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樂天地:沒有贏在起跑線 只有堅持不放棄的學習態度

  三年級代表 Madeleine 吳嫣。(謝昫光提供) 剛完成的全港小學校際小型網球週年錦標賽,一幕一幕扣人心弦的精彩比賽呈現眼前,雖然場內的球員只是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小朋友,但是場內氣氛濃厚,球員大汗搭疊細汗地拼命作戰,老師教練忙於給球員指示和分析應接不暇,家長打氣之餘亦看得驚心動魄,隊友互相鼓勵安慰,球員場上英姿颯颯不遜於職業運動員。 今屆賽事想和大家分享兩個故事。第一個是苦盡甘來永不放棄的故事,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女生,性格比較慢熱,在今次比賽之前從未得到任何的冠軍,第一年參加校際賽,在分區八強止步,無緣晉級全港錦標賽,第二年以分區女子冠軍姿勢殺入全港決賽,最後更奪得全港女子季軍,成績取得突破性的進步,之後一年更努力不懈專心訓練,加強對自己弱點的調整,更在打法上做出更多元化的進攻,而穩定性更提升了不少,最後在第三年的賽事奪得了全港女子冠軍,在最後一分對方打出界時,她整個人都興奮到彈起,大叫「yes」,因為最後苦等三年的冠軍終於得到了。 Madeleine 更努力不懈專心訓練,加強對自己弱點的調整,更在打法上做出更多元化的進攻,而穩定性更提升了不少。(謝昫光提供) 她在得到這個冠軍之前,其實三年來都經歷過很多令人沮喪的賽事,表現都很飄忽,時好時壞,個人信心不足加上比較慢熱,很多公開賽事都是第一圈就「行人止步」。幸好她並沒有放棄,更積極面對壓力改善不足,每天也付出很多汗水努力練習,努力不懈,今天能夠走到這處實屬絕不容易,成就這是一個永不放棄,堅守信念的勵志故事。 成功沒有跑線 只有學習態度 與堅持不放棄 第二個是一位一年級小女生,由開學初時對網球完全零掌控,到全港校際冠軍的奇妙之旅只是短短八個月的時間,連獲獎之後的一整天家長和小女孩也摸不著頭腦為什麼會得勝,因為對手實力強勁,大多數是習於微時,很早就接觸到網球,到一年級七至八歲時,已經有兩至三年的打網球經驗,明正言順的「贏在起跑線」,所以女孩的家長亦不敢抱任何期望。 但是女孩一直沒有感到自卑,反而更專心努力上每一堂,別的隊友在傾談,她未有一次動搖,就是她的良好學習態度,讓她進步神速。有著這樣難以置信的專注力,背後的原因是她真的十分喜歡打網球,回想起來決賽當日,頒獎典禮之後曲終人散,但是小女孩仍捉住爸爸繼續對打,直至工作人員清場,才肯依依不捨的離開,試問這樣的「球痴」,我還是第一次見。   一年級代表 Tracy 黃芷澄。(謝昫光提供) Tracy比賽時的英姿。(謝昫光提供) 與其說他們不知道勝利的原因,不如說他們並沒有想太多的原因,因為真心喜歡做一件事,不論結果只管去做,賽後訪問小女孩,她都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她會贏,她繼續說好只管有波來更打回去便是了,就這樣簡單就奪去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冠軍寶座。 他說沒期望,只是想替女兒找一個合適她的舞台,讓她發光發亮振翅高飛,也許就是這種不計得失,只顧將事情做好的態度,令勝利女神眷顧他們。 勢風日下的學習風氣,經常以目標為本,而不是以學習興趣為本,由幼前學習班、幼稚園到小學中學,都已經有既定的「攻略」路線,但是卻忘了學習的初衷,我想這個小女孩的故事亦都啟發很多人,這本著初衷的她,懷著自己最原始的理念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專心地打好每一球波,享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 Tracy有良好學習態度,令她進步神速,有著這樣難以置信的專注力。當日比賽頒獎典禮後曲終人散,但她仍捉住爸爸繼續對打,直至工作人員清場,才肯依依不捨的離開,這樣的「球痴」,我還是第一次見。(謝昫光提供) 還記得當初小女孩開始學網球時,我問爸爸對她有什麼期望?他說沒期望,只是想替女兒找一個合適她的舞台,讓她發光發亮振翅高飛,也許就是這種不計得失,只顧將事情做好的態度,令勝利女神眷顧他們。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錯失的童年

