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認知應對策略 失敗後識振作

上回提到在孩子的情緒能力發展上,家長在信念培育、行為模範、技巧指導及應用等,均有其重要的角色。綜合各種不同的情緒處理方法中,當中包括一些教導孩子以特定的想法,去安定自己情緒和感受,有關方法稱為「認知應對策略」(cognitive coping strategy)。 心理學家曾嘗試尋找一種比較有效的認知應對策略,好讓孩子在感到不安、壓力,或遇到不愉快感覺的事件時,能夠更有效地安慰自己,平靜過來。當中的應對策略包括: 一、反覆沉思(Rumination):反覆回想及思考這次失敗的原因,例如「今次演出為什麼會如此差勁呢?為什麼走錯位呢?」、「為什麼東東跟我遊戲時會突然離去呢?是不是我不小心觸怒他?」 二、保持距離(Distancing):以觀眾(第三者)的角度,如看電影般看回事件,例如「今次『他』考試成績不理想,『他』覺得如何呢?」、「同學都不跟『他』玩,怎麼辦呢?」 三、安然接受(Acceptance):留意感受的同時,不去判斷它是好是壞,只需要接受它「會來也會去」(Come and go),例如「同學沒有邀請我去生日會,算啦。」、「老師說我做得不夠好,由他吧,之後會沒事。」 四、正面重估(Positive reappraisal):思考事情當中有什麼令自己進步,變得更強大,例如「今次賽跑輸了,但我在過程中學懂了什麼?或許下次我可以試下跑大步一點。」、「今次做數學題後沒有複檢文字題部分,下次我要好好預留時間複檢。」 「正面重估」最有效恢復情緒 研究結果發現,「正面重估」特別有助孩子從不安中,將焦點重新集中在下一次如何克服困難,能夠較快速地從負面情緒中恢復過來。 因此,當孩子遇到不安、挫敗或傷心事時,家長在用心聆聽孩子的感受後,不妨引導孩子思考在事件過程中的得着,例如學會了的知識和技巧等,好讓自己收拾心情,繼續成長。 至於如何具體地執行「正面重估」的方法,請留意下一期文章。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