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指教:「媽媽,我起跑唔到啊!」
有時我的孩子說話很幽默,常常用一些有趣的例子來形容生活上的見聞和事情。有一次,他的鼻子塞了,我叫他試試用力清理鼻子(噴鼻涕)這個動作,但向來都做得不太好,到差不多6歲才懂得清理鼻子,而且也不是每次都成功。這次他又不成功了,還說:「媽媽,我起跑唔到啊!」我頓時失笑,並幫他一把!隨即在我的腦袋也彈出了「贏在起跑線」這句說話。究竟是否所有小朋友都可以贏在起跑線呢?如果無法起跑,那這些小朋友又怎樣辦呢?就被放棄嗎?繼續留在起跑線嗎?
現在的家長,常常想將孩子推到他們「潛能的最高峰」,學校的課程也愈來愈艱深。看看現在幼稚園K3學生學寫的中英字、數學,和我們的年代比較,程度至少高兩個年級。成績表的分數也從從前大半班都有90分以上,變成甚至人人都怕自己不及格。我不能想像如果當年我常常抱着快要不及格的心態去讀書,我還會有什麼興趣上學。莫說會做到醫生,可能勉強讀完中學就算了!
現在教育制度放棄大部分學生
對學習沒有興趣的人,就像我孩子所說的,在學習路上「起跑唔到啊」一樣。當所有人都想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時,我們將孩子推到起跑線的最前位置,但原來有很多孩子一起步就跌倒了,根本「起跑唔到」。
一開始便有着種種的挫折,讀書對他們來說是一件苦事,對學習沒有興趣,每天上學戰戰兢兢,看看怎樣能夠避開重重的難關。從前在初小的一班裏面,只有一成的小朋友會不及格,有九成仍然跟得上,於是這九成仍然會繼續學習,最起碼小學和初中要學的基本知識,他們也能基本掌握。但在現在的教育制度下,在初小開始,已經將大部分的學生放棄了,又或者說制度令他們很早已經選擇放棄學習了,結果連基本的知識有沒有學過,整個社會的教育水平甚至比從前更差。
調節要求 給多些空間
沒錯,有很多家長會說他們都是身不由己,改變不了教育制度。但改變不了別人和制度,也應調節一下我們對孩子的要求。設身處地想想如果你每天工作的時間跟他們「上學+做功課+溫習+補習+學課外活」的時間一樣長,你會有什麼感受呢?可以給他們多些空間嗎?多些鼓勵,少些要求,少些比較可以嗎?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步伐,沒有太慢和太快。只要孩子有一個適合和安全的環境學習,他們才可專心享受地學習和成長,才能發揮他真正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