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爸媽.SEN孩子教養心得:保持距離

無意中在Netflix內找到一套劇集,單看名稱還以為是恐怖片,片名叫《異類》(英文名會易明一點,叫Atypical),故事主角是一個18歲患有自閉症的中學生。以自閉症為題材的劇情,很多時都只描寫患者,但這套劇聚焦的還有他的家庭成員,內容很寫實。

主角Sam,在一所普通中學上學,跟其他人一樣,要面對升學問題。不過,劇情有不少篇幅還描述他對異性的愛慕、對性的好奇,好讓觀眾知道,一名有特殊需要的人,也有着一般人最普通的需求。

過分保護令一切崩壞

對我衝擊最大的,是Sam的媽媽Elsa。她是一個很典型的媽媽,疼愛兩個子女,對自閉症的哥哥更是十分呵護(有點忽略了妹妹),甚至到了過分保護的程度,影響了生活。她除了擔心Sam的一切事情,還要面對孩子漸長,對她依賴愈來愈少的心理關口,在家中不被需要的感覺,令她漸漸迷失。當Elsa外出找自己的天空時,遇上有型男士的引誘,令生活陷入脫軌。看似一團糟的生活,卻很貼地。

Elsa令我想到,問題的起因,是她把全副精神也放在Sam的身上。當Sam學會獨立,她便迷失了。Elsa需要的是接受Sam已經成長,例如在人前人後,不用再刻意提醒Sam有自閉症,讓Sam可以跟其他人一樣面對相同的生活。媽媽應該放手,給Sam自己去學習、去經歷。

爸爸的「距離」更勝保護

故事裏的爸爸,跟Sam並不是很親密。不過,爸爸很有決心跟Sam走得更近。他一步一步探索,等待Sam不知哪天對他有較多回應時,便把握機會走近Sam的心,結果父子2人更互相信任、關係更親密。是什麼令爸爸成功走進孩子的心?什麼令媽媽反而充滿了隔膜?我相信,那是「距離」。

爸爸的成功,是因為跟孩子有距離。這個距離令Sam感到自在、受尊重;更重要是感到無論遇到什麼事,爸爸都在旁stand by,只要Sam打開心房,就有爸爸在,可以跟他傾訴。反而媽媽的距離太近,令Sam覺得不自在。Sam很清楚知道,自己長大了,有很多想法,也不是每件事都會跟父母講,所以最明白自己的不一定是父母。然而,Elsa卻仍然覺得自己是兒子最親密的人,這個錯覺,令母子2人漸行漸遠。

接納才是出路

跟孩子有距離其實不容易,試問哪個父母願意親手放棄跟孩子親密?可是,我們誰也不想當Elsa,當跟孩子有距離,才可以昇華到更親密的境地、更長遠的關係。如何造就這種距離?當然是「6A品格教育」中的「接納」。以爸爸成功走進青年人的心為例,他表達的,正正就是「無條件的愛」。接納孩子,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在身旁,給空間讓他們探索生活。這些就是面對成長中孩子的最好方法。無論孩子有無特殊需要,這個最基本、最有力的方法,就是教養迷思的出路。如果你正在尋找教養上的出路,我相信,回歸最基本的「接納」,就是你需要的答案。

文:Vinic爸爸

作者簡介﹕3個孩子的父親(大女兒C、龍鳳孖寶A&B),為了不白白浪費了奇妙的恩典而成為香港有品運動6A品格教育講師,希望把心理學說融入6A教養,把正向教育理念分享給父母,特別是爸爸。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