我經常告訴學生,做社工一定很厚面皮,才可以主動和陌生人搭訕,建立個案關係和社區網絡。久而久之,我發現自己也有某種神秘力量,就算我不主動和人聊天,萍水相逢的菜檔阿姨也會告訴我煩惱的心事。 又是雞蛋仔上課時間,自個兒去吃米線與一個老伯伯搭枱,他看似是個精力充沛的潮童,帶着一頂鮮紅色的鴨舌帽、穿着足球球衣。本來也沒有留意,直至木耳小吃端到桌面時,他禮貌地問我點什麼餐、好像很辣很好吃⋯⋯我也習慣搭訕,跟他聊天並且一起分享食物,就這樣邊吃邊攀談,知道大家都有一個兒子,他又慢慢訴說和兒子相處點滴。 他的兒子已經三十出頭,有自己的世界去忙碌,當日就正好和朋友回國內做義工,所以老伯獨自四處閒晃發掘生活趣事。雖然間中會感到孤獨,但知道兒子獨立生活就感到萬分安慰,畢竟年紀漸長,思考離開人世時最憂慮的是什麼,不就是怕兒子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說到這裏老伯伯笑嘻嘻地說:「其實我很渴望那杯新婦茶,不過他連女朋友也沒有,又説一定要置業才可結婚,我也不敢給予壓力了!」 他擰擰頭語重心長地叮嚀,千萬不要學他經常批評兒子,激將法只會弄巧反絕磨烕兒子的自信……小朋友最需要父母的信任和多些鼓勵,說教要適可而止。兒子陪伴在側的時間太短,人老了最回味的就正正是孩子哭鬧搗蛋、分享傻瓜夢想。 老伯伯最後悔是當年對兒子給予太多讀書壓力、太多指指點點,放工回家總是板起口面敦促孩子做功課,又責罵孩子不專心不盡力。可能習慣了當大反派,就算是帶兒子去室內遊樂場都要搬出大道理,批評他沒有理財觀念總嚷著買代幣,提醒他勤有功戲無益,總以為激將法就可以挑起兒子鬥心將來會出人投地等等。 他擰擰頭語重心長地叮嚀,千萬不要學他經常批評兒子,激將法只會弄巧反絕磨烕兒子的自信。小朋友最需要父母的信任和多些鼓勵,說教要適可而止。兒子陪伴在側的時間太短,人老了最回味的就正正是孩子哭鬧搗蛋、分享傻瓜夢想。他忽然想起和兒子一起游水的往事,見他敘述時眼神變得柔和,好像真的停留在那個夏天,細細回味每一個兒子的笑容。 平日客似雲來的米線店,今天竟然沒有下逐客令,說着吃着都差不多一小時,我要離開接雞蛋仔放學了。跟老伯說拜拜時,他微笑賠罪,希望包容他的囉嗦;因為感慨自己年輕吃苦沒有了童年,之後又錯失了兒子的童年,所以再三叮囑我要珍惜雞蛋仔的童真,沒有比陪伴孩子成長更寶貴。

詳細內容

言傳身教:我的孩子只玩車(續)

上星期說過,有些孩子只喜愛玩車,建議家長逐步提供更多樣化的玩具,並加上親子遊戲時間,鼓勵孩子能夠擴闊遊戲。即使如此,有些孩子也非常堅持只鍾愛玩。那麼,作為家長又可以怎麼樣呢?我們可以從車開始,透過玩車逐步擴闊他的遊戲能力和語言能力,再一步一步延伸下去。 第一個元素我們可以加入語言刺激,當孩子在把玩車時,嘗試用不同的名詞、形容詞、動詞和短句描述,藉此擴闊孩子的語言基礎,例如:巴士、的士、紅色車、大車、推車、向前行等等…… 把車子推往公園。這樣玩車變得更有意義。 第二個元素是擴闊玩法,先製造一個簡單的場景,可以有一棵小樹、一間屋、公園設施玩具,然後把車推到不同的地方。行動時加入語言的描述,把整個過程說出來,例如:「我們去哪兒好呢?不如到公園玩。」然後把車子推往公園。這樣玩車變得更有意義。 第三個元素就是加入社交互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輪流玩。小孩子和父母分成兩組,對着坐好,後然後把車仔推來推去,同時說「輪到我/你」,藉此加強小朋友理解輪流概念。此外,也可以加入另一部車,即是小孩有自己的一部,父母有另一部,用積木搭建一條簡單的隧道,接著輪流把車子推過去,這樣做小孩子會更享受與別人一同遊戲的快樂,從而建立他的社交能力。 只要我們不受一些固定遊戲的方法而局限了從遊戲中學習,車也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教材。  

