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媽媽節快樂

雞蛋仔出世之後,其實沒有認真慶祝過母親節,翻查電話裏的照片,過第一個母親節時他只有九個月大,沒什麼貢獻;第二個母親節,我買了一張卡自我勉勵一番,然後威逼利誘兒子作貼紙裝飾,算有份參與。 今年是孩子給我的第三個母親節,興致勃勃提議老公陪雞蛋仔一起做手工,他面有難色但無奈我心意已決,避免火山爆發只好唯唯諾諾打發我走。終於日子臨近,老公鼓起勇氣告訴我什麼也沒有準備,建議和雞蛋仔一起送枝花,算不算親子合作的DIY 禮物? 唉,俗語說得對「生仔好聽生女好命」,雖然不想性別角色定型,但老公和雞蛋仔腦袋都是少了一條根,粗心大意無情趣,簡單到潑墨塗鴉都只有五分鐘耐性,要他們手作小禮物大概被當苦力更辛苦。 我媽有點迷信禁忌,覺得母親發音好像無親無故,大吉利是,所以為節日正名為「媽媽節」。記得小時候為了慶祝媽媽節,我總是秘密製作小禮物,希望贏得媽媽的微笑。 雞蛋仔會不會動手製作禮物並不重要,他能學懂感恩才是重點。 去年執屋她翻出了一份禮物,用街市買魚的紅膠袋包起來,裏面是梅菜般的衛衣,看到衛衣上的圖案才記起是初中時候手繪的,當年沒有認真了解她的尺碼,所以這件不稱身的衛衣第一天就已經打進冷宮。沒想過她把咸豐年的珍品搬出來,問我有沒有辦法把它剪栽成為一個環保袋,問我沒有縫紉車用手一針一線慢慢縫可行嗎? 當時我翻了個白眼,生完雞蛋仔之後缺乏休息,好像得了老花也沒什麼雅興做手作,事情就不了了之。現在回想起來,心情很複雜,究竟當年她收到衣不稱身的禮物,是否因為我的不細心而無奈?日夜操勞眼睛是否模糊,她也無心力修改衛衣?但喜歡手作禮物還是也覺得我不切實際? 我手繪衛衣的時候,應該是洋洋得意希冀着母親會為此感到高興,沒有周詳考慮她的需要,也沒有反思感恩孝心。養兒方知父母恩,現在才有點明白什麼是眠乾睡濕掏空身心。雞蛋仔會不會動手製作禮物並不重要,他能學懂感恩才是重點。世紀疫情之下很多媽媽都要「日煮夜煮」,孩子如果可以「自動波」收拾玩具、洗澡乖乖睡天光,讓媽媽們有點休息機會,相信這種低成本DIY禮物應該是最實際最貼心。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媽媽為自己

雖然疫情未受控制,但是社會不能完全停頓,我也繼續教務陪學生一起衝功課。雖然好享受教書與學生互動,但能力有限一心不能幾用,百忙之中竟然忘記為雞蛋仔約車,害他滯留在訓練中心一小時。 滯留沒有為他帶來什麼創傷,治療師告訴我,孩子得意忘形地玩玩具根本沒有想到回家。反而這件事讓我感到困擾,很內疚、自責,質問自己算那門母親竟然忘了孩子的需要、沒有本事安排家庭作息就不應該兼職、千錯萬錯都是我沒有責任感…… 左一巴掌加個右勾拳,負面思想啟動自我批鬥機制,鬥到我遍體鱗傷整個星期都提不起勁。雖然對情緒有點認識而且不是第一天做自由工作者,理性上好體諒自己,也相信有辦法解決當前問題……不過,有句說話「先為人母、再為人師」就不斷在腦海浮現,陰魂不散。想深一層,這自我批鬥的可以繼續上綱上線,先為人妻、為人媳、為人女兒……總之就不可以為自己!這種為人「犧牲」的大愛精神,成為媽媽之後更加變本加厲。 問題似乎在於我找到了工作的動力卻又不能抓實工作…… 媽媽大都可以包容子女犯錯,但就不包容自己的缺失,事務大小都要摃在肩膊上。為什麼這次我特別沮喪?