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閱讀] mamasmart創辦人何岸推介 給孩子接觸哲學的4本繪本

哲學題:你眼前看到的,就等如現實嗎?現實世界裏,甚麼是真、甚麼是假? 生命裏每一個疑問,都可以是一道哲學命題;這些問題,不限於成年人才能接觸,小朋友也可以用孩子的邏輯去理解世界。今天找來幾本帶哲學意味的童書跟大家分享,家長不妨先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閱讀及思考內容,再聽聽他們的感想! 內容提供:mamasmart 1. We found a hat 作者:Jon Klassen 出版社:Walker Books(英國) 一個關於喜愛、關係和擁有的故事。就像林夕寫《富士山下》:「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簡單卻帶有豐富層次感的敘述,配以淡淡的落霞和晚空,更添一份浪漫。 2. Knigi 小鬼柯尼基(中文版) 作者:班傑明 . 索米哈德(Benjamin Sommerhalder) 出版社:小熊出版(台灣) 作者Sommerhalder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同時是瑞士獨立出版社Nieves的創辦人,專門出版藝術書和zine。Knigi是他第一本繪本--「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就是小鬼Knigi想告訴你的事! 3. It might be an apple 作者:Shinsuke Yoshitake(吉竹伸介) 出版社:Thames & Hudson (英國) 書中主角透過一個蘋果引申無限想像,並質疑眼前的這個蘋果,是否只是一個蘋果……人類如何求證現實與存在?深奧與簡單,也只在乎如何選擇! 4. 砰砰!(中文版) 作者: Davide Cali 出版社:木棉樹(香港) 《砰砰!》是生於瑞士的意大利作家Davide Cali二O一五年的作品,數年前由「木棉樹出版社」翻譯成中文版,當年聽出版社老闆雅文親自介紹這本書,個人非常喜歡:故事幽默、圖畫有趣、非常open的結局,可是也因為太open對家長增加了共讀的難度,成為了出版社其中一本最不暢銷的繪本。在這裏希望能為《砰砰!》平反:故事驟眼看是有點虛無,但字裏行間卻存在很大的思考空間!如果你有機會遇到這本書,請給它一次相識的機會!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東非「師」語] 一張獎勵貼紙的力量

小息鐘聲響起,我立時收拾桌子上的手提電腦、筆記本和文具,從背包裏拿出三疊分別有「小熊維尼」、「反斗奇兵」和「冰雪奇緣」的獎勵貼紙,走到課室門前。一如所料,我還沒有坐下,五六位中一預備班的學生以時速九秒九的跑過來,在我面前煞停。「你們都準備就緒?」他們擠眉弄眼。「要一氣呵成,否則從頭再來!」 每次回港必定大量入貨貼紙。 積極爭取獎賞 他們排成一條直線後,帶頭的是個子小小,但勇氣卻不少的Trevor。他筆直的站著,雙手放在身後,定睛的注視我,氣定神閒、字正腔圓的背誦: 「《聖經》詩篇一零三篇8節如此說:『耶和華有憐憫和恩典,不輕易發怒,充滿慈愛。』」如此自信,實在無懈可擊。「太棒了,Trevor!來!選一張你喜歡的貼紙!」此時,排在後面的同學已按捺不住,一擁而上;有些給Trevor意見,建議該選哪張才好,又有些趁機鎖定自己的心頭好。 喜歡Hosea的「紙膠帶」手錶嗎? 「讓Trevor自己選擇,那是屬於他的獎勵!」他靦覥的指著「反斗奇兵」的「巴斯光年」,我點頭示好,他便把貼紙撕出來,貼在他的My English Passport (類似香港超市儲印花換禮品,每集齊五枚貼紙,學生便會得到一份神秘禮物)。我瞥看他的passport,發現只要他多拿一張貼紙便可以獲得第一階段的獎賞,無怪乎他如此大聲的說:「Miss Samwise,謝謝您!」站在他後面的David上前…… 學生喜歡收集貼紙之餘,更將passport填上顏色。 貼紙背後的3大「企圖」 我喜歡給學生貼紙,卻不隨便亦不吝嗇給他們,總會設計一些簡單的英語活動讓他們自由參與,從而締造獎賞貼紙的機會。我相信,主動爭取回來的東西,往往比那些免費贈品來得吸引。 每禮拜我按著授課內容,挑選相關一些《聖經》經文作為每週金句。例如,這個禮拜我們學習何謂形容詞,便選了Trevor背誦的那節經文,裏面用了幾個形容詞來修飾名詞「耶和華」:「compassionate」、「gracious」、「slow」、和「abounding」。 