詳細內容

五個小孩的校長:救校小故事(上)

因緣際遇,讓我當上全港最低薪校長,成為當時這一所村校的唯一一位員工。辛勞耕耘,自強不息,認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目標,堅定不移,幸而雨過天青,現在能祝福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由名校的幼兒教育工作者,轉變成為基層學校的踏實苦幹一員,這個轉變,反而讓我能與社會裡不同階層的人士,交流教學心得,討論教育的意義,擁抱夢想飛翔。 當上這個不一樣的校長,除了學校的工作,還不時到中學、大學與年青人會面,分享我的神奇經歷,在演講會上,每每想起兩宗救校歷程中的小小故事,也是最讓聽者感到驚訝的。 我曾經為了替學校添置一部新的雪櫃,到一家教育中心做了一個講座,為的是賺1000元買一部新的雪櫃,因為當時看到學校的雪櫃是這樣的:當我初來到這所村校,百廢待興,樣樣東西都是急於處理。而雪櫃是重要的一環,於是急忙著手了解雪櫃狀況,打開雪櫃門,感覺有點涼意,看見內裡的燈是亮著的,就認為這個沒有問題。 我認為與基層孩子、家庭同行,必須要經歷他們的境況,於是我對自己說,不能輕易把銀行的存款拿出來解決問題 每天打開雪櫃放置茶點時,都會看見有一些白色的碎片,零碎地散落在雪櫃的分同角落,小碎片面積細如指甲般,每天總在雪櫃裏出現不以為意。有一天我如常地打開雪櫃,這回真是不得了,不看由自可,一看…… 我看見檐蛇一家人開開心心在雪櫃裏遊玩,檐蛇爸爸還「企定定」,雙眼望著我,好像向我打招呼似的……我明白了,那些小小的白色碎片原來是檐蛇蛋的蛋殼,現在小檐蛇孵出了,我終於明白…… 相信最初這些檐蛇爸爸、媽媽就藏在雪櫃的膠邊內,所以我看不到它們。今天,一家人向我打招呼,可能他們已認定我也是一家人吧! 我認為與基層孩子、家庭同行,必須要經歷他們的境況,於是我對自己說,不能輕易把銀行的存款拿出來解決問題,用這一個辦法不是最好的。我只能夠跟他們一樣努力思考,在困難裏找出路,怎樣才能為生活解困,這樣才明白什麼是他們的困難。於是我四出找出路,講座能賺錢,就去做一個講座吧!1000元已經不錯,再多來一個講座,就可以買一個新雪櫃了!