老公從旁觀察除了湊小朋友,每次分享與學生互動的點滴是我都會眉飛色舞,見證學生成長讓我會心微笑。問題似乎在於我找到了工作的動力卻又不能抓實工作,沒法平衡個人的理想和雞蛋仔的身心需要。 有種煩惱叫做「阿媽的煩惱」,相信抗疫期間很多在家工作的母親都有類似的苦惱,在水中央兩頭不是岸,回辦公室工作放下孩子眼不見為乾淨,牽腸掛肚但最低限度全身投入工作。但在家工作時小朋友未能夠理解,時時刻刻需要家長關注,更加困身。加上停課不停學,留在家中的父母不單要工作,也需要花時間指導網上學習,很多媽媽也要學習使用學校缐上教材,實在是壓力煲裏火上添油。 肺炎疫情進入第二波,幼稚園復課無期,但成人要繼續搵食,這種拉扯的狀態暫時也看不到什麼出路,如果媽媽讀者們有同樣的感嘆,請記住,你並不孤單!盡人事嘗試放下少少角色,多一點點專注做自己,或許過了這段困難的時間,回望過去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洗手放輕鬆

最近網上流傳,有爸爸在家工作之後終於領悟到與孩子困獸鬥的滋味,信誓旦旦以後會更加錫老婆!相信家長對延遲復課早已經「打定輸數」,只不過照顧精力旺盛的孩子真的很疲累,無辦法不抱頭痛哭⋯⋯我也有崩潰的時候,最近的例子是差不多完成錄音講課時,兒子扮鬼誤闖進來⋯⋯真是見鬼的前功盡廢! 好在平日一直有運用正念技巧(Mindfulness)舒緩情緒,既然多了時間在家,推介父母們都嘗試練習。網上很容易找到一些高質素錄音或短片,也可以下載Apps教授呼吸放鬆練習,重點是將專注力集中在身體,覺察情緒並且轉化為正面的能量。 我明白照顧孩子,難而抽空完成一節靜觀練習,有這種閑情逸致的話,相信爸爸媽媽會先選擇睡午覺又或者迅速處理個人事務例如理髮,不用擔心,嘗試一下我的「正念洗手」簡單版吧!今時今日無論多忙也要認真洗手,相信我,習慣成自然,就算只有廿秒也可迅速平復情緒。 囗訣好簡單:開水喉塗梘液、吸氣(心打數12345)、呼氣(心打數54321)、再吸氣呼氣(心繼續打數)、輕力關水喉,温柔擦乾雙手,微笑。 曾有腦神經學研究認為,腦袋建立一個新的習慣只需要廿一天,這個疫情似乎還有一段日子,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放輕鬆洗手,相信真的可以養成一個正念生活習慣。我習慣了深呼吸洗手之後,也加了點想像力讓洗手「更有意義」,例如吸氣時心想「乾淨泡泡保護我」、呼氣時就想「病毒拜拜你條尾」。這二十秒洗手練習,不但改善衛生習慣也照顧心靈健康,心情開朗就更有力氣照顧家庭。 帶着孩子洗手可以比較難深呼吸,因為小朋友必然會搗蛋玩水,又或者隨便洗手惹你生氣,那可以怎樣正念洗小朋友的手?我的簡單版是對鏡「模仿微笑洗」,大人模仿孩子的笑臉,他扮鬼臉、你扮鬼臉,他咧嘴大笑、你就模仿他露齒笑。活在當下的笑聲,一邊洗手一邊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光,把幸福感儲蓄起來,日常與孩子產生磨擦時也會比較容易捱過,幸福感也可以去減輕抗疫焦慮及親職壓力。 正念生活,其實可以好簡單! 附屬連結:http://www.jcpanda.hk/ms2020/webpage.pdf 「疫」境中的靜觀空間,供讀者參考。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勿以善小而不為

