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特教樂與路:卸下屏障
最近電視台播放一個有關尋人的節目,引來不少坊間的迴響,內容是關於一個40年前曾在時事節目中受訪的對象,他很有個性,只要遇上不公平的情况或遭受別人歧視,自我防護機制便隨即打開,然後能精準地找到相關的政府部門去反映,久而久之,投訴成為他生活日常;但同時,他不能放過別人的心態,讓他難有知己朋友,變得生人勿近。
他雖有長期病患,但他的獨立能力非常高。他能自行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而且十分精打細算,還累積了林林種種的「財產」,他更懂得因應需要申領津貼,經濟上不成問題。他眼見不公平,或自身被歧視,一定會找方法回應,而且不成功不罷休,可是當主持人問:「你有朋友嗎?」他那雙無助的眼神,完全掩蓋不了寂寞,「我怎樣找朋友?」、「我很孤獨。」、「我都想找人傾訴……」這一句句的心底話,正是問題所在。
當主持人訪問他的家人及昔日的好友,發現他們都能在他身上找到欣賞之處,願意關心及溝通,他那份自我保護的屏障,就自自然然地放下了。
無論是否傷殘人士或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又或樣貌、行為有點跟主流不一樣,總會被人投以另類的目光,然後大家很自然地為他們設定了一些想法,想法的真假不重要,但就直接影響自己對他們的回應及態度。過去有不少家長曾經表示,他們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因為表現跟人有所差異,被人歧視。最近,一名家長的親身經歷——他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因為不懂表達不適,在商場大叫起來,途人看在眼裏,讓他甚為不安。
有的途人還會出言批評:「你有否管教好兒子?沒家教!」爸爸為了保護兒子,說:「我兒子有病。」有時候換回來的可能是對方尷尬的表情,但有時候會回應一句:「有問題就不要帶他上街。」這些負面的經歷對於他們來說,更加難對人際關係及與人交往建立信心,愈怕被傷害,愈要建立防護屏障,久而久之,行為變得偏激了。
接納與融入互為因果
現時特殊教育的方向,總是着重如何提升有特殊需要學生學習能力,裝備他們的獨立能力,教導他們如何適應社會,面對逆境如何自強。節目中主持人訪問了一名醫生,醫生表示這主人翁某些特徵與自閉症譜系障礙者類似,會有一些偏執的行為,旁人可能不理解,這正正影響了他跟別人相處的情况。縱使他生活應用上完全沒問題,但他的心靈和生活質素,是何等大的差距?他不斷學習求生求變,但社會的價值觀未有隨着改變,「接納」與「融入」是互相關聯,互為因果。社會對他,甚或對其他有特殊需要人士的理解及接納,正正是關鍵所在。
人的心中總有一把尺來量度自己遇到的人與事,眼中總有一塊濾鏡去篩選自己可以接納人與事的程度,假如大家在量度和篩選之前,抱着一個信念:「每個人都不一樣,大家需要的是互相尊重。」這個信念絕對能填補「接納」與「融入」間的空隙,很多無謂的誤會定能大大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防衛屏障自然慢慢卸下。
文:譚蘊華(東華三院包玉星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從事特殊教育工作逾廿載,深信特教孩子一樣各有潛質,盼藉特教生涯的經歷,宣揚「有教無類,尊重多元」的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