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介:爸爸講故仔 含蓄說愛你

在孩子心目中,爸爸能解決大大小小的問題,有時又會嚴厲地責備他們,但其實爸爸也有柔情一面。透過共讀繪本,孩子能漸漸明白爸爸的愛和付出。 相比起媽媽的無微不至,爸爸較少貼身照顧孩子,又不擅於表達感情,對孩子來說,父愛總是來得較抽象。當孩子漸漸長大,心目中的爸爸更可能只剩下嚴厲、忙碌、難以親近的形象。但其實,為了孩子和家庭,爸爸一直默默地付出。趁着父親節快將來到,爸爸們不如快快揭開繪本,透過故事向孩子訴說你們無私的愛! 文:李樂嘉    圖:李樂嘉、imtmphoto@iStockphoto 過往很多繪本都以動物比喻爸爸,例如熊爸爸出門找食物,供應小熊生活所需,藉此讓孩子明白爸爸的付出。但童書館店主劉倩雯表示,以動物做主角,小朋友要代入有難度,所以出現了新的趨勢,「不少家長說,孩子較難從動物聯想到自己爸爸,近年推出的繪本便多以人物為主角,直接講述爸爸與孩子相處的故事」。 劉倩雯提醒家長們,共讀父親繪本時,要按孩子年紀去選書。如果孩子太年幼,就應強調親子之間的親密感,減少爸爸的負面形象,以免孩子感到恐懼。 「動物爸爸」圖書反而難代入? 《爸爸,爸爸,變!》正是描繪了親子之間的相處片段,情節結合現實和想像。書中的爸爸從不拒絕女兒的請求,即使女兒要求爸爸變身,他都能立即做到,變成鱷魚、馬、長頸鹿……長頸鹿的頸部還成為了滑梯,女兒玩得不亦樂乎,「整個故事的重點,在於爸爸很樂意陪孩子玩耍,亦跟他們有親密的關係」。 ◆《爸爸,爸爸,變!》 作者:中川宏貴 繪者:三角芳子 譯者:游蕾蕾 出版社:維京 不過,旨在突顯爸爸正面形象的繪本,只適合年幼的子女閱讀。對於已上學的孩子來說,他們開始有思考能力,對爸爸也有一定的看法,「他們留意到爸爸的不足,最常見是覺得爸爸沒時間陪伴自己,或者爸爸罵過他們,令他們感到害怕」。 如果繪本中的爸爸,全都形象正面親切,他們不但難於代入,更可能因與現實落差太大,而懷疑自己爸爸是否特別差。 「討厭爸爸」 引來孩子共鳴 所以,近年講爸爸的繪本,多了從孩子眼光出發,描述他們對爸爸的印象。在《爸爸有一千隻手》中,小男孩很喜歡爸爸溫柔的笑容,以及溫暖的雙手,可是他對爸爸也有抱怨:當他疲倦的時候,無論小男孩說什麼,他都聽不進耳裏;當他發脾氣時,就會揮動着那雙大手,兇巴巴地責備小男孩。 ◆《爸爸專賣店:還是我的爸爸最好!》 作者、繪者:Sanne Miltenburg 譯者:張有渝 出版社:童夢館 倩雯認為,書中坦率的感情能讓孩子有共鳴,「例如小男孩會說『討厭』爸爸,現實中的小朋友有時都會這樣說。他們未必真是覺得爸爸討厭,但在與父親的關係上有苦惱,這本書就幫他們表達出來」。 當然,故事最後有好的結局,爸爸用不同方法哄回小男孩,用雙手迎接他回家,「講故事過程中,家長可多提問:『你對爸爸有什麼感覺?是否跟小男孩一樣,會對爸爸生氣?』最後透過結局告訴孩子,即使爸爸會罵人或者沒空一起玩,但仍然是愛他們的」。 逛「爸爸專賣店」選理想父親 當爸爸忙碌起來,或者開始發惡時,小朋友除了抗拒外,或許萌生過一個念頭:可以換個爸爸就好了!《爸爸專賣店:還是我的爸爸最好!》的小主角也一樣,常常嫌爸爸悶蛋。有天他收到一張傳單,原來在爸爸專賣店裏,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爸爸,條件是要拿自己的爸爸去交換。他想也沒想,立即帶爸爸去店裏,先換了一個游泳教練,再換了足球好手,去當新的爸爸。 ◆《爸爸有一千隻手》 作者、繪者:卡拉斯 譯者:賴羽青 出版社:格林文化 雖然新爸爸們都能跟小主角大玩特玩,卻各有缺點,最後小主角發現,始終最喜歡原來的爸爸,便去把他領回家。「這本書可以讓孩子過過癮,選心目中的理想爸爸。一邊讀,家長可以一邊問孩子:『你想要一個怎樣的爸爸?有什麼理想條件?』藉此機會了解他們的想法。」 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難辦到,例如爸爸每晚講故事、周末一同去遊樂場等,爸爸不妨一試,也許是提升親子關係的契機! ■延伸閱讀 ◆《爸爸,你愛我嗎?》 作者、繪者:史蒂芬.麥可.金 譯者:余治瑩 出版社:三之三 有個不擅辭令的父親,常常有一個煩惱:不知道怎麼讓兒子知道他的愛。於是他開始收集盒子,許多鄰居見他着迷於盒子,都嘲笑他瘋瘋癲癲,但他毫不在乎。後來他用了大大小小的盒,砌成好玩的東西送給孩子,如城堡、飛機、風箏等,並用這種特別的方式告訴兒子:「我愛你。」 ◆《因為爹地愛你!》 作者:安德魯.克萊門斯 繪者:R. W. 艾利 譯者:沙永玲 出版社:小魯文化 當小朋友掉了一集鞋在牀底,爸爸立即彎下身,細細搜尋;當小朋友吃雪糕,吃到滿臉都是,爸爸輕輕地替他抹臉。其實爸爸可以用教訓式的說話,責備孩子不小心,但他卻選擇去安撫孩子,背後是出於愛。這本書可以打破「爸爸很惡」的形象,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爸爸無條件的愛。 ◆《爸爸33變》 作者:荷麗.潔芙 繪者:阿曼達.海莉 譯者:呂嘉能 出版社:三之三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身懷絕技,可以化身成33種厲害的人物,既可化身成孩子的護士,又是他們的髮型設計師、啦啦隊隊長、運動教練、好朋友……爸爸每天擔當着不同的角色,滿足孩子需要。這本書從孩子的眼光出發,訴說爸爸偉大之處。 ◆《我喜歡爸爸在家》 作者、繪者:艾曼妞.伊巫特 譯者:羅麗意 出版社:奧林 這是一個關於「爸爸面臨失業」的故事,一家之主的爸爸沒有了工作,大人會為生活惆悵,沒想到孩子卻覺得是件大好事─爸爸終於可以在家陪我了!爸爸也把握難得的時光,跟孩子玩、做功課,又幫忙做家務。這本書讓孩子明白到,大人也會遭遇困難,最重要是親子之間彼此支持。