詳細內容

任姓家長:準太空人爸爸的逃避

 「仲唔開始執下你啲嘢?」近月,為了預備她與阿仔在下年年頭移居澳洲,老婆已開始在每個週末都找一點時間去清理家中的各式各樣雜物。她不想在差不多要搬離現在香港單位前夕臨急臨忙地執拾很多東西。不過家中始終有很多東西是屬於我個人的,所以是需要我去親手清理。老婆每次敦促,我都是說「會㗎喇、會㗎喇」,然後提供無數的藉口為何不開始。 聽到我這樣,老婆都會勸喻,「早啲執好啲啊,其實對你嚟講都已經唔算麻煩啦,可以掉走嘅嘢就掉、唔掉嘅都淨係搬落樓下咋嘛。」 老婆說的「樓下」,就是我繼父在同一大廈的家(亦是我婚前的家),老婆與阿仔去了澳洲後我會搬回跟繼父住、老婆與阿仔每次在學校大假時來港探望都會是在哪裏住。對此,我總是會說,「樓下仲未開始執清啲位畀我搬嘢落去喎。」老婆就此又會KO我,說「你一日唔執嘢落去,樓下都唔會知道原來要開始清啲位畀你放嘢啦。」 其實,我遲遲不開始清理雜物的主要理由,就是我不想面對下年將會要與老婆阿仔分隔兩地、而我又要在香港與澳洲之間兩邊走的「太空人」的這個現實 其實,我遲遲不開始清理雜物的主要理由,就是我不想面對下年將會要與老婆阿仔分隔兩地、而我又要在香港與澳洲之間兩邊走的「太空人」的這個現實。我對老婆、阿仔已開始有依依不捨的感覺,亦對我們現在住了多年的家有點兒不捨得。我一日不開始清理自己的東西,他們的離開在感覺上都好像還是很遙遠的事。雖然我知道這只是自欺欺人,但總是想盡量逃避現實。 而在這逃避現實過程中,我甚至有時會問老婆與阿仔,「不如你哋唔走好唔好?」老婆與阿仔的第一個反應都是,「不如你跟我哋走仲好啦!」我嘗試解釋,在工作上,無論是從工種或收入角度,我要去澳洲重新開始會是十分困難。 老婆起初不相信,曾四周為我打探一些她起初以為是可行的工作機會,最終才發覺原來我所言屬實。我們兩公婆剛剛才踏入中年,如果我那麼早就完全放棄可以賺取多一點收入的機會,對我們將來退休生活來說都風險頗大。 至於阿仔,他根本就自小不太喜歡香港的環境、但又很喜歡澳洲的環境,能盡早去澳洲讀書是他多年來的夢想(但他又不願寄宿,所以至少老婆一定要跟他)。有時,他會戲言說,「好,我願意留低,不過我哋已經做咗好多嘢去搵我澳洲個學位,都係唔好浪費喇。」我深知,他根本就無心留港,再與他討論下去只會是給自己一些不實在的幻想。 所以,我在家中的雜物始終有一天是要開始執拾的。要做太空人的日子將會要來。這對我們一家將會牽涉一段磨合與適應期。我相信,當我們過了起初的依依不捨,我們是會習慣好好地以新的模式去相處。要面對現實,要執拾雜物,只是遲早的事。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 :香港漁業需要新力軍:年青的水產養殖專才

