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親子] 用科學數據拆解現代爸媽的育兒迷思

你有試過因為跟寶寶co-sleep而被翻白眼嗎? 你有試過因為沒有勤力餵母乳而被「嘖」嗎? 每個年代的育兒方式,都存在著許多千奇百怪的價值觀,但媽媽這個角色總是被人挑剔。 內容提供:mamasmart 沒有堅持餵母乳嗎?那些「爆奶」的媽媽會給你一個鄙視的眼神;堅持餵母乳卻是「有限公司」?又要受奶奶一句:「睇下個孫幾瘦!」(哭) 上幾代的育兒概念,多來自上一輩,通常有阿媽教落,靠累積的經驗。現在資訊發達,不同的育兒方法眾說紛紜,媽媽們更要懂得分析,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之餘,也不要批判其他媽媽的做法。 最近遇到經濟學家 Emily Oster 寫的《Cribsheet : A Data-Driven Guide to Better, More Relaxed Parenting, from Birth to Preschool》一書,得到很好的提示。作者以科學的數據為新手爸媽拆解許多半真半假的流言,讓父母可以在面對挑戰時選擇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解決方案,而無需介意旁人觀點。 Emily Oster 寫的《Cribsheet : A Data-Driven Guide to Better, More Relaxed Parenting, from Birth to Preschool》(圖片來源:amazon.com) 就以餵哺母乳舉例:很多育兒網站、媽媽KOL會告訴你餵哺母乳有多「神聖」,它不但能讓孩子長大後減低患各種疾病的風險,還會有更高IQ。這些數據,只片面地拿吃母乳和非母乳的寶寶來比較,卻沒有把媽媽的族群和背景算進去(見下圖)。如果同時加入媽媽們的學歷、收入,並作歸類分析,結果發現兩者的孩子智商並沒有太大差異。而當同一位媽媽同時養育兩個孩子:一個餵哺母乳,另一個餵食奶粉,實驗顯示兩個孩子的智商幾乎是沒有分別的。經過更精準的數據分析後,「母乳能提高孩子IQ」原來是一個謬誤。 (按圖可放大) 母乳的真正好處在於寶寶幼兒期間身體會有較強的抵抗力,及減少各類敏感症狀,而媽媽也可以降低患乳癌的風險,但卻不是萬能。當然,人類寶寶應該視母乳為進食固體食物前的唯一食糧,這是最自然(也最環保)的事。但如果因為身體或工作狀況選擇放棄餵哺母乳,媽媽不用感到壓力,他人亦無需因此貶低她作為母親的付出。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位家長與孩子都有各種不同的喜好、能力、限制等等,做父母要拿捏各方平衡絕不容易,鼓勵大家追求更理想的育兒方法同時,不要帶著批判的眼鏡增加為人父母的負擔。《Cribsheet》一書內還有許多其他方面數據,尤其適合懷孕及0至3歲孩子的家長閱讀--掌握更真確、有科學根據的資料,能讓每一個育兒的決定輕鬆一些!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mamasmart] 聽莫札特可以讓孩子變聰明嗎?