詳細內容

好書推介:獅子與鳥友情 抗衡負面網絡

■《獅子與鳥》 作者:瑪麗安杜布 出版社:格林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手機傳來的信息:「現在80後一手遮天,90後無法無天,00後都被寵上了天,可憐的50、60及70後活得一天不如一天……現在又有人說:50歲的人是籃球,一家人都搶,有錢又能當保母;60歲的人是排球,還能用得上;70歲的人是足球,踢給你吧,孩子大了,你也老了,誰都不想要。80歲的人是高爾夫球,一杆子甩出去,能滾多遠就滾多遠吧……」還未讀完,心已經沉下來!為什麼如此負面的信息內容,可以吸引這麼多的人傳來傳去?難道當中有很多地方讓人產生共鳴?可是,要這樣去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又的確令人難受!特別是這句「50、60歲的人……轉眼就成高爾夫球了」,滿是悲觀兼具恐嚇意味! 文:菜姨姨 際遇變 愛不變 為了抗衡那些負面信息,建議大家花多點時間,閱讀這本充滿溫情的《獅子與鳥》,平衡一下不安的情緒!首先,看故事書封面,一隻獅子和鳥,單從牠們的眼神和舉止,已經讓讀者感到這是一對關係要好的朋友。那麼,為什麼一隻自古以來被人稱為萬獸之王的獅子,不是兇巴巴,而是溫婉而友善?馬上揭開圖書,一起細味當中的圖畫與文字,並進入書中,從那柔和的色調中,開展窩心的閱讀旅程。 獅子正在專心整理小花園時,巧遇一隻受傷的小鳥,雖然獅子立即替小鳥包紮,可是,受傷的小鳥已經來不及追回自己的伙伴了,唯有退出正往南飛的隊伍。可幸,牠得到獅子悉心的照顧,從此,牠們一起生活、一起吃飯、一起讀書、一起睡覺、一起嘗試新東西、一起迎接冬天,讓冷冷的冬天增添溫暖,愜意溫馨,直到天氣回暖,小鳥的伙伴才南歸,這樣,獅子和鳥又重回自己的生活。 今年入圍香港書獎 書中一句「人生就是這樣」喚醒了我們的思考,人與人之間,是否常常面對分離與相遇、失去與擁有、變與不變的現實呢? 所以,若要花時間去讀手機上那些充滿負面的資訊,倒不如讀讀《獅子與鳥》,學習獅子與鳥之間,無論身分與地位如何不一樣,牠們都能夠互相照顧和慰藉,說明人生際遇瞬息萬變,但「愛」沒有因此而轉變。 最後,恭賀《獅子與鳥》成功入圍第十屆香港書獎! ■編按:各位爸媽、小朋友,你想跟我們分享好書嗎?不論是父母讀的教養書籍或是孩子喜歡的圖書,我們都歡迎你把心愛的書寫成書評,中英文書皆可,每篇字數為800至1000字,一經採用,可獲薄酬。稿件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並留下姓名及電話,主旨請註明「童讀好書.讀者推介」。