據本地考古學家硏究發現,遠在7000年前香港已經有人居住和活動。而這些古人所用的彩陶盆上繪畫了海浪的圖案,反映他們好可能是靠海為生的沿海居民。因此,從香港歷史角度看,漁業不單是香港的早期行業,亦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 在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時,本地人口只有約7500人,其中包括以蜑家人和鶴佬人為主的水上人(即漁民)和以務農為生的客家人。那時的漁船以風力推動,眾多揚帆的漁船在維港上拼合出一幅富動感和活力的山水畫。水上人聚居於各個避風塘,一家幾口 蝸居於小船裡生活,一些去捕魚,一些到碼頭當苦力,生活艱苦。避風塘內停泊著各式水上小商船,有賣日用品的,也有賣粥麵和各種海鮮食品的,而最著名的菜式包括艇仔粥和避風塘炒蟹。那時,市民和遊客亦被吸引到這些水上「餐廳」品嚐美食、吹吹海風和欣賞海景。有些避風塘還設有水上天后廟和教堂呢!然而,這種熙來攘往的避風塘風景只能成為老一輩港人的追憶。相較以往滿佈大小漁船的避風塘,今天漁船數量大減,取而代之的是各式遊艇。 隨著社會進步,政府興建公共房屋讓水上人可以不用在缺乏衞生設施和空間狹窄的漁船上居住。上岸後,漁民生活大大改善,尤其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不用再每天面對上落船隻的挑戰。 考古學家把在香港所發掘到的彩陶盆進行碳14分析,結果顯示它們已有7000年歷史。而盆上繪畫了海浪的圖案反映香港早期居民是靠海為生的。圖中的紅斑魚又俗稱「香港石斑魚」,曾經是本地漁民常見的漁穫品種。(波波教授繪圖) 困難重重的漁業 因為過度捕撈、污染及填海等影響,1970年代末香港和南中國海域的漁穫大減,漁民要開船到更遠海域捕魚。南至菲律賓和印尼群島,西至海南島和越南等海域。之後,隨著油價和工資上漲,即使有國家補貼油費,在漁穫持續不足的情況下,漁民的生計日益困難。甚至有些漁民要以打撈海中的「爛銅爛鐵」去變賣來幫補生計呢! 聰明睿智的漁民在1970年代已經開始在平靜海灣內以浮筒和木板搭建漁排,利用網箱養魚。在1970至1990年間,本地海魚養殖業曾經蓬勃一時。但隨著污染及紅潮問題的惡化,加上內地水產養殖產品價格低廉,在「搶爛市」的情況下,本港養漁業日漸式微。今天,不少魚排均是十網九空了。養魚業望天打卦,漁民每天也擔心死魚的風險,只要一個颱風或一片紅潮便可導致大量養魚死亡,摧毀漁民多月來的心血。不少漁民常說:「死魚死到怕!」 青黃不接的漁業 今天本港作業漁民的平均年齡介乎55至60歳,若是沒有新力軍加盟, 相信不出10年,香港便沒有漁民了。 近幾年,我因為擔任「漁業提升基金」主席的公職,多了和漁民溝通,更了解他們所面對的困難。我問漁民為什麼他們的子弟不入行接班,他們二話不說便回答:「作為父母都希望子女多讀書,將來可以在冷氣房揸筆搵食。漁民工作勞苦,早出晚歸,日曬雨淋又危險。扣除作業成本,收入往往比岸上打工少得多。」 反觀香港的漁排和40多年前一模一樣,沒有明顯進步。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本港現時作業漁民的教育水平較低,沒有能力和信心引入新設備和技術。 「如何能把漁業提升成有利可圖的行業以吸引新力軍加盟?」 這是一個關鍵問題。因為過度捕撈,全球海洋捕魚漁業已經式微。其實,今天在街市看到的水產,七成以上都是從養殖生產的, 因此香港漁業發展必須以高品質和高科技的水產養殖為目標。在過去40年,水產業在挪威、蘇格蘭、日本、韓國、中國和台灣等地區迅速地向高科技發展。他們以科學硏究為本,建立人工繁殖技術;硏發合適魚苗、幼魚和成魚的飼料;開發抗病毒疫苗等。這些地區的政府均投入大量資源去支持水產養殖硏究,又透過大學教育去培育水產養殖專才。在歐洲、日本和中國的養殖系統十分先進,有些已經是全自動化,由電腦操控。反觀香港的漁排和40多年前一模一樣,沒有明顯進步。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本港現時作業漁民的教育水平較低,沒有能力和信心引入新設備和技術。 香港特別行政區亦致力推動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漁護署不斷推廣水產養殖,並將會投資引進現代防風能力高的魚排及自動化的深水網箱系統,並在大鵬灣及蒲台深水位置嘗試外海養殖。在這超過20米水深的外海,水流較急,水質較佳,更適合養魚。然而,萬事具備只欠年青新力軍。希望本港有眼光、有理想、有膽量及有能力的大專畢業能生投身這個集香港歷史色彩和高科技一身的新興漁業,闖出一片新天地。 香港三面環海,得天獨厚,若可以善用海洋資源,年輕「水產養殖專才 」必有可為。 波波教授和一位80多歲的本地漁民合照。她老當益壯,仍然在大嶼山水口一帶以捉蜆和捕魚為生。(波波教授提供)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正向循環