說實話,背誦對烏干達的學生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毫無難度,我卻另有「企圖」:一是訓練他們的勇氣--主動接觸不是「食人族」的老師和表達意願的膽量;二是讓他們經驗被肯定和獲得獎勵帶來的喜悅,這是他們在成長中缺乏的;三是讓他們嘗嘗擁有的滋味--自己爭取回來的東西永遠屬於他們,沒人可以奪走,知識如是,貼紙也如是。 去年送出十二張「歲次己亥(豬年)」的郵票小全張,不到五分鐘便給學生「秒殺」。 當然,我沒有想過這些對香港學生一點都不陌生的卡通人物貼紙,對烏干達的中一生來說是新鮮事。當他們獲得其他獎勵(如香港郵票和紙膠帶)時,彷彿如獲奇珍異寶,珍而重之。「Miss Samwise,這學期終結,我會帶上這本passport回到農村,我的監護人一定為我自豪。」Christine給我看她那本貼滿貼紙的passport。 還有Hosea在上課前,特別給我看他怎樣用紙膠帶美化他的手錶,Trevor則為他的塑膠水樽來個大變身--給它穿上一件用紙膠帶造成的新衣。 Trevor的水樽不再是跟其他同學的一模一樣,乃是獨一無二了。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東非「師」語] 由畏師到敢言   來之不易的勇氣

不要小看學生在課堂舉手發問或回答問題,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平生的第一次。 某禮拜五的下午,如常是中一預備班紅組的英文堂。我跟學生正在核對測驗卷。 來到卷目最後部分,題目需要學生在新約聖經《路加福音》第八章26-39節一段敘事經文中,識別不同類型的英語句式:如疑問句、感嘆句等。就在我著全班同學先一起誦讀經文那一刻,坐在班房中央的兩位同學Leticia和Benon突然提起測驗卷,臉帶笑容,筆直的站了起來。 我還沒來得及問個究竟,其餘二十二位同學立時響應。站好後,全班齊聲誦讀經文。 電影《暴雨驕陽》結尾一幕,學生站在桌子上向被革職的老師致敬。(網上圖片)   想起《暴雨驕陽》 我瞪著眼,發怔了好一會兒,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輕輕地滑落到嘴邊。我一邊嚐嚐這甜甜的淚水,一邊享受他們的朗讀。執教鞭十多年,從未感動到渾身起雞皮疙瘩。腦海裏浮現電影《暴雨驕陽》結尾的一幕:羅賓威廉斯飾演的老師被炒魷魚,垂頭喪氣回去班房收拾私人物件,一個一個學生站在枱上,以「O Captain!My Captain!」向他們尊敬的「非一般老師」送上符合老師脫俗作風的告別。羅賓威廉斯笑了,對學生說:Thank boys, thank you! 這兩幕雖有不同,但相同之處是學生因著內心那份無比的勇氣而激發出來的舉動。   日跑幾場的老師 在烏干達的中小學課堂裏,師生比例大概是1:80至1:200 不等。不少老師為了餬口,一天「跑幾場」,情況就如早上分別在港島和九龍兩間中學教數節課,下午匆匆忙忙跑到新界另一間中學多教兩節。先不說教學質素,他們要記下每班學生的名字已是一大挑戰。 在資源缺乏下,教學支援和師資培訓有限,老師多是chalk and talk,教學自然以老師為中心,而非學生。再說,老師在烏干達猶如洪水猛獸,不論是值得鼓勵或需要糾正的事情,學生均不敢吭聲,唯恐受到杖打(體罰在這裏是生活日常),師生互動是奢侈品。 站在我眼前的這群孩子,在TAS(The Amazima School)唸書還沒有一年,居然如此脫胎換骨,不但擺脫了過往對老師的恐懼,更主動帶領課堂節奏,這是何等的勇氣! 各科課堂使用聖經是TAS的特色之一。 也許您會問:他們為什麼無緣無故的站起來誦讀?我記不起何時在課堂跟他們說過,每當誦讀聖經時必須站立起來,以示對上帝和祂的話語的敬畏。做夢也沒有想過,他們會把老師的說話藏在心裏,並實踐出來,這不是每一位老師心之所願嗎?「謝謝同學們,這畫面肯定是老師在TAS 第一個學期教學最難忘的時刻。」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東非「師」語] 閱讀閱愛讀(三): 非一般的圖書推介

