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抑鬱:公院診治個案 4年增1.4倍 治療學童抑鬱 由家長情緒入手

 

近年學童罹患抑鬱症的個案大幅增加,要幫助他們走出陰霾,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十分重要,而「情緒導向家庭治療」,正是從家長的角度入手的,協助爸媽成為「情緒智能家長」。(imtmphoto@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內文提及疾病無關)

 

據醫管局統計,18歲以下患抑鬱症並在醫管局旗下公立醫院接受診治的個案每年遞增,2019/20年度約有1070人,對比4年前大幅增加近1.4倍,反映學童的精神健康問題已敲響警鐘。但作為父母,面對子女情緒失控往往束手無策,既無力招架,又怕火上加油,究竟怎樣才可以幫助孩子走出陰霾,重踏健康成長之路呢?

教育局長楊潤雄在3月回答立法會議員有關學生精神健康的提問時,引述醫管局的數字指出,在2019/20年度,約有1070名學童因患抑鬱症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當中約1050人介乎12至17歲,6至11歲則約有20人,相比2015/16年度,公院接收約450名抑鬱症學童患者,激增620人,增幅近1.4倍。而由於統計未包括私營醫院、私家醫生的個案,料數字只屬冰山一角。

培養和諧關係 助學童走出谷底

有30多年輔導經驗,並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學生心理輔導工作逾20年的註冊輔導心理學家梁何昭文(Selina)表示,年輕人情緒受困擾,不單純是個人問題,往往與成長環境、家庭背景等有關,「所以我在大學工作時,也經常要求『見家長』,因為我發現如果沒有父母的配合和支持,其實很難幫到年輕人走出谷底」,亦因為如此,促使Selina近年積極推動「情緒導向家庭治療」(Emotion-Focused Family Therapy,EFFT)。

學童抑鬱:公院診治個案  4年增1.4倍  治療學童抑鬱 由家長情緒入手
梁何昭文(受訪者提供)

EFFT有別於一般輔導手法,只集中處理學童個人問題,反之,它是一套重點幫助其父母的輔導方法,用以協助他們成為「情緒智能家長」(Emotionally Smart Parent),最終目的不單是處理好子女的情緒和行為問題,還培養和諧的親子關係。

惟Selina強調,學童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原因十分複雜,家庭因素或家長的應對方式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EFFT的矛頭並非要指向家長,家長亦毋須把所有責任「攬上身」。

「不少家長會因為子女有問題而內疚、自責,但這些恐懼,會成為他們管教、關懷孩子的障礙,減弱他們做父母的信心,因此,這個心結一定要解開,否則難以擔當子女的情緒教練。」

回應衝突 先返回「理性大堂」

但不得不承認,家長回應的態度,的確會牽動孩子的情緒,尤其在彼此發生衝突時,說話就更要小心。心理輔導員陳紫珊(Jess)說,家長首要先關注自己的情緒,「情緒就像升降機,如果你的怒火已升上10樓,子女更飈至20樓時,大家根本身處不同樓層,是沒法子聽到對方的聲音的,唯有等到大家也返回理性大堂,方可展開對話」。

學童抑鬱:公院診治個案  4年增1.4倍  治療學童抑鬱 由家長情緒入手
陳紫珊(受訪者提供)

至於回應技巧,她引用親身例子說明,「那時我的女兒還是中一生,有天我在公司忙得不可開交時,接到她的電話︰『媽媽,我可能在巴士上漏失了一條手繩,是我逛了很久、特意為同學揀的,8元的啊!』」Jess笑言,當下其實十分「𤷪𤺧」,心想為了區區8元便打來煩她,但腦裏立即閃出EFFT輔導方法,於是深呼吸,先把悶氣吞進肚子,再回應︰「我聽到你很不開心(關注對方情緒),因為你特意去買禮物給同學,還逛了這麼久(標明情緒起伏的原因),怪不得你這樣激氣(肯定對方的情緒)。」雖然這只是小事一宗,女兒當晚回家後已沒再提起,但Jess表示,當家長習慣用這種方式去回應孩子時,孩子會感受到自己的情緒獲得理解,覺得不是獨自面對生活的挑戰,久而久之,也會掌握到調節情緒的能力,是維持良好心理健康的關鍵。

為讓公眾更認識及關注情緒健康,國際情緒導向治療協會(isEFT)今年首度把明天6月2日定為「情緒關注日」(Emotion Awareness Day)。想了解更多,可瀏覽www.emotionawarenessday.com


學童抑鬱:公院診治個案  4年增1.4倍  治療學童抑鬱 由家長情緒入手
家長回應子女的態度,會牽動彼此的情緒,掌握合宜的回應技巧,至為重要。(Yagi Studio Co@iStockphoto/設計圖片)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