相信每個人都聽過,給肚裏面的寶寶聽莫札特會變聰明這回事。 原來,世界上只有人類能創造與理解音樂。音樂由聲韻(melody)與節奏(rhythm)組合而成,即使有些動物可以理解不同音調,甚至隨著節奏打拍子,但兩者的混合就只有人類複雜的腦袋可以駕馭。 莫札特效應 「莫札特效應」風靡90年代,當時有認知科學的研究發現,受測試的人在聽畢莫札特奏鳴曲後,在解決一些時空推理(spatial-temporal reasoning)的題目——例如想像一艘船,然後用Lego砌出來 —— 能取得更好成績。一些腦素描指出,當人類在進行某類型活動,譬如閱讀或者運動的時候,腦袋都有特定的負責部位,只有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整個大腦的不同位置都會活躍起來。 但後來更深入的研究證明,學習彈奏音樂才是真正替腦袋「做運動」的關鍵。中佛羅里達大學就有教授作出了關於「音樂與大腦」的研究,可理解大腦不同部位如何對音樂作出反應。 當研究人員測試一個正在演奏音樂的人的腦袋時,發現大腦不同區域均在同步整理並互相傳遞大量訊息,於視覺(樂譜)、聽覺(樂聲)、及橫跨左右腦的肢體協調(彈奏)部份尤其明顯。這組訊息網絡連接著左腦的語言和算術,也通達右腦的意念與創新。音樂家的腦袋受到長期「訓練」,不但能夠處理及策劃複雜的事項,認知技能與情緒管理也更佳。彈奏的練習打通了腦袋的經絡,甚至可以幫助啟動更有效的方法儲存記憶。 由兩位小女孩組成的 The Chitty Band 在mamasmart 活動中表演。 學音樂的好處 根據測試,音樂家亦有更高的算數技巧,並有這樣的解釋:由於音樂節奏跟數學格式有共通之處,所以腦袋對節奏的預測與理解,跟推算算術運用的,是大腦的同一部位。 音樂的神奇在於它聯繫著人體多個層面的技能,包括認知能力、語言、創意、手眼協調、情緒表達、社交技巧等等。它能夠幫助任何人達到他們表現所需的狀態,也能令人對彼此變得友善。 莫札特無疑能刺激寶寶發展中的腦袋,但巴哈、陳奕迅或熊熊兒童合唱團也同樣可以!寶寶在肚子裏聽得最清楚一定是媽媽的聲音——準媽媽不妨多唱歌給寶寶聽。學習樂器方面,學前兒童可先接觸一些簡單的敲擊樂如木琴、手鈴和鼓,到達4至5歲時可嘗試彈鋼琴或小提琴;而木管及銅管樂器,則需待孩子有一定力氣時才能學習,一般建議7至8歲。不過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喜好,切忌以考試為目的作密集操練,不然除了讓孩子反感外,昂貴的學費和時間更會付諸流水! 內容提供:mamasmart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親子] 凌式配搭縫出三代情 前資深時裝編輯細說親子哲學

一個家族就像一個拼布袋,針線把每代人專屬的花樣縫在一起,成為一體,就如前資深時裝編輯Karen Ling這一家,縱使三代人各有人生花式,但總能相互交織,和諧配搭,構連出只屬凌氏家族獨有的霓裳故事。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李敏怡 圖片:《GRWTH日報》特約攝影記者安迪及受訪者 鳴謝場地提供:Vaudeville and Burlesque 從前Auntie Ling在女兒Karen面前縫製衣裳,如今Karen教回母親立體刺繡技巧,兩人的角色對調了。 故事由上世紀中的香港說起。一位小女孩被媽媽拖著,不情願地走進上海街的布疋店,媽媽在用心選布,女兒看不懂,只覺悶到發慌,卻不知母親是買布為自己做衣裳。幾年後,小女孩長大了一點,升上小學五年級,懂點事了,忽然有一天,她把從教會領回來的舊衣拆開做紙樣,學著媽媽,坐在衣車前,一針一線地開始為自己做校服,自此生命便離不開眼前的衣車。這位小女孩長大後,嫁了一位教會認識的男生,成為凌太;而她的嫁妝就有一部勝家衣車。 