上回分享到「師生共讀」的誕生。我跟我的烏干達學生們共讀的多是繪本。插畫漂亮,故事較短,對上課進度影響不大。過了幾個禮拜,我轉做了書介。畢竟他們剛開始接觸課外閱讀,如何在林林總總的圖書中,挑選一本合適自己的讀物是一門學問。每次推薦一本故事書,我總會在他們最想知道的情節時賣關子——欲知後事如何?請到圖書館借閱此書。 您讀過他們推介的圖書嗎? 相關文章:[東非「師」語] 閱讀閱愛讀(一)--「邂逅」圖書 之後,我陪同他們到圖書館借書 (我們的學生是每週一次在英語課堂時段,分批到圖書館借書),遇著一些希望得到更多指引來挑選圖書的同學,我會給他們貼心的推介。學生Benon Kaseruzi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喜歡閱讀一些以故事形式道出社會議題的圖書,我鼓勵他看著名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其中一本名著《塊肉餘生錄》(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不要給這一百二十多頁的圖書嚇到,也不用深究每一個你不認識的詞彙。你拿著這本實體書,『坐定定』的一頁一頁翻開來讀,享受狄更斯帶你進入的世界就可以了。」 喜見同學在文字以外,使用插畫來表達她的意見。 相關文章:[東非「師」語] 閱讀閱愛讀二:另類「親子」共讀 兩個禮拜後,Benon在午膳時找我,說要分享他讀畢的第一本小說。我喜歡看見我的烏干達學生,克服了對老師的恐懼後,就是這麼的主動和跳脫。不用十分鐘,他便一氣呵成的把整個故事重點說完。我心裏忽發奇想:要不讓他來做書介?同儕分享學習經驗,有時比來自老師的指導更有效。「Benon,你願意把你剛才說的,化作文字,跟同學們分享嗎?」 這個「邂逅讀者的走廊」給予全校同學更多認識課外閱讀。 除了Benon,我還個別邀請多幾位有興趣分享圖書的同學,在課室來一個「同學推介圖書」的展覽。我給他們每人一張粉紅色海報卡紙,自由設計他們的分享。但我倒要求他們拿著推介的圖書,讓我拍一張個人照片,以彩色打印在A4紙上,然後過膠。這既可以讓推介更個人化,事後又可送給他們留為紀念,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推薦課外讀物,意義重大! 推廣閱讀包括課室閱讀氣氛的營造 不說不知,在課室展示學生作品對香港的師生一點不陌生,這裏卻是極其罕有。課室多是空空的四面牆,沒什麼粉飾。所以,當同學們的海報貼在課室時,引來全校同學的關注和討論,紛紛在小息、午膳和放學後前來欣賞。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東非「師」語] 閱讀閱愛讀二:另類「親子」共讀

上週提到烏干達的中小學生鮮有機會閱讀課外圖書,TAS(The Amazima School)圖書館那二千多本的課外讀物,對我的學生是沙漠中的綠洲。這扇閱讀之門開了,下一步是如何有系統的推廣課外閱讀,讓學生懂得閱讀、喜愛閱讀、持續閱讀。 聽完繪本作家分享寫作和成書過程後,插畫師即場示範如何用一塊木炭繪圖。 相關文章︰[東非「師」語] 閱讀閱愛讀(一)-「邂逅」圖書   從繪本入手 在閱讀領域上開荒,我黔驢技窮!擅於做一件事情,不代表懂得怎樣教會其他人,自己的閱讀經驗如是。一路走來,其實沒有什麼法子,零零碎碎的所謂心得,怎能有策略地推廣閱讀?再說,以往在香港任教中學,我的英語教學經驗多是公開考試班,不論是舊制的會考(HKCEE)/高考 (HKAL) 和現在的文憑試 (DSE),要在兩三年內充分預備學生應試已是一大挑戰,哪來時間和心力推廣閱讀?偶爾試過,也不過是蜻蜓點水。 去年機緣巧合下,圖書館主任邀請了一位繪本作家Cathy Kreutter和其插畫家Johnmary Mukiza到校分享。我既喜歡閱讀,又是語文教師和寫作人,希望把握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分享會之前做點預備工夫,讓學生投入和認識閱讀。左思右想後,我決定在講座前一天,抽起原先計劃好的課堂,來一個另類「親子」共讀——唸那位作家其中一本繪本給我的學生聽。 作者Cathy Kreutter(右)跟插畫家Johnmary Mukiza(網上圖片) 這想法源於多年前「姑侄共讀」的經驗:當我仍在香港的時候,曾試過幾次跟我兩歲多的雙生侄兒一起捧着圖書朗讀。我不曉得「師生共讀」的烏干達版本成效如何,還是硬著頭皮試一試。 班上「親子」共讀初體驗 那天課堂,我特意借來一張高腳凳,坐在白板前面,讓學生與自己有較佳的眼神接觸。「中一預備班的同學,我們今天不『上課』,一起閱讀明天到訪作家的繪本:《Tendo’s Wish》(點擊連結可收聽作者分享書介)。」我稍微舉起繪本,彩色繽紛的封面和一個非洲男孩的繪圖立時吸引他們。