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健康】唔想小朋友壓力爆煲?脊醫教你5招減壓方法

內容提供:陳嘉賢(脊骨神經科醫生) 壓力閾(Stress threshold )是指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如何回應壓力。當我們處於壓力之中,而所承受的壓力是在我們的壓力閾範圍內,我們便有能力調節壓力,讓身體得以繼續正常運作。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壓力閾?就連我們的孩子在面對壓力時,即使壓力相同,反應也會因人而異,有些孩子天生擁有較高的壓力閾,有些孩子則透過後天培養,提供抗壓能力。 當孩子對壓力有較高的壓力閾時,他們大多能頭腦清晰、保持冷靜和輕鬆的狀態。反之,當孩子的壓力閾較低,壓力一旦出現,他們的肌肉可能會收緊、心率加速、呼吸加快,而心靈也會充滿惱怒、氣憤、焦慮和困惑。 因此,家長和老師應多加互相溝通,以了解每個孩子個性的差異和壓力閾的不同,以便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鼓勵他們發展天賦、強項和技能,並幫助每一個孩子充分發揮潛力,擁有健康的身心靈。   關注孩子減壓5大法 1. 注意壓力閾是否過大 在早前分享過的文章中,我提及當某人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時,身體會發生反應,例如:出現呼吸困難、頭暈、頭痛、噁心、肌肉緊繃、冒汗、腹痛不適、難以入睡或無法上廁所等症狀。假如你的孩子有此情況,可能是壓力閾超出孩子所能承受的,父母應多加留意。 (圖片來源:Mikhail Nilov@Pexels) 此外,家長及老師亦應該經常保持溝通,了解他們日常中如何應對學校、家庭、學業或課外活動等不同的壓力,這有助家長和老師能全面地根據孩子的壓力閾來調整他們的課業或家務。   2. 經常聆聽 定期與您的孩子溝通,並嘗試從他們的角度了解其狀況。這樣可以幫助您和孩子思考他們的情況,並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記著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千萬不要將您的孩子處理壓力的能力與其他孩子比較。 (圖片來源:Ron Lach@Pexels)   3. 讓孩子每日有固定放鬆時間 讓您的孩子每天通過休息、玩耍、午睡、做他們喜歡的事情,又或做運動和鍛煉等來放鬆身心。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有助於產生稱為內啡肽的「快樂荷爾蒙」,對紓緩壓力尤為重要。 (圖片來源:cottonbro@Pexels)   4. 鼓勵孩子與同齡兒童互動 多與同齡孩子互動,對學習健康的社交技巧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孩子能從同齡朋輩身上,互相學習,亦因為年齡相若,彼此的能力差異相對較小。這種互動,不僅有助消弭因成長不同所帶來的差異而產生壓力感,更為孩子們提供健康的方法來學習管理壓力。 (圖片來源:Eren Li@Pexels)   5. 脊醫治療 脊醫治療可以幫助孩子放鬆肌肉和疏通神經線,讓身體更加平衡,改善呼吸和減少身體的壓力。 (圖片來源:互聯網) 陳嘉賢(脊骨神經科醫生)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買不到口罩,親子還可以做什麼?

