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改變教與學 由重塑課程開始
課程是教與學的靈魂,主導着教師教什麼、怎樣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知識導向的課堂已經過時,究竟孩子要經歷怎樣的學習,才能發展出素養?相信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想找出答案。
重塑孩子的學習經驗,由重塑課程開始。幾名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的常識科教師,3年前決定放下教科書,按着學生的學習需要,重新設計一年級常識科的學習內容(範例可見於《Happy Pama教得樂》第355期bit.ly/3mdnd3I)。
「第一年(加入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前)我們自己砌教材,是『餐搵餐食,餐餐清』,完了一堂課,立刻檢視,準備下一堂。」提起那一年的經驗,教師們也百般滋味在心頭。這個「熱血團隊」每星期於課後舉行最少兩次、每次動輒2、3小時的備課會議。他們憑着無比意志,堅持了一整個學年。
教師是變革的推動者,若他們都燃燒殆盡了,這條變革路亦走不下去。作為學校的同行者,為教師創造空間,把課程準備好是最核心的一步,讓更多學校有信心嘗試不一樣的課程。我們陪伴教師走出教科書的框框,由過往的「跟書教」,變成「孩子學習經驗的設計師」,把教學的主導權重歸教師手上。
不跟書教 思考孩子為什麼要學?
當我們把孩子放進課程裏去思考,便會時刻問:「什麼才是孩子需要的?」只是讓學生在課堂裏多參與富趣味的活動?還是真正擁有探究歷程,從不斷的嘗試與反思中歸納所學呢?
回到教學現場,教師們難免會問:「太多內容要教,怎會夠時間讓學生慢慢地探索和發現?」或許,我們先要解答的是:這些內容學生為什麼要學?
「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課程是一套素養導向的課程,抱着「以終為始」的原則,將學習內容區分成不同層次,以騰出空間培育孩子的態度與能力,讓教學不會被活動牽着走:哪些是需要認識的基礎認知?哪些是值得較深入了解的?哪些是期望在單元結束後,仍能長遠應用的?
當中,「期望在單元結束後,仍能長遠應用的」才是最重要,亦最具挑戰。教師需要透過「脈絡化」的課程設計,鋪陳各項學習任務來建構:
1. 由「核心問題」開始,引發學生對主題的想像與好奇
2. 以各項「小任務」來建構學生進入高階探究所需的基礎認知,並累積核心能力
3. 在「大任務」裏,經歷完整的探究歷程,運用在之前學到的概念與知識,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
4. 歸納學習所得,「展示與分享」學習歷程及成果
5. 最後以「總結評價」,回饋整個學習經驗
這幾年間,教師經常問:「我的課堂夠不夠LBD?」這正好反映他們在不斷反思:如何才能創造切合學生需要的學習經驗;當中又有什麼核心元素是必不可少?更令人鼓舞的是,教師開始把這種思維模式遷移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之中。
當教師重新掌握課程設計,時刻以學生的視角出發,學生便能有更多「我參與、我想學、我做到」的體會,整體的教學文化亦會慢慢地改變。
文:程頌琪(教育大同×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助理項目經理)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