記得讀社工時候看過一段片,一群人拿著很長的勺子圍圈坐,大家都想吃圏中央的熱湯,但規矩是不可以離開座位而且只可以用一支過長的勺子舀湯,結果大家都失敗了,很沮喪地餓肚皮。不過解決方法很簡單,他們很快就無私地分享,舀湯餵對面的人喝,當然最後都得到溫飽。這故事說互惠雙贏,互相協助下大家都可以得益。 但現實和理想總存在距離,這段日子看到很多黑心商家發「國難財」,有拒絕減租共渡時艱、有不合規格的口罩,有朋友買到假的漂白水……人性的美好和醜陋,在災難面前無所遁形。我不是聖人也有內心掙扎,假設檢疫中心就設在我家旁邊,是否可以如此大愛瀟灑?人性的軟弱,想必最近香港人多一樣充滿內心掙扎。 今日有事外出經過一間連鎖藥妝店,客人疏落,推銷員盛意拳拳介紹兒童維他命糖,付款時又硬銷了三枝消毒清潔噴霧給我,強調是限購貨很快售罄,叮囑我有小朋友在家必須要勤力清潔。給她說服了,我抽著一大個袋子,上了一架有自動門接載傷健人士那款的士。司機跟我聊天,說他老婆也是隔天出外買餸,幾大包東西抽回家。閑聊時想起司機可能要接載病人或長期病患者求診,於是乎可拿出一支消毒噴霧送給他,他挺尷尬地婉拒,我沒想過會否傷害他的尊嚴,一股儍勁堅持: 「你很多時候要往醫院跑,一定要做足消毒功夫,保持衛生!」 「你家裏有小朋友,該留給自己用!」 「我有啊!還有兩支,這個給你,千萬不要生病,你「手停口停」怎麼辦?」他忽然很感慨,收下了消毒用品然後告訴我:「其實早陣子,遇到一個覆診的老人家,下車時才知道他已經沒有口罩存貨,當時候我也是夾硬塞他兩隻口罩!」我們相視而笑,「對呀!予人方便,大家守望相助,我信做好事自然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他繼續說:「我也是這樣教孩子,即便是我們不富有,但從小也記著『勿以善小而不為』,有能力就要幫助別人。」這點我非常同意,在能力範圍之內給別人行過方便,不論是否有回報,最低限度內心覺得安樂。 病毒來襲不會分膚色貧富,就算你一個人健康,身邊鄰居全部感染,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這些平凡人即使沒有首富的彈藥、佛菩薩的宏願,也可在個人能力範圍之內分享資源,分一卷廁紙、送一個口罩,心靈富裕未必可以抗菌得可以驅寒。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父母立信

屋企因為有條「長命斜」,有時購物後也寧願坐的士打道回府都不願意挑戰體能,正所謂己所不欲,慢慢我習慣了網購送貨,避免家傭拿重物回家。遇上聖誕新年大減價,本來預算親朋戚友串門子飲飲食食,索性一口氣買了很多日用品、清潔用品、白米還有凍肉,無心插柳柳成蔭,疫情下我忽然成為了「囤貨富戶」……. 這個星期新聞都是搶購糧食、廁紙,無論政府商家如何呼籲,大家都像失心瘋似的四圍搜刮甚至乎打劫廁紙,有人恥笑香港人低質素不懂判斷真假新聞,也有人揶揄囤積糧食的人是末日教主唯恐天下不亂。我成了持貨大戶也不便站在道德高地批評,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小市民,尤其是家中養了一條化骨龍,其實可理解市民恐慌心態,大人都可以捱但小朋友怎可以餓? 民無信不立並不是腐儒迂腐,事實上現代社會制度就是與政府講個信字,有能力納稅的人,願意負擔這個義務,就是相信政府能夠提供一定的保障,也同意政府能夠更公平更有效運用資源,為社會較不幸的人提供福利,使整體社會趨向文明和諧。