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姓家長:少年耶穌父母的智慧

聖誕節期間,天主教及不少基督教教堂除了重述耶穌誕生的故事外,亦會重述耶穌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片段。其實,《聖經》對於耶穌幼年與少年時生活的覆蓋十分少,但其中一個故事卻或許可以為孩兒踏入青春期的父母帶來一些反思。 *** 《聖經》:「每年逾越節,耶穌的父母必往耶路撒冷去。耶穌到了十二歲,他們又照節日的慣例上去了。過完了節日,他們回去的時候,孩童耶穌卻留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未發覺。他們只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後,才在親戚和相識的人中尋找他。既找不著,便折回耶路撒冷找他。」 踏入青春期的少年不時會開始愈來愈多自己的主見。作為父母的,第一個本能反應往往都會是把少年看顧得很緊、過問得很多。不過,無論如何,少年好像總是有辦法在思維或行動上逃出父母的五指山的,而且父母可能會發現得比較遲。當父母最終發覺孩兒「離隊」時,都總會一路四周尋找好像是迷失了得孩兒,同時亦問自己,為何會看漏了眼? *** 《聖經》:「過了三天,就在聖殿裡找到了耶穌。他正坐在經師中,聆聽他們,也詢問他們。凡聽見他的人,對他的智慧和對答,都驚奇不止。他的父母一看見他,便大為驚異。耶穌的母親就向耶穌說:『孩子,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 每當父母發現少年在思維或行動上逃離去了哪裏時,通常都會感到驚訝。若果父母覺得是好事的,就會心裏一句「吓,原來個衰仔/衰女識呢啲㗎咩」,若覺得是壞事就會質疑「點解會搞埋啲咁嘅嘢㗎」。不過無論如何,父母對少年的本能反應始終都會是「你喺度做緊乜?知唔知咁樣會擔心死人?」 *** 《聖經》:「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 當父母表示擔心時,少年通常都會在這一刻最「抵死」。他們未必好像《聖經》故事內耶穌那樣說到自己是在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不過少年有時都會說到那麼大!),但他們很多時至少都會說類似「講你哋都唔明㗎啦」的說話。就在這一刻,父母的反應就變得關鍵了。 *** 《聖經》:「但是,他們不明白耶穌對他們所說的話。耶穌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註:這是耶穌父母的家鄉],屬他們管轄。他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 事實上,時代與潮流不斷在變遷,作為父母的不明白少年的新動向亦是不足為奇。關鍵就是,父母會否反應與少年的思維或行為上偏離不成正比?還是父母可以像耶穌母親那樣,見到耶穌還是願意回家就暫且見好就收,不反應太大,然後靜觀其變?試想想,如果耶穌母親在耶穌十二歲那個年少氣盛的年紀來大罵他的行為,會否令耶穌愈叫愈走,更難假以時日成大器? 對於父母來說,面對少年的各種改變的確是不容易。雖然時代已變,但古人在面對這問題時的智慧都仍是不容忽視。

詳細內容

家教明言:風災善後 都是學習良機

「小文,今日你學咗啲乜嘢呀?」家長們總有一個奇趣的想法,以為學習只會發生在稱為學校的石屎建築物內,走出校園,就是一天學習的終結。或許,你會馬上問:那麼,教育應該在哪兒發生?其實教育在哪兒都能發生。 延展對校園的想像,其實社區處處也是學習園地。透過社區服務來達至學習效益的理念,在1960年代的美國已經相當盛行,當時不論是學校、教會或青少年團體,都很重視由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Dewey)所提倡以經驗教育理論為基礎的學習模式。 教育不止在學校裏 隨着都市不斷的發展,家庭之間的隔膜漸漸生成,都市人連鄰居的姓氏也說不上…… 再看看香港,1960至1980年代的一輩鄰舍互助,社區連繫密切,村口華嫂添丁,當晚鄰村李太已為她送上薑醋,那一代的小孩子從小已秉承「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信念。隨着都市不斷的發展,家庭之間的隔膜漸漸生成,都市人連鄰居的姓氏也說不上,更遑論社區間的互相照顧。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掌握了過去時代未有過的海量知識,卻也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了過去的美好。近年教育界開始關注培育學生投入社會關懷與正向服務,不少學校也舉辦體驗式學習。但就算未能透過學校參與,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隨時有關懷社區的機會。 把握關懷社區的機會 9月的一場風災,讓香港經歷了不一樣的周日。當日大家的手機短訊群組,幾乎直播着各區在烈風下的情况,長堤巨浪滔天、低窪地區水浸過腰、高樓幕牆玻璃飛碎……市面滿目瘡痍。翌日滿地樹倒,多條公路幾近癱瘓,過目盡是淒清。依然「熱鬧」的,本以為只有鐵路月台上水泄不通的上班長龍,卻沒想到,當天下午收到朋友轉寄將軍澳義工清潔群組資訊,原來有一班熱心居民正發起清理將軍澳海濱長廊及附近的環境。呼籲傳得飛快,不久群組又傳來相片,海濱長廊已集結了一群熱心的義工朋友,媒體也在報道這事。 居民攜手清理 凝聚社區 家庭之間素昧平生,卻因着這次義工服務而攀談協力,成了將軍澳這個無街之城的真街坊…… 身為該區居民,我當晚也參與其中,做點該做的事。令我感動的,是不少父母帶同年幼子女來一起做義工。有小孩落手挖土起磚,親身理解到服務社區是需要堅持和付出汗水的;亦有家庭之間素昧平生,卻因着這次義工服務而攀談協力,成了將軍澳這個無街之城的真街坊;又有義工和孩子因為打通了一小段單車徑而欣喜若狂,大概是因為他們經驗到愚公移山的意志! 《聖經》記述了一個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耶穌問聽道的人,誰是他們的鄰舍?耶穌的答案很簡單,就是你看得見有需要的那位。家長們,怎樣教育孩子關心別人?答案直截了當,和孩子一起行動吧。 作者簡介:全國十優機械人教練,多年推動創意及STEM教育;近年於任職學校發展繪本及家長工作,希望把創意融入親子教育,讓孩子和家長共繪美麗溫柔的天空。 文﹕鄭家明(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家長教育主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