不論是班中最年稚的同學 (12歲),抑或是最年長的 (21歲),也把自己的椅子向前推,讓身體貼近桌子,雙手托著腮邊,露出雪白牙齒、目不轉睛的看著我。 第一本師生共讀的繪本《Tendo’s Wish》 在他們如此殷切的祈盼下,我在一班非洲孩子面前「初次啼聲」。翻開繪本,我開始講故事,聲演不同角色之餘,也配合動作,讓他們更投入。隨著故事的推進,我不時會停下來和他們作「對話式閱讀」,如提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故事下一個情節會如何發展?你要是男主角,下一步會做什麼?從他們的屁股幾乎要離開座椅的高舉右手,您就知道他們回應的踴躍。每次我挑選幾位同學回答後,其他沒有被選中的總會扁著嘴說:「老師,我也想發表一下啊!」 看著他們初次運用邏輯、想像力和角色代閱讀,我多麼渴望時間能停留在那一刻。下課後,他們紛紛走過來說:「Miss Samwise,今天是第一次有大人這樣跟我們講故事。您下次會跟我們說什麼呢?」就這樣,我開始了「師生共讀」。 今年中二學生Noel很滿意自己的畫作 初試了另類「親子」共讀,過了幾個禮拜,我甚至轉做「書介」。想知我這「書介」如何在學校向非洲學生推動閱讀?下禮拜再告訴您。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東非「師」語] 閱讀閱愛讀(一)-「邂逅」圖書

「Miss Samwise,我要告訴您一件事情……」今年中一預備班新生Jacob甫進入班房,跟我打招呼後,站在我面前,不願走到他的座位預備上課。他那驚訝的眼神告訴我,事關重大,非聽不可。「您看!海豚啊!」他拿著昨天在課室圖書館借閱的一本圖書《Dolphins》滔滔不絕的說著。 一本十來頁的小書《Dolphins》打開了Jacob的課外閱讀之門 「世上原來有如此奇妙的海洋生物。老師,您知道嗎?牠們是在水中行動最迅速的哺乳類動物,還有,牠們是智商最高的動物家族之一……」要是告訴他海豚是我最愛的海洋生物,去香港海洋公園和芝加哥海洋館就是為了看牠們一眼,到台灣花蓮也只是為了出海近見海豚,相信對於求知慾甚強的烏干達學生如Jacob,肯定不會放過我呢! (圖上)台灣花蓮的出海觀豚團及(圖下)香港海洋公園的海洋劇場(網上圖片) 一般學校圖書館沒有課外書 欠缺資源下,烏干達中小學的圖書館(國際學校除外)並非一個課外讀物的知識寶庫,乃是一處只收藏各科教科書和工具書,例如字典。以中一英文教科書為例,圖書館會存放大約三十多四十本的數量,並給每本編碼,從1至40。 每學年的開始,老師都會給學生配上一個號碼 。您若是1號,那麼每次上課便使用一號編碼的教科書。使用期間,學生必須保持書籍乾淨,不可在其上書寫。用後也要立時歸還,以便其他班別的同學和往後的師弟妹使用。每逢測驗考試將至,學生可到圖書館借閱有關教科書,方便溫習。 初中生學用圖書館 那麼,學生可以在哪找到課外讀物呢?原來除了國際學校的圖書館外,便是首都坎帕拉的大型書店。我居住的小鎮只有一家三百多尺大的書店,賣的不是教科書,便是中學公開考試(類似昔日香港的會考和高考)的補充練習。 在鮮有機會接觸課外圖書的背景下,認識學校圖書館是每一位TAS(The Amazima School)新生另一個放下已有知識,重新學習(unlearn、relearn)的重要學習經驗之一。 每學年的迎新週,圖書館主任走訪每班新生,除了介紹圖書館的運作,如書籍分類和編碼、借閱歸還程序,更多的是推廣課外閱讀、教導如何選擇合適圖書和保養書籍等等。簡介完畢,圖書館主任帶領他們到圖書館短暫參觀。之後圖書館主任會編排各級使用圖書館的時間表,讓學生開始每週一次在英文課時段,分組到圖書館借閱圖書。 TAS圖書館藏書量約2,000本,不論新書或二手書,全部從美國船運抵烏。當中涉獵類別30多種,如人物傳記、小說、科技等。 見書如見糖 我教的中一預備班是逢週三到圖書館借閱圖書。每次來到圖書館,他們就像小孩到糖果屋一樣,被琳琅滿目、五彩繽紛的各式糖果和棒棒糖吸引著,巴不得試吃每一款。同學們戰戰兢兢的從書櫃裏取出一本又一本的讀物,有些試閱頭幾頁,有些隨意翻看書中的插圖,又有些定睛閱讀書背的簡介。選定了圖書,完成借閱程序後,他們便迫不及待的開始閱讀。即使回到班房繼續課堂,還是忍不著把圖書放在書桌下,偷偷翻看呢! 今年中一預備班的Zahara從圖書館借書回到班房後,便迫不及待的閱讀。 當他們閱讀過後,總愛如數家珍的走過來跟我分享:「Miss Samwise,這故事裏的烏龜和白兔會說話的,牠們更賽跑,看看誰跑贏。」「Miss Samwise,原來您們吃飯是用兩支竹籤夾起食物,叫筷子。我想學,可以教我嗎?」「Miss Samwise,已故南非總統曼德拉原來是他家族裏第一個上學的人,我也是啊!他日我會像他一樣,改變烏干達。」您便知道這扇課外閱讀之門終於打開了! 到底這扇剛打開的門,該如何繼續推開呢?下星期告訴您。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閱讀】 精選10本媽媽主題繪本 以閱讀盛宴頌親恩