詳細內容

童讀好書:社工為SEN著書 刺蝟繪本 解讀特殊童情緒

陳顯庭既是註冊社工,亦是註冊教師,更是新手繪本作家,他期望集自己所長,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 香港繪本作家不多,而專門給有特殊學習需要(SEN)兒童閱讀的讀物亦很少,註冊社工兼註冊教師陳顯庭便一心想填補這個空隙。他集合多年前線工作經驗及專業知識,在去年尾創作了一本講述情緒和社交技巧的繪本,小讀者反應不俗,為這位新手作家注入一支強心針。 文:沈雅詩    圖:楊柏賢 現職社工的陳顯庭(Rio)不諱言,不論當初選擇投身社福界,抑或後來再在香港教育大學攻讀教育榮譽學士(特殊需要),很大程度都是受祖母和叔叔影響。「我叔叔患有唐氏綜合症,但我跟他感情很好,自幼便不時跟他一起參與唐氏綜合症協會的活動。而我的祖母,是一位很願意為弱勢社群發聲、謀福祉的人,受她影響,我也很想幫助那些有特殊需要的朋友。」 Rio的叔叔(左)患有唐氏綜合症,但兩叔侄感情要好,亦因為他,Rio立志投身社福界。 Rio現時在一間社福機構工作,除主力支援SEN學童外,推行親子共讀也是他主要工作之一。他指出,絕大部分小朋友也喜歡繪本,SEN的小朋友亦不例外,「繪本可以幫助他們專注下來,而且繪本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工具,因為SEN的小朋友天生比較怕文字,但透過繪本,他們能在不知不覺間,吸收很多詞彙。此外,繪本也提供很多想像空間,有助訓練孩子的創意思維,這些對寫作很有幫助」。 在他的心目中,一本好繪本,應該是多圖少字、色彩繽紛的,但若說到針對SEN小朋友的需要,考量就要更加多,「首先排版一定要簡潔清晰,因為太多美術效果,會令SEN孩子,尤其是有讀寫障礙的,會閱讀得很吃力。」 從未正式學習繪畫的Rio,在新書中擔任繪者,看他畫得多專注! 台繪本拼音礙港童閱讀 然而,香港卻缺乏本地繪本作者,小朋友平日接觸到的繪本,多來自台灣。一般小朋友閱讀台灣繪本未必有太大問題,但SEN孩子卻會被當中的拼音、當地用語所滋擾,阻礙他們的閱讀和理解。 Rio十分鼓勵親子共讀,他相信每個孩子都期待父母拿起繪本,陪伴自己走進精彩的故事世界。 基於這個原因,Rio想為香港小朋友出版一本兒童繪本,由創作內容到繪畫每一幅圖畫,他都不假手於人。Rio笑言︰「我很喜歡看書、寫作和繪畫的,雖然從來沒有正式學過繪畫,但從小至大,我美術科的成績也不錯,所以決定自己執筆。今次我所創作的每一幅畫,都是一筆一筆畫的,沒有經過電腦修飾。」 花了大半年時間,Rio「處男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終在去年9月面世。這本故事書內容講述一隻小刺蝟在森林裏迷路,令他產生了恐嚇、焦慮和憤怒的情緒,令周遭的小昆蟲不敢走近,人際關係受到破壞。 《走進森林的刺寶寶》是坊間少有由香港作家專為SEN兒童而寫的繪本。 取材自家中4刺蝟 刺寶寶其實是小孩子的化身,家中飼養了四隻刺蝟的Rio笑言︰「養了刺蝟兩年,我觀察到牠們生氣和緊張時,會馬上縮成一個球團狀 ,使全身的刺全部豎立起來保護自己,而且鼻腔會噴氣及發出微微的聲音,這些心理行為,跟小朋友也很相似。」 《走進森林的刺寶寶》的創作靈感來自Rio家中的刺蝟,透過觀察牠們生氣和緊張的反應,他構想出這本以情緒教育和社交技巧為題材的繪本。 孩子生氣 嚇怕人不自知 他補充,一般小孩甚或SEN的小朋友,他們在驚慌和生氣時,為了保護自己,也會像刺寶寶一樣,不知不覺做出一些嚇倒他人的行為,「正如自閉症兒童有時會大吵大嚷,但其實他們未必是故意的,只是處理不到情緒,但這些行為,卻會影響人際社交,導致沒有人願意接觸他們,造成惡性循環」。 去年新婚的Rio,希望跟太太在生育前,從飼養寵物中學習照顧小生命。 《走進森林的刺寶寶》一方面教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但另一方面,也鼓勵家長肯定孩子的情緒,「在孩子生氣時,父母應該讓他們理解自己憤怒的原因,而不是一味責備他們。當然,父母要提醒孩子控制情緒的重要性,而不是在他們發怒時,要求孩子立即收起情緒,這是不健康的」。 書中的排版力求簡潔,沒有多餘的美術效果,以免有讀寫障礙的小朋友,讀起上來感覺吃力。 故事以刺寶寶最終遇上蟲蟲後,得以走出像迷宮一樣的森林作結局,Rio說,他希望小朋友能夠明白到友誼的可貴,「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會知道何時需要別人的幫助,但當你遇上困難,好朋友往往能替你分擔、解決很多問題。」 新書面世後,得到很多正面迴響,難怪Rio已構思好下一本書的主題,「很鼓舞,除了有不少教育界、社福界朋友主動訂購《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外,最好笑是有小孩子看完這本書後,說『黑面』時的爸爸是刺蝟,證明他已理解到什麼是憤怒的情緒,並且學習體諒」。

詳細內容

好書推介:失去 學懂珍惜 分享 學會關懷

■The Teddy Bear 作者:David McPhail 出版社:Henry Holt and Company, New York 適讀年齡:4至9歲 在與不同小孩的互動過程中,我發現要求他們分享心愛的糖果或玩具並非容易之事。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自我中心」是幼童的發展特徵之一,他們會用自己的角度去詮釋這個世界,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不願意分享,行為有時甚至會變得固執,且希望大人無時無刻都要滿足他們的要求。 文:Aman Chiu 小熊不見了? 外國有一句諺語:Sharing is caring(分享就是關懷)。我們如何教導孩子分享之道呢?今天介紹的繪本,是一本啟動孩子同理心的既溫馨又感人的故事。主人翁是一名男孩,他從小就擁有一隻玩具熊,他很疼愛玩具熊,白天他和小熊總是形影不離,晚上還要摟着小熊才能入睡。有一次,一家人要外出旅遊,小孩還是要帶着小熊一起去。可是在旅途上的一家餐館用餐後,小孩睡着了,爸爸抱起小孩就走,那隻小熊卻給忘了。 直到小孩和父母趕回來尋找小熊,他們才知道小熊已給扔掉了。男孩淚流滿臉,瘋了似的找尋他的小熊,但他知道他無法再找到小熊了。 好幾個小時後,小熊感覺到有人在抓他的腳,心裏大喜,以為是小孩回來救他,可是,眼前卻是一個滿臉鬍子的老伯伯。老伯伯對着小熊微笑,把它放進外套的口袋裏,然後繼續在城市裏孤單地遊蕩。天黑了,老伯伯帶着小熊住進垃圾堆。老伯伯咕嚕咕嚕地睡着了,小熊卻不安地看着天上的星星。 同一星空下,小男孩也不能入睡,難過地看着窗外的星空。這是他第一次在睡覺時沒有小熊陪伴,心裏特別難受。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幾個月下來,父母給男孩買了許多新的玩具,小孩有了新的玩伴,對小熊的思念也愈來愈淡了。那邊,小熊仍思念着男孩,但也習慣了和老伯伯一起生活,它知道這個新主人非常疼愛它。 重遇怎抉擇? 一天,老伯伯在公園找東西,把小熊擱在長椅上。男孩與父母剛好經過,發現了小熊。男孩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不就是我心愛的小熊嗎?!太好了!他一手抱起小熊,歡喜地準備離開。失而復得,連父母也覺得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在這時,他們的背後突然傳來一把悲慟的哭聲:My bear? My bear? Where is my bear? 老伯伯淚流滿臉,瘋了似的在找尋他的小熊。男孩跑到老伯伯面前問道:Is that your bear? 老伯伯緊緊地抱住小熊說:Thank you. I don't know what I'd do without him. 男孩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了,他想了想說:I know what you mean. 男孩完全了解丟失心愛伙伴的滋味。最後,他做了一個怎麼樣的抉擇呢?只有在失去當中,我們才會學懂珍惜,只有在分享當中,我們才會學習關懷。

