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自聊:在家有什麼好玩?

停課期間,家長最頭痛莫過於安排活動給小朋友了,興趣班暫停,也不敢外出。除了學校的網上學習外,有什麼好玩又有學習意義的活動可安排給小朋友呢?今次介紹:扮演遊戲(Pretend Play)! 扮演遊戲是學齡小朋友最常玩的遊戲,簡單至煮飯仔,繁複至扮坐太空船上太空都是扮演遊戲。遊戲好處很多,主要幫助小朋友3方面的發展:語言及溝通技巧、社交及情緒、提升創意。 玩扮演遊戲學詞彙 更易入腦 扮演遊戲中由於涉及不同場景,小朋友可以學習到不同場景的詞彙,例如在機場遊戲中可學到有關旅行的詞彙,在郵局遊戲中可學到有關寄件的詞彙和程序,而在各式各樣的模擬商舖買賣遊戲中,又可以學到不同貨物的名稱和用語。在遊戲中,小朋友可重複使用相關詞彙和相關句式,加強記憶,這比起看flash card、看iPad更容易入腦。而很多家長亦會從中發現,小朋友比想像中長大得快,用詞也愈來愈精準。 至於社交及情緒方面,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角色,當小朋友「扮演」不同角色時,他們就能理解當中的困難或情緒。例如作為顧客,我們排隊付款時當然會不耐煩,小朋友亦會因此而發脾氣,埋怨要快點;但當小朋友「扮演」收銀員的角色時,看到長長的人龍會感到焦慮,明明已經做得很快,但仍有很多客人在排隊。這種易地而處的能力,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心智解讀」(Theory of mind),讓小朋友迅速地理解對話中語言及非語言信息,發掘對方隱藏的意思,並作出合適的回應。此外,在遊戲中,小朋友會遇到困難,由於只是遊戲,小朋友可在安全的情况下大膽試行解決方案,並親身體會該方案所帶來的後果。這對小朋友的解難能力有莫大幫忙。 憑空建構場景 提升創意 因為扮演遊戲是憑空想像,小朋友的創意當然會大大提升,他們可以重新建構自己想像中的世界或喜歡的場景。而家長需要做的,只是提供不同的原材料給小朋友,例如在家中騰出小小的空間,給小朋友紙箱或膠盒、家具、膠餐具等作為背景,舊衣服、舊書和雜誌等等作為貨物,讓他們建構出自己的場景,不論是郵局、雪糕店或太空船,小朋友都可以創造出來。可以的話,容讓這間「郵局」營運數天,讓小朋友想出無限可能。另外,家長亦可蒐集家中的「主題」物品,例如舊機票、外幣或舊信用卡、相片等,讓小朋友即使安在家中亦能「旅行」一下! 所以,在家有什麼好玩?就玩「扮演遊戲」吧!家長除了提供物資和注意安全外,也要全心全意投入遊戲,讓小朋友在遊戲中跟你學習,別再催促小朋友收拾玩具做作業了。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2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玩具指南

最近,診所添置了新玩具,包括遇水會變色的「拉麵」、迴轉壽司店、積木大屋等,令我們一眾言語治療師十分興奮。要知道,玩具是語言訓練的好拍檔,因為小朋友能在適當的語境(context)下學習語言,而玩玩具就是最好辦法。小朋友每次做語言訓練,大多玩到樂而忘返,而家長亦對我們的玩具讚不絕口,常常詢問我們在哪裏購入,希望買到一些幫助語言發展的玩具。其實,除了特定圖卡外,我們的玩具在一般玩具店或百貨公司都買得到,現在就跟大家分享幾個買玩具的Dos & Don’ts: Dos: 假想遊戲 最能幫助語言發展的遊戲技巧(play skills)是假想遊戲(Symbolic Play),即透過玩具製造不同日常生活情境,可以是日式拉麵店、超級市場、雪糕店、診所、便利店、農場等,這類場景的玩具十分常見。