    整理:⟪GRWTH日報⟫ 特約記者 Irene Cheng 編輯:⟪GRWTH日報⟫ 編輯組   五月份的母親節,除了鮮花、禮物和晚餐,為大家推介十本與媽媽有關的繪本,誠邀你跟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盛宴,讓心靈滿滿盛載愛與祝福啊!   1. 花媽媽的大紅布 冬天天氣變冷了,花媽媽原想用大紅布做棉被,但她卻意外發現,花小豬們因長大而穿不下禦寒衣物。結果她用一雙巧手,將大紅布變出能讓孩子們禦寒的新衣物。對孩子來說,自己的媽媽總有辦法,把事情辦妥。畢竟為着孩子的好處,媽媽都是能變通又有行動力的啊! 作者:名取知津 出版社:道聲出版社   (網上圖片)   2. 我小時候長什麼樣子? 小動物都向牠們的媽媽問自己小時候的長相。只有小牛蛙接受不了自己小時候居然像逗點一樣的蝌蚪,猶幸他聽到哥哥姐姐唱的「牛蛙之歌」,才了解青蛙都是這樣長大的。其實,小朋友第一次看到自己初生的照片時,未必會相信「禿頭、皮膚皺皺的」小嬰孩就是小時候的自己。此書除可讓孩子增加對生物的認知外,更重要是讓孩子了解自己,肯定自己。 作者:珍妮.威利斯 出版社:上人文化 (網上圖片)   3. 媽媽,這是給妳的禮物 每天波波都坐在媽媽的腳踏車後面,被載到托兒所。每次跟媽媽說「再見」時,波波也會哭起來。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波波從此改變了……對很多幼兒來說,要跟媽媽分離上學去,也許是人生裏第一件苦差。如何幫助孩子適應成長必經的分離,其實大人也感為難,尤其是看見小人兒哭哭啼啼的模樣。但願這繪本,能給害怕分離的幼兒和他們的媽媽一條出路。 作者:佐佐木美央 出版社:大好書屋 (網上圖片)     4. 最幸福的禮物 八歲的小蜜糖不想再送媽媽勞作課的成品,她省下零用錢,還做不同的家務賺錢。她從學校賣物會中買了一個漂亮的綠花瓶,怎知發生了意外!她哭着回家,但媽媽給了她意外的驚喜:讓她們都過了一個最難忘的母親節,擁有一份最幸福的禮物……孩子遇上挫折,心情不好,情緒欠佳,但母親怎樣沉住氣去了解?也幫孩子解憂?盼望為人父母的大家,都有能力和創意和孩子一起締造難忘和幸福的每一天。 作者:唐密、喻麗清 出版社:大塊文化 (網上圖片)   5. 媽媽的100張臉孔 媽媽的百種表情和心情,總是隨着家裡發生的事上下起伏。由於媽媽擔負了許多的責任與壓力,故此也會適時變臉呢!很多孩子都能察言觀色,尤其能感受到媽媽的喜怒哀樂。有沒有試過,孩子突然問你:「你係咪唔開心?」又或者,孩子見你不自覺皺眉,就和你說「媽媽,來,笑一個」?看畢這書後,不妨和孩子來個表情大比併,讓他也學習閱讀和表達面部表情吧! 作者:朴秀娟 出版社:大穎文化 (網上圖片)   6. 鯛魚媽媽逛百貨公司 鯛魚會逛街嗎?鯛魚媽媽在逛百貨公司,對種種事物都有無窮的好奇心。在百貨公司裏看到鯛魚媽媽的人,有些大驚小怪、有些見怪不怪,反而是工作人員神色若定,秉持以顧客為尊的服務精神招待她。此書可讓孩子學習百貨公司裡的各個部門與標示,也從中認識到日本文化。媽媽也可趁機和孩子分享自己的購物體驗呢! 作者:長野英子 出版社:小魯文化 (網上圖片)   7. 媽媽,我要把世界送給你 一個單親家庭,媽媽每天辛勞工作,儲起每天得到的小費,為要把女兒送上大學,她認為這樣,就是把全世界送給她。可是,貼心的女兒卻為媽媽精心策劃了一場生日會,為母親的人生帶來新的活力與希望。作者希望小朋友能透過此書體會親情美好,也能如書中的女兒般,就算能力有限,也可用無限的想像和創意,為媽媽帶來感動與驚喜。 作者:蘿妮.舒特 出版社:道聲出版社 (網上圖片)   8. 我有理由 若有正當理由,挖鼻孔也該可以吧?挖鼻孔其實是因為鼻子裏有個開關,如果不停按它,我的頭就會發射讓人都很愉快的「開心光束」……對於大人不想小孩有的壞習慣:挖鼻孔、咬指甲、抖腳……,都是有「非常正當」的理由呢!作者教我們用幽默心情看待他們的壞習慣,從而轉換成正面情緒。和孩子讀這書,必定會讚嘆作者的想像力,說不定孩子從此就要甩掉壞習慣啊! 作者:吉竹伸介 出版社:親子天下 (網上圖片)   9. 