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教授演講廳:人工生態海堤「一鷄三味」

全球氣候變化引至極地冰川溶解,海平面不斷上升。禍不單行,赤度上的海洋暖化亦促使較強勁的颱風(如「山竹」)在夏季形成。水位上升加上颱風引致的風浪潮對沿海城市構成莫大威脅。三面環海的香港能怎應對這氣候變化帶來的環境挑戰呢? 既能保護海岸,亦能優化海濱,更能改善生態 與本港中環的情況相似,美國西雅圖政府為了疏導交通,決定在Elliott Bay海邊地底建造一條行車隧道,亦決定更換已老化的海堤。該政府為此工程進行了廣泛及深入的諮詢,聽取各界意見後,達成了一個既能保護海岸,亦能優化海濱,更能改善生態的「一雞三味」方案: 1)新海堤比現有的高9呎,以應對未來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能更有效抵擋巨浪侵襲。 2)新海堤能推動親海文化,優化海濱走廊,讓人們欣賞海景及善用海濱作休憩之用。 3)新海堤具生態保育作用,是海洋生物棲息之地。它是由環保物料建設的生態走廊,可增加海洋生物多樣性,並為受保護的野生三文魚提供了覓食場所、棲息生境及安全遷徙的通道。水面上的海濱長廊以玻璃磚砌成地台,好讓陽光透射到水底下的生態走廊,使海洋植物如海藻能健康生長,為海洋生物提供糧食。 另外,由於在日照下捕獵性的海洋動物數量會較少,因此三文魚的幼魚亦會較安全。 香港的現有的人工海堤主要有兩大類:(1) 垂直的海牆:主要建於碼頭和船行航道;(2) 斜式的防波堤:主要以大石或花崗岩石砌成的斜式防波堤,建於海域較寬闊及浪大的海邊。   退潮時,大家也許曾見過生長在海牆上的潮間帶生物,但物種數量並不多,大多只是一些藤壺、石蠔和水曱甴吧。反觀,在同一水域的天然岩岸上,則可見到各式各樣的潮間帶生物。為甚麼呢? 天然岩石經過百萬年的風化侵蝕,形成凹凸不平、大小水池及各式各樣的孔穴和間隙,它們適合不同生物躱藏、棲息和覓食。當夏季中午烈日當頭時,一般岩岸石面上的溫度可超過50度攝氏,不能移動的生物如藤壼和石蠔亦會被「煮熟」至死。然而,温度在位於有貯水的石池或有遮陰的間隙可較開放石面低5至15度攝氏,讓生物避免直接日曬及增加存活率。小動物亦可以躲在孔穴和窄縫隙去避開捕獵者。再者,岩石表面生長了大量的細菌和微生藻(統稱「生物膜」),可供素食的螺貝類和浮游動物食用,豐富食物鏈和促進生物多樣性。岩石上片佈的綠色、黑色和棕色斑紋便是由不同細菌和藍綠藻所形成的生物膜。 在海牆上可找到的生物種類和數量均較少 相對天然岩岸,一般海牆表面結構較為簡單,並沒有遮陰或貯水的地方,其上的海洋生物在水退和烈日下較易被「乾煎」脫水致死。牆上的生物膜亦因此被矖乾,初級食物鏈因而被折斷,不利生物覓食和居住。所以,在海牆上可找到的生物種類和數量均較少。 透過模仿天然岩岸,現有的人工海牆上可蓋上生態磚塊,這些磚塊加入了貯水、遮陰及大小孔穴的元素來豐富海牆上生境的複雜性,以加強潮間帶生物的存活率。為了促進生物膜的建立,這些特製石屎磚的酸鹼度為9-10,比一般石屎的13度較低,有利細菌和微生藻類生長。磚的表面加上了微細的凹凸坑紋,讓有機物質依附,為細菌和藻類提供營養。過去一年多,我們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的科硏團隊在屯門和大嶼山的海牆上掛上生態磚塊,做了一個為期一年的科學測試。結果發現,在生態磚塊上找到的物種數量比原有的海牆高出一倍多,亦與附近天然岩岸上所錄得的物種數量相近,結果證明人工生態海堤能提高生物多樣性。 利用天然物料和植物來建設生態海堤的, 這個概念叫做《Building with nature》 除了使用生態石屎組件來建造人工生態海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天然物料和植物來建設生態海堤的, 這個概念叫做《Building with nature》(深度閱讀:http://goo.gl/W8KxF3)。在大嶼山東涌的最新填海區,土木工程拓展署將會興建大型的人工生態海堤,當中亦會建造泥灘及種植不同本地的紅樹品種作為天然防波屏障。紅樹和泥灘能為各種潮間帶生物如招潮蟹和彈塗魚提供覓食和棲息居所之餘,同時又能綠化環境。爸媽亦可以帶孩子到泥灘觀察海洋生物, 一家大細樂在海濱呢!生態海堤既能防波,又能促進親海文化和保育海岸生態,豈不是「一雞三味」 城市海岸線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方案麽?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