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小朋友喜歡的活動,例如他們喜歡到壽司店吃壽司的話,就可以買迴轉壽司店玩具,角色扮演侍應和顧客。 可塑性高玩具 具可塑性的玩具,例如:積木、泥膠、動力沙(kinetic sand)等,可以鼓勵小朋友發揮創意,將玩具變成不同的場景,積木玩具可以砌成3層大屋,又可以砌成露營車、停車場、超級市場等,只要小朋友想得出,就有千變萬化玩法,當然家長亦可從旁協助。 Mix & Match 我們鼓勵小朋友嘗試Mix & Match,將不同玩具混合玩耍,例如停車場玩具與超級市場一起玩,變成送貨遊戲;又或是拉麵店玩具加壽司玩具,變成日本煙火嘉年華小檔攤。 這樣,一來可以令原本單一玩法的玩具更有新鮮感,二來可省下金錢,家長不用花錢買大量玩具滿足小朋友,三來隨着小朋友長大,混合玩具可營造更複雜的語境,配合小朋友語言發展。 Don’ts: 過分倚賴「具教育意義的玩具」(educational toys) 有些教顏色、形狀,到八大恆星的玩具,一直標榜教育意義。但家長要留意的是這些玩具往往都是單向,教的也是單字詞彙,就算中間有英文短句,亦只是重重複複的十多句,並不能訓練小朋友真正雙向溝通,只是鸚鵡學舌。 買過量玩具、或把家中所有玩具全部擺放出來 現在的小朋友都像王子公主,家中有大量玩具。很多家長都沒注意到「多未必好」的道理,更投訴小朋友3分鐘熱度,新玩具很快玩厭。所以我常建議家長把家中玩具分為3至4份(每份最多20件玩具),每2至4星期換一次,不要把家中所有玩具全部擺放出來。這樣可以訓練小朋友專注力之餘,亦可令讓他們發揮更多創意,避免3分鐘熱度。 最後一個小貼士,大家緊記世界上並沒有「訓練兒童語言能力」的玩具,只有「幫助」家長培養小朋友語言發展的玩具,因為最好的玩法,是家長和小朋友一起投入玩耍。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解決問題6部曲

恆仔(化名)是小四學生,每次遇到困難只會大哭大鬧叫媽媽求助:在家與哥哥爭玩具、在遊樂場沒有其他小朋友邀請他一起玩耍,以至在學校發現自己的功課不見了,他都只會等待媽媽或老師幫忙,媽媽對此感到很頭痛。畢竟,恆仔都已經是高小的學生,還如此倚賴大人。 其實無論大人或小朋友,每天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而我們的大腦很聰明,往往直接跳到慣常用的解決辦法,沒有考慮其他可能的方法。就好像恆仔一樣,每次只會跳到等待大人幫忙這選擇,抹殺其他方法的可能性。這個解決問題6部曲訓練能讓恆仔明白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止一個,而且有一些方法可能比以往用的更好。 ■6部曲 1. 認清問題 2. 列出最多的解決方法 3. 列出每個方法的好處和壞處 4. 選擇最好的方法 5. 實行計劃 6. 檢討行動 家長可以由生活瑣事開始練習,避免在剛開始的時候就逼孩子用這方法處理生活難題。例子可以是假如周末預計會下雨,未必能進行如期的户外活動。第一步要認清問題,並要孩子想想解決辦法。 鼓勵孩子發揮創意 想出無限可能方法 第二步是想出最多的解決辦法,這一步最難的地方,是家長需鼓勵孩子想出愈多解決方法愈好,而過程中不能批判那些方法,所以其中一個方法可以是「發脾氣大哭一場」,或是「帶雨具繼續活動」。這一步的精要,是鼓勵孩子發揮創意,想出無限可能的方法。至於方法好壞,是在第三、四步由孩子自己決定。當孩子列出所有方法的好處壞處後,就可以讓孩子權衡輕重,自己選最理想的方法。 至於第五,訓練孩子有系統地籌備活動,配合工作紙內的元素,令孩子預視自己的計劃。第六,在活動完結後檢討,鼓勵孩子在事件中學習。 解決問題6部曲可以在日常生活試行,亦可以在說故事時就着故事情節作一些調節。例如家長不說故事的結局,而是由孩子運用6部曲,為主角認清問題,然後想出最多的解決辦法,並選擇孩子認為最好的方法,即是實行第一至四步。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6歲開始 認識社會公義

