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職爸爸:職業病看中文教科書
因為從事文字工作多年,看中文教科書的課文,總是「多兩錢肉緊」,有時幫兒子默書,粗看一下,仍忍不住對着兒子長篇大論品評一番,有時讚美「這編輯(或作者)真是寫得好」,有時不留餘地,直斥「這篇寫得很差」。
至於哪裏寫得好,哪裏寫得不好,我真的可以逐字逐句逐段,解釋給孩子聽,為何這樣寫不好,為何這樣寫精彩。孩子聽了有沒有得益,我自己講的是否一定正確?我就是不理,只管囉囉嗦嗦,自得其樂。
見好文章「喜若狂」
年紀大了,好為人師,當然不好,簡直是一種「病」;自問唯一做得好的地方是,每次「好為人師」之後,總會加一句「個人意見,不是真理」。其實不關心,我對一篇文章的褒貶,會否讓孩子領略到什麼作文心得,我只是想跟孩子分享,我對文章,總懷有一種不可救藥的熱忱。
在公司,看到同事寫出一篇好稿,高興老半天,總是不吝讚美。不過,與其說那是讚美,毋寧說是興奮之情,直抒胸臆。在孩子的教科書裏,看見好文章,也是一樣。我自然知道教科書文章存着各種限制,正因為我知道寫教科書課文的各種限制,我才會「喜若狂」般告訴孩子,這文章寫得多好。孩子的媽從事教科書編輯多年,我最喜歡「幫忙創作」那些有諸多限制的「作文」,例如要在文章的第一段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我就會這樣創作:你知道我剛才吃了多少個蘋果嗎?10個!雖然吃了這麼多,但我還想再吃。然後,課程要求要加上指定修辭,例如要用「反復」、「比喻」和「排比」,我就會這樣繼續創作下去:我多麼想吃,多麼想吃。蘋果就好像一本好書,你總想多看一本;蘋果就好像一場美妙的演奏,你百聽不厭;蘋果就好像知己,你永遠放在心裏。
感受是動力的開端
一篇文章,好或不好,見仁見智。但是,讓孩子知道一個人對文章的感情,其實更為重要。有人問:怎樣才算是一個好讀者?我的答案是,對讀到的東西有感覺、有反應的,就是好讀者。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見解精妙也好,看法荒誕也罷,總勝過不知不覺,若無其事。
我當然想讓孩子知道,作者在哪裏埋下了暗示和伏筆;我當然想讓孩子知道,作者用了另外一個不常用的詞語是為了押韻;我當然想讓孩子知道,作者忽然從寫人轉移到寫景,是側寫時間的變化;我當然想讓孩子知道,作者這樣寫不好,但是他之所以要這樣寫,是因為他要在一個本來圓滿的結構裏加入一個課程要求的「修辭」或「句式」,偏偏他要應付的「課程要求」已經太多,所以力有不逮,無暇兼顧「美學」和「功能」之間的衝突;我當然知道,大人寫文章往往有文章以外的許多難處……
然而,我不用孩子知道一切,因為知識和看法總有錯誤的時候。我只想讓孩子學會感受一切,好的和不好的一切。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