詳細內容

本地繪本入圍豐子愷童書獎 港媽花三年 繪育兒養貓點滴

小毛孩擔當玩伴 相比起內地和台灣,香港的繪本文化尚在起步階段,出版書目不算多,但製作同樣認真嚴謹。早前第五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公布了入圍名單,就有兩本香港作品成功入圍,可算是對本地繪本界的一大肯定! 由高佩聰創作的《等待》以及張韻珊的《你會咚咚咚嗎?》,將與其餘28本來自中台及其他華文地區的繪本競逐獎項。作為香港代表,到底這兩本書如何在三地中脫穎而出?現在就由作者親自解構! 文﹕李樂嘉    圖﹕劉焌陶、網上圖片、受訪者提供 除了大兒子正正外,高佩聰一年前誕下小女兒圓圓,與《等待》的故事完全不同,因為有了經驗,知道貓咪YY(左)不會傷害孩子,所以一出院回家,佩聰就把圓圓抱到YY面前。 貓咪角度出發 耐心迎新家人 全書以第一身出發,用貓的眼光看家中轉變,「之所以聯想到牠在『等待』,一來因為牠是家中一分子,二來投射了我個人的感情」。 原來正正出世後,照顧孩子令她手忙腳亂,難免冷落了YY,「我有時會心酸,心裏說﹕『YY你等一下,我很快有時間陪你玩了』」。所以她描寫貓默默等待,這也是書名的由來。 《等待》 作者、繪者﹕高佩聰 出版社﹕香港繪本文化 《等待》由創作初稿到出版,足足用了3年時間,為的是保持客觀。由於是切身經歷,佩聰創作時也易被感情主導,例如有一次,YY吵着正正睡覺,爸爸把牠抓出睡房,佩聰對這件事印象深刻,很想在書中描述,卻跟「等待」的主旨關係不大,「用了很長時間,終於決定割捨,沒有放進書裏」。 孩子學大便繪本 修改一整年 另一本入圍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你會咚咚咚嗎?》,也用了一整年時間來修改。作者張韻珊在故事中,安排了不同動物展示獨特的叫聲,如獅子大叫「嘩嘩嘩」,而小男孩則不停提到「咚咚咚」,原來是他學會上廁所後,大便掉落坐廁的聲音。 《你會咚咚咚嗎?》 作者、繪者﹕張韻珊 出版社﹕香港繪本文化 故事雖然吸引,但作為出版人,佩聰提出要改動一些細節,例如在每頁下方,預示下頁將出現什麼動物,畫出牠身體的一小部分,作為引渡,又能增加閱讀樂趣。文字方面,本來每隻動物示範叫聲後,都會稱讚自己「我好棒呀」,後來卻變成由小男孩讚賞動物們「你好棒呀」,從而鼓勵孩子去稱讚他人。 花上長時間來改動,只因佩聰相信,要成為優秀的繪本,製作必須嚴謹,「我們想為香港繪本開闢市場,所以創作時,不論內容、佈局、細節等,都要有嚴格要求。我想這是兩本書能入圍的原因吧!」