最近香港局勢叫人泄氣,身邊的家長總有句話掛在口邊:「我都唔知點教我個仔/女」。新學年又開始了,家長就更加焦慮,開始想在家裏談更多有關社會和道德的話題,爸媽的壓力自然大增。以下的讀本訓練是以導讀的方式,促進小朋友的道德發展同時也能訓練語言能力,希望幫到大家。 有家長問:小朋友要從幾歲開始,才能明白這些道理?根據學者Helwig & Jasiobedzka(2001)一個關於小孩能否辨別「有利社會或不公平的法律」的研究,發現小朋友在大概6歲時,已能運用「權利、公義」等概念來辨別是非。而要學習社會公義(social justice)的先決條件有二:要有一定的道德發展(moral development)與一定的語言能力。 所謂道德發展,「理解別人的想法」(perspective-taking)和「同理心」(empathy)對學習「公義」這概念是必要的,而這兩方面會在4至9歲之間逐漸成熟(Colby & Kohlberg, 1987)。至於語言能力,小朋友需要建立一系列關於「情緒」的詞彙,並配合道德發展中的「理解別人的想法」,才能在明白道理的同時,也有能力表達對事情的看法。小朋友一般在6歲後,就開始具有相關的語言能力了。所以,其實初小的同學已開始有能力了解社會上的事。 今次教大家的訓練方法,是根據學者Dever, Sorenson & Broderick(2005)的一項研究(美國期刊Social Studies and the Young Learner第18期)而設計,內容是如何利用閱讀圖書,來教導小朋友學習社會公義。 利用圖書的好處,是可以比較具體,其中期刊建議了一些英文繪本可供家長參考(註)。 「聽、說、讀、寫」的方法 訓練的方法,大致以傳統的「聽、說、讀、寫」4方面練習。首先,家長和小朋友可以輪流朗讀書本內容,一方面訓練小朋友的聽讀能力,同時也可建立相關詞彙,例如:公平、自由、運動(movement)等字詞。之後,家長可與小朋友討論故事的內容,訓練說話組織的能力。例如:「如果你是主角,會覺得怎樣?」 如果小朋友已經進入高小階段,家長更可以作伸延討論,討論現在相關的社會狀况或問題,這能幫助小朋友代入、理解他人的想法,建立易地而處的能力。最後,家長可以鼓勵與小朋友一起製作讀後紀錄,內容由小朋友自己發揮,家長作引導。例如寫下故事後感想、有沒有新提議等等,訓練小朋友的寫作能力,又或是一起建立「腦圖」,擴大相關主題的詞彙。 最後,以一個小故事作總結:記得在我小四那年的6月4日,老師沒有如常上課,反而在課堂上播出「六四」的新聞報道,她沒有說太多自己的個人評論,只是讓我們學生看相關的片段。這是我第一次了解和認真地看待這歷史事件,那時我10歲未夠,但我很記得,自己已經明白了當中的是與非。各位家長,不論小朋友的年紀大小,在這亂世中,你們仍然可以教育出一個有良知而明辨是非的下一代,別小看自己播下的種子。 ■註:推介繪本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An Adaptation for Children” by Ruth Rocha, Otavio Roth “Martin’s BIG words:The Life of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by Doreen Rappaport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平板電腦學語言當真有效?