有了這個信用制度,市民才可以安居樂業,各司其職,各行各業才有機會發展。 縮細概念應用於家庭,立信,就好比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要有誠信、信任、信用。道理很淺白,你教孩子不要說謊,可是你答應孩子的事情就永遠推遲忘記;口裏說凡事以孩子為先,實際上卻處處方便自己,以個人工作、享樂為大前提,這種父母不講信用家庭系統便會漸漸失去穩定性,孩子慢慢變得迷失的父母出現對抗性心態。可怕的是孩子長大後,也可能成為沒有忠誠的伴侶、沒有誠信的同事,難以對社會作出貢獻。不是危言聳聽,認識一個小康之家長大的女孩,她的父母人前人後兩個樣子,關係好像和睦實質上放假時各自各精彩,互相推搪照顧女兒的責任,女孩算是由菲傭、親戚還有補習姐姐照顧長大。雖然她非常「世界女」但總是遇人不淑,多次失戀後患上厭食症。歸根究底,她在一個沒有誠信、沒有穩定性的家庭長大,望着父母的婚姻學不到真誠,更不會重視承諾,她越小心挑拍拖對象就偏偏遇上一個個陷阱。 相比「立威」父母更需要「立信」,要求孩子信服指令,父母就要以身作則、說一不二、以誠待人尊重承諾。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擁有的平安

這段留在家中的日子,除了心力交瘁追新聞之外,事實上對我個人作息不算有很大的衝擊。做了幾年slash 族已習慣在家工作,沒有辦公室、沒有老闆督促,習慣依賴科技產品溝通,自律編時間表工作;是故多了時間陪伴停學的雞蛋仔,或者說回到去年他未進PN時的生活節奏,慢活、收拾雜物,積極斷捨離。 我是一個懶惰粗糙的女人,就算出席會議有時也忘了化妝;當我收拾洗手間櫃桶,很驚訝地發現無數的護膚品試用裝、用過一次就打入冷宮的爽膚水,還有很多「買了當用了」尚未過期的面膜…… 大概從懷孕開始就蓬頭垢面⋯⋯留在家裏沒事忙,倒可以抽時間愛錫一下自己! 整理雞蛋仔藥盒棉花棒的包包,竟然找到二十多包嬰幼兒用口罩,簡直中了頭獎!回想起來,應該是當年孩子患了甲型流感留院期間買了兩盒。那時候抱着他、哄他入睡,面貼面,大人小孩也戴口罩。很感恩雞蛋仔雖然氣管較弱,經常犯小病,但暫時再沒有試過那麼嚴重住院的感染,口罩也給遺忘在角落,換過角度看,孩子算是比較健康了! 不用外出少了活動,瑟縮家裏也挺寒冷,翻箱倒籠在衣櫃箱子底找到一頂冷帽子,乾洗後整整齊齊的放進膠袋珍藏。這是兩年前冬天的生日禮物,那時坐月困在家裏,昏天暗地照顧小朋友。老公給我安排了一天假期,好讓我「放監」外出食慶生飯,但又擔心身體未完全恢復,罕有細心地給我買了冷帽子,定數粗心大意的他也有當暖男的時候! 清理亂七八糟的書櫃也有驚喜,有封助養兒童給我寫的信一直未開封淹沒在書本裏,如獲至寶般高興地閱讀,助養的小女孩首先禮貌地問侯我,感謝我給她送的書本,也簡單分享她的生活喜好。可中段氣氛一沉,她平實敘事般告訴我經歷了強烈熱帶氣旋伊代,房子裂了、田園毀了、廁所夷為平地,但是她慶幸沒有失去任何家人朋友;最後她祝福我身體健康,期待收到更多小禮物。閱畢有種感動,八歲小女孩面對天災當然害怕,就像我們面對肺炎一樣恐懼,她的信,讀得正是時候,提醒我沒有什麼比家人朋友重要。 聖經哥林多後書有一句「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雖然我不是教徒,但面對疫情看看我手頭上擁有的,感恩一切足夠讓我平安。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親子在家自娛

