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幼園師生 人人有壓力

幼兒教師壓力很大,教師職業倦怠已成為一個廣泛話題。工作上各種壓力,如教學時間緊迫、學生行為問題,都會對教師的心理和生理造成雙重負擔。持續的工作壓力還會影響壓力調節系統,對教師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多方面造成負面影響。 教師正向互動 降低幼兒壓力 教師的壓力也影響着幼兒。根據本校幼兒教育學系黃敏博士於2016年的研究,幼兒早於幼稚園時期已產生與學校有關的憂慮。對於幼兒來說,每一天的學習都充滿挑戰和壓力。這些壓力會影響幼兒的情緒、行為及學習表現。持續的憂慮更會影響到幼兒的壓力調節系統,在成長過程中較易出現負面行為及情緒。因此,為了讓幼兒學會在遇到壓力時調節自己,我們需要提供一個積極正向的成長環境,與教師的正向互動則有助降低幼兒的壓力及荷爾蒙水平。 事實上,幼兒教育是一項充滿回報的工作。研究表明,與幼兒有關的工作能為教師帶來許多正面經驗,提升工作的投入度。對於教師來說,見證幼兒每天的成長和學習上的進步都令人鼓舞,這些滿足感有助他們與學生互動。 所以,幼師工作雖然辛苦,但也有許多不能言喻的快樂和成功感。 提升教師及幼兒幸福感 由此可見,教師的職業健康與幼兒的心理健康息息相關,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單能避免職業倦怠的問題,還有助建構正向的學習環境。對於教師來說,幼兒不僅是教學對象,亦是這個學習群體中的成員和參與者。因此,提升教師及幼兒共同的幸福感,才能締造有效的學習環境。 要提升教師及幼兒的幸福感,改善教學環境及支援教學實踐尤其重要。近年幼稚園積極推行家校合作,為教師和家長建立伙伴的關係,一方面讓家長理解學校的政策,亦讓家長參與學校的活動,了解子女的學習情况,從而配合教師的教學,共同支援幼兒的成長,讓教師的工作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學校亦要留意教師的壓力,工作時間過長往往是教師情緒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學校管理層要關注教師的工作量,推動教師之間的相互支持,鼓勵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才是減輕教師壓力的良方。  

詳細內容

教大GPS:贏粒糖,輸間廠:解讀練習的意義

傳統教育常強調練習和重複的重要性。相信很多人兒時都試過重複抄寫同一個漢字,又或一遍遍地背誦乘數表。老師設計工作紙時,亦喜歡重複同一概念的題目,讓學生反覆練習。但是,很多人相信重複練習這種方法早已過時,認為不僅枯燥乏味,更會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重複的學習和練習能否有助長期記憶呢?在早期一項研究中,學者Arthur Glenberg和他的同事發現,即使是沒有闡述或沒有意義的處理過程,簡單的死記硬背也有助提升記憶的能力。注意的是,這實驗是在高度控制的條件下進行。現實生活中,假設孩子需要完成一份數學工作紙,或多或少他還是需要理解問題的含義。研究證明在理解和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對資訊的記憶會提高。 物質獎勵 削弱孩子學習興趣 雖然工作紙可以有助保持記憶,學習興趣是學習方程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學習完全不感興趣的孩子是不可能投入精力去學習。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實驗參加者,如上文提到的實驗,通常會得到現金或課程學分的補償。因此,他們亦獲得了學習以外的動機。那麼獎勵孩子用功做作業就不是能解決問題嗎?如果孩子們經常因為完成作業而受到獎勵,用外在物質來獎勵孩子也會削弱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老師和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參考學者Arthur Graesser曾在一篇社論中提及到從認知科學的角度所運用的策略。  首先就是間隔效應。間隔效應是指如果能夠將知識在一段時間內分階段地學習和溫習,而不是用幾天時間來強化記憶,孩子便能牢記所學的知識。部分孩子可能需要別人的監督和引導,讓他們根據安排合理、計劃周詳的時間表來溫習。另外,研究亦建議孩子不能單靠閱讀和重讀既定教材,也要建立自己的學習筆記。 將考試視為一種學習方法 另一種學習策略被稱為考試效應:考試可以提高學習成效並增強長期記憶。你可能會說,香港的孩子已經有很多考試了,他們最不需要的就是考試!事實上,這裏所提倡的不是像期末考這樣的階段性考試,而是將考試視為一種學習方法。這種考試可以由學生主導,例如是回答課本單元結束時的問題,又或是核對課本所提供的參考答案。重要的是,孩子在進行這些自訂考測時也要嚴謹認真,如模擬在真實考試的情境下進行。 究竟操練還是不操練?和絕大多數事情一樣,適度才是關鍵。問題是,如果不能提供要或不要的建議,適度有時也會走向極端。練習和重複的學習的確有其意義,但我們要明白,能夠訓練孩子思考、靈活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的練習,才是學習的重要部分。  

詳細內容

教大GPS﹕訓練「工作記憶」 讀書更精靈?