無論在診症室或是在街上,都常常見到小朋友聚精會神地拿着平板電腦,小手指純熟地上下左右掃。很多小朋友未上幼稚園,已經懂得如何使用YouTube,選擇觀看自己喜歡的卡通;略過廣告、省下等待時間更是每個小朋友都早已學懂。但每次看見這些「聰明的」小朋友,心中總會有點擔心。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坊間開始流行「電視對小朋友有害」的說法,所以很多家長都不准小朋友看電視。到了現在,似乎每個家長都知道電視的壞處,而我見過最嚴格的是有媽媽規定:只要小朋友在家,任何人也不可以看電視。 相比起電視,家長似乎對平板電腦及手提電話的接受程度都高很多。我從接觸過的家長或朋友反覆求證,歸納出家長認為平板電腦的好處大致有兩個。首先,家長認為平板電腦的軟件有助語言學習,軟件內容豐富的同時,又可以輕易吸引到小朋友,而且大多是標準的發音,所以可以讓小朋友學好英文。另一原因,則是電子產品其實是「電子奶嘴」,沒什麼比平板電腦更快可以令子女「乖乖坐定」。 只聽不講 只是鸚鵡學舌 但是這「兩大功用」是否真的如此有效?我就不太認同了。就語言學習這點,語言和溝通不可分離,我們用語言來表達、溝通,而小朋友亦是從溝通中學習語言。在言語治療中,我們很着重「類化」(generalization)這概念,意思是小朋友能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在治療課中所學到的句式或詞彙。要達到類化的效果,小朋友就要從溝通嘗試運用出來。 試想想:平板電腦只有發聲,或是兩三款標準的回應,沒有靈活的詞彙運用,小朋友就算有再多的詞彙,也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最多是鸚鵡學舌,算不上是語言學習吧! 眼神語調 不能從軟件學到 再者,溝通除了句子長短、詞彙多少外,還有非語言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部分,例如眼神接觸、如何令人感到自己是專心聆聽、或在不同場合情緒下的語調等等。這些都要在「真正的」溝通下學習,而這些非語言溝通技巧往往是日後讀書、甚至是工作上的能力。所以,坊間的語言學習軟件,更多是市場宣傳技巧,而非真的有實際好處。 影響睡眠 減低運動量 而「電子奶嘴」的壞處是早已證實,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研究指出,平板電腦會阻礙小朋友的語言發展,影響他們的睡眠質素,同時減低小朋友的運動量。所以學會建議:18個月以下幼兒應避免使用電子產品;2至5歲小朋友的屏幕時間最多為每日1小時,而且這1小時要家長陪同使用,讓家長可以將內容講解給小朋友聽;而6歲以上小朋友亦要限制他們的使用時間,以免影響到作息和運動的時間。 各位家長,下次小朋友問「可不可以玩iPad」時,請三思!平板電腦的壞處絕對不比電視少啊!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S音的迷思

「我的小朋友講不到S音的字,有問題嗎?」無論在治療室還是朋友口中,每個言語治療師也必定答過這條關於S音的咬字問題,為什麼S音這麼難發音?為什麼「S音問題」這麼常見?有什麼方法可以訓練?今天就為大家揭開S音的迷思。 連發兩個輔音會更難 家長們所說的S音,一般是指所有輔音(consonant)為S開首的字,由於S音於世界上不同語言中都十分普遍,所以不論你說中文或英文,都很容易給家長發現。在廣東話中,S音的例子有「沙、小、衫、梳、書、水」等;英文則是以S開首的字,例如:sea、sit、some等。另外,英文還有一些比較難發音並以S開首的複輔音(consonant cluster),意思是一個字的開首有兩個或以上的輔音,如/st-/、/sp-/、/sk-/等,就像star、stop、skirt、spring等等。讀這些字的時候,我們需要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出兩個輔音,所以會更難一點。