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CEO﹕派位的眼淚

上個禮拜適逢接連兩日升中派位及DSE放榜,我從各媒體報章見得最多的,是眼淚!考得好喜極而泣的,屬少數。大部分都是因為未能獲派心儀中學,DSE成績未如理想,這些場面年年見,雖然司空見慣,但學生們那徬徨無助惶恐茫然不知所措的淚眼,依然令我心有戚戚然久久不能平復。 考入名校就是人生勝利組? 之前的小一派位放榜,相同的情况,一樣的眼淚。有父母獲悉女兒成功考入第一志願名校,泣不成聲,對着傳媒說開心過結婚。亦有家長說好過中六合彩,放下心頭大石云云。在父母的心目中,難道就沒有比子女考入名校更值得高興的事嗎?只要能夠考入名校就是人生勝利組? DSE考試成績好與壞,不要告訴我從孩子平日讀書成績中,看不出端倪吧?子女是不是讀書的材料,做父母的不可能不知,為什麼視而不見,不肯正視?這個問題我問了這麼多年,都未能夠找到答案。我聲嘶力竭,不惜公開一對子女的成長經過,兩個都是DSE考試的失敗者經歷,因為我相信事實勝於雄辯,用結果去證明DSE考試的成敗,絕對不可能影響任何人的前程前途。 我最看不過眼的是那些不停在其他人面前,數落奚落自己子女的父母。即使DSE考生都只不過是17、18歲的年輕人,有幾多社會人生經驗?明明最需要的是鼓勵、支持、信任和關懷,結果得到的是指摘、批評他們考得咁差冇鬼用。真正情何以堪! 講起來怪獸父母確實無賴,做什麼都是一廂情願自以為是,因為花了咁多心機咁多錢學習補習,不斷催谷,子女成績還是不理想,就是子女的錯。反省這兩個字,我相信在怪獸父母的字典裏面,絕對不會有! 讀書非年輕人唯一出路 有一句諺語:「每個人都身懷天賦,但如果用會不會爬樹的能力來評定一條魚,它會終其一生以為自己愚蠢。」 第一屆DSE考試放榜日,我寫過一篇〈烏龜與雄鷹〉來勉勵學生:「愛子心切是常情,但愛中必要有心及用心,否則是『受』,不是愛。」讀書從來不是年輕人唯一的出路,講真,亦不是人人適合。每人頭上都各有一片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才,只是需要時間發掘培養。只要有恆心,不怕蝕底肯捱苦,鐵杵亦可磨成針。通往成功的路上,沒有勝負之分,只有快慢而已。烏龜爬得慢,但只要能夠堅持往上爬,在頂峰看到的風景,和雄鷹的完全一樣。反而雄鷹只會鳥瞰,看不到烏龜爬上來時,沿途所見的明媚風光。到底誰該羨慕誰? 大小T兩人DSE放榜時,我都沒有陪伴他們回校。因為根據平日他們兩人的讀書學習,考試表現,結果如何我心中有數,所以一早做好心理準備,我就是他們的定心丸、強心針,為他們增強抗逆力和抗壓力。有我做他們兩人的最強大後盾,他們就有勇氣面對,坦然接受成績結果。 只要一家人一起齊心同心,憑着愛一起找出未來,還有什麼要擔心害怕的? 路,不是考試考出來的,是靠雙腿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詳細內容

