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姓家長:名校與離地精英

近期本地傳媒報道,某香港名校在派位時留給舊生們孩子的比例可以高達四成。 看到這報道,就令我想起近兩星期前英國《衛報》刊登了一篇由一位歷史學家與一位經濟學家聯名的文章(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9/jan/13/public-schools-david-kynaston-francis-green-engines-of-privilege)。兩位作者指出,英國各行各業的精英都幾乎清一色都曾在一群學費昂貴的私校就讀、就讀者甚至是世代相傳,而這現象製造的社會不公亦為英國帶來多方面的負面影響。 在香港,除了個別的國際學校,像英國那樣學費極度昂貴的私校相對地較少。但這並不代表香港沒有一群以母校來界定的精英。如果大家看看香港的政府、商界(白手興家的老一輩除外)或專業精英,他們很多都是來自一小群香港本地傳統名校、香港較有名的老牌國際學校或英國貴族寄宿學校。 當然,大家可以說,本地名校與英國私校不同。本地名校的學費在政府津貼下算不上是昂貴,並不會構成英國那種只有富裕家庭才能入讀精英學校的情況。還有,就算香港是由一小群名校畢業生帶領,又有何不好?難道我們想「蠢人治港」嗎?不過,這說法好像未必成立。 香港社會都同樣需要學校與學校之間資源上較平均的教育制度,才能令大家不覺得需要一窩蜂報讀名校 首先,不少名校現在都走直資路線,而直資學校亦是靠學生的履歷與面試去收生。典型被取錄的學生有不少都是「十項全能」、談吐上又符合中產或以上經濟階層要求的。試問是哪些家庭會有資源讓孩子私底下學多樣東西?這是呼之欲出吧。就算是派位收生的名校,正如近日本地傳媒所報導,很多入讀者的父母都是舊生,變相令精英階層世襲化,就算父母不是舊生的孩童在入學後都會有壓力要做到需要不少金錢才能造就的「十項全能」。換句話說,本地名校以愈來愈成為既得利益者後代的樂園,難以像以前那樣造就社會階級流動。 第二,而或許是更重要的,就是在社會各界有「話事權」的人大多來自一小群名校的後果。表面上,讓「名牌貨」去帶領社會好像是一件好事。但當社會是被一小群來來去去都是源自同一個小圈子的人去控制時,他們就算是意識形態上各有不同,但始終在帶領社會時來來去去都只會是有同一套思維模式、同一套處事方式、同一套在意或潛意的優越感。而這亦變相會令社會領導者日漸變得與普羅大眾脫節,變得愈來愈不懂民疾苦或難處,愈來愈離地。我看不到這對我們社會長遠均衡發展有何好處。 或許,正如上述《衛報》文章所結論,香港社會都同樣需要學校與學校之間資源上較平均的教育制度,才能令大家不覺得需要一窩蜂報讀名校、才能逐漸解決精英離地的問題。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