如果小朋友未能掌握廣東話的S音,通常也有這些英文複輔音字的發音問題。 「衫」變「擔」 「水」變「隊」 常見的S音錯誤,例子有將「衫」讀成「擔」、「水」讀成「隊」、「梳」讀成「多」,這些錯誤都是因為舌頭位置不正確,加上前排牙齒沒合好,造成錯誤。 這種錯法在3歲半之前是正常的,因為發音不準是小朋友學習發音的過程之一,大部分小朋友亦會有此錯誤。到3歲半到6歲之間,一般來說,如果小朋友只是說S音不準確,沒其他咬字問題,家長其實不需要太擔心,因為有本地研究指出,七成小朋友要到大概6歲,才能完全掌握到S音。 另一種錯誤是說S音時,小朋友的舌頭伸得太前,到門牙之間,令S音聽起多了「氣流聲」,雖然聽起來仍辨識到是S音,但實際發音是不正確。這發音位置的錯誤,很多時候跟吃得太多奶嘴,或是習慣用口呼吸所致。 訓練時拉長S尾音 像蛇叫 要訓練S音,我們通常會由單音節開始,即是拉長S的尾音,說「S──」,就像模仿蛇的叫聲一樣。有時,我們會給予一些提示,讓小朋友明白發音的位置,例如提醒小朋友要「合埋牙齒,然後S──」,又或是在小朋友面前放一塊鏡,讓小朋友看到如何把門牙合好。 家長也可以設計遊戲,令小朋友多加練習,好像在紙上畫出不同長短的蛇,根據蛇的長短來練習S音的長度等等。把單音節慢慢練好後,我們才開始練習單字,例如讀出沙、梳、小等字。記住,發音也是一種學習,而學習往往不能太過心急!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誘導孩子多說話妙法

很多家長都好奇一般的言語治療評估,究竟包括什麼元素。除了大眾所知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咬字發音的清晰度之外,對於一些年紀較小,或是比較害羞的小朋友,我們都會邀請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如玩具),在觀察小朋友語言能力的同時,順便看看家長和小朋友的溝通模式是否適合小朋友發展語言能力。 家長是教導小朋友語言的重要一員,而很多家長也知道其重要性,紛紛尋求怎樣引導孩子多說話。最常聽到的當然是:在遊戲時跟小朋友說:「跟我講,我要蘋果。你講一次先,我-要-蘋-果-」,不斷重複這類要求。又或是當孩子說出短句後,會要求小朋友:「你講多一次吖,講多次就可以玩。」不過,這些都不是最理想的語言環境。 溝通貓頭鷹 以下有兩個小貼士,可供家長參考: (一) OWL:觀察(Observe)、等待(Wait)、聆聽(Listen) OWL,我們稱它為溝通貓頭鷹。它提醒我們和家長「少說話,多觀察」,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遊戲中觀察小朋友的溝通模式,從而作出合適的應對。 例如:當門鈴響起,家長先不要立即回應,反而可觀察小朋友的反應,看看他是指着門口示意,還是跑去門口,抑或是咿咿呀呀地告訴你門鈴已響?觀察(Observe)的同時,另外兩個重點是等待(Wait)和聆聽(Listen),因為我們成人的反應,往往比小朋友快。門鈴響的時候,我們已衝去開門,或是一股腦兒地說一大番話「你聽下……門鐘響了,我們應該怎樣?我們一起去開門,好不好……」。 小朋友比想像中懂得更多 太多太快的說話,會令小朋友沒機會自發地回應,所以家長如果能「等待」,讓小朋友先作出反應,並「聆聽」他們的咿咿呀呀,可能你會發現你的小朋友比你想像中懂得更多。 (二)擴張、伸延及重組句子 聆聽過後,當然少不了需要回應,但怎樣才算是有質素的回應呢?家長可嘗試「擴張、伸延及重組句子」。這方法可用於不同語言能力的小朋友。 例如小朋友說出以下兩個詞組的短句後,家長可以根據圖表內的句式回應︰ 這些回應,可以幫助小朋友學習更長的句子,或是認識更多句子結構,看上去也許有點難用,但家長只要多練習,定能靈活使用。下一回,我會再教大家另外幾招,讓家長可以在遊戲中,訓練小朋友說話的方法。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是黐脷筋嗎?

