機。認回自己的「內在小孩」,能讓我們變得更慈悲,更懂得愛和尊重,也更懂得玩樂和學習。當我們有這些內在轉變,不用言語,孩子都即時會感應到,知道我們變得更有同理心、更有智慧。我們的眼神、語氣不再一樣,孩子也就更願意與我們配合。當一方轉變,另一方也會微妙的改變。
孩子扮演指路人
顧樂本在Inner Child Journeys一書中提到,當我們為孩子折騰時,其實孩子往往是在扮演指路人,為我們需要療癒的部分指路。相比起詰問孩子的「錯」,我們更需要的是「看自己」,告訴自己「我現在看見的其實是我(幼小的)自己」。
例如,當你不滿孩子言行尖銳、不友善,你可以嘗試自問:「當我說話尖銳的時候,我其實心裏有何需要?」、「當我有那些憤怒的念頭時,內心其實有什麼恐懼?」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明白「內在小孩」的糾結,我們就能更容易接納眼前這個孩子,更能與他連結,也就更易找到有意義地幫助他的方法。
又例如,當孩子表現懶散令你看不過眼,你可以回想自己渴望懶散時,是怎麼樣的狀態?表面的懶散下其實在訴說什麼?問自己為何那麼在乎懶散,何以懶散要不得,並不等於接受苟且;而是透過跟自己內在對話,理解內心的恐懼、傷痛、渴望,我們才更有力量指引孩子。
顧樂本說,父母往往太急於訴諸育兒或親子技巧去解決問題,卻可能根本誤讀了孩子的真正需要。他曾輔導一個母親,3歲女兒晚上硬是不肯睡覺,母親試盡所有方法,講故事、唱搖籃曲、入夜禁電子屏幕和糖分食物、全家安靜……都不管用。她請顧樂本教她更有效的方法,但他認為,這可能只會撂開她和孩子最重要的需要和感受。
他邀請這個媽媽回想小時候,探索自己對上牀睡覺的最底層感受。她想起,自己媽媽對上牀睡覺非常嚴格,不容任何偏差或解釋,不管任何情况都一定要熄燈,不能發丁點聲音。幼小的她深感折騰,對死守教條的媽媽感覺很疏離。她想起自己多麼渴望媽媽和自己對話,而不是硬塞規條。
跟孩子坦白溝通
重新連結自己的內在小孩,不等於這個母親放棄自己的睡前儀式。她對熄燈時間增加了彈性,但更重要的是,她選擇跟女兒坦誠溝通,耐心解釋睡得好會令第二天早上更愉快。更大的轉捩點是,她跟孩子坦白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作為媽媽的她其實也好累,好想早點休息。真心的對話,滿足了她「內在小孩」與自己媽媽溝通的渴望,也把她與3歲女兒帶進心與心的連繫、睡前的親密時光。小女孩也終於在這份親密連結中,安然走到夢鄉。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