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媽育兒記:有怎樣的父母,便有怎樣的孩子

早前與大家分享何謂品德教育及其重要性,有家長問,究竟如何培育孩子的品德?我早前看過一篇研究提及樂於助人、懂得感恩的人,他們更容易成為快樂、健康的人。

我遇過許多不同家長,他們口中說希望培養小朋友有高尚品德,但事實這些家長卻口不對心,往往着重子女的成績和將來的成就,多於孩子的品德。研究亦有訪問有關父母的子女,這些子女也很心水清,認為父母關心他們的成績,多於關心他們身邊的朋友。

潛移默化,父母以身作則,孩子便會跟隨

我們如要培養小朋友有高尚品德,家長的身教是最重要的,其中一樣很重要的是教育小朋友有愛心,懂得關懷身邊的人。記得大仔由細到大也愛吃芝麻糊及杏仁茶,但我們每次煮了或買了糖水回家,他也會想起外公外婆,問他們有無得吃糖水?每次都記得留一份給他們。大仔為何會這樣做?因為我每次煮糖水,也會留一份給爸爸媽媽,兒子看到媽媽這樣做,也學懂關心身邊的人,與人分享。潛移默化,父母以身作則,孩子便會跟隨。

當妹妹跌倒時,兩個哥哥沒有顧着自己玩,立即去扶起妹妹。(秦蓁提供圖片)

作為媽媽的我,當然大表讚賞。弟弟、妹妹看到哥哥如此行,獲得媽媽讚賞,他們亦會有樣學樣,一起關心身邊的人。

品德教育是一個很闊的議題,也沒有一套方程式如何教導,但家教卻是最重要,這些看似是細眉細眼的事,卻正正是孩子成長的關鍵。例如說一聲「多謝」、「唔該」,語氣不同,態度可以完全不同。如小朋友晦氣說「得啦!唔該!」,又或者誠懇說:「多謝晒!」對於別人來說,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又或孩子去到一個地方,會主動與其他人打招呼,還是以一些不屑的眼神,告訴別人不想與對方打招呼呢?態度上的差異,是取決於家長如何教育。

在遊戲中,讓小朋友感受及了解語調如何才合適

除此,我們亦可以透過遊戲,讓孩子角色扮演不同的社交情境,讓他們明白別人的感受及自己應有態度。例如別人借東西給你時,你會很大聲的說「唔該!」還是有禮貌地說:「唔該」。在遊戲中,讓小朋友感受及了解語調如何才合適,學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今年暑假,我會在幼稚園推出英文品格故事暑期班,透過遊戲、話劇等形式,讓孩子以角色扮演等從中學會欣賞別人、對人的態度。而小朋友亦可以透過這些遊戲抒發情緒,例如他們見到別人的裙很美麗,他們會很渴望擁有,我們可教導他們如何欣賞別人,感恩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小朋友亦在遊戲時,他們會學習運用其他不同的情緒詞彙,例如滿足、羨慕或驚恐等詞彙

家長們,大家把握暑假的黃金時期,豐富孩子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