每次跟人提起我的職業,最常聽到的回應是「哦!即是教那些『黐脷筋』的小朋友說話」,可見黐脷筋跟言語治療的關係是多深入民心!的確,處理黐脷筋引致的咬字問題是言語治療師的工作,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今次,讓我為脷筋平反一下。 脷筋,是指舌頭下方連接着口腔底的一條小黏膜,如果你想看到它,可以在鏡前張開口,用舌尖頂着上顎,那條連接舌頭和口部下方的就是脷筋了。所謂黐脷筋,是這個連接過短而限制舌頭的活動範圍,尤其是向上的活動幅度,因而影響咬字發音。 百分之五人口脷筋過短 很多時候,家長都把小朋友咬字不清歸咎於黐脷筋,以為剪了脷筋,小朋友的咬字問題就能根治;而早前更有報道說,韓國興起了剪脷筋來幫助說好英語的潮流,非常嚇人。事實上,因黐脷筋而影響咬字的情况,只發生在小部分人身上,而剪脷筋後咬字立即清晰的情况更是罕見。 因為根據有關脷筋的研究顯示,脷筋過短的情况只出現在約百分之五的人口,而男女比例大概為2比1,也沒有一個清晰的成因。 脷筋短 伸舌頭呈心形 如果家長懷疑小朋友黐脷筋,可以作以下簡單的檢查:只要叫小朋友伸出舌頭,如果舌頭呈心形,就是脷筋較短,令舌尖被拉扯,舌頭亦未必能伸得太出;如果舌頭是半圓形,舌頭的活動範圍應該沒有受影響了。 此外,由於不同子音(consonant)需要不同的舌頭位置,而最受黐脷筋影響的子音是舌尖前音,例如:他、打、啦(/t, d, l/)等字,有黐脷筋問題的小朋友,通常只有這幾個特定的語音錯誤。 同時,如果小朋友是以母乳餵哺,家長亦可回想小朋友在嬰兒時期喝奶的情况,想想自己有沒有乳頭疼痛,或是小朋友難以餵哺。因為黐脷筋最影響小朋友的其中一個時候,是嬰兒時期的母乳餵哺。這類嬰兒會因舌頭的限制而未能做出理想的含乳嘴形,增加親餵難度,也容易令媽媽的乳頭受傷。如果你的小朋友有以上情况,就可能有黐脷筋的問題了。 不過,即使家長發現小朋友有以上情况,也不需太擔心和即時找醫生剪脷筋,應先找言語治療師評估小朋友的咬字發音,並分析語音錯處。我們能分辨出哪些錯處是發展性的問題、哪些是因脷筋過短而引起。 到了最後,如果真的是因為黐脷筋而限制了舌頭的活動影響發音,才需要做相關手術。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乘車小遊戲——詞彙篇

每次搭交通工具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煩惱,就是在長長的車程中,小朋友可以做什麼。既不想小朋友不斷說話影響其他乘客,又不想小朋友悶到發脾氣。所以有的家長會帶圖書,但小朋友未必可以專注這麼長時間;又有家長帶玩具,但車內空間又未必足夠。以下的小遊戲是我建議讀高班的信仔跟讀小二的姐姐和爸媽玩的。 建立最多詞彙 準確形容事物 先說說信仔,他是個5歲的小男孩,很喜歡說話和遊戲,經兒童智力評估中心評估為輕度語言發展遲緩,所以轉介至我的診所接受言語治療訓練。在評估的時候,信仔除了句子較短外,詞彙也顯得不足。例如當我拿起玩具鑊鏟問他「這是什麼?」的時候,他會說「炒炒炒嘅」;而拿起玩具辣椒的時候,他又會說辣的。 但叫他命名時,他苦苦思考,也說不出那物件的名字。 這情况反映了信仔的詞彙十分不足,但他很聰明,懂得說出物件的特徵,令其他人明白他的想法,所以家長未必覺得很大問題。當然,我不是完全否定這「折衷」辦法,因為這是我們溝通的其中一種方法,就好像我們在街上遇到一個很久的朋友,卻想不起他的名字,我們也會說出很多關於這人的特徵來幫助自己找出他的名字。但對於小朋友而言,我們希望他建立最多的詞彙,準確的形容事物。 