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園地:生命教育 唔止珍惜生命咁簡單
談起生命教育,總令人聯想到珍惜生命、預防自殺,但其實這並非唯一的角度。關顧孩子的社交情意發展,提升他們的人際溝通、愛人和被愛的能力,同樣重要。要塑造年輕新一代的生命素養,學校的推動、學生的參與、家長的配合及社會的氛圍,皆是缺一不可。 文︰沈雅詩 |
說到生命教育,資深文化及教育工作者馬鎮梅就特別「肉緊」,全因一段傷心往事,令她覺得有些工作不能慢下來。多年前,馬鎮梅曾任中學教師,有一天,她給一班中二學生上聖經課,講及上帝向摩西頒布十戒,其中一戒是「不可殺人」,遂很自然把話題扯到自殺上。沒料到同日下午,即有學生在校園內輕生。
「當時我正在教員室埋頭苦幹,聽到外面人聲嘈吵,突然有學生跑入來告訴我,某某同學『跌』了下來。我衝出去,看見一個我剛剛給他上完聖經課的男生伏在操場上,這個畫面,帶給我很多內疚和自責。」男生最終不治,雖然事件查證跟馬鎮梅無關,但卻揭發,原來家長一直向校方隱瞞學童有情緒病,「如果學校和家長有多些溝通,家長給予校方多些信任,大家適時、適地為孩子伸出援手,或許這個悲劇可避免發生」。
馬鎮梅
轉任雜誌總編輯及出版社總經理的馬鎮梅,近年回歸教育界,在英華小學當創意及出版總監。她選擇轉投小學,是因為相信有些教育工作,愈年幼做愈好。「就像打防疫針,有些針需要在小時候打,才能發揮到保護作用。」
她主力透過不同的創意文化活動,例如戲劇教育、電影欣賞、讀書會,甚至小記者培訓等,把有關生命教育的元素,滲入學生不同的學習經歷之中。「試過在上課日,我們帶學生去看電影《奇蹟男孩》,之後再辦分享會,找來童書店老闆跟小朋友導讀《我們都是奇蹟男孩》這本書,學生的反應很正面,帶來很多反思。」
鄭弼亮
戲劇教育 適合年幼學生
現時香港並無一套完整的生命教育課程框架,教育局只把這個課題納入「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其中一部分。雖然欠缺統一規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亦提供一個缺口,讓學校可以按校情,以靈活多變的方式推動生命教育。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認為,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舉例,近年很多學校都積極推動STEM,除了機械人,也有些研究魚菜共生、養水母、觀察昆蟲等,這其實亦可視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當學生運用科技去認識其他物種,也是一個體驗生命周期的方法,是認識生老病死的第一步」。
英華的家長讀書會,鼓勵家長透過閱讀,先滋潤及豐富自己的生命,再經營親子關係。
既然沒有正規課堂的限制,生命教育可以做得更細致,鄭弼亮尤其肯定戲劇教育及閱讀的價值,「有些學校的戲劇教育辦得很出色,戲劇教育目的不是單純為做戲,最重要是增加孩子的人生閱歷」。他解釋,尤其年紀較小的學生,因為欠缺生命的歷練,對很多事情都未有體會,戲劇教育可以帶領他們進入另一個情景,「要幫小朋友代入其他角色,才有機會改變他們對人生的看法,這是生命教育很重要的部分」。
至於閱讀,鄭弼亮和馬鎮梅的共鳴感就更大。雖是理科出身,鄭弼亮卻熱愛文學著作,經常游走於詩詞歌賦之中,「我喜歡文學作品的文字技巧高,極具感染力。有很多價值觀,都是透過閱讀文學,在不知不覺間牢牢植入我腦海的。所以我認為,文學與人的成長有密切關係」。馬鎮梅則不諱言自己成長於破碎家庭,慶幸從小通過跨領域的閱讀,補償到很多生命上的缺失,承載勇氣繼續前行。
教育城早前邀請了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陳鑑忠跟家長分享靜觀的好處,參加者更即席體驗靜觀練習。
家長學校角色均重要
兩人又談到,要做好生命教育的工作,不單單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事,家長的角色也很重要。「新一代的家長比起上一代的,普遍學歷和經濟條件也提高了,親子關係卻不顯得比上一代好。一來現在的父母普遍雙職,很少時間陪伴孩子,二來他們對小朋友的學業成績要求也高,孩子要不斷應付各方面的學習,『工時』變得愈來愈長,很少私人時間可以玩、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其實並不利於個人成長。」鄭弼亮說。
因此,馬鎮梅的生命教育工作是雙軌而行,既做學生,也面向家長,「社會風氣、家長心態都需要改變,否則,又不自覺跌入家庭的戰場。為此,我成立家長讀書會,鼓勵父母先為自己讀書,滋潤及豐富自己的生命。繼而再進行親子共讀、投入親子活動」。她透露,早年學校辦過「水田運動會」,邀請學生與父親一同落水田競技,之後再共讀與水田相關的繪本《水田的心情》。很多爸爸事後告訴我,雖然和兒子玩到『污糟邋遢』,但兩父子很久沒有如此盡興,聽罷我很感動。」
學校早前邀請童書店主怪獸叔叔導讀《我們都是奇蹟男孩》時,他全程戴着頭盔,講了45分鐘,讓學生體會天天要這樣見人是如何難受,反思如何為生命創造奇蹟。
■好書推介
◆《屍骨的餘音2:法醫人類學家的工作和使命》
作者:李衍蒨
出版社:花千樹
教育城「十大好讀」中學生最愛書籍
◆《失常罪:法醫精神科醫生的代告白》
作者:何美怡
出版社:天窗
教育城「十大好讀」中學生最愛書籍
◆《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者給我們的生死教育課》
作者:陳新安、伍桂麟
出版社:明窗
教育城「十大好讀」教師推薦好讀書籍
◆《嘉薰醫生》系列
作者:陳嘉薰
出版社:突破
另類角度探討生與死,適合高小生閱讀
◆《蛋頭先生不怕了!》
作者、繪者:丹‧桑塔
譯者:柯倩華
出版社:小天下
鼓勵勇敢克服內心恐懼,適合低年級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