停學加上隱形帶菌者,小朋友都要留在家中,如何打發時間成為家長撲口罩之外又一棘手難題。很多有心人在網上分享學習資源,有工作紙、有互動軟件、有自製教材,也有媽媽分享廢物循環再用做手工、抗疫繪本、教授親子按摩技巧等等。 有鑒於外出風險高,唯有暫停各項訓練,雞蛋仔除了電視放題之外,大致上也是吃喝玩樂,幼稚園比我更着急,久不久就發放一些教學資源,提醒我要網上繳交親子功課。 兩歲小朋友需要挑戰,探索獨立能力 這與世隔絕的長假,對雞蛋仔最大的影響是體能及說話社交;疫情下我們只可以有限度到訪人煙罕見的球場舒展筋骨,也沒有機會與同齡小朋友玩耍,兩個月的時間頗影響他的發育。暫時對策就是在家「勞動」,雖然平日已經教育兒子收拾玩具,但這時勢更加是威逼利誘,訓練他螞蟻搬家來回跑也要自己收拾書本、桌椅,要求他幫忙推重澱澱的污衣籃,想盡辦法搬動他的屁股,不可以賴在梳化。 安全條件許可之下,讓他參與各類型的家務,例如吸塵,底線是不要弄壞吸塵機就行了!畢竟做家務已是室內最自然的運動,動起來總比發呆好;再者,勞動過程不強求培養自理能力或者責任感,卻意外收穫了自信心,兩歲小朋友需要挑戰,探索獨立能力,成功完成母親指派的任務,成就了他驕傲的滿足感。 雞蛋仔除了電視放題之外,大致上也是吃喝玩樂。(作者提供) 如果家中有一些感統器材或者競技運動的小圈、隧道等,家長不妨化身地獄教練一起「滾動」鍛鍊心肺功能。簡單小遊戲例如拋毛公仔、扭毛巾、床單拔河枕頭大戰都不需要額外買道具,但孩子已經可以瘋狂玩、瘋狂流汗。大人居家隔離也需要段練體魄,我就試過「用」雞蛋仔舉重…… 全天候陪玩的過程,會更刻意讓他主導遊戲 至於社交方面,沒有了專業言語治療,為了保持雞蛋仔說話及互動的動機,只能靠自己了。全天候陪玩的過程,會更刻意讓他主導遊戲,代入他的故事繼而豐富遊戲詞彙,擴充話題。即使未能有完整的對話,也欣賞兒子有溝通意欲、有嘗試用說話表達。時間充裕了,沒有繁重的日程,我更加投入角色扮演,配合兒子誇張的表情聲調,自己玩得開心之餘,也能夠鼓勵他用短句形容身邊事物。 在這個特殊年假,學術活動就只有背恐龍名……我不擔心學業落差,只在乎孩子身心健康,相信各位家長也是一樣,在大環境限制下扭盡六壬,希望疫情快些受控,讓孩子繼續安全跑跑跳跳。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正念功課

這個星期天應邀成為「停一停心呼吸」的講座嘉賓,感恩有這個機會分享「正念」Mindfulness 如何協助我調節情緒,冷靜處理各種帶孩子的挑戰。為了更好的準備,主辦單位的王蓓恩博士約了個簡短的會議,大家同意重點從媽媽的角度分享正念的重要及舉些「落地」的建議讓受眾參考。王博士問我能否抽空,試著安靜下來給長大後的雞蛋仔寫封信,透過文字整理思緒,也給觀眾多一個運用正念技巧的方法。 當下我輕輕點頭但心裏有些猶豫,作為一個媽媽抽空默坐、寫抒情文絕對是一個奢侈。我經常遲交稿件,桌面堆積了學生功課還有未完成的教案,在職媽媽如果能夠準時放工回家,會先處理孩子的需要,全職媽媽就更加是千手觀音,無限周旋於家務與孩子之間,喝水的時間也沒有,不會有閑情逸致寫親子信。雖然把王博士派的功課記在心裏,但一直都沒有機會執筆。 