零用錢大作戰:廣告達人寫給小學生的溝通技巧書(前身為《小圖和小言》) 優太升上四年級了,好希望零用錢能變多一點,為了讓媽媽愉快地答應,他又畫又寫的做了很多幅海報,最後他會選用哪一張呢?此書說明了現今的圖像年代,父母不應只讓孩子學好文字,因為圖像表達和理解是一樣重要呢!此外,優太爭取零用錢的有趣過程,也令小讀者明白良好表達力和溝通技巧的重要性,是有趣又實用的一本書! 作者:天野祐吉 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 (網上圖片)   10. 有一天 這小書訴說着每個媽媽的育兒經驗。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是一幕幕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甜蜜回憶,還有那小小生命帶來的滿足喜悅。當孩子逐漸長大,到有一天她的背上也將倚靠着小小的生命。這書只有如詩般數百個文字,搭配柔美的繪圖,傳達了一代復一代母愛濃厚與誠摯的情感,深深觸動全球母親的心靈。 作者:艾莉森.麥基 出版社:親子天下 (網上圖片)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停課不停學] 嘉薰醫生血細胞人體歷奇探險故事

大家最近極之關心的,一定是自己的身體狀況,太累了?有無流鼻水?有點咳?走路會氣喘嗎?是有外敵入侵嗎? 一顆小得只有在顯微鏡下才現身的病毒,把世界弄得天翻地覆。同樣,我們的身體也需要只能在顯微鏡下才看見的細胞去守護。 病理科的嘉薰醫生在差不多二十年前,寫下一套三冊的血細胞人體歷奇探險故事,今天重讀,了解「他們」如何守護我們的身體,像今天在城巿裏守護我們的醫護人員、清潔工人、研究人員、家人…… 嘉薰醫生每天除了每天解剖屍體外,還透過顯微鏡分析人體內約二百萬種的細胞,從它們的形態來決定是善是惡。今次轉以細胞登場,述說一段奇幻之旅:醜陋的血球細胞麥高飛到處跑,難得遇上知己結伴上路,遇上黑夜來客,沿著人體網絡,遇上黑夜來客,遍遊水晶谷、機房重地、絲綢之城和驛站,期間闖過大禍,經歷生死,又差點離散……六萬里長征後,醜陋細胞終於找到自己的角色,懷著夢想展開生命旅程。醜陋細胞麥高飛就是惡病根源?各個景點究竟代表什麼?看過便知道。   《嘉薰醫生之血細胞麥高飛》閱讀連結   人體中的巨噬細胞(Macrophage)和嗜中性血球(Neutrophil)化身為麥高飛和劉淑翩,經過上一次在《血細胞麥高飛》的人體六萬里長征後,在《細胞情人歷險記》中,再次發揮愛情的威力,在重重困境中,展現可歌可泣兒女生死情。他們在毒氣加工場死裏逃生,親嘗肝臟收集毒氣氨加工炮製;繼而乘坐精子戰機,窺得人類繁衍的祕密,幾乎魂斷高空。最後更遇上負傷細胞怪客,出沒無常,敵友難分!喜薰醫生又一勵志濃情故事,亦是本地不可多得的科普創作,不容錯過。   《嘉薰醫生之細胞情人歷險記》閱讀連結   血細胞麥高飛痛失情人,卻巧悉她生前的心願祕密。正決意為她圓夢,主人竟病毒細菌纏身,隨時要高飛粉身碎骨!這時他內心又亟亟尋找安身立命之處……情與義,如何取捨?小我、大我,必然對峙?在《血細胞終極愛旅》,高飛與憨直的徒弟出入馬戲團、烽火台、驚濤駭浪,經歷了鋼牙奇功,飛天毯千里傳音,更亡命追蹤花生、魚丸怪客,與惡細胞鬥智鬥勇,過程奇異驚嚇!高飛在成長中的種種挑戰,挫敗失落,以至歸屬、成就感,都從造物美意的安排,有了圓滿的出路。「麥高飛三部曲」人體科普作品,勵志、濃情,提供了富想像、啟迪,有趣味的生命教育。   《嘉薰醫生之血細胞終極愛旅》閱讀連結 (免費閱讀至2020年底) 請觀看明報YouTube頻道,發掘更多《停課不停學》相關影片。 相關文章: [停課不停學] 別忘自己也曾是小孩!(家長教養篇) [停課不停學] 動手做風力車 齊學風的力量 [停課不停學] 做手工學自然科學 資深藝術導師教您摺「蝙蝠紙飛機」 [停課不停學] 資深籃球教練教你在家做落地位置訓練 [表達藝術治療師日記] 聽話?不如對話! [停課不停學] 沒有龜殼的皮革龜?(自然科學篇) [停課不停學] STEM Sir教你除法(附教學示範及工作紙) [停課不停學] 正向小鐵人力克提提你 抗疫資訊要Fact Check [停課不停學] 動手做Hologram 認識神奇的反射原理 [停課不停學] 在家也能愉快學習 精選多元學習資源大合輯 [停課不停學] 資深籃球教練教你在家做Pick & Roll訓練 [停課不停學] 資深藝術導師教摺「雀仔紙飛機」 內容提供:突破機構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梁柏堅:時勢好惡,以閱讀解讀世界!

