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控制能量 改善行為
學校教育較著重智能發展,較少教導學生認識情緒和控制行為。與此同時,家長很容易以成人的自控能力與小朋友相比,要求他們在不同情況下能夠迅速調整個人的情緒與行為表現,結果事與願違。家長希望小朋友能夠經常保持良好及恰當的行為,談何容易?
在臨床治療中,筆者接觸到不少有明顯「行為問題」的學生,有些是屬於自閉症頻譜、有些是專注力不足、有些是學習障礙,礙於他們本身的困難,要控制情緒和行為也更富挑戰。常見的情境有:在遊戲時顯得過度亢奮,在做功課時又感到很睏,難以把行為保持在適中水平。
行為本身是情緒和需要的反映,很多時候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要看場合是否恰當。
學生學習控制行為之前,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認識自己的行為,注意自己能量與身體活動的關連,因為不同行為需要不同能量,例如,打瞌睡時能量較低,小組討論時能量是中等,跑步比賽時能量較高。
然後是「知己知彼」,學生們需要評估身邊的人,觀察他們的行為再評定他們的能量水平,亦可以評估一群人的最高、最低及平均水平,這可讓他們達至最後一步「自我調整」。當學生理解到他人的能量水平,他們便可以選擇相約能量的行為,例如:在圖書館,我們應該較安靜;在視藝課時,我們應該較活躍,但不能在課室內隨意走動;在公園時,我們可以走來走去。透過反覆的運用和正面的回饋,小朋友會更懂得控制能量,改善行為。
其實,這個方法不單只適用於小朋友,對成人也非常合用。當我們到外地旅遊時,不妨多留意當地人的行為及能量,再調整自我配合,那麼我們便會成為更受歡迎的旅客。大家不妨也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