辣媽CEO: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的定義,以下是來自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網站的說法:「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通過各學習領域/學科課程的學與教,以及其他相關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幫助他們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當遇上難題的時候,懂得辨識當中涉及的價值觀,作出客觀分析和合理的判斷,並付諸實踐,方能面對未來生活上種種的挑戰。」 早年香港教育大學尚未升格前,社會系高級講師徐葉慧蓮曾於廉政公署的「德育資源網」中發表以《公民教育,人人可教?!》為題的文章,當中有以下的說法:「一個國家,一個地方能否興盛、能否進步,實有賴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條件配合。『天時』和『地利』這兩項條件,並不受人為因素操縱;不過,『人和』卻可以控制在我們的手。要達到『人和』,先決條件是要具備有效的公民教育;因為有效的公民教育,不單能提高公民的質素,使人民間互相關懷、互助互諒,更可以推動公民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有利社會的發展。」 以上表述,來自政府教育局及香港教育大學,肯定正確了吧?毋庸質疑抵賴了吧? 不管是小孩子還是年輕人,最憎,最看不起大人的行為是什麼?就是表裏不一,講一套做一套!我們理應為年輕人做榜樣的上一代,但究竟做了些什麼榜樣? 身分:香港人 角色:母親 這篇文章寫於徹夜未眠的7月2號早上7時。 我的身分明確,我是香港人。我的立場明確,香港是我家。我的角色明確,我是子女們的媽媽。我的責任明確,教育子女明是非辨黑白,發揮生而為人的價值,一輩子奮力堅守做他們最強大的後盾。 7月1日晚上22:12,有年輕人透過facebook傳來信息:「Son媽,你好!?家睇到新聞,見到好多示威者喺立法會內破壞,非常心痛,亦都矛盾。明白佢哋憤怒。請問Son媽,可否用你影響力,勸告呢班少年離開,破壞立法會係幫唔到成件事!打擾了,謝謝,多謝!」 第一聲Son媽,教我心如刀割!第二聲Son媽,我已泣不成聲!我是這樣回答的:「我但願我有能力,我有影響力,說服力,可以勸得到班年輕人,只可惜我人微言輕!事情發展到咁嘅地步,除咗極度痛心,親者痛仇者快,我仲有乜嘢可以講?」然後再有了以下簡短對話: 「Son媽,多謝你回應,好心痛?家情况!」 「前面路還很長,一定要保持克制冷靜知道嗎?」 「知道,Son媽!」 我的心情很複雜,除了自己的一對子女,還有幸能夠成為年輕人們的Son媽,是我不曉得幾多輩子修來的福氣!遇到大是大非,焦急徬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他們會向我求教求救,這是何等的信任?我怎麼可能辜負他們的信任?做出任何有負於他們的行為? 我慶幸的是,我和大小T都可以就所有話題暢所欲言。尤其小T剛好在港適逢其會,他密切留意,緊貼事情發展,知道他和我一樣心繫香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身為母親的我,放心了! 實在經不起這樣的撕裂了,父母子女,不管大家政見意見如何,只要互相尊重,一樣可以共存,可以和平共處。從今以後,讓我們重新開始,攜手由齊家開始做起可以嗎?