梁柏堅,名字經常惹人誤會。此柏堅不是填詞人,不是區議員,而是突破機構青年媒體總監,在剛過去的七月出版《時勢好惡,做基督徒好難》一書,不足半年,已印刷第三次,這可以說是「食正」動蕩時局的暢銷書。然而,作者對此書暢銷,一方面感到開心,但另一方面卻有更多的不快,因為,正正是時勢好惡,書才可以大賣。   寫出人性核心 (梁柏堅親著的《時勢好惡,做基督徒好難》,早在五年前雨傘運動後開始以專欄形式,定期發布於本地一份基督教刊物。) 今年六、七月的時候,那還是大型社會運動開始一兩個月,本地書店和書展都紛紛把《時勢好惡,做基督徒好難》一書火速上架。一場沒人預計的香港大事,這書的出現可謂非常「應景」。柏堅稱:「其實這本書的原稿,是在雨傘運動後的每星期,我在一份基督教刊物所寫的專欄而來的。當時用廣東話配合香港的具體處境,來翻譯一篇篇聖經經文,每次再加百多字靈修短文。」就是因為不少讀者覺得這些譯文很貼地,便把每篇譯文連靈修文字增至千二至千五字來重組成書。 至於內容貼近時代需要,他認為全因聖經的寫了人性的核心——罪、貪婪、恐懼;人要堅持行善,要用力才可維持,故這些勸告至今仍然有效。柏堅最初執筆之時,正是雨傘運動後的日子,政府一直以來處理方法無變,甚至是加強了,所以至今才會讓人感覺此書切合時代。「我多麼希望這書趕快過時!不過,無論政局如何,我認為價值入心比較重要。」   以閱讀解讀世界 處於抗爭時代,兩代如何相處、父母如何把價值觀灌輸給孩子,相信也令不少人傷腦筋。 柏堅有兩個孩子,大女兒19歲,小兒子17歲,都自理得很不錯了。不過,面對如今的動盪時代,他發現最重要的不是討論要屬於甚麼顏色,又或政權怎樣,而是和孩子透過閱讀,提升對人性的溫暖和關懷。 (柏堅推介《暴政》一事,正正因為書內寫出人性扭曲的一面,即使放於現在,同樣具反思作用。) 他建議,高小或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和他們一起讀《暴政》這本書。書內裏小故事,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人際中的幽暗面,以歷史演繹不同處境,從中看到政治的張力,知道動盪何來,當中有何危險。就是這種種因素,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當中也看到扭曲人性的一面。 現今的世代,父母需要材料去為孩子解讀這個世界。如果父母只想給予「愉快童年」,避而不談社會上發生的事,沒有解讀小孩遇到各式各樣的疑問,諸如:下樓也怕遇上催淚彈、新聞中有打人的片段、突然會停課、所搭的車不停某些站、外出也不能四處摸……,便會令孩子在混亂狀態中。父母幫忙解讀的,未必要觸及政見,而是說該怎樣對人、尊重人;當中也不在於甚麼人處於甚麼角色,而是對人性的討論,例如在不同角色下,應否幫助人?又或是否被看待為人呢?   多媒體式閱讀 柏堅表示,他的孩子都會看書,看的不只限於實體書,也花不少時間看手機、Youtube的,但他們都不抗拒看書。「鼓勵孩子看書,家長必須身教——自己也讀書,因為小朋友不會做你所說的,他們只會模仿你。此外,家中也要擺滿書,並提供資源給孩子買書。」好讀的書,值得逐日讀,慢慢讀,也值得間下好句,在書頁上寫下閱讀筆記。鼓勵孩子讀書,重質比重量好。 (柏堅為兩孩之父,看書又寫書,但覺得閱讀應不只局限傳統紙本,閱讀形式可以很多元,最重要的對世界有沒有好奇心。)   新世代的環境下,電子產品的普及無遠弗屆,從事多年青少年媒體工作的他,如何與時並進、如何與年青人溝通,他總比一般家長多點開放。「好像我的女兒,她透過看網上短片學語言,現在已學了一點法文、西班牙文和韓文,也在網上看劇集,學做菜。TED Talk是世上最頂尖的人演講十多分鐘,就他最擅長的範疇表達看法。如果小孩子每天看幾個TED Talk,他們學到的絕對是我們大人望塵莫及的。」他表示作為父母其實也應要對小孩如何發現世界及發現了甚麼抱有好奇心。父母切忌一味批判,反而要接納孩子有不同形態的閱讀方法。     艱難中擁抱不完美 閱讀和學習模式一代一代地變化,柏堅覺得:「以往的教育工作者,是先掌握知識,再向學生解說。現今大人被世事拉走了注意力的同時,小孩可以專注在某事上,一天已經可以學到大人過去很多年學習的知識和技能。」但在「閱讀、吸收、思考、對話」這四組詞語,對唸哲學出身的他來說,是「學」與「教」缺一不可的重要過程。 (柏堅的閱讀習慣由小學開始,他感激母親很鼓勵小時候的他看書,對買書亦十分支持。) 訪問尾聲,柏堅分享了最近讀的書。「我近來喜歡樹木希林,在讀《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這是她全部訪問的語錄。樹木希林不是她本名,年輕時的她很rock,我行我素,有一天把自己的藝名拍賣了,便改了樹木希林這個日語有三個疊音的名字。」在不平凡的一生中,樹木希林有這樣的洞見——人生未必一帆風順,生活也有艱難,最重要是如何擁抱自己的不完美。 (柏堅書櫃的新成員:《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從樹木希林的不完美人生中,學習欣賞自己。) 內容提供:GRWH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書訪】陳葒校長:「閲讀作為工具就死咗!」