在競爭文化的影響下,很多人都着重績效,有些幼兒從學前階段起已要上不同的補習班。但若每個孩子都額外補課,這便不能稱為優勢,只是提高了競爭的標準。在這種文化下,學術研究亦推向市場化。我們在過去幾十年見證了許多「下一個重要概念」。大家可能聽過「多元智能」、「腦基礎學習」等,儘管這些概念大多具備堅實的研究基礎,但如果倉卒推向市場,往往會歪曲原意。 「莫扎特效應」遭市場吹噓 其中的一個例子就是「莫扎特效應」,Rauscher、Shaw和Ky在1990年代首次提出,聆聽莫扎特的音樂能夠提升空間圖像推理能力,於是大量的唱片和相關產品應運而生。然而,該論文指出聆聽莫扎特音樂的效果只有10至15分鐘,影響短暫,提升效果也僅限於特定類型的空間推理任務。曾有研究重複驗證「莫扎特效應」,也有的提出質疑或否定,卻很少研究探討它對一般認知表現的影響。所以,與長期音樂教育的效果相比,我們無法得出「莫扎特效應」有成效的結論。 筆者最感興趣的重要概念是「工作記憶」,由Alan Baddeley和Graham Hitch於1970年代提出。工作記憶是腦袋在短期內記憶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心算是測試這種能力的好方法。如計算163+59時,在處理十位和百位運算的同時,又要記住個位數運算結果;如果是口述題目而非書面形式,難度就更高,因為你還需記住題目的數字。 工作記憶能力低 數學較差 研究發現在數學考試中表現落後的兒童,工作記憶能力也普遍較差。 Rebecca Bull和筆者在2016年的研究發現,工作記憶能力對幼稚園和小學階段的兒童尤為重要。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較多依賴基本認知能力而非所積累的數學知識。我們亦發現工作記憶、聽力理解和解難能力三者間有着很強的關係。 有見工作記憶的重要性,學術界開始關注如何提升兒童的工作記憶。Torkel Klingberg團隊曾運用電腦輔助訓練方案,顯著提升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兒童的工作記憶能力。初步顯示,工作記憶能力能透過相關訓練改善。但是根據最新研究,有關訓練雖顯著提升正常發展兒童的工作記憶,但並未發現對學業成績有正向效應。 訓練未見對成績有幫助 因此,工作記憶研究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但一些基本問題仍未得到解答,例如能否通過短期干預訓練來永久提升工作記憶能力。儘管工作記憶訓練對某些發展障礙兒童有一定幫助,但根據現有研究結果,家長應謹慎選擇市面上宣稱可提升兒童工作記憶的教育產品。筆者和本中心成員將會在這個專欄分享兒童發展的研究,讓大家客觀了解不同的教育理論。  