詳細內容

辣媽CEO:一代不如一代

一代不如一代這句說話,我細細個就聽過,一般都是上一代指摘下一代,及不上自己的那一代。坦白講,我年輕的時候對這話不敢有意見,主要是因為尊重。鐵證如山擺在眼前,我們的上一代的確為香港的社會和經濟付出犧牲了很多。身為既得利益者,上一輩說,我們這一代不及他們捱得打得忍得,只能俯首稱臣,因為根本沒有駁嘴的餘地。 今日追求的是自主自由 不過時移世易,社會繁榮資訊科技發達,不再是靠胼手胝足手停口停但求有飽飯食,就已經心滿意足。今日講求的追求的,是生活質素,是自主自由,除了民生,還有民權民主,和上一代的價值觀已是截然不同的了。 其實所謂一代不如一代,只是世代之間,對很多事物的觀點角度都不一樣,因為彼此的看法差天共地而造成矛盾。前人種樹後人遮蔭是事實,前人是出於好意及好心,一心庇護後人,無私地為他們擋風擋雨擋太陽。當然很難想像,有朝一日,後人竟然不喜歡躲在樹蔭,選擇無遮無擋享受和陽光玩遊戲。明明大樹好遮蔭,偏偏要跑出去闖蕩,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這叫做幸福,有思想有主見的新一代,寧願不要福,當中涉及的差異,絕對不是代溝咁簡單。 其實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難處,亦沒有哪一代人比哪一代的日子過得更好,或更輕鬆這回事。根本沒得比,亦無需要去比。真的要比較的話,是我們比不上我們的下一代,今日的年輕人比我們出色太多! 勇敢站出來的是我們下一代 我身為香港人,活了55年,未曾為香港、為香港人、為我們的年輕人,更驕傲更感動過!在這是非不分指鹿為馬、風雨飄搖的時代,香港的領導班子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沒有最無能,只有更無能的時候,面對不公平不公義,不啞忍不妥協不苟且,勇敢站出來說不的,是我們的下一代!教我們這班上一代如何能夠不汗顏? 6月16日的星期日,街上200萬人之中有我!站出來,是為不用卑躬屈膝忍辱偷生苟且過活。走出來,是忍無可忍不能選擇重新再忍。挺身而出,是用行動支持年輕人,他們沒有做錯!一路走來,井井有條,路旁不斷有年輕人幫忙保持秩序,有垃圾站有廢物分類回收,有加油站提供食水食物,有街站呼籲亦安排市民即場做選民登記。之後的星期一早上,看到現場直播,為是否留守繼續霸佔夏愨道討論,幾位發言的年輕人頭腦清醒字字鏗鏘句句有力,有條不紊有勇有謀知所進退,決斷力執行力果斷果敢,我擊節讚賞。這班看起來普通不過的尋常百姓年輕人,所作所為絕不是泛泛之輩。那批肚滿腸肥,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賣港求榮禍國殃民無所不用其極的所謂高官賢達,要厚顏無恥到什麼程度,才有顏面出來見香港人? 香港的未來,我們無分年齡世代彼此,攜手守護打造!

詳細內容

辣媽CEO:是其是 非其非

最近為新書出版,籌備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開會期間,編輯突然問我,在我的文章中旁徵博引用很多古文,四書五經皆有,年輕讀者恐怕不會睇得明。說旁徵博引太誇獎,不過我絕對相信我的讀者的鑑賞力、學習力和吸收能力。 說實話,我只是雕蟲小技,才疏學淺,也不敢亂拋書包自暴其短,不過絕對言行一致。在家自小教育大小T的,除了家教,還有四書五經,我會因應情况,在言談間用深入淺出,耳濡目染的方法,對他們進行古文洗腦教育。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文用字精簡精準,言簡意賅,當中的道理經得起千年考驗。我和孩子講歷史,是讓他們知道,歷史一定不斷重演,之所以不斷重演,是因為人類從來沒有在歷史中汲取教訓。 身為香港人,正值香港前所未有的動盪時刻,心情複雜矛盾實屬正常,而前所未有的無力感也壓得我自己喘不過氣來。 但隨之而來的,是一份莫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身為人母,我有責任為孩子好好上一課;作為一個專欄作者,我更加珍惜今日享有發表自己意見、意志的自由。肩膊上的擔子無論如何沉重,我責無旁貸一力承擔! 此刻的心情,《孟子.告子上》完全能夠講出我心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告子上》的主要內容,就是闡明孟子的「性善說」。因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既然善良是天生的本性,那麼邪惡,就是後天自作的選擇。出賣良知出賣靈魂,沒有迫不得已,只有自甘墮落。和魔鬼做交易,不是為勢所迫,只是利欲熏心。 如果人與生俱來就有為善的種子,為什麼善良的種子在一部分人的身上沒有發芽?又為什麼沒有茁壯成長而是頃刻凋謝?麻木不仁的成因又是什麼?埋沒天性的善良,變成作惡多端,無惡不作的壞人的原因又是什麼? 「何為邪鬼何為神,神鬼如何兩不分。但管拒邪修正處,何愁天地不知聞。」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面對大是大非,不能和理非非,這是最差的時候,亦是最好的時候,大家好好讀一讀歷史,參考一下前人的智慧和教訓。尤其為人父母的,沒有比這個最好的時候,好好和孩子講一課。不過講之前,請好好為自己要講的話做功課,不能含糊其詞,蒙混是過不了關的。 父母擔當引導角色 今時今日的孩子懂得和知道的,比我們能夠想像的更多更廣,只是始終入世未深,未懂人間險惡,未識人性醜陋,看得不夠深入,了解不夠全面,分析不夠透徹。父母擔當的是引導的角色,不能有預設立場,仍抱着「父母講的話都是對的」的心態。 6月12號小T身在香港親歷其境,知道有警察開槍,問我「點解要搞到咁?」再問我「下個星期仲會唔會有香港?」我的答案是「會,但不再是一樣的香港!」香港是我家,是我們的根。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香港加油!