家庭版Haute Couture 年青時的凌太是幼稚園教師,丈夫則是小學教師,二人育有兩位女兒,一家四口在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的香港,寓居於荃灣山上寧靜的一隅。每日下午,四人放學放工回家,凌太為孩子準備下午茶,小朋友在屋外爬樹玩耍,一家人在山上小屋過著親密溫馨的小日子長達10年,直至大女兒讀中三,才搬到市區居住。 今天的凌太,大家都稱她為Auntie Ling,回想昔日山上的日子,仍無限依戀。「那是人生最難得的10年。」她說。 Auntie Ling至今仍會親手縫製衣裳給女兒及孫女。 Auntie Ling束一頭短髮,戴一副黑粗框眼鏡,穿著自製的黑底白紋直身短裙,胸前掛著女兒做給她的立體花吊飾,雙腳踏著一對運動鞋,造型清新俐落。人說母親的打扮很重要,因為她們都是子女的第一位女神。但Auntie Ling比女神更厲害,因為她會如仙女般變著魔法,把家裏變成家庭版的Haute Couture(高級訂製服)工作坊。 圖左是Auntie Ling用已去世丈夫的領呔所縫製的拼布袋,另兩個是親手鈎織的手袋。 她憶述當年最愛為兩位女兒做衣裳。「兩姊妹好少買衫,佢哋中小學嘅校服,全部都係我車。」當年成衣時裝漸趨流行,但Auntie Ling仍堅持為女兒們做衣裳,傳承了母親的手藝,更加入自己的設計靈感。 ▲▼ (圖上、下) 凌氏「出品」的童裝,為Karen及其妹留下獨一無二且美麗的童年回憶。 「最困難係設計款式,但想到款係最開心。想好了款式,畫紙樣、裁布、車衣縫製,一共三小時便完成一件衣裳。」三小時的手工,高級時裝品牌常標榜的one-of-a-kind成品,就在她的巧手中完成。 傳承無形基因 Auntie Ling為兩位女兒做衣裳,單純是源自對女兒的關愛,但沒想到無形中影響了大女兒Karen Ling,長大後選擇投身時尚雜誌世界。Karen說:「細個時媽咪車衫,我經常在旁邊觀察。」耳濡目染下,Karen雖沒有承傳母親的手藝,卻繼承了媽媽的設計才能,且走得更遠,變成自己的事業,半世人離不開時裝界。 二十多年的時裝編輯生涯,讓Karen能盡情發揮其時裝設計的觸覺與才能。 她說:「讀預科時,已經決定要做跟衣服有關嘅工作,所以讀咗兩、三個月預科,就轉去工業學院。畢業後,喺毛冷廠工作咗兩年,但工作以處理文件居多,不是自己想做的,剛巧理工紡織及設計學系收咗我,我就入去讀書。」 在理大讀書時,她已知在香港當設計師發揮不大,反而因自己愛看雜誌,發現做雜誌及時裝造型設計的創作空間更大,於是畢業後自薦加入當時殿堂級潮流雜誌《Amoeba》工作,就這樣開展了二十多年的時裝編輯生涯。 Karen理大畢業後,自薦加入當時殿堂級潮流雜誌《Amoeba》工作。 今年初,她離開傳媒的崗位,回復自由身,開班教授立體刺繡,母親也成為班中的學生,令母女間更有說不盡的話題。Auntie Ling說:「女兒有心事,邊會同媽媽傾,只會搵朋友。但有咗共同興趣,兩母女多咗傾計,多咗交流。」 擔任時裝編輯二十多年的Karen,今年退下火線,以個人興趣開班教授立體刺繡。 單單欣賞這些立體花花刺繡已覺十分雅緻,當知道背後交織著一份母愛的傳承,更感珍貴和溫暖。 製作立體刺繡花過程:先在繡花框繡好花瓣及葉子,再把它們剪下,便可拼切出花朵的模樣。 三代人手作遊 現在Auntie Ling仍為女兒做衣裳,例如採訪當天,Karen便穿著她做的襯衣。但不同的是,Auntie Ling的縫衣對象多了一位,就是她的孫女,Karen的女兒。 「我孫女嘅睡衣都係我車。」說罷,她拿出一件製成品。「呢件用布碎車,10蚊,布料好舒服。」然後,她拿出手機,滑了兩下。「呢個飯盒袋用潛水布做,都係做比孫女。」言談間流露出隔代獨有的甜蜜感情。 ▲▼Auntie Ling做給孫女的睡衣及婆孫裝(圖下)。 Auntie Ling做給孫女的睡衣及婆孫裝。 