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四寶:教育是為了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擴散,確診個案未有止息,學校是否可如期於4月復課,誰也說不準。教育局官員期望學生持續學習,停課不停學,報告過去20多年在推動4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已投放了140億,而每年用於資訊科技教育的經常開支亦有7億,企圖用數字來告訴大家,網上教學早已萬事俱備,只要把教學搬到網上來,透過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就可以實行課堂無邊界。然而,教育就是這樣的麼?
當大部分教師每天都要花掉大部分的精神和時間,用從不熟悉的視像會議軟件來預備從不習慣的網上教學,無論是預錄還是實時教學,不單是壓力,更是有心無力。有小學教師告訴我,她每天用「Zoom」跟小一學生上課,坐在鏡頭面前,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哀。中學生比小學生更難管理,即使在屏幕前看得到、聽得到,但他們是否在上課,教師根本管不到。有中學教師說,他每日按着上課時間表在鏡頭前似在「自言自語」,抱着的大概是不能盡如人意,只求無愧於心的無奈。教師沒有選擇,學生更沒有選擇,無論是否在聽、在看,他們都被「囚」在屏幕前,特別是父母可以在家上班的一群,一舉一動都被監視、被提醒,坐在電腦面前,我彷彿聽到「活着受罪但是又離不開」的心曲。
網教換湯不換藥 應啟導自主學習
因疫情而催生的網上學習,對大部分學校來說,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案,說白一點,就是因為無法回校上課,才被迫網上教學,總好過什麼也不提供。筆者不反對網上學習,相反更鼓勵學生透過網上資源來學習。可是,觀乎今天停課下的教學情况,學校只是改變了教學形式,卻沒有改變教學目的。 因此,教師每天只吃力地用不熟悉的工具來追趕課程進度,彷彿完成課程進度就是達到教育的目的,功德圓滿。假如我們看真一點,這樣把課堂搬到網上來,其實只是實現了停課不停「教」,學生是否學得到、學得好,大家心裏有數。
在我來看,教育不能一成不變的。既然教學形式要變,教學的目的為何不稍作改變?教師的專業在於啟導學生、誘發學習,並不是拍片、錄影、做主播,我常說,教師不應把自己視為知識的提供者,在使用網上學習的當下,更不應如此,因為要教授的知識,互聯網上已有無數的影片與動畫,不論是內容、拍攝手法、表達技巧、趣味性等都遠比學校做得專業,不是說教師做不好,而是為何要教師做呢?今天網上學習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學生奪回學習的自由,不受限於教師所預備的材料,教師可以定下題目,給他們空間在網上找尋相關知識,在課堂上誘發他們分享自己的發現,師生間作有意義的互動,甚至引導他們作高階思維的討論,這才是網上學習的優勢。
教育是為了什麼?為的就是改變。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前校長、教育博士、大學講師,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兩女一子。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