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閱讀與教養反思 閱讀訓練應是Learn to read還是Read to learn?

哈佛大學教授Jeanne Chall的”Learn to read”(從學習閱讀)到”Read to learn”(閱讀學習),把孩子閱讀過程分為兩大主要階段,幼稚園到3年級算是前者;4年級開始,小孩子才正式進入”read to learn”的時期。3年級以前,他們的閱讀界分是只停留在「解碼」及「學習認字」(Sight Words/視覺字)的層次;4年級起,閱讀才是為了獲取資訊。   內容提供: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拼音與Flash Card的迷思 但近20年,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其實”Learn to Read”與”Read to Learn”是同步及連續地出現的,而閱讀理解本身亦是從”Learn to Read”中已開始學的。 若我們在孩子幼兒至3年級前,都只給他們狹窄的閱讀經驗,甚至在這些階段過分強調認字,或只集中學習拼音。留待4年級時,才讓孩子消化閱讀內容,並在此時才強調理解,這並不是一種好的閱讀法,也不見得對孩子的語文能力有很大幫助。 “Read to Learn”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孩子一到達8至9歲,就能自然獲得的新技能。若在前期認字階段,只懂得把文句中的每個字認出,卻不會逐步理解整句句子的意思,那孩子又怎可能忽然在9歲時,自行把一個故事或整篇文章消化並看懂呢? 這種過於簡單的二分法,背後的源起大約來自20世紀初,大家開始對拼音的著迷,而的確拼音是有助孩子的讀音及串字,因為家長都希望孩子的語文能力能快速提升,亦看得見(聽得見)的進步,於是不少人沉迷讓孩子學習字母與聲音的關係。 的確,孩子能因此串出大部分的英語字詞(當然,有些英文字詞的字根是從拉丁文、希臘文而來,那就不能單從一般拼音學會,對文化及字根的了解,才會全盤掌握)。於是,合成拼音(Synthetic Phonics,英國用)或混合拼音(Blended Phonics,美國用),成了英語教學主流,亦取代了全語言方式所強調的閱讀能力。由於學習拼音的確會加強”Learn to Read”的能力,但單一的強調拼音,卻是忽略了”Read to Learn”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直至數十年前,Flash cards開始流行,於是坊間又出現了另一種重視「看與說」的視覺閱讀方式。但閱讀與語言並不只停留在聽與說,只會拼說出來或看完即讀出字詞,並不算是真正閱讀,也不是真正穩紮的語文能力。   在浩瀚的書海中暢泳 閱讀是需要理解的,語文中的讀,是要在文本中吸收的。閱讀的吸引之處,在於我們可以把前文後理關聯的東西結合起來、可以推測下一步情節、可以反思與發問、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而這些都不是單學拼音與Flash Card可以比擬的。 閱讀理解是”Read to Learn”的關鍵。我們跟孩子一同成長的歷程,一直告訴我們,孩子是不斷學習,快速成長的個體。只讓孩子停留在”Learn to Read”階段,便是讓孩子即使機會來到,以及能力所及下,依然白白浪費孩子的學習天份。 因此,近年的語文課或閱讀課,已把”Learn to Read”及”Read to Learn”兩者交替使用。在教拼音時,既學他的Word Families(字詞家族)、拼讀及串字方式,同時也在文本中讓孩子應用閱讀技巧。那當孩子升上高年班時,課堂就能主力讓孩子理解、反思,甚至分析所閱讀的文本,而不是從最初階的書籍看起。 因為幼年時孩子的閱讀訓練,讓他們能透過閱讀認識了不少基本詞彙,亦知道詞彙在文章或故事中的應用。因著這種互動,從閱讀中學習語文的過程,才能事半功倍。 下篇將會探討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希望這浩瀚的書海中,有你我的孩子在暢泳。   作者簡介 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著作《跟孩子說OK–釋放孩子的99種可能》。被老公視為遊手好閒的三職媽咪,每日在讀書工作湊女中努力掙扎。同老公拍拖結婚到生女以來,身型改變甚大,據說多年來唯一沒變的,只有鍾愛Hello Kitty。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