詳細內容

好書推介:橋樑書引路 探索自主閱讀

有為書店企劃編輯黃國軒說,一本好的橋樑書,能夠幫助孩子從觀看圖畫過渡至閱讀文字,享受看書的樂趣。 要兒童由親子伴讀進入自主閱讀階段,好比寶寶的飲食發展,兩者也需要按部就班。嬰兒由喝奶到進食固體食物,需要以糊狀食物作過渡;小朋友由看繪本到閱讀兒童文學,則需要以橋樑書作銜接。一本好的橋樑書,能夠幫助孩子感受閱讀樂趣,嘗到精神食糧的好滋味! 文﹕沈雅詩    圖﹕曾憲宗 在學校、讀書會的積極推廣下,近年家長接觸到繪本的機會愈來愈多,但相比起來,橋樑書似乎較少人談論,家長對之亦感到陌生。有為書店企劃編輯黃國軒也觀察到這情况,但他強調,橋樑書有其重要價值,家長不容忽視,「小朋友如何由看多圖少字的繪本,進而閱讀純文字的兒童文學呢?中間需要一道『橋』把兩者連繫起來,這種讀物就是橋樑書」。 為6至12歲小學生而設 橋樑書以6至12歲的小學生為主要閱讀對象,因此,在設計上,各方面都是迎合這班小讀者的需要。最明顯是圖畫比例,黃國軒指出﹕「在繪本裏,圖畫比例幾乎佔整本書的四分之三至三分之二,但在橋樑書裏,圖畫比例會減至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另外,有些橋樑書的作者也刻意減少使用彩圖,甚至是使用黑白圖,目的是幫助小朋友把焦點集中在文字上。」 說到字數,橋樑書全書介乎3000至9000字,頁數則不多於100頁。 為使小朋友閱讀起來更有信心,黃國軒說,作者會盡量簡化句式,詞彙也是日常生活經常運用的,「就是主題、故事情節,也是適切他們的成長需要,例如是關於人際關係、自主獨立的」。 想為初小的孩子選一本入門的橋樑書,黃國軒推介《我們和好吧!》,這是一本關於友誼的書。小熊貝魯和小蟲達達是一對要好的朋友,經常形影不離。然而,有一次,他們卻為一塊遺失了的拼圖而鬧翻,達達更留下貝魯,獨自去摘草莓,結果遭遇很多危險的事情。達達走了,貝魯開始擔心他,並反省自己不應為小事遷怒於朋友,於是四出找達達,想跟他和好如初。 ◆《我們和好吧!》 作者﹕原京子 繪圖﹕秦好史郎 譯者﹕賴秉薇 出版﹕小魯 《我們和好吧!》內文的字數,明顯比繪本為多。 「這本書的取材較為生活化,情節也很簡單,主要角色也只得兩個,而且字數不多,相信小一、小二生也可閱讀得來。至於此書在處理圖畫方面,用的是一頁彩色,一頁黑白,也是幫助小朋友易於從觀賞圖畫過渡至閱讀文字。」 另一本他很喜歡的橋樑書是《蝌蚪運動會》,作者阿部夏丸喜歡以大自然作題材,而他著作的書,很多情節也發生在甜甜圈池塘裏。小丸正是甜甜圈池塘裏其中一隻小蝌蚪,剛出生不久,尾巴便被大螯蝦剪去一半,因此每次游泳比賽也是包尾。蝌蚪學校的同學為了幫助小丸,於是作了一個「出於好意」的決定,就是集體讓賽。但小丸並不想這樣,他只希望能和同學從相同的起點游起,即使輸也無妨。 ◆《蝌蚪運動會》 作者﹕阿部夏丸 繪圖﹕村上康成 譯者﹕何榮發 出版﹕和融 作者利用蝌蚪,帶出自我認同和共融的信息。 「這本書蘊含多重意義,相信要小二以上才掌握到。代入小丸的角色,其實講解的是自我認同,小丸很能夠接納自己與別人不同;至於一班蝌蚪學校的同學,便表達了同理心,但原來拿揑得不好,我們出於善意的做法,反而會令人感到不開心。尤其近年多談融合教育,碰上殘疾的同學,我們是否任何事都要讓賽呢?原來有些時候,也得要顧及殘疾小朋友的感受。」 在香港找到的橋樑書,主要來自台灣的出版社,問黃國軒可有什麼選書貼士送給家長? 他笑言,唯一的貼士就是請家長先看一遍,「家長閱讀過,便知道那本書的定位是什麼,以誇張搞笑為主,還是賣溫情的呢?寫作手法屬於寫實,抑或科幻類別呢?每個小朋友的口味也不同,亦只有家長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歡什麼」。 初嘗橋樑書 家長宜伴讀 但他強調,把橋樑書買回家後,起初也是要由伴讀開始,「家長不可能一下子退下來的,建議最初可以跟孩子一人念一句,繼而再讓他多念幾句,這是一個過渡階段,當小朋友建立了一定信心後,家長才慢慢放手,由他嘗試自行閱讀,感受看書的樂趣」。 ■延伸閱讀 ◆《葉限》 作者﹕謝武彰 繪圖﹕蔡其典 出版﹕親子天下 在山寨生活的葉限,父母雙亡,一直是繼母的眼中釘,可惡的繼母更把她心愛的大魚煮了來吃,又把大魚的骨頭埋在泥土裏。有一天,神仙向葉限顯現,告訴她魚骨其實充滿法力,只要向它許願,便能願望成真。葉限向魚骨求了華麗的衣服和鞋履,並用來參加國王的慶典,但在歸家路上,她不小心掉了一隻鞋子……究竟故事能否像灰姑娘一樣,有美滿的結局呢? ◆《焗烤奶奶和魔法鴨》 作者﹕安房直子 繪圖﹕伊勢英子 翻譯﹕王蘊潔 出版﹕親子天下 全書採用素圖,幫助孩子把焦點放在文字上。 這本書用一隻有魔法的鴨,貫穿四個章節。一位獨居的老奶奶,很喜歡焗烤,但一天她病了,無法外出買食材,鴨子於是助她一臂之力,變出各式各樣的食材,沒料到老奶奶因此變得愈來愈懶,不願踏出家門,鴨子於是決定離開她。離開老奶奶後,鴨子遇上一名善忙的太太、一名缺乏母愛的男孩,跟他們各自展開不同的故事。 ◆《屁屁超人》 作者﹕林哲璋 繪圖﹕BO2 出版﹕親子天下 神秘國小有三個擁有超能力的學生﹕屁屁超人、哈欠俠和好話騎士,他們的特異功能,竟然惹來校長的妒忌,還想出各種怪招來對付他們。這班超能力小子如何接招呢?結局搞笑之餘,亦富教育意義。

詳細內容

好書推介:萬能媽媽 愛的「自家製」

《媽媽做給你》 作者、繪者﹕長谷川義史 出版社﹕維京 小朋友對媽媽的期望是怎樣的呢?我曾經在寫作班上請小學生討論最理想的媽媽形象,讓孩子發揮想像,很多同學希望有一個烹飪很棒和萬事通的媽媽,把家裏事情做得妥貼;有些同學則說希望媽媽很美麗大方,且有很豐富的學識,能教他們做功課呢!若擁有一個有求必應的媽媽,那真是太幸運了!雖母親節剛過,但也可請親子一起來閱讀以母親為題材的溫情繪本,學會感受、體會媽媽的愛。 文﹕明珠(愛閱讀和創作童書,穿梭學校分享閱讀和創作)    圖:網上圖片 我大力推薦日本幽默繪本作家長谷川義史這本帶自傳色彩的繪本——《媽媽做給你》,書中描繪三年級的男孩義史有個悉心照顧他的媽媽,每當他有想要的東西,媽媽一定有求必應,可是,每次媽媽做出來的東西,卻跟義史的期望有很大差距!令小小的義史常遭同學取笑。 身兼父職 滿足兒子所求 若讀過長谷川義史另一感人繪本《天國的爸爸》,就知道小小的義史自幼喪父,《媽媽做給你》像一本延續的故事,描述這位需兼父職的單親媽媽,怎樣想盡辦法去滿足小兒子的願望。故事背景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物質較匱乏的年代。首先,小男孩義史看見同學穿了時尚的牛仔褲,心裏很羨慕,希望媽媽給他買一條牛仔褲。單親媽媽養家辛苦,不想花錢去買,當然想到「自家製」了;一向縫紉了得的媽媽便一口答應﹕「沒問題!媽媽做給你!」可是,媽媽做出來的「牛仔褲」,看起來鬆垮垮的,還要在褲頭束上蝴蝶結,土里土氣的,令義史很尷尬。第二次,義史想要一件輕薄透氣的運動服,媽媽一樣說﹕「沒問題!媽媽做給你!」但媽媽竟用超薄的恤衫料來縫製運動服,義史穿上它來運動怪怪的,成了同學間的笑柄。之後,小小的義史想要一個好看的布提袋,媽媽也豪爽地答應了。結果,兒子驚訝地見到,媽媽的「自家製」布提袋上居然繡了自己的名字——不!媽媽在袋上繡了「義夫」兩個字,不是他真正的名字呢! 「做一個爸爸給我」 讀着這些隱含矛盾趣意的情節,我們感受到小男孩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同時,一個樂觀勤勞,竭力要母兼父職,為孩子提供一切所需的堅強母親形象變得更深刻了! 故事到後來,兒子義史拿回「父親參觀日」通知,他彆扭地對着自詡什麼都會做的媽媽說﹕「妳不是說妳什麼都能做嗎?那就做一個爸爸給我啊!」這是令聽者心酸的說話啊!作者長谷川曾在一次受訪中也表示,回憶這真實的童年片段,自認當時衝口而出,對媽媽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使得那天晚上的飯吃起來味如嚼蠟。而這句話亦為本書的結局埋下伏線;在第二天的參觀日,大家看到義史的媽媽,穿上她徹夜縫製成的格子西裝,打了紅領帶,與其他的男性家長並排而立,這位扮「父親」的媽媽,表情認真肅然,相信讀者看到這兒,都忍俊不住,一定會笑着為這位努力填補爸爸空缺的好母親喝彩!小讀者感到「搞笑」之餘,想必都會反思和感受到媽媽的愛吧。 親子閱讀這故事時,何不一起做一份「自家製」的小禮物?可以是一個繪製的環保袋、一個相架、一張心意卡……這些親手製的東西,可都融入親子的愛,是媽媽送給你,或你送給媽媽獨一無二的禮物啊! ■編按﹕各位爸媽、小朋友,你想跟我們分享好書嗎?不論是父母讀的教養書籍或是孩子喜歡的圖書,我們都歡迎你把心愛的書寫成書評,中英文書皆可,每篇字數為800至1000字,一經採用,可獲薄酬。稿件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並留下姓名及電話,主旨請註明「童讀好書.讀者推介」。