過去一個月雞蛋仔接受全方位特訓,協助他克服因爲感統整合引起的各種小瞥扭。他很投入透過遊戲進行的ABA (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 應用行為分析)。傳說ABA主力訓練自閉病患者,但其實行為治療法是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企業管理還有教育運動訓練等各方面。 簡單來說,透過ABA 去糾正行為之前要找出ABC: Antecedent 前因、Behavior 行為及Consequence後果。把日常行為拆細,其實全都有「前因、行為、後果」的關聯,例如嬰兒肚餓(前因)所以大哭(行為)之後就獲得媽媽餵奶(後果),那是多麼的自然!這ABC概念解釋到前因後果,便能夠鼓勵好的行為及戒除壞習慣,但要有效執行是需要大量時間觀察分析,也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因為子女的表現反覆足以動搖家長對行為治療的信心。 治療師用 My love, My sweetie, My honey, My angel, My handsome boy 等去開始與雞蛋仔對話,中間還夾雜很多正面形容詞:聰明的、努力的、敢於嘗試的、勇敢的、禮貌的、親切的……總之雞蛋仔的正確行為包括說話,無論多小、句子長短或者只是巧合發音,都會被治療師放大。(彭梓雅提供) 雖然現代父母都聽過正向心理學,但理論與實踐仍然有距離,當我發現雞蛋仔與外藉治療師之間很有「化學作用」,我就決心觀課偷師,希望在家也能進行有效的ABA。 和所有協助我兒子的治療師一樣,她很有愛心、俱無比的耐性和熱情;我發現雞蛋仔對她誇張的欣賞表情和讚美很有反應。治療師很少稱乎雞蛋仔的名字,而是用 My love, My sweetie, My honey, My angel, My handsome boy 等去開始對話,不僅如此,中間還夾雜很多正面形容詞:聰明的、努力的、敢於嘗試的、勇敢的、禮貌的、親切的……總之雞蛋仔的正確行為包括說話,無論多小、句子長短或者只是巧合發音,都會被「心心眼」治療師放大!不要低估他的接收能力,每一次得到讚美,雞蛋仔都會雙眼發光,然後願意重覆那個正確行為,希望有更多的掌聲。 這個前因行為後果很簡單:只要嘗試,不論成敗,就已得到讚美 外籍人士比較熱情而充滿喜劇感的雞蛋仔又非常受落,所以她們的成功互動不能在家複製?非也,觀課中又一當頭棒喝是一句: 「I love you trying……(我喜歡你作出嘗試)」治療師從來都不會說 Try again Try harder(再努力試試), 而是不論成功與否,每一個嘗試已經獲得她的肯定。 如果雞蛋仔發脾氣在地上滾來滾去,治療師會給予時間空間讓他自行冷靜,而當他的眼神變得平靜,就在那一剎那會立即獲得:「I notice and appreciate you’re trying to stay calm(我欣賞你正在嘗試冷靜)」他的臭脾氣壞行為沒有得到注意責備,反而是「成功冷靜自己」而得到絕對欣賞。正面行為獲得褒獎會引發更多正面行為,及後他就會站起來,繼續嘗試完成之前的指令,如不是親眼目睹也難以掌握那一份到位的讚美。 這個前因行為後果很簡單:只要嘗試,不論成敗,就已得到讚美。對於不會說話的雞蛋仔每次嘗試與人溝通,完成指示其實已經跨出一大步,過程中他出現很多情緒,如果要有效執行ABA ,先要反省自己是否給予貫徹始終的欣賞,才能誘發正向循環。

詳細內容

言傳身教:我的孩子只玩車

車,真是有超強的吸引力。很多成年人對車情有獨鍾,孩子也一樣,有很多孩子只喜歡玩車,其他的玩具不屑一看。 當孩子非常迷戀玩具車的時候,很多家長或長輩就會致送車作為禮物。我見過有很多孩子家裏的玩具車數量可超過一百輛,真是各色其式,應有盡有。 喜愛車當然不是一個錯,每個人都各有喜好,但問題是這樣會引致孩子的興趣變得非常狹窄,而透過不同玩具的學習機會也被剝奪;所以家長要特別留意引導孩子嘗試其他的玩具,從中擴闊他們的興趣領域。 我們便需要在親子時間中跟他們利用這些玩具一同遊戲,使得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愉快的經驗,而逐步展開對於其他玩具的興趣。 如果孩子真的只喜歡玩車的話,那麼我們就應該逐步引入其他的玩具。首先,預備一些不同種類的玩具,一些可以刺激感官,包括視覺、聽覺和觸覺的玩具,例如:色彩斑爛的圖書、不同音效的樂器、觸感豐富的小玩意;另一些玩具是模仿生活的,例如:煮飯仔、醫生玩具等等;再加上一些創意玩具,例如有不同組件的積木,鼓勵創意思考。 預備妥當後,便將玩具放置在當眼處,讓孩子交容易取得的地方,鼓勵他們自發地去玩。不過有些時候,他們也會寧願選擇玩車,那麼我們便需要在親子時間中跟他們利用這些玩具一同遊戲,使得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愉快的經驗,而逐步展開對於其他玩具的興趣。 在日積月累下,孩子大多會漸漸增加對各種玩具的興趣,而相對於車的興趣會減弱,那麼你們便成功打開了他們探索及學習之路!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打機錯與對

