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忽視情緒無助溝通
和老公拍拖食壽司,等位期間聽到個小朋友和阿媽的對話,忍不住偷笑。對話重點是:「為什麼我們要拉屎呢?如果不用大小二便,就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了! 」
媽媽小聲回應,吃飯不可以討論這些,小朋友繼續:「吃飯後,就是要拉屎⋯⋯」我腦海裏突然想起海膽刺身,忍不住噗一聲笑了出來,然後那位媽媽很尷尬地打斷孩子,並給他手提電話轉移視線。
我其實很想搭訕,問孩子省下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平日很忙碌?排隊等吃壽司浪費了青春,要用大便時間補救?我老公也想問,小朋友是否說「核突野」去巧取豪奪媽媽手機?
本來溝通就是雙向解密過程,媽媽接收到一個回應,帳面是講屎講尿,但背後有沒有隱藏密碼?
家長都明白和子女溝通的重要,但無奈地經常「開口及着脷」或者中了孩子圈套也不知情。早兩日吃早餐,另一個媽媽與孩子的對話也很「核突」,媽媽催促兒子趕快進食,責罵他「明知趕時間就早點起床拉屎!」、「每次出門口才嚷着要拉!」、「人人都會拉屎,為什麼你拉得特別久!」
這位打扮入時的媽媽,操流利粵語間雜英文生字,她在罵,兒子就吃得更悠閒,眼仔碌碌地看着面紅耳赤的媽媽。食客都覺得無教養的是這位女士,可能阿仔回家後要捱一記耳光「找數」,但在身份地位歲數體能各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之下,這一場早餐角力賽,阿仔雖敗猶榮,因為他成功令到發飈!對媽媽催促的最大報復,莫過於在公眾場合令她難堪了。
這些隱含勒索的對話,發生在日常之中。之前都討論過情緒勒索,好像有跡可尋但又實在難而清晰演繹,總是防不勝防。本來溝通就是雙向解密過程,媽媽接收到一個回應,帳面是講屎講尿,但背後有沒有隱藏密碼?例如:排隊好悶,好想和媽媽聊天?又例如:只要你嫌麻煩就會給我電話玩?又或者,根本沒有特別要求,純粹童言無忌:想告訴媽媽,我的天才「不拉屎換時間」創意計劃……
但我們已經無法求證,因為壽司媽媽的「羞恥尷尬」築起高牆,失去了解孩子初心的機會;而早餐媽媽也因為老羞成怒,無視孩子的表情及肢體語言,錯失解讀深層情緒,不但未能解決實務問題,更加擴闊兩人之間的鴻溝。
小朋友都牽動了媽媽的羞恥感(Shame),而往往長大之後用,勒索或是被人勒索的手段都與羞恥感有關。
學中醫話齋要治未病,平日就要多加留意說話背後的情緒,提高敏感度就不容易墮入陷阱。剛才兩個例子,小朋友都牽動了媽媽的羞恥感(Shame),而往往長大之後,用勒索或是被人勒索的手段都與羞恥感有關。大概你都有經驗過:「我投降了!求你不要令到我難堪/ 無地自容/ 尷尬/ 成為眾人焦點/ 當中出醜/ 丟人現眼⋯⋯」
我都不能肯定,為什麼小朋友會懂得勒索父母,究竟是父母身教或是朋輩影響,無從稽考,但要打破宿命,就由自己重視溝通裡的情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