詳細內容

辣媽CEO:孩子的自理能力

剛剛我在面書分享一篇6年前寫的舊文章,內容說到很多父母要菲傭把孩子當作主子般服侍周到,孩子完全不知尊重為何物,莫講做家務被視作低等絕不會碰,最簡單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衣吃飯都要人服侍。這班「殘孩」成長之後,不知蕉、橙有皮,不識剝殼不會吐骨,煮即食麵連包裝都不知要先拆等等,沒有最低能只有更低能。6年後的今日,只能說每况愈下。 有讀者留言:「幾年前回香港探親,那時小兒子不足兩歲,無論晚飯或飲茶都是自己吃。在旁的親朋嘖嘖稱奇,說為什麼孩子那麼小就可以自己吃飯?然後有人告訴我,在香港,許多小學3年級還要餵飯……」 高中生不懂裝飯 家長反責老師 只能說這位讀者見識少!3年級還要餵飯有什麼稀奇?講到底還是小學雞。上到高中還要餵飯的一樣有!因為寶貝要讀書要打機很忙,如果不餵食,飯菜放涼除了對身體無益,寶貝餓親更加無益。所以只好坐在一旁,鑑貌辨色,盡量減低騷擾寶貝打機用電腦的情况下,一啖一啖地餵。 不過即使自己識食飯,也不代表自己會裝飯!有高中生和同學老師到內地交流,食飯時間到了,個個排隊裝飯,小姐大模廝樣坐着,點解?因為從小到大從未需要過自己裝飯,那是工人即是下人做的事。老師忍不住馬上打電話想向家長反映,希望家長管教講兩句。結果?家長說女兒的確自小不用裝飯,更加不明白何解老師小題大做,有什麼理由要寶貝紆尊降貴,做老師的幫學生裝碗飯有什麼大不了? 結果點收科?有同學看不過眼,不想再講亦無眼睇,順手為她裝了碗飯算數! 要等工人趕到才可去廁所? 又有另一讀者留言:「女兒4歲左右時回香港探親,幫佢報名上了一個樂器班玩吓。接女放學時阿女畀接待處姐姐稱讚,識自己去廁所自己搞掂,唔使佢幫手,話佢做咗幾年未見過咁細嘅小朋友自理能力咁高,我隨即『吓』咗一聲之外,唔知點回應。」 這位讀者一樣是見識少!有高小學生平日不會在學校廁所辦大事,突然一日因為肚痛忍不住,舉手向老師表示要去廁所,但去了好久還未回來。老師去廁所查看,見到學生坐在廁格,老師問為學生有何不妥,學生答不懂得自己善後清潔,因為這是工人做的事。結果老師只好找來校工嬸嬸代勞。還有一個更離譜的個案,女兒說肚痛要去廁所,阿媽話一定要等工人姐姐來到才可以去。 點解?因為自己屁股自己擦很污糟又cheap!問你死未? 不過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的,是一個14歲男少主的冲涼事件。我有一個開外籍傭工介紹所的朋友,接到客戶來電投訴,新到的工人嫌三嫌四不服從僱主指示,要即刻炒!與此同時,朋友又收到工人電話哭訴無論如何都做不下去。原來是僱主要求她幫14歲已經「有毛有翼」的兒子冲涼,工人姐姐不肯。 我不禁想,要是我要求工人姐姐幫14歲的小T冲涼,他肯定不肯之餘,還會大發脾氣兼發癲!是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夠養出以上個案的子女?  