詳細內容

教大GPS﹕大聲不等於發脾氣

很多人爭吵時會說:「我不是介意你的說話,但你的說話方式令我很傷心。你的語調令我覺得你很不耐煩!」這裏提到的「說話方式」就是語調的意思。 當你與自閉症譜系人士接觸時,可能會發現他們說話的語調很特別,談話的節奏與一般人很不同。自閉症譜系人士說話時可能會過於高音、低聲咕嚕,又或像機械人一樣沒有抑揚頓挫。由於他們說話的語調忽高忽低,又會突然轉向機械刻板,這些節奏變化往往令旁人很難聽懂他們的說話,甚至誤解他們的溝通內容或情緒。 語調是傳達情緒重要渠道 事實上,雖然語調不是指說話的內容,但往往包涵了許多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表達情緒方面,例如生氣時會很大聲說話,語句短促;傷心時聲線會變得微弱、節奏較慢;說話時提升音高,會讓對方感受到你很高興或驚訝。不管是哪一種國家的語言,語調都是傳達情緒和溝通的重要渠道。 所以,因為自閉症譜系人士說話的語調與他人不同,很容易會造成誤解。 說話語調容易造成誤解 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患有自閉症譜系的小學生,說話語調很容易讓其他人造成誤解。他們的語調令別人以為他們很生氣,其實他們卻不一定是在生氣,而是因為他們誤以為使用語氣,就是要以一種很強調的說話方式表達而已,所以他們會以單一的語調與人溝通。筆者曾接觸一名患有自閉症的小學生(化名David),他不大會說話,只透過發出一些聲音去結交朋友,但這些聲音往往令他的朋友以為他不開心。例如,朋友邀請他一起玩耍,見他的聲線機械化,會以為他不想加入。另外,David看見同學踢球入門時高聲尖叫,以為同學在責罵他,因而感到驚慌。 我們如要理解自閉症譜系人士的語調,不誤會他們的意思,首先我們要明白他們是不懂得怎樣準確地使用語氣,他們會誤以為語氣是需要用過高或過兇的語調。另外,我們可以示範正確的語調,例如,以開心的語氣說:「明天就是公眾假期啦!」適當地配合面部表情,尤其是微笑,可以增強語氣的力量。譬如在表達感謝的時候,我們可以鼓勵自閉症譜系人士,邊說邊笑地說:「謝謝你送我生日禮物,我好開心啊!」透過笑容和開心的語氣,教導他們向別人傳達濃情厚意。 如何教導自閉症譜系人士使用正確的說話語調,又或引導他們去理解別人的語調是不容易。語調是一種溝通方法,從而與別人社交互動。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如何透過訓練自閉症譜系人士的說話語調,協助他們的社交和溝通。    

詳細內容

教大GPS:教師學位化 承傳教育專業

「教師學位化」對一直面對同工不同酬的教師而言,不但是莫大的喜訊,更可說是還持有學位的教師一個公道。因為一個專業認證,其中一個準則就是薪酬待遇。然而,當媒體都集中討論同工同酬問題時,我們要反思實體回報外,教育界應如何確保教師專業的承傳。 公務繁忙  進修淪為「求達標」 早在2003年,「教師專業能力理念架構」已列明一名專業教師需具備的能力。當中提及的範疇,上至關懷社區、與家長合作,下至教育學生,全都包攬在內。這些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必然認同,而各大學的教育學院,亦以此為目標培訓準教師。然而,具有3年以上教學經驗的教師都會明白,教師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 ——「learning by doing」來體驗何謂教師專業。 為此,教育局會邀請各大專院校,為在職教師提供一系列的專業進修課程,希望做到教學與教師專業成長同軌同步。可是現實歸現實,在學校繁重的公務下,校長大多只能每年派出小量教師參與專業發展課程,充其量只能算是為「達標」而做。只有少數學校有條件去支援整個教師專業發展,從內部結合理念與實踐,提升整個團隊的專業知識。 擴大學校協作  提供人手支援 既然特首有意拓展教師專業,為教育專業訂定新方向,筆者嘗試結合過往的教學和管理經驗,提出若干建議。 首先,為在職教師培訓提供院校協作的機會。現行的教師培訓,主要集中在5星期教師進修課程。課程的確擴闊了教師的視野,但正如筆者所言,教育乃是實戰經驗,現有模式難以針對其學校的發展。為此,有關當局應考慮擴大院校與學校的協作關係,為資助學校或院校提供更深層的校本專業發展支援,讓教師能擺脫課業的限制。 其次,教育培訓的質量與教師的投入意願有直接關係。以現時教師工作量,要求教師投入專業進修,並享受過程,幾近不可行。而現行一筆過代課款項,對教學質素亦難有保證,難令教師放心進修。因此,當局有必要策劃以一年或數年為目標的計劃,為主動參與教育專業培訓的學校,提供額外人手支援。既能做到校本專業培訓,又可確保教學質素。 總體而言,教師專業並非一張證書,需要能更貼近校情的現職培訓,讓一代代承傳下去。  