詳細內容

好書推介:母親節讀好書 啟發育兒妙招

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必定愛自己的媽媽,但日常生活總會被管教和瑣事掩蓋,忘了互相表達愛意。 周日(5月14日)是母親節。每年一度的母親節除了讓兒女們跟媽媽慶祝外,也是提醒媽媽們又當上母親一年的紀念。當媽媽是天賦的身分,我們愛自己的孩子,但腦袋中的育兒知識卻沒有因為十月懷胎而有寸進。由孩子呱呱墜地,到trouble two,到青春期,媽媽們在教導和照顧上,不時會碰上一鼻子灰。 坊間有不少教養孩子的書本,教導媽媽們如何當媽媽。趁着母親節,我們為各位媽媽送上一份書單,希望大家毋忘初心,在忙碌的瑣事纏擾下,仍記得愛自己的兒女,並祝願大家繼續在育兒路上愉快成長。 文、圖﹕譚凱韻 書店中的教養書多如繁星,育有一子一女的專欄作家蘇美智就替讀者挑選,推介了三本對她育兒路上有所啟發的書。 《孩子知道 你愛他嗎》 作者:汪培珽 繪者:弟弟 出版社: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 百忙中不忘表達愛 汪培珽的《孩子知道你愛他嗎》是其中一本,「汪培珽很勇敢,她處理了『愛』這個難以說清的概念……」蘇美智說,媽媽的日常生活都很忙,會忙於選學校,忙於教孩子怎樣服從,忙於鼓勵他們閱讀,往往忘記了核心問題,「那就是母親跟孩子之間愛的連繫」。汪培珽鼓勵家長們要表達對孩子的愛,還要常表達、常練習,亦教父母如何呈現愛的同時而不是溺愛孩子,「汪培珽很有天分,她懂得將一些事情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很實在的,說到媽媽心坎裏……我每次看她的書時都覺得很開心,有很爽的感覺!」 兒子操刀.汪培珽不少作品的插圖也是由兒子操刀,充滿童真而且非常貼題,上圖就是提醒家長們,愛必須是雙向的,才有意思。 「個仔係點我都會惜佢」? 相比起汪培珽的輕快,蘇美智另一本推介的《背離親緣﹕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則顯得格外沉重。 《背離親緣﹕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 作者:安德魯.所羅門 譯者:謝忍翾、簡萓靚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背離親緣》分上下兩部,作者訪問了三百多個有異常孩子的家庭,包括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自閉症,以及因姦成孕所生下的孩子等,探討這些人如何尋找身分認同,也探討這些父母的心路歷程。 蘇美智曾在專欄中推介此書,她說當中的個案給予父母們很好的思考機會,「我們常說『我個仔係點我都會惜佢』……但這是一個口號還是什麽呢?」她以書中因姦成孕再生下孩子的個案為例,「孩子一方面是自己最親的骨肉,一方面卻有着自己最痛恨的經歷的身影,個案中可以看到當中夾雜着愛和恨」。 她說,不同的個案不同的家庭交織在一起,可以感受到兩代人之間期望的落差,亦看到當中的糾纏。 寬容對待父母陰暗面 另一本推介、剛於5月4日出版中譯本的《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英文﹕All joy and no fun),則是換了新角度看養兒育女的問題。「之前推介的兩本都是由關係出發,但這本書說的則是看父母的陰暗面。」蘇美智舉出了一段教她很有共鳴的文字: 「有那麽一刻,」她說道,「我發現,離家出走的媽媽就是這樣的心情。我明白她們為什麽會進到車裏,然後頭也不回的一直開……」她盡情享受了片刻獨處的時光,就只有她和寬闊的馬路,沒有後座上的小孩。「接着,我花了幾分鐘認真的思忖這個幻想,」她說道,「如果我真的不回頭會怎樣?」(出自《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行路出版社) 「原本生孩子前我們都有自己井然有序的小空間或是二人世界,但有了小朋友以後,都有難受的時刻。」她說,書中呈現的都是父母真實的面貌,「我們不是否定要教養孩子……但同時我們也應包容和寬容地對待父母」。 《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 作者:珍妮佛.希尼爾 譯者:張瓊懿 出版社:行路出版社 蘇美智坦言很少看實用的教養書,總是提不起勁去看,「我覺得每個父母跟小朋友磨合都很不同,應先搞清最深層的東西,例如要有同理心,了解他們的發展,亦理解他們年紀輕輕很難長時間專注……然後就是從相處的互動中找出自己的拳法」。 推介以上書籍,就是因為欣賞幾位作者的「洞悉力」,「我想我是得着於他們的『洞悉力』,而不是他們所教的招數……也是在提醒我在處理他們日常生活以外,什麽才是最重要」。 延伸閱讀: 《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教出守規矩、有創意、懂得團隊合作的好孩子》 作者﹕孫玉梅 出版社﹕野人 以日常生活的例子,比較台灣和日本媽媽處事方式的不同,然後提出具體建議,教導媽媽們如何從小培養守規矩的小寶寶。同系列還包括德國媽媽教自律、美國媽媽教自信,以及猶太媽媽教思考。 《捨不得你長大》 作者﹕羅乃萱 出版社﹕家庭基建 親子及家庭教育工作者羅乃萱寫給女兒的信,就交友、學業或升學的問題上,分享自己的經歷並給予指引,文中亦流露出羅對女兒的愛,以及對家庭關係的看法。 《孩子你慢慢來》 作者﹕龍應台 出版社﹕天地圖書 龍應台寫兩個兒子孩童時代的生活點滴。沒有如何教養出好孩子的貼士竅門,只是單純地分享兩個混血兒孩子成長的甜蜜時光和有趣故事。沒有《野火集》中的激動和執著,有的是對兒子們濃厚而細膩的愛意。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and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作者﹕Adele Faber、Elaine Mazlish 出版社﹕Simon & Schuster。 講述如何跟孩子溝通的書,以創新方式處理小朋友的負面情緒,以不處罰的方式令小朋友守紀律,以及詳述什麽是有用而適當的讚賞方式。暢銷教養書榜的常客,被外國媒體譽為是「當爸爸媽媽的聖經」。

