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自聊:不懂用口進食的兒童

在言語治療的工作中,我一直對一群小朋友念念不忘——就是需要以胃喉餵飼的孩子。這些小朋友可能因為各種健康問題而無法通過自然途徑進食,由於比較罕見,他們往往被社會忽視。所以希望透過這篇專欄,讓大家了解一下他們。

胃喉餵飼方式:鼻胃喉和胃造口

胃喉餵飼是一項醫療程序,幫助那些因各種原因無法通過口腔進食的小朋友。這涉及兩種主要的方式:鼻胃喉和胃造口。前者通過鼻腔將管子導入胃部;後者則是在腹部建立一個與胃相連的開口餵飼。所以,每次這類小朋友「吃東西」的時候,就會在身旁吊起像鹽水的奶袋,讓奶直接「滴」進胃部。

記得幾個月前接觸的一個個案——可兒(化名),她是一個3歲的小朋友,出生時因為早產,伴隨着呼吸道問題,迫使她通過胃喉餵飼來獲得營養。從出生到2歲,她一直依靠胃喉維持生命,所以未能發展出適齡的進食技巧。除了對進食產生恐懼外,她還缺乏咀嚼和吞嚥技能。儘管她出院後接受了長達1年的治療,但情况並未有太大改善。家人和朋友的建議,雖然出於善意,但未能有效解決問題。所以可兒的家人希望透過密集的進食和吞嚥訓練幫助可兒學習「用口進食」。

進食脫敏治療及吞嚥訓練

訓練「用口進食」的治療通常包括進食脫敏治療(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及吞嚥訓練(swallowing training),可兒當然也接受了這兩方面的治療。進食脫敏治療是一個逐步於遊戲中探索食物的過程,旨在減少可兒對進食的恐懼和抗拒。過程需要仔細地計劃和監督,以確保可兒能夠逐漸適應不同食物的觸感和味道。而吞嚥訓練的重點是加強可兒口腔及吞嚥肌肉的力量和協調。通過這些訓練,可兒的吞嚥肌肉得到了有效的鍛煉,使她能夠更好地控制進食過程中的食物,減少了鯁喉的風險。在持續不斷的努力下,可兒成功地嘗試了小量的粥,這不僅是一個重要的進展,也是她和家人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同時也帶來了希望和信心。

不懂用口進食的兒童對言語治療師來說是很有挑戰的,我們明白胃喉餵飼保障了小朋友的進食安全和營養吸收;但「用口進食」對兒童長遠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我們也必須平衡進食安全和訓練的需要。根據言語治療師的評估,在確保小朋友進食安全的情况下,積極地尋找機會讓他們練習「用口進食」,以促進他們進食技巧的發展。我們要明白懂得「用口進食」不是必然,如果各位也認識這類小朋友,不妨給予他們及他們的爸媽多一份支持和鼓勵。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