詳細內容

辣媽CEO:我的悔過書

上個禮拜我在專欄中講到,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醫生說她在診症室裏,看到了爸爸媽媽一張張懺悔的臉。 其實懂得懺悔,都起碼知錯,放了孩子一條生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最可怕的是根本把子女自殘甚至自殺傾向的行為視為等閒,還要滿口歪理強辭奪理,說要是子女在學校的學習壓力都承受不了的話,他日如何在社會職場立足,怎可能出人頭地?難道生兒育女,就是為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光宗耀祖為父母面上貼金? 父母的悔過書,該怎樣寫?我願意身先士卒,希望一石激起千重浪,家長們一起好好反省反思為父母之道。 我自問盡心盡力,無愧於心。對大小T的教育,說悔過,太嚴重,但確有忽略,也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亦太理所當然習以為常地用我的身分角色去做判斷下結論。原來有很多事情並不是我認為的小事,或者推說他們還小不懂事,其實對他們的影響很深遠。未曾想過像我這般與別不同的非一般媽媽,會對他們造成壓力。 說來真的很慚愧,有些事是直至他們兩個長大事過境遷後,我才知到當時他們有多難受。後來我知道了之後,一直耿耿於懷。 討厭上學 被同學欺凌 大T討厭上學我早知,但不知道其中一個原因竟然是她被同學們聯手欺凌。更離譜的是老師知道之後,竟然因為大T的體型高大,不信她會是個受害者。那班女同學更加有恃無恐不斷嘲笑甚至出言侮辱。這件事令我很震驚,更大惑不解的是她為什麼不告訴我,好讓我有機會為她出頭,取回公道?大T的答案令我既心痛更心寒,即使我出面找校長又如何?同學的行為短時間內可能會收斂,但這班人含恨在心,肯定很快又故態復萌,變本加厲。這只會把事情變得更複雜,她的日子只會更難過。 回想起來,雖然我不知道內裏原來大有文章,但見大T情緒不穩,每日放學鬱鬱寡歡,即使已是小學四年級學期尾,我還是果敢堅決地幫她轉校,否則後果會變成怎樣,我不敢想像。 小T自小很有主見,有很強的觀察力及洞察力。大T口甜舌滑古靈精怪,從小就很得父親歡心。對着這個前世情人,可謂千依百順。但父親對着兒子小T,態度就很不一樣,有着傳統男人的思想,認為男孩子應該要堅強獨立,不應該倚賴撒嬌。莫講當年年紀小,認為父親對家姐偏心,他認為爸爸對他的種種批評是不公平不公道,即使今日已經19歲,小T依然憤憤不平不能釋懷。 憤憤不平 父親偏愛姐姐 兒子的感受,我感同身受,完全明白。我媽亦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型母親,尤其偏愛小弟,有理無理有錯無錯毋須多講,一定是我錯。人夾人緣,親如父母子女其實亦一樣。我能做的,就是以更多的愛及關懷去填補小T心中的凹凸不平,只望得到小T的包容和體諒。    

