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學堂:為什麼青少年會傷害自己

筆者曾經好奇問及一名少女為何在炎夏穿著長袖衫,對方說要掩蓋𠝹手的痕迹,當下有點怪責自己不夠敏銳,怕讓對方難堪。細想一下,相信在社會上有不少受情緒困擾的人很努力地掩飾自我傷害的痕迹,並堅強地繼續生活,自傷只是他們無可奈何時採取的方法。

𠝹手可謂最為人熟知的自傷行為。其他形式如燒傷、拔頭髮、用硬物撞擊自己、打牆等都是屬於自傷行為。對家長來說,實在難以理解為什麼他們要讓自己承受不必要的痛楚,俗語說「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抱住好奇心和同理心了解對青少年自傷背後的原因,可以讓我們更體諒他們的難處。

自傷行為較常在青少年情緒失控時發生,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席格(Dan Siegel)提出一個概念——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扇「身心容納之窗」(Window of tolerance)。當壓力仍在可承受的範圍內,我們能夠處理情緒及管理日常生活;但當壓力超出這個範圍,我們的情緒可能會跌入難以管理的高漲惱怒或者麻木抑鬱的狀態,因而可能做出適應不良的行為。很多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曾告訴我,他們並不是喜歡透過自傷的方式處理情緒,只是情緒有時來得過分洶湧,無從宣泄,無可奈何下才以自傷的方式釋放情緒或擺脫麻木的感覺,然而過後又會感到後悔和羞愧。

自尊低落者傾向有自傷行為

傷害自己亦可能與自尊低落(low self-esteem)及缺乏自我關愛(lack of self-compassion)有關。有研究指出自尊低落的人傾向有自傷行為,以此作為懲罰自己的方式;另有數據指出愈缺乏自我關愛的人就有愈多自傷行為。不少青少年會因為人際關係或者學業表現,而嚴厲批判自己,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或不夠努力,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甚至自我嫌棄,而透過自傷行為來懲罰自己。

有些青少年未必會將這些傷痕隱藏,反而會拍照分享到社交媒體,或者告知教師家長。我們先嘗試跳出「他們是博取注意」的思想框框,想一想他們想要透過傷痕告訴他人什麼事,背後可能是內心承受太多痛苦,想有人同行和陪伴;或是向他人發放求助的信息;亦有可能是反映自己對外間的控訴以及長久累積的不滿。

渴望家人無條件支持愛護

然而,很多時候青少年傾向不讓家人知道自己有自傷行為,因為他們為這些行為和傷痕感到羞恥。因此,當家長發現子女有自傷行為時,請先保持冷靜,然後坦誠和溫柔地表示留意到這件事情,看看子女是否願意分享自己的困擾。家長先靜靜地聆聽,並回應子女的情緒,例如「我感覺到你好痛苦/無助/羞愧/憤怒」等,讓子女感到你明白他的感受。家長不宜在子女分享感受和經歷時,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並主導對話,因為青少年通常不需要理性討論問題,而是渴望家人無條件接納、支持和愛護,這樣他們才會變得更有力量繼續面對生活。

每個自傷的青少年背後必然有其故事和經歷,了解其行為的成因可以讓家長深入看待他們的難堪之處,下一步他們更需要家長的同行,走出低谷。家長需要時,可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例如醫生、社工或者心理輔導員,共同建立支援青少年的網絡。

若你希望就以上情况作進一步了解或尋求協助,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會將派員與你聯絡。

文:鄺永康(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