「閱讀可以不只是一本書,閱讀生活都係閱讀。」陳葒,陳校長,本身亦是一位作家,出過小說、詩集、兒童及青年文學作品。聽陳校長分享他的閱讀人生,猶如在閱讀一個深受啓發的故事……   五歲鑽入「藏經閣」 故事由文化大革命開始——-當時陳校長五歲,教書的父母被下放,他跟隨阿叔住在廈門一間幾千呎的大宅內。「屋入面有一個好神秘的地方,係一間閣樓,長年鎖住。每次大人都要搬一條木梯爬上去,一入去就好耐唔出嚟。」後來他終於發現那是個「藏經閣」,裏面有大量中國古典書籍,因文革關係不可公開。 五歲的人生,就由閱讀引領進入一個無限可能的世界。「我第一本睇嘅書係《說唐》,清朝半白話文章回小說,講述隋唐時期群雄起嘅英雄故事。當時唔係識太多字,但無防碍追讀這本書。之後一本接一本地看,大部份係中國古典文學書藉。」陳校長笑言﹕「當時係『焗閱』——焗住閱讀,咁大間屋,得我一個細路,冇任何娛樂,睇書對於我嚟講係一種心靈嘅享受。」   武俠精神從小說萌芽 十一歲時,陳校長隨阿叔一家搬到香港,「七個人住二百呎單位,當時只識廿六個英文字母,要追英文又要學廣東話。咁嘅生活下,閱讀係幫我排解困難嘅一個過程,因為閱讀令我感受到快樂和愉悅。」來港後,閱讀的範疇更闊了,中西古典現代什麼都讀,但最愛是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 十年前,陳校長毅然放棄中學校長的高薪厚職,為香港基層學生開設免費補習班——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這種扶助弱勢的精神是否來自從小閱讀的俠義英雄故事?陳校長直言,閱讀其中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塑造生命的價值觀。「我會承認我成長嘅性格,頗多來自閱讀,有啲係小說,有啲係經典如《論語孟子》,呢啲書一直影響緊我做一個點樣嘅人。亦都喺人生重要嘅關頭上,影響我做出某啲決擇。」 「零八年我做校長嘅時候,頂唔順當時教育嘅情況,基層學生被忽略。孔子喺兩三千年前,已經強調教育最核心嘅理念,係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但現實係要有錢才有好教育,亦做唔到因材施教,課程一刀砌,你跟到就跟,跟唔到就算。」   閱讀不應變成手段 不過,要放棄安穩的工作,走一條没有人走過的路,又要面對家庭的經濟壓力,陳校長也曾經猶疑過,那時候因著日本一位高中老師的自傳《夜巡老師》令他的信念變得堅定,「嗰位老師為咗救一個學生脫離黑社會,自己斬咗一隻手指。喺書中我得到動力和鼓舞,死就死啦,最終辭職了。」 閱讀塑造了今日的自己,在育人路上,陳校長始終堅持本心,但眼見主流教育推動閱讀的方法令人婉惜,「閱讀除了吸收知識外,還有兩個更深層次嘅目的,就是心靈嘅享受和成長。本土教育推動閱讀失敗之處,係將閱讀變成工具!老師和家長將閱讀當成一種手段,覺得識多幾隻字,考試會好啲,作文會叻啲,又要炒名句,又要查字典。閲讀作為工具就死咗,嗰啲書全部變成工具書,有邊個喜歡睇工具書?」   從故事性引發興趣 回憶兒時的閱讀經驗,一個小孩之所以孜孜不倦地閱讀經典並享受其中,陳校長認為主要是有足夠的空間,包括時間的空間和閒適心態的空間,這些正正是現今小孩所缺乏的。「學生的時間被填得滿滿,有空閒的話,寧願打機或尋找各種觀能刺激去放鬆自己。」陳校長說。 要引導學生閱讀,特別是閱讀經典作品,陳校長認為應該由故事性強的作品入手,例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那些中國經典小說。「現時缺乏嘅係一種渠道去接觸經典和感受呢啲作品有幾好睇,我哋要用不同方法去做,例如以媒體誘導,以經典著作為題材製作動畫,令佢哋覺得好好睇,鍾意睇,而書更加好睇!」陳校長強調,引起學生的興趣、令他們主動去接觸經典故事,始終是推動閱讀最重要的基礎。像陳校長即將於「小島學園補習中心」開班教「兒童幸福哲學課」,把康德、穆勒、伊壁鳩魯的大師級哲學思想引進到青少年的生活層面,繼而吸引他們進深閱讀及思考。至於如何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則需要家長好好思考,每個小朋友的興趣都不一樣。 問道陳校長近來在讀什麼?他推介了台灣作家楊照的《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面對未來的五十個關鍵字》。他說這本書的優點是把真實事件以講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很有趣味,而且書中內容跟香港現時局勢很相似,有關民主自由社會之間如何求同存異,而且內容淺顯,很適合中學生看。   陳校長著作 陳校長從教育界出身,同時也是本地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憑長篇小說《青春出於籃》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青少年及兒童文學組)冠軍;亦是香港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受邀理事;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學會秘書長;香港作家聯會、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員;青少年文藝雜誌《新少年雙月刊》主編。著作包括:《青春出於籃》、《校園風雲》、《靈感如泉作文秘笈》、《陳葒校長教寫作》、《微型小說與語文教學》、《教改瘋語》、《教育空間》、《正經小學》、《飛翔的小島學園——香港本土創新教育的實踐》、《校園情思》、《陳校長約你去行街》、《陳校長帶你見球星》、《陳校長幫你找好書》、《陳校長教你選偶像》及《十年補天——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的理念和實踐》。 內容提供︰GRWTH日報 (部份圖片由「小島學園補習中心」提供)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