詳細內容

教大GPS﹕教你三個小貼士 孩子玩到又學到

家長對於子女使用平板電腦的態度大致上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家長會常說:「日日喺屋企打機,第日考試實包尾!」、「玩玩玩成日掛住玩!唔做完功課唔好食飯!」在他們眼中遊戲與學習是水火不容、誓不兩立。 第二類家長則視平板電腦作為安撫子女的工具:「你乖啦,做埋呢題功課就畀你睇10分鐘影片。」、「唔好嘈住先,我好忙,你拎去玩啦(隨即遞出平板電腦予子女)。」平板電腦遊戲程式、網上影片幾乎主宰了這類家長的孩子。 縱使時代改變,遊戲是否就與平板電腦畫上等號?遊戲與學習又有否共存互助的空間?關鍵在於以下三個原則: 互動遊戲學合作溝通 第一:互動 透過遊戲與他人互動,孩子能從中學習表達自己、改善溝通與社交技巧。 不論是大風吹、捉迷藏等經典集體遊戲,還是大富翁等桌上遊戲,甚至近年新興的電子競技,都會涉及規矩和秩序,講求合作與溝通。家長與孩子下棋時,不用刻意讓賽,讓他們體驗失敗的滋味,明白遊戲是有贏有輸的。兄弟姊妹間總會爭奪玩具,家長很多時認為要「大讓小」,事實上,這是個好機會讓他們學習分享和協商,明白尊重和等待,有了這些互動,這件玩具就化成了他們的祝福。 公園跑跳 改善手眼協調 第二:走動 早前有位媽媽帶同兒子來到教大的心理評估及臨牀研究部,她說兒子精於玩平板電腦遊戲,智力發展應屬正常,但上落樓梯時卻很易跌倒。筆者為他的兒子作評估後,發現他連拋球等簡單的動作也應付不了,語言及大小肌肉發展均滯後於同齡,建議他放下平板電腦,多到公園去玩上下攀爬、跑跳等遊戲,鍛煉肌肉,手眼協調就能大大改善。偶遇下雨不能外出,在家中仍可動手砌模型或積木。 第三:應用 遊戲時心情放鬆,較易學習新知識並實踐出來。玩紙板遊戲要勝出,自然就要多計數,不知不覺間練習了數學運算,甚至初步建立投資概念。玩扭計骰和積木能鍛煉孩子的視覺空間感,對識別和書寫中文字是很有幫助的。打籃球要勝出,需要學習各種投籃與傳球的方法,並從經驗中領悟團隊合作的致勝之道,有利改善人際關係。 家長從旁指導 挑合適遊戲 總結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到底無益還是有功,關鍵在於家長的從旁引導,按着互動、走動和應用的三大原則,為子女挑選合適遊戲。 只要孩子感到興趣,又符合這三項原則,就是好遊戲,遊戲與學習絕對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在遊戲的過程中,如家長對子女的認知或語言等方面發展有懷疑,希望接受評估和獲取專業意見,可向學校的教育心理學家查詢。 香港教育大學心理評估及臨床研究部 查詢電話:2948 8725  

詳細內容

教大GPS:玩得出色 學得招積

「勤有功,戲無益」這句諺語在現今社會來說,已經不合時宜;筆者則認為「勤玩有功,多戲有益」。尤其在幼兒階段,「玩」才是王道;不論作為老師或是家長,應改變對「玩」固有的負面想法。 在偏重學業成績取向的香港,家長們均渴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十八般武藝。除了正規課程外,家長亦會安排孩子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學習跆拳道目的不止是鍛煉身體,彈琴的首要目的也不是陶冶性情,藝術班更不是講求發揮創意了。綜合2016年11月的《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最終報告》,中小學生自殺個案漸趨上升,當中輕生者年齡最低為10歲的小六生,適應學習上的問題是導致自殺個案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如何協助兒童處理壓力,實在是不容忽視。 真正的「玩」 幼兒自行決定 不少古今學者均指出,「玩」是兒童的本能,兒童是從遊戲中成長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亦提倡兒童享有遊戲的權利,每天最少要有1小時自由遊戲時間。而學者Doris Bergen將遊戲歸類為5種,分別由兒童主導漸至成人主導的自由遊戲、引導遊戲、指導遊戲、疑似遊戲工作及工作。當中自由遊戲是最符合「玩」的本質。真正的「玩」,應是讓幼兒全情投入、享受,完全沒有壓力,亦沒有成人的介入及特定的學習目標。當所有玩意均由幼兒自行決定、發起及進行,便最能誘發幼兒的內在控制及動機。 原始物料比智能玩具好玩 課程發展議會於2017年更新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強調幼稚園課程應讓幼兒「從遊戲中學習」,提議半日制幼稚園,應每天安排不少於30分鐘時間讓幼兒參與自由遊戲。然而,根據筆者的觀察,仍有幼稚園需要幼兒完成特定的課業或美勞作品後才能遊戲,變相把遊戲改為一種學業的獎賞。教師們似乎仍把「遊戲中學習」的重點放在「學習」,並非「遊戲」。 為配合社會主流的風氣、文化和價值觀,以及幼、小、中的教育體系,部分幼稚園無奈地偏重學術元素。因此,給幼兒「玩」的重任,鼓勵從家長入手。家長可減少購買像真及高智能的玩具,從生活中尋找不同類型的原始物料,如:廢紙、雜物、紙皮等,鼓勵子女發揮創意點子。你慢慢便會發現,這些簡單的小玩意才是在幼兒的玩具排行榜中最受歡迎、排行最久的;當你細心觀察,便會發現幼兒的解難力、自信心及創造力會隨之提升,這些能力不是透過學術操練而培養的。當然,家長們要學會「忍口」及「忍手」,減少給予孩子意見、阻止及責備,更不應設立特定目標,放手讓孩子自主。當家長能配合減少給予幼兒在學術上的壓力,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得到滿足,對事物充滿好奇心,便會主動學習,真正讓幼兒做到玩得出色,學得招積。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馮詩韻(教大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0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學以致用與香港教育(上)

