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閱愛麗絲:有趣好玩的假期閱讀功課
近年,教育局多次發出假期功課指引,呼籲學校功課應重質不重量,避免抄寫及機械式操練。文件建議學校以閱讀為主,並列出一些閱讀活動的例子,取代傳統的假期功課。筆者認為,這除了可進一步推動校園的閱讀氣氛,更可讓學生真正放鬆心情放假。筆者亦曾鼓勵高年級學生,在假期內以手機自拍短片,分享好書,再上傳至雲端,並設有獎勵。
鼓勵學生閱讀而非做報告
我們應鼓勵學生多閱讀,而不是做閱讀報告。下圖為筆者設計給學生的復活節假期功課——我的閱讀公仔。學生只需把心愛書籍的封面繪畫在立體的紙公仔上,並設計外形及填上顏色。由於配合手作,因此增加了分享的興趣,大家都做得很精彩,這樣的功課既讓學生長知識,又發揮了創造力,趣味盎然!
而閱讀存摺則是一個簡單的閱讀紀錄,平日學生只需要寫上書名、作者及一句閱後感受,累積一定的閱讀量,便有獎賞。
設計閱讀功課7個錦囊
或許不少老師也在計劃復活節功課的安排,現提供一些小點子供同工們參考:
(1)高展示度
立體視像的作品,最能吸引孩童的注意力,也提高參與的動機。學生完成的作品,可以展示在圖書館或課室內。不論優劣,全皆貼堂,讓學生能互相借鏡。此外,也可以鼓勵學生拍下閱讀分享KOL,並在校園內播出影片,增強閱讀交流。
(2)能激發創造力
缺乏創意的功課,往往令人感覺沉悶,好像有些老師會要求學生在假期內閱讀10本書籍,再完成10篇閱讀報告。作為一個閱讀推手,我會花心思設計人性化又好玩的閱讀活動,讓學生輕鬆又愉快地學習。例如:寄送聖誕卡給聖誕老人,推介心愛的圖書;在閱讀科學書後,與家人一起製作科學模型或做小實驗。
(3)形式簡易有趣
功課或活動,不單要具有意義,也需要有趣味及簡易。
學生能善用假期,自主地閱讀一些心愛的書籍,已經非常不錯。在設計上,最好按班級設計不同的活動或功課,配合不同年級的能力及興趣。例如:學生與家人閱讀食譜後,一起製作甜品。
(4)高自主性
校方可以透過圖書館發放建議閱讀的書單,但不宜硬性規定必讀書書單,我們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讓他們在假期內可以自主地閱讀心愛的書本。閱讀自主,才會有意義,這是自主學習的真諦。
(5)低競爭性
教育,應該喚醒一個人自覺的能力,而非只耽溺於滿足自我表現。著名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當競爭終止,真正的學習便會出現。」有些學校會在假期內安排閱讀比賽,以競爭來刺激閱讀量。事實上,閱讀是內在的個人體驗,不必與人比較。
(6)教師不用評改
閱讀的反思是個人成長的一部分。如果以學習語文為目標,報告內有錯別字,老師當然必須糾正學生,但學生已有學習語文的科目(科內自有閱讀元素)。作為學校的閱讀推手,角色與語文老師不同,筆者鼓勵學生以任何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但從不作批改,只作指導。試想想一篇滿是紅筆修正過的閱讀分享,這會是我們鼓勵學生閱讀的方式嗎?
(7)勿強迫參與
筆者喜歡學生高參與,但從不強迫。校內每年閱讀項目過百,筆者只是鼓勵學生參與。強摘的瓜不甜,當我們提供了豐富又有趣的學習環境,學習便自然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