詳細內容

辣媽CEO:「鎅手之嘛,繼續讀書!」

  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診所,來求診的小朋友,什麼年紀都有,但當中一部分小朋友,不是ADHD也不是亞氏保加症,個個身體健康資質聰穎,那究竟為什麼要去精神科求診? 最近看到報紙一篇專訪報道,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醫生說,這班小朋友的「病因」,是有一個極度追求完美的父親或母親,當然亦有情况是父母親聯手,無所不用其極要孩子滿足他們的所需所想,做到他們的要求,結果孩子受不住壓力。日積月累,頂不住的,還是要繼續頂,既不懂得,亦不知道有什麼方法表達宣泄,結果都得了抑鬱和焦慮,要找精神科醫生幫忙。 精神科醫生見盡怪獸父母 陳醫生說在她的診症室裏,看到爸爸媽媽一張張懺悔的臉。其實已經是很難得了!會懺悔,起碼知道亦承認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錯誤。我見過不少不知悔改,堅持要孩子做到他們要求,要出人頭地、出類拔萃的不知所謂的所謂「父母」,這些子女作出自殘行為,也有自殺傾向,這些父母點止視若無睹咁簡單?甚至出言涼薄,稍為有血性良知,有半點惻隱之心的人都講不出口,根本不可能出自親生父母之口! 多年前我已寫過,有一個一直讀傳統名校品學兼優的女孩,升上中學之後面對排山倒海的功課及考不完的考試測驗,還要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樣樣皆標青,以滿足作為專業人士的父母的虛榮感。學校老師無意中發現女孩雙手鎅痕纍纍,於是通知父母及社工跟進,反而被那個做母親的指摘多管閒事,認為:「鎅手之嘛,又唔會死嘅!」 女兒鎅手自殘的行為,父母早知亦接受,鎅完之後壓力情緒宣泄了平復了,又可以重新讀書繼續溫習,有何不妥? 白雪公主後母都自愧不如 記得當年不少讀者說我誇張作大,語出驚人危言聳聽博收視。今日陳醫生有同類型的真實個案。我自問見慣世面風浪,都未曾想過,情况可以蔓延惡化到國際學校的學生身上。原來個案中的小妹妹雖然讀國際學校,但家境及不上其他同學,所以媽媽更理直氣壯對女兒有更高的要求,不只要求讀好書咁簡單,成績更要好到將來可以憑獎學金讀Ivy League的大學。小妹妹長期受壓之下患上抑鬱症,鎅手自殘,被轉介到瑪麗醫院。陳醫生建議她入院觀察,被媽媽拒絕,認為她小小辛苦都捱不住,他日怎樣讀到好大學?反問醫生如此緊張為什麼?「鎅就由得佢,鎅咗舒服啲,之後繼續讀書咪得囉。佢又唔係要死。」 白雪公主的歹毒後母要是活在今日,只能自嘆自愧不如!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偏偏今日的父母個個以上帝自居,認為一切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旨意行事。 父母想要孩子品學兼優十項全能,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問題是,孩子的基因來自父母,父母缺陷多多,孩子如何完美? 父母們,你的悔過書的內容,會寫什麼?身先士卒,我先寫,下個禮拜在此公開!  

詳細內容

辣媽CEO:家長教育 教育家長

我最近處理一個升學教育家庭輔導個案,感觸良多。想起自己和大小T的成長經歷,更加確定所有家庭父母子女的問題,源頭就是父母! 講起來真是無心插柳。我因為做獵頭做顧問,開展職業輔導之路,然後又因為辣媽身分,開展了家長教育輔導,最近又加了一項,就是升學教育輔導。除了不斷有大小公私營機構邀請我主講升學講座,更有父母面對子女升學,不知如何選擇是好,邀請我提供升學諮詢服務。坦白講,這個角色最難做之處,是父母和子女都沒有向對方坦白。你我各有不同期望、要求及立場,是最正常不過的事,偏偏大家表裏不一,傷和氣更傷感情! 計劃留學 家長子女無坐低傾? 面對升學問題,如果家裏經濟吃緊,根本負擔不起出國留學讀書,事情反而更簡單,疊埋心水在香港讀書。考得上大學就繼續讀,考不上就出來社會工作。 只是很多父母拒絕接受、拒絕承認子女不是讀書材料的事實,死抱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夾硬堅持要子女繼續讀,然後又埋怨子女不爭氣讀不好,無端製造了多少不必要的失敗挫敗? 搵得我做升學輔導,當然是經濟條件許可的中上家庭。經濟不是問題,但有更多是錢解決不了的問題。仍是小學生的子女出國讀寄宿學校,為的當然是希望培養獨立能力,還有盡早適應當地的教育制度和生活環境。但另一邊廂,又擔心自小驕生慣養的孩子無法自理適應不了,又怕食物不合胃口,水土不服,又驚孩子語言不通,又或是身形弱小會被洋人欺凌。但在孩子面前,明明說着全力支持,尊重孩子想出國的決定,家長其實究竟想點? 決定出國升讀大學,英國美國亞洲澳洲,應該如何選擇?有父母坦言如果不能入讀世界排名最高的學府就不必出國了。問題是,子女還在初中階段,我又沒有水晶球,如何預知他們未來的DSE成績如何,能否考入名校?已經是中五中六生的,子女讀書成績高低,父母其實早已心中有數,盲目追求排名搵名校完全沒有意思,亦不會成功。何必把子女折騰得死去活來? 家長的選擇就是最好? 我不明白為什麼父母總是不肯相信孩子的能力,總是否定孩子的選擇,總是認定自己最清楚了解子女,所以幫他們做的選擇才是最好最正確。我會跟他們單獨分別傾談,讓父母子女都有暢所欲言的機會,給我了解雙方最真實的想法和答案。得出來的結論是,大家都沒有向對方坦白,究竟是不願意坦白,還是不敢坦白? 有子女想去美國,但父母怕危險,經常發生校園槍擊案,又怕性觀念開放,怕子女會被侵犯、誘惑、濫交;有子女想去英國,父母又怕英國經常示威罷工,酗酒問題嚴重,大學排名好像不及美國好。去澳紐吧?又認為是成績不好的學生才會選擇去,還有嫌棄Aussie accent。既然如此,留在香港讀吧!把孩子留在身邊好好侍候照顧,不就一了百了?但是又怕子女不出國讀書,他日就業搵工很輸蝕! 針無兩頭利,世事無完美,我只是替不知如何是好的子女難過!  