要談學以致用,從來都是口不對心的事情。社會一方面看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大學畢業生不能夠一受聘便各就各位,「學用落差」是近年新興的用語。但另一邊廂,社會又是否真心追求學以致用呢?這死結一直纏繞着學術至上的文化,包括亞洲儒家體制的高效教育制度(high performing education systems)。 職業教育 符合學以致用政策 二戰後香港人口膨脹,但當時普及教育還未正式推行,不少學童未能接受教育。然而,隨着香港從轉口貿易港發展為工業城市,六十年代的工業化推動職業教育開始扮演重要角色。有見及此,當時港英政府於六十年代開設工業中學與職業先修學校,協助這些學生成為學徒或半熟練技工(semi-skilled workers),在接受在職培訓後成為專業技工。由於在未推行普及教育前,接受教育並非必然,故入讀這兩類型學校有助培養青年人的「一技之長」,提升就業能力,故深受當時家長及社會歡迎,屬職業教育在香港光輝的時刻。八十年代香港工業開始北移,香港經濟需要轉型邁向知識型經濟,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渴求有增無減,形成社會興起「大學至上」的風氣。加上中國人社會「工字不出頭」的文化基因,以及高等教育的擴張,導致職業教育的升學階梯被視為「次等」選擇。不過,前任特首梁振英任內致力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2015年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建議職業教育及培訓重塑為「職業專才教育」,涵蓋達至學位程度,而當中有很大比重為職業技能或專業知識的專門內容的課程。職業專才教育能培養學員的專業知識、實用技能和應有態度,讓他們在廣泛的職業專才教育相關職業或行業有效地履行職務,成為具價值的升學及進修選擇。 由此推斷,「職業專才教育」是香港社會推崇學以致用的一個政策面向。 美國著名教育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在《民主與教育》一書中闡述,事業導向乃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教育過程應當幫助年輕人尋找自己獨特的志業召喚(vocational calling),他強調召喚是初步而非單一的,通識教育和主修科的相互配合,能夠準備年輕人將來在自己的社會崗位中,作積極參與的公民。 「從實踐中學習」 在杜威的哲學中,教育必須與社會生活經驗有密切關聯,非囿於被動地接收、累積或重組課堂的知識,所以他提倡「從實踐中學習」原則,學生才能在回應自己志業召喚的動機下,通過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學習,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與重點。為此,杜威建立了實用主義的教育學說,開拓了「體驗式學習」先河,亦成為專業教育(如醫生、教師培訓)的主要學習方法。實際上,如何將「職業專才教育」學到的知識有效運用到社會方為理想?下回再分解。