Karen的女兒今年14歲,是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以前Karen要上班的日子,女兒的教養重任會跟母親分擔。「佢教女冇咁有耐性,教我個女就好有耐性。」Karen私下笑說。 雖然女兒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但Karen並沒有限制女兒的發展。「我哋做父母唔會特別標籤小朋友,反而會鼓勵多嘗試。」所以在女兒未夠一歲時,Karen便開始帶她四處旅行,讓她見識外面的世界,更會組織三代人的日本之旅,逛當地手作工藝店,亦曾到台灣參觀著名的「布博」展覽。 去年婆婆做的過年衫,有點「大長今」的感覺。 凌式教女哲學 不過, Karen坦言女兒對手作工藝的興趣不大,但沒有打算強迫女兒在這方面的發展。「興趣係天生,迫唔到。女兒屬發展遲緩,更加不能迫。」她續道:「只要找到自己鍾意嘅嘢,開心快樂成長便可以了。」無獨有偶,跟Auntie Ling私下交談時,她也說過類似的教女經:「小朋友找到人生方向,做自己鍾意嘅嘢係最重要。」 Karen說女兒雖有特殊教育需要,但不會特別標籤她,反而鼓勵她多嘗試。 也許孩子長大後,也會從事跟手作工藝有關的工作,也許不會,故事仍待發展,但就如Auntie Ling談設計心得時說:「用基本的紙樣,再加入自己的變化,如V領、圓領等等。」以愛與教養給孩子基本的「紙樣」,再放手讓孩子自由發揮,「縫製」屬於自己的「衣服」,這就是代代傳承的凌式教女哲學。 三代同堂,各人性格喜好不一,但教養「紙樣」從沒改變:以愛和放手出發。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親子] 「家族旅遊」創意5大法 伴媽媽在家嘆世界

疫情未遏,留守在家最安全,但母親節快來臨,又怎可讓媽媽悶在家中!足不出戶,又想帶媽媽出去玩?給你推介以下五個創意點子,組織一個不一樣的「家族旅遊」,為母親大人製造難忘的節日驚喜。 整理:《GRWTH日報》特約記者李敏怡 編輯:《GRWTH日報》編輯組 第一站:自製飛行旅程 沒得「真正」出走,全家動總員在家扮出走也可能有另一番樂趣。 說是「旅遊」,首先當然要「搭飛機」。一早起來,全家總動員(媽媽除外),運用創意把家中變成機艙,便可以帶媽媽「出外」走走。此點子來自一個澳洲家庭,因疫情令歐洲之旅泡湯,失望之際,一家人決定自製飛行之旅。先用卡紙製作「登機證」,然後用掛衣架作「海關關卡」,順利「過關」後,便成功「上機」。此時坐在「機艙」(家中梳化)內,什麼頸枕、耳筒、平板電腦等,通通都可派上用場作道具。「起飛後」將預備好的零食派給「乘客」,再附上飛機餐單一張,過一陣子,便派發以踢紙盤子盛載的「飛機餐」,似模似樣,「家族旅遊」正式開始! 第二站:在線到荷蘭賞鬱金香 邀請媽媽暢遊網上花海,可能是令媽媽心花怒放的好方法。 母親節豈能沒有花?但小朋友身家有限,買花倒不如賞花,所以行程第一個景點,便是帶媽媽去賞花。每年四、五月,著名的荷蘭庫肯霍夫(Keukenhof)公園都會盛放百萬朵鬱金香。今年花色依舊,但公園卻因疫情關係休園。不過,園區會定時上載鮮花盛放的短片到公園網站,讓世界各地愛花之人都可安坐家中,齊齊見證鮮花盛放的艷色。 第三站:環遊全球博物館 賞花之後,隨即點擊掌裏的滑鼠,一家人瞬間移動至Google Art and Culture網站,來個全球博物館半天遊。這個網站匯集全球2,000個藝術機構,包括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等,利用街景技術拍攝內部實景和館藏,甚至還能透過縮放、360度全景導覽、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技術,把科技與藝術融合,讓虛擬訪客尤如親歷其境。 利用街景技術拍攝,話咁易就可以帶媽媽去埃及參觀獅身人面像(上)和印度泰姬瑪哈陵(下)。 