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管教價值觀3組孖寶

疫情過後終於復常,學生重新適應「新.舊常態」。這幾年來,子女在家中的時間多了,家長自然發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在做家長諮詢的工作中,我發現新一代家長有着新一套教育價值觀,但很多時卻忽略了一些要素。我組織了3組概念,希望幫助家長判斷及調節管教子女的策略。 be anything vs. 付出 新一代管教的價值觀強調you can be anything,你想當什麼也可,讓子女自由發展。本來想法並不為過,奈何子女可能會誤解箇中意思為「不勞而獲」,變成「任何事也可以做,即是也可以不用讀書;反正做什麼也可以,不用做也可」!因此,家長應要引導子女正確解讀:要有目標,什麼目標也可以,然後積極爭取,努力付出。 權利 vs. 責任 新一代價值觀亦強調權利。尊重子女權利毋庸置疑,奈何子女又或家長都容易忽略了另一關鍵——責任。在同一事情上的「權利」、「責任」是什麼?例如,子女享用了媽媽煮的一豐富晚餐(權利),之後會否幫忙收拾、洗碗(責任)?除了個人的自由與權利外,作為子女、家中一員,是否亦有責任為家庭付出,如分擔家務呢?作為學生,是否有責任交齊功課、守時、保護校內設施?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是否有責任遵守不影響別人的原則?家長管教子女時,更應放重的是責任。更高層次的管教是解釋什麼「應該做」,而不是單單說「不可以做」。 自由 vs. 自律 最後但亦最重要的便是自由與自律!子女的自由度應與自律度掛鈎。常見管教問題,包括子女「過度」自由地使用手機、互聯網等,甚至沉溺不能自拔。另一常見問題,便是「過度」自由的時間管理,例如安排溫習。家長期望子女會自行調配學業、休息、玩樂的時間,但子女往往側重玩樂,又或不了了之。因此,在子女建立自律、自制能力前,家長應落手監管,例如約法三章,規定電腦、手機許可的應用時間,以及引導子女一同設定合宜的時間表。在管教子女時,不妨向子女解釋先有自律才有自由的道理,而不是父母專制、不講道理。 希望以上成雙成對的3組孖寶,能協助家長判斷及調節管教策略吧! 文:黃雋灝(教育心理學家)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3期]