詳細內容

辣媽CEO﹕孤獨老人的悲歌

最近幾篇我都講及照顧者要照顧老人家的種種壓力,還有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本來打算鬆一鬆,寫一些輕鬆一點的題材,但最近又發生一宗關於老人的悲慘事件,令我非常心酸,極其憤怒,實在非寫不可。 這宗觸動我神經的新聞,根據報章報道:「牛頭角花園大廈一名64歲老婦去世,其68歲黃姓丈夫伴屍約1個月後,終因為屍體腐爛傳出惡臭而驚動警方。黃男今早近6時疑因傷心過度、身體虛弱,由救護車送院治理,並涉嫌非法處理屍體被捕。」 請問大家有何感想?這對無兒無女,結婚40年的老夫妻鶼鰈情深,老妻在睡夢中突然離世,驟然失去老伴的伯伯大受打擊,是故一直伴屍。要不是因傳出惡臭驚動保安報警,恐怕後果堪虞。從新聞片段中所見,伯伯老態龍鍾像是一個80歲的老人家。有記者採訪鄰居,都說很少來往沒有什麼溝通,只知道他們兩個感情很好,形影不離。 令我最大惑不解的,是伯伯被警方以涉嫌非法處理屍體被捕,伯伯有無處理過屍體?罪從何來?雖然最終會否落案控告還是未知之數,但雪上加霜,要落口供要保釋候查,教伯伯情何以堪?叫他如何處理面對是好? 鄰居失蹤整月 無人關心? 經常出入的老夫妻突然不見蹤影,鄰居連一點好奇心都沒有,單位有死老鼠的臭味都置諸不理。 要是大家多一點留意,多一點關心,怎麼可能拖了一個月才被發現?同樣的情况只會愈來愈多,究竟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 這些老人家不少教育水平都較低,只能從事體力勞動,收入微薄,年老體弱多病是必然。靠政府的生果金老人金,分分鐘睇醫生攞藥都未夠,即使有綜援,三餐都難繼,捉襟見肘,晚景的確淒涼。 早前電視新聞訪問一個已經72歲的廁所清潔工人,說自己有手有腳,還有工作能力的話,絕不會去攞綜援。這種骨氣,教我肅然起敬!大家同聲指摘政府及外判商無良的時候,我們又可曾為工人所受的不公平做過一些什麼?最簡單莫過於使用公廁的時候,可有瞄準一點、企理一點,可有感受過清潔工人清理,善後時候的難受?可曾有對他們說過一聲謝謝? 曾經守望相助的香港人 又到了想當年的時候。還記得我們曾經引以為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香港精神嗎? 以前的香港人雖然很窮,大家的日子都過得拮据艱苦,但鄰里間守望相助,互相幫忙,遠親甚至不如近鄰。今時今日,隔籬鄰舍關係冷漠,莫講大家都不知道大家姓甚名誰,眼神接觸的招呼都不會打。社會病了!香港病了!我們都病了! 各家自掃門前雪我知,靠這個政府嘥氣我更知,但事不關己,我們是否就可以安心坐視不理?人口老化是大家都要共同面對的問題,當他朝君體也相同時,當殺到埋身知道痛時,想求救已經太遲!我們誰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說到,一定要做到,立此存照!    