現在試著回憶寫個梗概:仔,你知道媽媽很愛你、很擔心你嗎? 昨晚又再艱難地哄雞蛋仔入睡,他自小就很難入眠,這回更硬生生賴在地板。無計可施之下我陪他躺在地上看嬰兒音樂投影機,重複又重複投射在天花扳的小動物。他身子長、頭貼住我的臉,剛剛好我抓住他的左腳板輕輕的搓。不經不覺間睡了,我也累得撐不起身,索性在黑暗中休息一會。王博士的正念功課又浮起來,有些感受想告訴孩子。 當時沒有紙筆,現在試著回憶寫個梗概:仔,你知道媽媽很愛你、很擔心你嗎? 搓揉你的腳板讓我想起和你第一次見面,那時媽媽被壓在手術枱不可以抱剛出生的你,醫生護士都擔心你缺氧,好在隔一會兒聽到你柔弱的哭聲。護士抱過來看到一雙小腳板,跟我一樣,緊張的時候腳趾都撐開了! 「生氣」背後源於恐懼 是一出世就註定嗓子小,現在也不太講話嗎?你總是默不作聲但眼珠子機靈轉動,把古怪的念頭藏在心裏。坦白說,其實媽媽曾經因為你的言語遲緩而感到生氣。不過這念頭也讓我內疚慚愧,畢竟這與生俱來的挑戰並不是你選擇的。 「生氣」背後源於恐懼,我害怕你有更複雜的發展阻滯,害怕你被孤立被排斥,甚至乎沒有機會建立幸福家庭。就算你聰明、努力地克服一切障礙,我也害怕你走冤枉路比其他人辛苦。我害怕,因為我知道這世界的歧視和不公義,就算再努力尋求訓練也必能夠協助你適應世界,害你失去生命的樂趣。這些恐懼讓我窒息,驀然,腳趾跳動拉我回到當下,我仍然躺在地板,聽到你沉穩的鼻息。你賦予我「母親」這身份,充滿壓力和責任,但也因你一聲「媽咪」,我可以鼓起勇氣冷靜應對每項新挑戰。 仔,我相信,真心相信,你這雙小腳板能找到正確的方向,按你舒服的節奏開步走,放慢走,我陪你走,感恩有你。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夢想成真

朱子穎校長在天虹學校種下種子的「Dream starter」計劃,有聲有色而且豐富了師生的學習也打破傳統教育框框,種種原因之下今年評判進入校園聽取小學生報告,有幸可以參予其中。 抱住一知半解的好奇心,興奮又緊張想知道小朋友們有什麼創意計劃。事前一直不知道他們的報告題目,見到小五學生生運用電子媒體、畫畫、話劇甚至乎製作模型,認真和努力地準備數分鐘的口頭報告,我內心很感動也讓我大開眼界。有組別研究智能垃圾分類系統,有小朋友提出社區滅蚊對策、海洋垃圾回收等建議項目,雖然他們第一次參加這類專題研習公開比賽,但看得出他們有盡力蒐集資料,提出堅實數據游說我們一眾評判,支持「撥款」繼續研發他們的目標。 無論是什麼題目,小朋友的出發點都很純萃,他們想發明營養食物自動售賣機,方便同學老師又可以讓父母放心,但成年人第一時間就想經濟效益、擔心衛生問題負上法律責任。可能孩子思想比較稚嫩計劃未夠周詳,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又好像比我成熟,會思索健康飲食與便利快捷的生活結合,促進生產力但不犧牲健康,最終減低對慢性疾病為社會醫療系統帶來的負擔。 聽取孩子的報告讓我反思,我是否有足夠的關心建設社區、有多久沒有用愛建立人際關係,他們的初心非常珍貴,也值得成年人守護支持。 評判團來自五湖四海,有飲食業、電子產業、設計工程的大老闆、保險及社福界,我們全部都為學生的創意同努力感到自愧不如,他們真的關心社會能否繼續發展,無私設計只為了團隊開心、受眾開心、社區大開心;反而成年人好像變得自我中心而且沒有勇氣實踐執行這些計劃。