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特教樂與路:如常背後

開學已一段日子,我總會走到校門前迎接學生回校。校舍設有兩道門口,正門給家長接送學生用,另一門口留給校車上落。我喜歡走到街上看家長接送學生,爸爸媽媽拖着孩子的小手送到門口,然後目送孩子進入校園,那份暖意和親密是父母跟孩子獨有的,我特別喜歡看這個畫面。

志銘媽媽每天都送兒子回校。記得開學初期,志銘總躲在媽媽身後,我跟他打招呼,他總是靦靦腆腆的,然後媽媽一定催促他跟我打招呼,幾番鼓勵,才勉強聽到他的聲音,這個情境很有趣。個多星期後,他開始走在媽媽身旁上學,表情終於沒有那麼害羞。媽媽說:「他很喜歡這學校。」我好奇地問:「這麼快就喜歡,為什麼?」媽媽說:「他從前的學校課室太吵鬧,上不到課;人太多,同學都不喜歡上課。這裏同學不多,比較靜。」

往後的幾星期,他遠遠的便準備跟我打招呼,走到我面前說:「校長早晨。」每一字都比之前清楚。志銘媽媽緊張地問我聽到否,我大力地點頭,讚賞他有進步。看到媽媽滿意的神情,我有點好奇,志銘過去3年的學校生活到底過得如何。我相信跟不上班中大隊的表現,定必讓他失去了信心。

轉讀特校 被斥狠心棄兒

最近一次早會,志銘被教師點名走到台上報告日期,記得他曾經很不願意走到台前,草草點頭,結結巴巴的堆出幾個字。今回看到他在台上清楚說出日期,回答教師的提問,台下的教師們隨即拍掌鼓勵,他那個興奮的表情像在說——「我做到了!」

放學時,我把志銘的台上表現告訴志銘媽媽,她很是驚訝,完全不相信。「他真的走到台前說話?早知我多留一會看他,原來他真的進步了!」志銘媽媽那份欣然安慰的表情溢於言表,我當然更覺好奇。

原來志銘媽媽看到兒子在舊校生活完全不適應,挫敗感很大。加上他從不表達,教師們都以為他是啞巴。由於有什麼問題都不會提出,學習自然跟不上,學習動機沒有了,自信消失了,最後媽媽決定轉校。「當時很多家長都質疑我的決定,有的更怪責我,為何如此對待志銘?你把他放進特殊學校就等於放棄他,為何這麼狠心?我當時實在覺得委屈。現在,我看到他的轉變,知道我的決定沒有錯。校長多謝你。志銘甚少會在人前說話,其實他在家跟我說話完全很自然,但一離開家就不發一言,縱使是親友聚會,他都只靜靜地坐在一旁,所以我沒想過他竟然肯走到台前講話,真的多謝你們。」

我當刻覺得有點難為情,我們學校沒特別做過什麼,只是如常地鼓勵學生參與早會,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上台表達;我如常地迎接學生回校,跟他們打招呼,和家長閒聊,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說說孩子在校的點滴。真是普通不過的事情,何須言謝,如常大家都會做的事。

志銘的情况讓我想起過往曾在此專欄寫的一名學生,那名學生患有選擇性緘默症,一種無法控制的焦慮,讓患者不能自如表達,題目叫〈待我如常〉。這刻,我暫不肯定志銘是否同樣面對這病症帶來的困擾,但我更深切體會「待我如常」的可貴,那份如常的態度,正正是實踐對別人尊重的價值觀。愈能理解及體諒別人,愈懂考慮,從而尊重。學校沒特別做過什麼,只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好好享受校園生活,愉快學習!

文:譚蘊華(東華三院包玉星學校校長)

(從事特殊教育工作逾廿載,深信特教孩子一樣各有潛質,盼藉特教生涯的經歷,宣揚「有教無類,尊重多元」的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