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孩子不聽話 「誘導」最有效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孩子不守規矩時,家長可以清楚點出孩子的錯處,並藉着「角色取替」(Perspective taking),幫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繼而去補救。這個管教孩子紀律的方法叫做「誘導」。
點出孩子錯處 如何影響別人
家長管教孩子的手法,大致可分為3類:
權力壓制:家長的說話就是命令,孩子必須服從規則。家長毋須跟孩子解釋為什麼要服從這些規則,因為它們都是「聖旨」,不遵循「聖旨」就不會有好下場——家長可能會罵孩子或打孩子。
愛的撤離: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向孩子表示自己不會再愛護或照顧孩子,令孩子感到焦慮和不安(如:「你再和其他小朋友爭玩具,媽媽就不要你了!」、「你再這樣,爸爸就把你丟在這裏,不帶你回家!」)。
告訴孩子犯錯如何補救
誘導:家長在管教孩子時對規則多加解釋,讓孩子明白規則背後的原因,特別是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如:「你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會令到其他小朋友很害怕、很不開心。」)。這種管教方式認為孩子犯錯一定「事出有因」,例如,孩子搶人玩具其實就是想玩別人的玩具。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可以運用什麼正當方法去達到同樣目的(如:「如果你想玩別人的玩具,你可以開口問其他小朋友,可不可以和你一起玩。你亦可以輪流玩:等候別人玩完,自己才去玩。」)。家長教導完孩子後,亦要告訴孩子犯錯後可以如何補救(如:「不過你現在搶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除了要把玩具歸還,還要誠心向人道歉。」)。
(illustrated by︰Stephen Y.C.Lo)
家長愈多運用誘導,孩子就有愈高的同理心和利他行為。相反,家長愈多運用權力壓制和愛的撤離,孩子的問題行為和負面情緒反而愈多!想了解誘導如何實際運作?請收看短片《孩子犯錯點算好?》。影片連結:https://youtu.be/abxoL192twQ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