詳細內容

辣媽CEO:誰來可憐照顧者

兩年前在明報副刊寫的一篇《久病牀前難盡孝》,引來迴響之大,遠超我能想像。陳曉蕾的生老病死文章,我一直有拜讀。因為這篇文章,陳曉蕾邀請我成為她拍攝新節目《照顧者》的其中一集嘉賓,分享我面對體弱多病的家人老去時,究竟應該如何照顧是好?也分享我們面對的掙扎和抉擇。 陳曉蕾在節目中問了我好些問題,但令我最傷心難過的是回想起父親患病多年,我一直將所有注意力焦點放在他一個人身上,完全忽略母親的感受,也無視她一樣年紀大兼體弱衰老,同樣需要被照顧。尤其是她作為父親的主要照顧者,她時常精神緊張,身心交瘁,其實更加需要被關懷。偏偏因為我自小和母親的相處不融洽,火星撞地球,而我又最愛和她對着幹,但我和父親的感情卻一向深厚,因而導致我對母親在照顧上有所疏忽。 即使母親曾經三番四次向我訴苦,我卻認為有工人姐姐幫忙,能有幾辛苦?我連敷衍她幾句都嫌煩,反而指摘她不體諒百病纏身的父親,幾十年夫妻又有什麼好計較?結果母親突然離世,之後由我接手照顧,才知道她這些年來有多辛苦多難為。我的偏頗偏激,傷害了她,是我沒有方法可以挽回彌補的遺憾。講起想起,我都羞愧難當,淚如雨下。 珍惜眼前人 別抱憾終生 節目中,陳曉蕾問我,如果有機會向母親表白,會講什麼?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會說:「對不起!還有我愛她!」為什麼我們總要犯上相同錯誤,永遠都是到了事情沒法彌補的時候才來後悔?寄語各位朋友,珍惜眼前人,放下成見,理解父母的立場,過去的事,一旦人死了,一切就完了,堅持執著誰是誰非,還有意義?還重要嗎?不要讓昔日的誤會延續惡化,成為日後的抱憾終生。 爭取時間機會,好好和父母相處相愛,為自己日後留多一些生活點滴及溫暖的快樂時光。 當然以上所講一切,能否做到的關鍵,視乎老人家是否身體健康,有自我照顧的能力。而且凡事不能單方面地想,更加要明白我們的力量都有限。事實上有得揀,相信很多老人家都不會揀在養老院終老。講起來,我媽的確夠瀟灑,當然亦因為她是過來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她斬釘截鐵講到明,萬一有朝一日像父親般多病痛行動不便,毋須猶豫考慮,直接把她送入老人院就得。最重要是她覺得無謂拖累身邊人,也不想成為我們的負擔。 壓力之大不足為外人道 說實話,我曾經承諾父親。只要可以確保他能在家中得到安全照顧,絕不會把他送入老人院。最後不捨不捨還須捨,這是基於為了他能得到最好照顧的大前提下,忍痛做的決定,事實上,要在家中照顧體弱多病的老人家,照顧者有幾吃力費勁,壓力之大,不足為外人道!隨着人口老化,這些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我們可以怎樣做?曉蕾亦問我,為什麼願意把自己的個人經歷公開,以下這位讀者的留言,就是答案。 「張小姐:看完妳的訪問,很想對妳講聲多謝。因妳在節目中能一針見血地,講盡照顧者被身邊的一群得把口的人在言語上的欺凌,說得淋漓盡致。多謝妳為一群默默忍辱負重的照顧者發言。」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