詳細內容

運動培養:長跑爸爸陪伴打氣 陳家豪:多試多玩 孩子愛上運動

成都世大運剛結束,杭州亞運會又即將在9月23日開鑼,雖然在全球大氣候來看,運動熱會燃燒一陣子,可是看看香港的孩子,大都離不開打機打機再打機,鮮有培養出運動習慣。再加上, 疫情期間,不少小朋友可能因停課、減少群體活動,習慣了不運動、不外出,令體能和社交能力減弱。疫情過後,是時候重新鼓勵和培養小朋友的運動習慣了。找來本地長跑好手兼長跑運動教練陳家豪,談談如何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   本地長跑運動員兼教練陳家豪,與同是運動員、曾代表香港出戰奧運馬拉松女跑手太太姚潔貞育有兩名千金。作為運動教練,家豪認為要推動小孩多做運動,家長的角色非常重要。現代親子關係普遍比以前親密,爸爸媽媽的陪伴、支持和鼓勵,對孩子也十分重要。爸媽如能跟孩子一起玩、為他們打打氣,定能給小朋友動力,積極參與運動。 原動力——家長的陪伴和鼓勵,是孩子參與運動的原動力。(受訪者提供) 其次是朋輩的影響,年齡相若的兄弟姊妹、同學朋友,也會成為孩子能否愛上運動的關鍵。家豪說:「小朋友都喜歡挑戰、較量,正如現年5歲的女兒瑤瑤,也是一個喜歡接受挑戰的女孩,每次跟她最愛的表姐一起做運動時,便會互相比較、競爭,看誰勝誰負,很自然,她便會表現得更落力、更投入。」 接觸不同運動 勿過早做專項訓練 不同運動對身體各有不同益處,多嘗試,既能體驗各項運動樂趣,又能提升體格發展。「運動關乎耐力、速度、爆發力、平衡、協調、柔軟度等多方面的訓練,太單一訓練可能會令其他方面發展不足。」家豪續說:「家長們不用太心急讓孩子太早做專項訓練,最好是待小朋友到小五、小六階段,甚至到了中學,待身體機能發展漸趨成熟時才選擇一項運動專注訓練也不為遲。」他建議家長每年可讓小朋友學習一項新運動,讓他們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運動,從而了解孩子的潛能和興趣。「不妨讓10歲以下的子女多參與不同興趣班,讓他們選擇喜歡玩、感興趣的運動。」 發掘潛能——陳家豪時常鼓勵女兒瑤瑤參與不同運動,發掘她的運動潛能。(黃志東攝) 家豪說以前自己太專注學一項運動,小時候又因經濟原因不能學習更多感興趣的運動,所以現時他會讓大女兒瑤瑤做她喜歡的事,如她現正學跆拳道和畫畫,平日也喜歡玩平衡車和滑板車。「最近我們送她一對滾軸溜冰鞋讓她在家裏自學,結果她很堅持每日嘗試,現在已經掌握到基本技巧能在家裏溜來溜去。」 孩子榜樣——作為孩子的榜樣,爸媽如能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身體力行,孩子定能更樂意多做運動。圖為長跑好手陳家豪、姚潔貞夫婦及大女兒瑤瑤、細女穎穎。(受訪者提供) 營造舒適環境提升體驗 還有一點不能忽視的,就是為小朋友安排運動時間時,家長需要多計劃,提供良好的時機和環境,避免讓小朋友感受負面經驗,「例如大熱天時便不要到戶外跑步,可安排一些室內運動如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等,令他們有快樂的體驗,自然能推動孩子下次繼續運動」。 家豪推介最近在奧海城舉行的「尋找運動新星」活動,他說這個以測試運動潛能和專業訓練課程的活動,不但佈置相當用心,測試項目也很有趣味,吸引小朋友投入參加,好似立定跳遠、平板核心這類項目。通過測試,家豪發現女兒平衡力和核心肌力表現最好,平板核心測試更可維持超過2分鐘,令爸爸非常驚喜,更預計她在羽毛球、滑板等項目較有優勢發展。 「跳出鱷魚潭」——陳家豪(右)的大女兒瑤瑤在「跳出鱷魚潭」立定跳遠表現出眾,代表她的下肢肌肉爆發力不俗。(黃志東攝) 「河馬牙醫」——透過「河馬牙醫」,挑戰坐體前伸,測試腰背及大腿後肌的柔軟度。(黃志東攝) 藉運動領略書中道理 兩個女兒生長於運動家庭,夫婦二人很自然會鼓勵女兒多做運動。大女兒瑤瑤今年5歲就讀K3,準備報讀小學,在挑選學校時,他們也會選擇有泳池設施和注重運動發展的學校。「運動對兒童身心成長和發展都很有幫助,從運動中學習成就感、挫折感,比起書本更立體更深切,例如我年少時參加足球校隊,從日常練習到每場比賽,慢慢學習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默契,對待勝負得失應有的態度,何謂德智體群美,都可以從在運動中領略書本上的大道理。」 家豪認為,運動的好處,對大人小朋友均適用,尤其是都市人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更需要多做運動。運動時大腦會釋放大量安多酚,這種快樂荷爾蒙能令人產生愉快感覺,亦有助減輕抑鬱情緒。適量運動又能讓人感到精力充沛、提升睡眠質素、強身健體,好處多不勝數。 不欲女兒成為「跑二代」 新興運動愈來愈多,就如去屆新加入亞運項目的滑板,和今屆首次出現的運動舞蹈(霹靂舞)等。香港亦有派出代表參賽。作為運動員,家豪也樂見更多人參與運動,讓體育界百花齊放,同時期望增加新項目之餘保留對傳統運動發展的資源。家豪自言跑步是他人生的全部,他的家庭、事業、朋友都離不開跑步,但愛女深切的爸爸卻不想女兒成為「跑二代」,「長跑太辛苦了,經常日曬雨淋」。他期望女兒可以在奧運項目如羽毛球、游泳等方面發展,代表香港參與奧運,有機會登上運動界的殿堂。 現階段,家豪有感瑤瑤擁有像媽媽一樣的鬥心和決心的運動員特質,例如剛開始學習跆拳道的她已渴望考帶升級,鬥志可嘉,爸爸也感到十分安慰。 遺傳媽媽——瑤瑤個性像媽媽,擁有一顆運動員般的鬥心和決心。 體能測試︰六大挑戰 發掘運動潛能 奧海城二期現正舉行「尋找運動新星」活動,場內運動挑戰區設有6個不同體能項目,分析參加者在心肺耐力、前臂肌肉力量、腰背及大腿後肌的柔軟度、下肢肌肉的爆發力、核心肌群肌耐力,以及平衡力6個方面的運動潛能。 體能挑戰——「尋找運動新星」6項體能挑戰,場地佈置可愛、項目有趣,令小朋友興奮投入。(黃志東攝) 參加挑戰後還可獲得個人運動潛能分析報告,不但可了解自己的運動能力,更有機會免費參加其中一項為期約4至8個星期的運動訓練課程,包括3×3籃球、滑板、拳擊、跑步、欖球、乒乓球、劍擊、運動攀登、霹靂舞、足球、藝術體操、單車等共12項。運動課程將由專業教練指導,除了可讓小朋友體驗各項運動的樂趣之外,亦可以獲得專業培訓,啟蒙他們成為運動界的明日之星!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INFO 奧海城「尋找運動新星」運動挑戰區 對象:全民參與,無年齡限制。運動課程限6至12歲 日期:即日至8月27日 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8:00 地點:奧海城2期地下活動大堂 參加辦法:S+ REWARDS會員只要憑2點數或Olympian Kids會員憑200積分即可參加各項挑戰 文︰司徒鳳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