聽取孩子的報告讓我反思,我是否有足夠的關心建設社區、有多久沒有用愛建立人際關係,他們的初心非常珍貴,也值得成年人守護支持。 去年除了世界各地都有大小革命,民眾參與的社會活動,其實還有很多觸目驚心的天災,亞馬遜森林大火、印尼水災,還有澳洲山林大火,氣候變化無常連雨水生蠔都已經有塑膠微粒,全部都是人類迫在眉睫要處理的議題,可笑是簡單的垃圾回收仍然未成生活習慣。真心覺得小朋友天馬行空但不離地,他們提出的建議影響他們的未來,如果夢想成真,就是成功研發救世產品,不單是香港人的福氣,也是全人類的福氣。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新年由心出發

元旦日必然來一個繼往開來的計劃,可是香港尚未走出困局今年心情忐忑。兩年前開始寫專欄時,剛成為新手媽媽,透過文字紀錄生活點滴調劑壓力之餘,亦想透過這平台分享關於家庭、親子的價值觀。又怎會想到兩年過後,香港好像變得面目全非,幾多家庭四分五裂,核心價值觀不斷動移。 早幾日回大學圖書館,經過一排枯乾的竹樹,莫名感概,大抵這一年已經「揸乾揸淨」剩下荒涼。中國古代文人雅士都喜歡「竹」,國畫經常出現的題材就是梅蘭菊竹,文人風骨節操高尚有「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之說,又加上竹的多用、耐用,有勢如破竹銳不可擋之堅。工人利索搭建棚架,總是讓外國人嘆為觀止,不論文武,竹都是國民所好,但眼前枯竹好像日久失修,被遺忘在這冷清的校園。 我們的年輕人內心是否也枯楬疲累如此?究竟他們心靈都佈滿傷痕仇恨,如何有力氣應對成長本身已經充滿的挑戰?無論是什麼家庭背景,或多或少過去半年都曾因為朋輩及家校壓力而變得神經衰弱。要健康成長除了手腳靈活,還需要強壯的心靈。 用手輕輕按那個痛處,感受手掌心的溫暖,聽聽那「痛處」有什麼傾訴,可能你會掉下眼淚……. 檢討過去一年不要只數算成敗,也要妥善處理遺憾的傷痛,我經常會運用正念技巧(Mindfulness practise) 去協助整理思緒。找一個安靜的空間給自己三分鐘時間,或躺着或坐著,最重要是身體可以保持舒適的姿勢,閉上眼睛感受一下身體,那個部位特別不舒服?是肌肉崩緊、酸痛?體感炙熱或者寒冷?覺得體無完膚沒有一片好肉?用手輕輕按那個痛處,感受手掌心的溫暖,聽聽那「痛處」有什麼傾訴,可能你會掉下眼淚、可能你會擅抖,也可能沒有什麼感覺,畢竟有太多情緒時反會讓人感覺麻木。 仔細觀照內心,也會發現每一個個體內在充斥着矛盾……. 但請不要批判,認為自己過分冷血或矯情,我們只需要接納身體感覺和情緒發現,當下想像自己能夠緊緊擁抱自己、陪伴自己。由承認內心脆弱那刻開始,也承認心靈的需要,開始療癒之旅。2019年經歷了太多的震盪,揭露了很多深層次矛盾,不單止是社會上的衝突,其實也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長久積存的芥蒂,甚至乎仔細觀照內心,也會發現每一個個體內在充斥着矛盾,是故一石激起千重浪,不單止家庭夫婦親子之間四分五裂,個人也會精神委靡極度疲憊。 我們不得已帶着矛盾、遺憾及複雜的情緒跨年,但也這是大家的生命課題, 要百尺竿頭,新一年先要進一步留意精神健康,由心出發照顧好內在自己。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