第四站:睇片為媽媽下廚 玩了大半天,肚子也餓了,要帶媽媽到「餐廳」(家中飯廳)吃大餐醫醫肚。雖說可以叫外賣,但沒有什麼比親自為媽媽下廚,來得溫馨又窩心。小朋友連煎隻蛋都唔識?不用怕,有小廚神Buddy Oliver教路。Buddy是英國名廚Jamie Oliver的九歲兒子,在父親的身敎下,不但廚藝了得,更在Youtube分享他的拿手食譜,如熱香餅、牛排三文治、肉醬意粉等。過程簡單易做,小朋友跟著學煮零難度。 第五站:整張卡兼玩遊戲 英國童軍開設的「The Great Indoor」網站。 吃飽後,回到「酒店」(家中睡房),不如來個輕鬆又親密的遊戲時刻。英國童軍開設了「The Great Indoor」網站,提供逾100個免費的室內小遊戲,所涵蓋的範圍由提升溝通技巧、提高創意,到改善解難能力都應有盡有。其中一個小遊戲wrapping waste cards,便教授小朋友重用包裝紙製作心意卡。 適逢母親節,小朋友不妨製作心意卡送給母親。雖說母親節卡應預早準備,但在媽媽陪伴下,小朋友即場創作,也可營造難得的親子時刻。送上心意卡,來一個擁抱、一個goodnight kiss,就這樣為這趟不一樣的母親節之旅畫上圓滿的句號。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爸媽看招] 關於打機,7道家長必問的問題(下)

關於打機,家長通常會問的7道問題,這些問題正好反映教養背後的重要考慮和要點。 6. 沉迷玩機,將來點算? 大部分家長眼見孩子沉迷玩機,不但擔心影響學業,更擔心孩子沉醉虛擬世界,逃避現實,將來變得無所事事,自毀前程,變得封閉也會影響人際關係等,總之愈想愈憂慮。相反地,今天的年輕人或許會向你說,打機都有前途,大可以以電競作為事業。 有時家長的確會過分自己嚇自己。家長在打機的事上,要看遠一點。其實家長最擔心的是孩子日後的生活能力與發展。那麼,家長心中的目標不單放在這一刻跟孩子「打機不打機」的爭持上,而是要想像你長遠的教養目標,就是你想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有怎樣素質的人」。你看重的,是他們的性格、人格、生活能力等要素。只要孩子擁有美好和健康的性格,才能伴隨他們一生的成長,以及面對人生所有高低起跌。 可見孩子玩機不玩機不是問題的核心,核心是孩子更深遠、更長遠的需要。所以面對打機問題,家長既要拿一個放大鏡,同時也要拿一個望遠鏡去看。好處是幫助家長不再單單糾纏於面前的爭執,終日為了「玩機不玩機」而吵吵鬧鬧;更重要是改變焦點,換換心情,冷靜思考問題,就可以想出更多可能性,更有效的方法。 7. 我可否不用嘮叨,孩子自動收機,能自律? 這個是緊接上一道問題,成為「一個有怎樣素質的人」。孩子的自律,正是執行管教及跟孩子協定的最終極目標。 自律或自制力是什麼?是言聽計從,事事聽你?是唯唯諾諾,沒個人思考?家長要明白所謂「停」不是按一個按鈕就會停,而是孩子自己內裏一連串的過程和內心運作,如自我對話及提醒。 很多時候,家長只集中看「結果」,即是「叫停」打機,而忽略了培育孩子的自制力,這才是終極目標。自制力包括一個人如何了解自己的行為動機,能夠有目標。 相關文章 關於打機,7道家長必問的問題(上) 關於打機,7道家長必問的問題(中) 欲知如何跟進子女情況,詳細內容和具體技巧請參考突破輔導中心伍詠光、葉玉珮(合著)的《當子女機不離手──管教青少年的技法和手法》一書。 註:突破輔導中心獲陳立人基金會贊助,舉辦「當子女說你好煩──機不離手篇」家長教育計劃,協助家長處理子女機不離手的問題,並促進父母對青少年子女的管教。 內容提供:突破機構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爸媽看招] 關於打機,7道家長必問的問題(中)

