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師」語】得來不易的一句:「老師,早晨!」
「今天的早會,我要表揚中一預備班的全級同學。過去的兩個禮拜,不論我在校園的哪個角落,每當他們看見我,必定先停下來,臉上掛上微笑,雙目定睛看著我,然後謙謙有禮的跟我打招呼:『Mr. Fernandes,下午好!』同學們,你們很棒!」說罷,校長Mr. Fernandes率先對著坐在台下中央的中一預備班同學鼓掌,全體師生和家舍家長(註1)三百多人立時和應起來。我往這群孩子的方向瞥看,給他們豎起大拇指,為他們感到驕傲。在TAS(The Amazima School)上學只是個半月,他們已經「後來居上」學兄學姊,第一次在週會被讚賞。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學生眼中的「食人族」
成長路上,每個孩子都需要鼓勵和肯定。
也許您會問:哪個學生不會向老師行禮?何需如此表揚?對這群孩子來說,絕非理所當然。他們剛來到TAS的時候,不要說跟我打招呼,連走近我身邊、抬頭看我一眼也不敢,生怕做了什麼會惹我生氣,然後受皮肉之苦(註2)。即使學校跟他們說TAS是一所絕不體罰學生的基督教寄宿中學,他們還是半信半疑。要是避無可避必須跟我打招呼,他們會戰戰兢兢,單膝或雙膝跪下向我行禮 (此乃這裏後輩向長輩所行之禮,以表尊重。香港家長和教師不妨考慮採納之。),但眼神接觸則欠奉。
幫助新生克服他們眼中的「食人族」無疑是全體老師的責任。作為每年新生的英語老師,我更感到責無旁貸,畢竟怎樣恰當地跟老師打招呼關乎正確的語文運用。故每學年初,我必會用一兩節課「改造」他們。
用創意以禮相待
為了讓新生感受老師其實並非生人勿近,我硬著頭皮,以誇張、搞笑的手法,演繹各種錯誤的打招呼,如用紙袋套頭,只動嘴唇卻不哼聲等等,看得他們哈哈大笑,原來老師不一定是「地獄判官」,也可以是「周星馳」。接著,我邀請同學示範何謂正確的肢體動作,再配以適當的打招呼用語和語氣,他們開始進入直路,最後衝刺當然是實踐所學。
每天上課前,我站在課室門口,臉帶笑容的歡迎他們,給每一位同學跟我打招呼的實習機會。頭幾天,他們的肢體語言和說話語氣也顯得生硬。有些緊張得身體不由自主的扭曲起來;有些一邊跟我打招呼,雙目一直往地下看;有些寧可相讓其他同學,好使自己有更多時間在門外排練。
過了兩個星期,我挑戰他們在校園跟其他老師主動打招呼,包括那些他們不認識的老師。在不斷的操練下,他們從避之則吉到主動敬禮;從迴避眼神到四目交投;從拘謹膽怯到臉帶笑容,我是如此見證這樣奇妙的蛻變。今天,他們更初賞成功的滋味,您怎能不以他們為榮呢?
註1:烏干達被稱為「沒有父親的國家」(Uganda is a fatherless country),這兒的孩子對家的觀念薄弱,所以家舍家長(house parents)的角色相當重要。我們學校的宿舍便以近似家庭模式來運作,讓學生感受「家」的溫暖。每棟宿舍均設有一對「家舍家長」,照顧18位宿生身心靈的成長,跟本地寄宿中小學舍監,負責管理宿舍的日常運作 (舍監與宿生比例多是1:100),截然不同。
註2:體罰在這裏的中小學是家常便飯。學生只會「企定定」給老師體罰,如打屁股、長尺打手掌和長棍扙打身體。
刊載於︰GRWTH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