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星期去了兩個地區做音樂工作坊,順便與住在那裡的基層兒童見面和面試,希望能夠把音樂兒童計劃擴至更多地區。葵涌和大角嘴是我們這年開始服務的地方,根據政府的數據顯示,除了深水埗之外,這兩個地區也住了很多劏房戶,更住了很多南亞家庭,這是我一直期待可以服務的一群。
有些人最初會質疑我們的定位,為什麼要幫那些雙非兒童,N無人士?
現在也會有人繼續問為什麼要幫助那些南亞兒童?
這些兒童沒有機會選擇他們的家庭……
其實,我的答案只有一個,很簡單,就是這些兒童沒有機會選擇他們的家庭,他們的父母,住劏房,被排擠是不甘情願下的無奈,他們到了反叛期,他們會反對任何事情,反對這個社會,因為社會沒有容納他們,到時這些天真無邪的小孩子變成了極端思想的青年人,再去介入已經非常困難。
去年,我遇見一個女孩叫加也沙,甜美的笑容,長長的眼睫毛,一家幾口住在紅磡的劏房,幸運地在青年中心的活動中知悉我們的計劃,媽媽便幫她報名。在香港出生的她,和其他孩子一樣要通過面試,經濟審查才可以被安排成為音樂兒童,她經過9星期的工作坊,最後選了小提琴,最初適應是須要一段時間,但她態度誠懇,媽媽也很感恩,每次也陪伴女兒來上課。
今年,加也沙進入第二年的學習,她進度仍然比其他小朋友慢,但依然熱衷於小提琴,我那天和她聊天,終於明白為什麼她的進度較慢,原來他們一家是伊斯蘭教徒,每天有一段時間要禱告,這時所有工作或事情要停止,到再拿出小提琴時,一疊功課在枱上,不得不先做功課,最後沒有機會練習,另外,由於老師是男性,加也沙很小心地和老師保持距離,大部分時間只是看著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自己完全不敢跟上去。
不要因為他們身上的顏色而抹殺了他們學音樂的機會。
聽了她的故事,我馬上和她調班,安排女老師教她,希望情況有所改變。
臨走時,她很害羞和我説:「我會努力!唔係,我會比心機!」
希望我們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不要因為他們身上的顏色而抹殺了他們學音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