  疫症當前,全城忽地出現口罩荒。為了口罩,有人排了好多個鐘頭仍無法買到,有人付了很多錢卻發現原來是騙案。大家人心惶惶,彷彿一沒口罩就會被傳病菌而活不下去,一沒口罩就會變成超級播菌者而遭人指責。除了竭力去找方法買口罩之外,親子亦可跟從以下貼士做好自己:   1. 齊齊清潔家居 趁著假期,親子可以分工合作,清潔家居之同時,亦清理好個人物品,減少不必要的物品堆積,讓家居成為乾淨清爽之地,免細菌滋生。   2. 與人保持適當社交距離 根據港大微生物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所言: 為減少被飛沫接觸傳播,大家要避免與人握手,並盡量保持「6個階磚」距離。 當然回到家中,大家難免近距離接觸,但要具備善用公筷之類的衛生意識,同時亦要避免過份親暱、口水互送的親密行為。   3. 跟從醫管局的「潔手七式」 袁國勇又指,如有手部接觸,要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即使沒有搓手液,用洗潔精亦可令病毒傳染力大減。洗手方法方面,親子可跟從醫管局推動的「潔手七式」。   瀏覽更多《停課不停學》文章,請按此。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4. 自製口罩或善用一些圍巾做部分保護 網上有一些教導人自製口罩的短片,假如找不到正統的口罩時,親子可以在家一起做一些替代品來遮擋部分細菌。 另外,坊間一些防風或防塵用的口罩或圍巾,都可用作遮擋面部口鼻等重要位置保護,但須留意每日定期小心清洗。   5. 善用其他平台、減少外出 親子減少外出,是最直接減少病菌的方法。大人可善用網上購物平台、網上銀行、Whats app、電話、電郵等電子媒介等,處理不同事務。孩子亦可善用不同的平台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和遊戲 ,從而減少外出機會。   6. 增強自身抵抗力 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免疫機制,幫助我們抵抗外來病菌侵襲。所以我們大小老幼在這期間,都要飲健康的清水或自製飲料、吃恰當有益的食物、做適當適量的運動,並有足夠的睡眠。這樣身子養好了、抵抗力提升了,病毒自然就不易入侵了。   7. 保持身心健康 保持心境愉快、平安恬靜、常存正向感恩心,都會令我們的身體多了一層防禦膜,令病毒不易入侵。在這方面,家長有需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每天接觸正面的資訊、積極的生命故事、悅耳開心的歌或影片、齊齊又玩又學等,令我們的身心變得健康快樂多一些。 當然如家長或孩子的情緒感到困擾,以下的熱線及網上輔導資源應可幫到大家 總而言之,以上的事不單是自身的事,而是全家人、全城人都要做的事。當然除了好好地保重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我們都可以多多學習以安全的方式關心其他有需要的人,令香港成為健康有愛之城。   內容提供: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   韓曄姑娘(註冊社工)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背景電視」親子大忌

不少都市人都習慣一回家就打開電視。就算沒有人觀看,有些背景聲音,感覺都好像熱鬧一點。但家有幼兒的家長要留意了:原來「背景電視」對幼兒的遊戲體驗和親子互動,都可能有負面影響。 美國學者Marie Schmidt用實驗,探討背景電視對幼兒遊戲的影響。團隊把一至三歲的幼兒帶到實驗室,讓他們在父母身邊獨自玩玩具。實驗室的設計和家居環境相似,中間放有一部電視,由研究人員遙遠控制。研究人員發現,在實驗的任何時段打開電視,幼兒玩玩具的時間都會變短,玩玩具時的專注力亦會降低。值得留意的是,電視播放的節目並非為幼兒而設,而幼兒亦幾乎沒有抬頭看電視,但單是背景聲效,就足以令幼兒的遊戲體驗變差。加拿大學者Alissa Setliff用類似方式研究六至十二個月的幼嬰,結果顯示幼嬰在背景電視的影響下,會縮短望向玩具的時間,玩玩具時亦顯得較為「散漫」。 電視開着 家長傾向忽略幼兒 背景電視對親子互動又有何影響呢?美國學者Heather Kirkorian讓父母和一至三歲的幼兒在實驗室自由活動,並在特定時間把電視打開。結果發現,當電視開着時,家長和幼兒的互動次數減少,不會主動跟幼兒對話或參與幼兒的活動。就算幼兒主動與家長溝通,家長亦傾向忽略幼兒的提問,亦較容易「答非所問」。近年加拿大學者Mary Courage研究六至十八個月的幼兒後亦有相同發現:當電視開着時,父母較少與幼兒對談,亦較少與幼兒玩玩具。 聲效分散注意力 為什麼會這樣呢?來自電視的背景聲效,通常是人的對話,會隨着節目的推展和廣告的穿插而不斷改變。這些聲效不停地刺激幼兒和家長的大腦,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自然會影響他們的遊戲和互動。現代科學已證實,遊戲和親子互動對幼兒發展極為重要,如果幼兒正在一旁遊戲,家長又沒有打算觀看電視,為什麼不乾脆把電視關上,好好享受親子時光呢?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 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