詳細內容

教大GPS:父母與孩子一同抗逆

現在正值測驗和考試季節,相信很多莘莘學子與父母都忙於為學業拼搏。在最近一次測驗中,女兒的成績較往年退步,她感到有點氣餒,作為媽媽的我,看在眼裏當然不是味兒。我盡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大吵大鬧;相反,用平心靜氣的態度與女兒作賽後檢討,討論期間,我表達了欣賞她的努力,並強化她的自信。在這個過程中,我衷心感受到在遇到挫折時,不單孩子要抗逆,做父母的亦然。 如何培養子女抗逆力 需知道每一次的學業成績只代表人生的一小步,失敗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子女的抗逆力(resilience),即遇挫而不折,有承擔失敗的勇氣,不懼怕挑戰,繼續勇往直前,追求進步。要建立孩子的抗逆力,必須增強孩子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是指孩子可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去改變及控制結果(sense of control)。面對女兒成績不理想,我會與她檢討,引導她反思做得不足的地方,例如她是否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有偏差,答題時間是否分配得不夠好,還是平日的練習不足等。把失敗歸因於自身可改變的因素,讓女兒明白要為失敗負責,亦令她知道只要肯努力改變這些因素,便能有所進步 。 把失敗原因轉化成學習動機 有時女兒會把失敗歸咎於外在因素,例如老師批改試卷很嚴格。這時,我會引導女兒把這些外在因素轉化成推動學習的內在動機。老師批卷嚴格的目的,是為提醒同學答題更專注及謹慎,而這些能力是可培養的。我與女兒討論時,重點是要賦予她可作出改善的能力及信心,例如我會對女兒說:「只要你下次做題目時小心一點,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到!」「只要你早一點開始温習,掌握學習重點,我相信你一定有進步!」「只要你分配好答題時間,你一定可以完成所有試題,我對你有信心!」當女兒的自我效能感很強,她便有勇氣面對並跨越失敗,視每一次失敗為寶貴的學習經驗。 當女兒經過努力而得到進步,即使是一小步,我都會給予讚賞,讓她感到付出是會得到認同。我會告訴女兒:「你今次有進步,一定是你很早便開始溫習,對嗎?我都說你一定能做到!」女兒對我的鼓勵點頭微笑,對自己的進步感到滿足。從她的回應,我知道她克服了失敗。當女兒慢慢進步,我會按她的學習進度,逐步提升對她的期望,給她機會從失敗中學習。 一次失敗不算得什麼,重要的是讓孩子從中汲取經驗,繼續裝備更好的自己,迎接未來的挑戰。抗逆力應從小培養,在培養孩子抗逆力的同時,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在教養的道路屢敗屢戰,絕不氣餒,以感染孩子。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鄭穎怡(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首席講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4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在職媽媽 肯定不利教養?

「在職媽媽」屬兒童及家庭研究中一個重要的課題,然而,各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有的研究指媽媽在產後繼續工作,缺少與孩子相處時間,以致未能積極回應孩子的需要,或會令孩子缺乏安全感,對成長帶來不良的影響;但同時亦有研究指出,母親工作能增加家庭收入,並擴闊媽媽的世界及視野,對孩子、家庭的發展反而更有裨益。事實上,探討「在職媽媽」這個課題,不能單看工作狀况一概而論,畢竟母子相處的「質」和「量」同樣重要,而教養模式與管教方法亦對孩子有重要影響。 媽媽上班有利有弊 根據政府數字,本港有逾半的母親正在職場工作。筆者曾有一項研究,對6名育有幼童的在職媽媽及其丈夫分別個人訪談,並對另外193個家庭作問卷調查,探討幾個與香港「在職媽媽」教養相關的問題。是次研究有幾點重要發現: 1、母親基於不同原因選擇在職。除家庭經濟考慮外,個人與社會接軌、孩子年紀及其發展階段亦是重要考慮因素 2、在職母親認為,雖然投入職場令親子時間減少,但她們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管教及親子關係 3、基於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加上本地雙職家庭依賴家傭及/或祖父母照顧子女等因素,以致父親並沒有因母親投身職場而提高了在家庭內的參與度。爸爸的參與比較受自身工作壓力及時間所影響 4、母親的心理健康、父親的參與度,以及母親在工作上所獲得的支持,均影響母親使用較高程度的有效教養與管教模式 爸爸參與是關鍵 以往女性被視為主要料理家務者。時移世易,雖然今時今日,出門掙錢的並不只有爸爸,但有受訪爸爸不諱言,受原生家庭觀念所影響,料理家務或日常照顧孩子的責任,依然集中在媽媽身上。長遠來說,有可能令夫妻矛盾增加,令在職母親身心蒙受壓力,對夫妻關係及家庭健康構成影響。雖然外傭替不少香港家庭提供了家務上的協助,但教養孩子,畢竟需要父母共同努力,並不宜外判。筆者建議社會應大力鼓勵父親在家庭的參與,扭轉傳統但不合時宜的家庭崗位及性別定型前設,促進媽媽爸爸的共親職(Co-parenting)關係。 此外,社會應多關注在職媽媽面對育兒及工作所帶來的雙重壓力,並對她們提供更多支持。例如:在職場推動更多家庭友善措施,幫助在職母親平衡工作與家庭壓力。家庭友善的公司政策及文化,有助雙職母親在時間及安排上作出配合,並能減低媽媽們的心理負擔,對家庭健康、母親教養及孩子成長發展也能帶來正面影響。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吳凱霖(碩士課程畢業生)、劉怡虹(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教育課程主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2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