詳細內容

好書推介:奶奶,記得我? 用愛拼湊記憶

《奶奶的記憶森林》 作者、繪者﹕崔永嬿 出版社﹕親子天下 自著名的「光纖之父」高錕患上腦退化症,人們對這病症漸有所認知;但若有大人遇到小孩這樣問:「腦退化症是什麼病呀?奶奶、爺爺腦退化了麼?他們會變得怎樣?」也許大家會一時語塞,不知從何說明呢!其實,根據統計處數據顯示,人口老化,出生率低,令香港成為「高齡化社會」,截至2015年,60歲以上長者佔全港人口超過兩成,而據規劃署的人口推算,至2023年,65歲以上長者之增幅將高達56%。在可見的將來,隨着本港踏進高齡化社會,「腦退化」或「失智」這問題勢必困擾很多家庭,也將成為幼小孩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大疑惑和惆悵。藉閱讀這本溫馨、感人之「失智症關懷繪本」,相信有助親子學習理解這困擾老人家的世紀病症,兒童可仿效主角小兔子,學會關愛和如何與老人家相處,並共同建立美好的記憶。 文:明珠 奶奶變健忘 怎麼辦? 《奶奶的記憶森林》是韓國作家崔永嬿為關懷失智症而創作之主題繪本,崔永嬿筆下的小兔子角色形象親切、可愛,構圖細節豐富,尤其是神秘複雜的幻想森林背景,繪來別具特色和心思。崔永嬿的畫作曾入選意大利波隆那國際兒童插畫展,又曾獲日本亞洲插畫雙年展優等獎。 故事說小兔子毛奇妮和她奶奶兩祖孫感情很好,小兔子很愛、很崇拜她的奶奶,奶奶樣樣事不只懂得,而且樣樣精通,她教毛奇妮「淑女兔子」的跳法,教她種蘿蔔、編花環等……小兔子從奶奶身上學會生活裏很多很多的東西,也愈來愈懂事了。可是有一天,奶奶似乎變了,她變得健忘,老是忘東忘西。奶奶一開始只是跑到睡房去找鍋子,最近卻忘記自己的兒子和名字,她漸漸認不得朋友、親人,甚至在平日最熟悉的,常和小兔子去散步的森林裏,竟迷失了方向! 奶奶一件一件突然的改變,都讓小兔子感到好害怕、困惑;她擔心奶奶會不會有一天連自己也忘了呢?作者崔永嬿以具體的「拼圖」意象,表達奶奶日漸退化的記憶,就像神秘複雜的森林拼圖,一片片的掉落,讓小兔子很擔憂。怎麼辦才好?在小兔子心裏,奶奶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她不想奶奶把她忘記,不想奶奶忘了祖孫間溫馨美好的記憶。於是,小兔子展開了「拯救奶奶記憶拼圖」的計劃…… 親子閱讀這書,可引導孩子學習如何用愛來面對這令人驚詫的人生課題,坦然接受變化,然後尋找補救之法,並學會止痛療傷,更珍惜親子的甜蜜美好時光。 拯救奶奶行動 一起參與 親子閱讀這故事時,不妨試試參與思考「拯救奶奶記憶拼圖」的方法 ,家長可引領孩子投進小兔子的情景,嘗試給小兔子建議一些方法,幫助她奶奶不致變得太健忘。例如﹕小兔子把東西貼上名字、電話號碼記在簿裏,還幫奶奶做了條有家裏電話和地址的美麗項鏈。你會有什麼其他好提議呢?試說說或合作繪畫出來,例如,可利用一些值得留念的相片,製成小相冊讓奶奶翻看回顧,保留片段記憶;說不定將來有一天,這些方法會大派用場,能幫助家中健忘的老人家啊! ■編按﹕各位爸媽、小朋友,你想跟我們分享好書嗎?不論是父母讀的教養書籍或是孩子喜歡的圖書,我們都歡迎你把心愛的書寫成書評,中英文書皆可,每篇字數為800至1000字,一經採用,可獲薄酬。稿件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並留下姓名及電話,主旨請註明「童讀好書.讀者推介」。