和家長聊得最多的事情,頭號主題應該是「打機」這件令人煩惱的事。連醫生和老師也覺得「有邊個小朋友唔打機呢?」可以想像這個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越來越大的部分,連奧運會也很快有電競這項「運動」,我們作父母和老師,是否要將我們一直以為是對的事變成不對,錯的事要重新考慮是否全部錯或只是少少錯呢? 每位孩子接受能力不同,家長在未瞪大眼睛,拉高聲線去破口大罵前,嘗試平心靜氣去了解一下,孩子打機的動機,再想想自己是否也有在孩子面前一直拿著手提來看? 其實已經有很多機構或學校,舉辦很多家長講座,也圍繞怎樣幫家庭成員去善用時間,怎樣去面對「打機」所帶來的影響,但我想建議家長要去那些連續幾星期的講座,如果是一次性的講解,了解是不夠的,當你去聽這些講座時,你可能會聽到很多分享和個案研究,才知道原來自己孩子並不是那麼差,不是那麼嚴重,但也別太放鬆,因為那些嚴重的個案往往是在早期階段沒有處理好所以才弄到難以想像的田地,例如孩子到了16歲後,不去上學只留在家中做了「廢青」;為了「打機」而令到父母不和,家庭破裂等等。 社會上已有很多專業人士和過來人,努力去分享、教導和交流,希望作為家長的你要正面思考,孩子也懂得善用他們的權利和了解責任。 我想建議家長要去那些連續幾星期的講座,如果是一次性的講解,了解是不夠的,當你去聽這些講座時,你可能會聽到很多分享和個案研究,才知道原來自己孩子並不是那麼差,不是那麼嚴重,但也別太放鬆 那天和幾位朋友在咖啡廳聊天,一直不覺有異樣,直至朋友突然示意我們望向另一張枱,一位外表普通的男士獨自坐下來喝咖啡,我問是否明星或名人,其中一位友人笑了出來:「你們不覺得這位男士有任何不對勁嗎?」我摸不著頭腦,很費解,另一位友人看出來了並大喊:「他沒有電話或任何電子產品!」 我們大笑起來,是的,有誰去咖啡廳只是喝咖啡呢?有誰不是在低頭看手機或捧著電腦來?這位男士沒有手機和電腦在桌上,甚至一本書也沒有,獨自坐下喝咖啡,一眼看去和整個氣氛都截然不同,鶴立雞群。這個世界實在是千變萬化,我們應該保持開放態度來迎接新的世代,更要每天學習才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好。  

詳細內容

五個小孩的校長:落田、樂田(下)

遇上天氣太壞,雨水瀕下﹐孩子看到水浸過了土壤都十分焦急,希望雨點快停下,小菜苗得以逃過水患,繼續成長……小孩心繫這块「樂田」,心有所牽掛,常作打算,也是成長難得的經驗。 小種子生長成翠綠葉菜,需要好幾個月的時份,每每有意外之喜。落田工作,孩子遇到泥土裏常見的昆蟲,又是另一種學習。就如在泥土裏鑽動的蚯蚓,有的拖著長長身軀,有的細小幼嫩,都給孩子不同的體驗,還會興致勃勃的向老師發問:可否寫信給這些蚯蚓家庭,要這些蚯蚓爸爸、媽媽,早點回家陪伴蚯蚓小蟲子就好了……語文的學習,也由此而生。 做人做事就如落田耕種,得以成功,非一朝一夕,路途上或佈滿沙石,時有崎嶇不定 孩子們希望書寫給昆蟲家的信,好奇的問:蚯蚓是昆蟲,是否虫字部首呢?欣賞孩子的邏輯思維,有分析力,也能觀察事物的特性而分類。學習與此輕鬆有趣味,何樂而不為? 田裏的事是樂事。孩子們經過一番功夫,努力耕種,雖然年紀小小,已能當上小農夫,獲得豐碩成果,眼前翠綠瓜菜,琳瑯滿目,小孩子創出如此佳績,真是得來不易,當然要大大嘉獎,於是就在這溫馨的校園裏,來一個世上最新鮮的蔬菜火鍋,還加上一點點精緻的小魚旦,大夥兒吃一頓豐富的美味大餐。蔬菜是孩子們親自種植的,入口之甜美,一點一滴,甜在心頭!鮮嫩的田園綠菜,色味俱佳,其美味確是口齒留香,良久不散。 落田、樂田,學習就是如此簡單愉快,自然而生。學習就是如此其樂無窮,美不勝收。 做人做事就如落田耕種,得以成功,非一朝一夕,路途上或佈滿沙石,時有崎嶇不定,輕如下田種菜,也未必事事成功,還需虛心學習,努力嘗試,才能攀越高山,觀瞻更美風光。 學習如此,人生也不過如此!   (以上照片由呂麗紅提供)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