其實,腦袋中的詞彙就好像雜物房的物品一樣,如果要在一個凌亂的房間中找一樣東西,要花的時間一定很多,甚至找不到;但如果房間的東西分門別類,要找一樣東西就容易得多了。 腦袋中的詞彙亦是一樣,所以詞彙訓練有一部分叫「分散命名」(Divergent naming)。 分散命名這訓練,可以通過遊戲的形式進行。家長與小朋友以比賽形式,輪流說出一個類別的詞彙,例如:「鬥講得多水果」,直到有一方不能再說出便輸。剛開始時,題目可以是簡單的類別,這類主題適合幼稚園低班以上的小朋友:例如水果、蔬菜、交通工具、節日和港鐵站等。 命名比賽發揮創意 至於高班或初小的小朋友,又或是已經把以上題目玩厭的小朋友,可以嘗試以下的主題,像某地方內可以見到的東西,例如:超級市場見到的東西、雪櫃內的東西;抑或有共同特徵的物件,像有什麼東西是紅色的、什麼是冰冷的等等。到了特定季節,我們則可以跟小朋友比賽,說最多有關農曆新年會做的事情、物品等。當然,小朋友亦可自訂題目,讓他們發揮創意。 經過數節的課堂和家中的訓練,信仔的詞彙大大增加,說話的準確度也提升了不少。而媽媽亦讚歎這遊戲是個乘車的好娛樂,能消磨時間之餘,亦是個增強語言能力的練習。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令孩子多說話的方法

孩子的語言發展一向有很多家長關注,尤其是到幼稚園面試的季節,總覺得小朋友說話太少、不夠主動,好像逸兒(化名)媽媽一樣。剛滿兩歲的逸兒平時大多「咿咿呀呀」、講「BB話」,偶爾會有些單字,例如:媽媽、餅、畀等等。媽媽見她說話比同齡小朋友慢,十分擔心。 一個手勢眼神獲得所需 在評估過程中,逸兒一舉起手,工人姐姐已經把水樽遞上;過了一會,逸兒嗯了一聲,媽媽便替她穿外套。總之逸兒有什麼需要,只要大喊一聲(甚至一個眼神、一個手勢),身邊的人就很醒目、很快的了解並滿足她的需要。媽媽問:「我們熟悉逸兒,當然知道她想怎樣,但日後返學怎麼辦?別人怎能明白她?其實她明白很多指令,例如我們叫她掉垃圾,她聽得懂而且真的懂得走到垃圾桶旁,但她就是不肯說話,我們可以怎樣令她多說話?」 要令小朋友多說話,首先要知道我們說話的目的。小朋友說話大致有兩個目的:提出要求(Requesting)和表達意見(Commenting)。而對於逸兒這類兩歲多的小朋友,配合他們的認知發展,他們的溝通目的,佔大多數的都是提出要求。 所以,我們要針對提出要求這目的,製造溝通機會。 逸兒的生活,其實沒什麼溝通需要。每當她有要求時,身邊人在她說話之前就已經滿足她的需要了,是名副其實的飯來張口。其實要解決逸兒問題也不困難,家人可以在觀察到逸兒有需要時,先停一停,問問她想怎樣,讓逸兒有機會用語言表達需要。 讓孩子以說話表達需要 除了日常生活之外,我們還可以「製造」更多提出要求的機會。例如:玩一些需要大人幫忙的玩具,例如需要上鏈的玩具,要小朋友說話叫大人幫忙;又或是把小朋友想要的東西,放到他拿不到但看得見的地方,要他說話才拿給他。遇到小朋友喜歡吃的零食,不要整包餅乾或整盒果汁給他,反而逐塊餅乾或一小口果汁地給予,每次都要求小朋友說「要」才給一小塊餅乾,增加練習機會。這樣,既可以讓小朋友不斷練習,又可以控制零食的食量,一舉兩得。 但各位爸媽,有一點要謹記,小朋友一旦用語言表達了自己,說了「要」之後我們就要立刻有反應,別以為自己成功找到方法讓小朋友說話,就想他再說幾次才給他們所要求的,也別說「你講多次『要』吖,我就畀你」。 因為我們要教導小朋友最直接、最快的因果關係,就是一用語言就能達到溝通目的。 所以,要令逸兒多說話的方法,比起醫學理論,更重要的是改變小朋友的生活習慣,也要改變家長的生活習慣。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