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一塊豆腐的困擾

早幾天,我曾遇上非常棘手的一幕。話說晚飯時4歲的弟弟突然多手,用筷子連插了公家碟上某塊豆腐幾次,我還未及反應,8歲的哥哥立刻厲聲喝罵:「一陣你自己食番呢嚿豆腐呀!」弟弟隨即爆喊,不斷跺腳。 按常理,孩子以未夾入自己碗的食物來做「試驗」,的確並不適當,但要處置也不難。大人只需平靜教導正確的餐桌禮儀,同時指示他照吃自己撥弄過的食物,切勿暴殄天物,一般很快就能簡單解決。無奈的是,近日哥哥的「糾察意識」非常高漲,常以苛責口脗責備弟弟,以致弟弟易起自衛,只知哥哥不饒人,卻看不到自己不是,往往更反過來要我安撫,結果原先一個孩子的管教問題,變成兩個孩子較勁的問題。這晚正是同一模式再次上演,哥哥急先鋒上身,我只因慢了半拍,就錯失了簡單解決的先機。 處理孩子扭計 要先情後事 對於鬧彆扭的孩子,我知道最好的做法是「先處理情、後處理事」,鬧情緒的是弟弟,我自然該先疏導他。但我也知道,凡面對涉及兄弟衝突的情景,不管誰對誰錯,絕不能給任何一方有偏袒的感覺。哥哥「急誅」細佬之舉,並沒顧及弟弟感受,固然不當,但弟弟的餐桌行徑是問題重點,我也要給個「公道」說法。 我第一句先肯定弟弟感受,「媽媽知道,你畀哥哥鬧,覺得好慘」。同時為照顧哥哥觀感,我也肯定哥哥指出的問題,「不過亂篤出面嘅豆腐係唔啱㗎喎」。弟弟聽罷,踢腳更激烈,似乎我的話不受用。反而是哥哥似乎回想起之前我曾勸他勿對弟弟太兇,主動道歉:「阿弟,頭先係我太惡,對唔住呀。」 兄弟爭執 宜表公正 我見哥哥不在呷醋狀態,相信他已收到媽媽公正之心,不用再同時兼顧他,可以專注拆解弟弟的情緒反應。但問題是,弟弟當刻的情緒究竟是什麼? 《童年的困擾》一書提到,親子溝通的關鍵是「反映孩子的感受」。孩子詞彙有限,難以表達內心世界,如果大人能適切回應他的感受,孩子會覺得自己得到了解。「父母的同情有如情感的急救護理」,「能治癒受創的感受」。如此,孩子就能紓解鬱結,有力量走往下一步,例如聽指示、學習正面的行為。 助孩子反映感受 有利親子溝通 這理論是我十分信服的,但要真正「幫孩子說出心事」並不容易,要反覆試練。像在這晚,我一開始就極不順利。我很直接地以為,弟弟鬧情緒是因為「被批評」,所以極力回應他「被批評的確好難受」,「被哥哥大聲喝好唔開心」之類,卻似乎沒作用。後來我不經意提到,「篤豆腐確係唔啱喎」,弟弟更加歇斯底里,我心裏有點氣,就說「媽媽已好努力嘗試理解你,但係我都有我極限同立場㗎喎」。 那一刻,我本來差點就放棄,回到「阿仔唔聽話,唔認自己錯」的判語作結。但我甘心以此為結論嗎?突然,我靈光一閃,也許他其實一開始就知錯……? 於是,我試着問他:「其實你都知道篤豆腐唔啱,係嗎?」他即時放聲而哭,我知道說中了,那是釋放情緒的哭喊,於是進一步說:「你好後悔自己亂篤豆腐。」哭聲更大更慘,但我聽得出還未夠,孩子內心還塞着一個包袱。 我嘗試想,做錯事的人為什麼會後悔、內疚,小孩子最關心的又是什麼。「你擔心做錯事,媽媽會覺得你曳,唔再惜你?你好驚?」弟弟隨即淚崩,喊得非常淒涼。我即時大力抱着他,告訴他,做錯事也可以得到寬恕的,而且不管他做錯什麼、做錯幾多次,他都一樣是乖孩子,媽媽都一樣愛惜他。就這樣,他很快就沒事了,如書中所說「治癒」了。 小小一塊豆腐,沒想到在孩子心裏翻起罪與恕、愛與安全感的複雜感情衝擊。我慶幸自己拆解到最後,讓孩子釋懷,更讓我真正認識他的內心。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締。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