詳細內容

好書推介:「暗黑」繪本 打開深層想像

無論是畫風還是主題「黑沉沉」的繪本,其實可以帶孩子們走到更遠的幻想世界。 近年飲食界出現「暗黑料理」一詞,形容賣相及味道也有別於一般佳餚的食物。如果把「暗黑」這個形容詞搬到繪本界,可用來描述主題沉鬱詭異、畫風單調平實的圖書。不過,與暗黑料理不同的是,這類非走大眾化路線的繪本未必人人嗤之以鼻,反之,有些更深受家長歡迎,它們甚或能帶給大小讀者另一層次的反思。 文﹕顏燕雯    圖﹕顏燕雯、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    小模特兒﹕Hiko 很多人都覺得以小孩為對象的繪本應該包含色彩豐富的圖畫及有趣的內容,然而,坊間有些另類繪本,它們的封面未必繪畫得很吸引,內頁的用色也許是深沉一片,主題亦可能是描述現實的災難……很多新手家長都會疑惑,這些讀物真的適合孩子閱讀? 像圖畫用色暗沉的Cat and Rat:The Legend of the Chinese Zodiac,故事是講述中國十二生肖的來源,描寫動物們透過比賽來爭取十二生肖的一席位,以及貓和老鼠為何因而變成「世仇」。此書的封面只有紅、黑兩色,而且貓的影子很大,大得有點嚇人。揭開每一頁細看,各種動物平日可愛的形象不見了,馬兒、老虎的表情甚至是非常猙獰,的確未必適合年紀和膽子較小的孩子閱讀。 Cat and Rat: The Legend of the Chinese Zodiac 作者、繪者﹕Young, Ed 出版社﹕Turtleback Books 好繪本不一定賣可愛 愷苗親子讀書會發起人、現於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兼任導師教授「從繪本中尋索」課程的Sara Fong表示,其實小朋友在6、7歲開始,已經明白圖畫的用意,所以家長在選書時,不一定只選大賣可愛、色調柔和的一類書籍。「因為每本書都有他們的主題和作者風格,例如Cat and Rat是講述動物之間競爭,所以採用了陰沉的畫風,我知道小朋友未必懂得欣賞,但好的繪本也應該有其本身的藝術成分,主題和畫風也應相連,如果這本書採用歡樂的氣氛色調,那便有點格格不入。小朋友到了某個年紀,其實可以多接觸不同風格的繪本,擴闊欣賞藝術的角度。」 Sara Fong 除了畫風,有些作者亦透過特別的作畫方法,把書本主題更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描寫2011年澳洲昆士蘭水災的Flood,以一隻小狗的角度作封面,又用了不少鳥瞰的畫法展現出水災的情况。仔細看看,內頁的圖畫顏料有如未乾透的在『滴水』,一直由頁頂流落頁底,甚至有點塗污的感覺。這個作法有如在為天災流眼淚,也令讀者想到真實情景是何等混亂。」 Flood 作者、繪者﹕Jackie French、Bruce Whatley 出版社﹕Scholastic。 Sara續稱,如果孩子問為什麼Flood這書的畫風這麼特別,她會解釋,這是由於繪本對兒童能發揮不同的作用,包括把兒童連接到現實世界的窗口,讓孩子認識真實的世界,但同時懷有希望。「我想Flood這本書可以擔當這個角色,讓孩子知道天災正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發生,毁掉無數家園,但那裏的人團結起來重建家園,那裏還有希望。至於畫風,那是配合主題的表達。在這個故事裏,繪者用充滿水分的顏色來表達水的流動;渲染甚至是有點塗污畫面的效果也表現出水災現場的混亂和失序,也反映了人們當時如何的狼狽。在閱讀中嘗試以平視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們能領悟的比我們想像的多。」 任意想像 家長毋須多解釋 另一名故事媽媽、Ungoogoo故事館創辦人Candice Ng亦發現了一本主題和作畫都有點另類的繪本。「這本韓國作者寫的《往上看!》,封面是黑白色、簡單線條繪成的圖畫,內容講述遇上交通意外的秀芝失去了雙腳,看世情的角度也起了變化,她每天只能倚着欄杆往樓下看,所以看到底下的人都是密密麻麻的黑色頭髮,人們如同螞蟻一般匆匆經過,若是雨天,街上便佈滿列隊前進的雨傘。」 Candice Ng 《往上看!》 作者﹕鄭震鎬 譯者﹕魏嘉儀 出版社﹕大穎文化。 Candice說,無論主題和畫風上,這本書都是屬於「另類」的,幸而故事最後有一個人終於抬頭上去望了秀芝一眼,其他人也這樣做,扭轉了故事的「奇異」。不過,她跟女兒讀時,女兒卻又發現了另一個「弔詭」之處,就是圖畫中所有人都是沒有眼睛的。「書中人物沒有一個是有眼睛的,但卻能彼此看見;故事的佈局充滿心思,拋下的註腳亦耐人尋味:人與人之間的『看見』,若不是憑肉眼,那麼又是靠什麼呢?」Candice的意見如Sara一樣,認為當小朋友已進入閱讀的世界、發現書本的趣味時,家長毋須只為他們挑選單是顏色和圖畫吸引的書本,「其實簡單的色調,內容也可以很豐富,為孩子讀這類題材時,家長也毋須加入太多自己的詮釋,孩子們自會找到共鳴,甚至能把想像發揮到更遠」。 馬匹的面目非常猙獰。看似有污迹的畫面,令讀者投入水災中混亂的世界。黑點人 – 由上而下看,人的頭頂都是一個個黑點,對有密集恐懼症的人來說的確有點驚嚇。 延伸閱讀﹕ Spells 作者﹕Emily Gravett 出版社﹕Obelisco。 一隻青蛙得到一本破爛了的咒語書,在凌亂的紙條中拼貼出不同的咒語,看看念後能否變王子。牠變成了好多古怪的東西,而書本中間幾頁可以上下分拆,讀者可以隨意拼合白鴿頭蛇身,或兔子頭蜥蜴身等「怪物」。《心的房子》 作者﹕金熙靜 繪者﹕Iwona Chmielewska 譯者﹕張琪惠 出版社:格林文化 這本書的人臉是藍藍青青的,看上去你或會覺得有點不舒服。其實這是一篇優雅的短詩篇,圖畫用上抽象的幾何圖形,以及運用十六世紀錯視畫派的技法,帶出每個人心房的內心世界。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