關於打機,家長通常會問的7道問題,這些問題正好反映教養背後的重要考慮和要點。 3. 我的孩子算沉溺嗎? 這問題決定了家長要訂立怎樣的協議標準。 究竟怎樣才算「沉迷」或者「沉溺」呢?當然家長問這個問題時,是不想孩子沉溺,並恐怕他們已經沉溺起來,內心非常複雜。 很多醫學及心理學專家都會為沉溺甚至網絡沉溺冠上不同定義。你在書本上、網上可以一目了然。這裏不用重複。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孩子沉溺與否,定義可能在於你的「看法」。 有些家長比較嚴厲,希望孩子不要打機,所以孩子打機超過半小時,已經足以構成家長心目中的「沉迷」。有些家長比較開明,容讓孩子自行決定打機時限。又有些家長因為無計可施,只要孩子肯停下,對家長來說已不算「沉溺」了。這不同情況都源於家長的期望。有時候,有些家長更會「搬龍門」,一時寬鬆,一時嚴苛,沒有一套一致的標準。如果你問什麼是沉溺,不如你先了解自己是抱持怎樣的期望和標準,以及為何有這期望和標準。 4. 應該容許孩子玩手機多久? 這問題是有關如何訂立和執行協議。 很多時候,家長會跟子女爭論究竟玩機可以玩多久,又或者應該先做功課還是先打機?如果他們應承打一段時間,但後來食言,應該如何處理?所謂知己知彼,這問題涉及家長的管教和執行管教能力,也關乎孩子的自制力及與父母的溝通能力。 有關家長的執行管教能力,這方面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如何訂立協議,另一個層次是家長的意志和決心。設法訂立協議,方法未必萬試萬靈,也需要家長執行的意志和決心。有決心和意志,但沒有靈活的方法,只會變成固執,雙方可能釀成更大的衝突和矛盾。心法和手法都是執行管教及跟孩子協定的重要部分,兩者須要並存。 (明報圖片) 5. 因為打機問題而發生衝突,如何處理? 這問題是當你執行與孩子的協議時,遇上阻力怎辦。 家長執行協定時,家長與孩子間難免遇上衝突。衝突,表面上因為彼此立場不同。深入一點看,每個人包括年輕人和成年人,都會立場不同,想法不同。無法處理衝突,就是不能接納彼此的不同,各不相讓。 各不相讓有兩大原因。首先,各人堅持己見,不願或無法有商有量。上文提過,衝突既是兩個人的世界,家長和孩子雙方都要學習商量,而家長更要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表現什麼是商量的態度。而商量有一個重要基礎,就是雙方的關係。有了關係,商量會較容易,沒有關係,難度升級。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情緒。原來執行協定時會涉及雙方的情緒管理問題。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難以自制,因為沒有人想被限制。孩子的反抗很正常,反抗中會產生情緒。當家長遇上孩子反抗(及情緒)時,也激起自己的情緒。在打機的事上,子女跟父母的爭執往往產生不滿和憤怒的情緒,這些情緒會令父母感到攻擊性,以致要還擊。當彼此情緒升溫,衝突就會加劇。在衝突過後,家長又會產生另一些情緒例如內疚、後悔,或者更憤怒、更傷心。一旦衝突再出現,過去累積了的情緒又可能會再被激起。 家長捲入跟孩子的情緒漩渦,雙方都是輸家。因此,未處理好情緒,根本就不能處理好衝突。處理情緒,就是孩子的情緒及家長自己的情緒。 相關文章 關於打機,7道家長必問的問題(上) 欲知如何跟進子女情況,詳細內容和具體技巧請參考突破輔導中心伍詠光、葉玉珮(合著)的《當子女機不離手──管教青少年的技法和手法》一書。 註:突破輔導中心獲陳立人基金會贊助,舉辦「當子女說你好煩──機不離手篇」家長教育計劃,協助家長處理子女機不離手的問題,並促進父母對青少年子女的管教。 內容提供:突破機構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表達藝術治療師日記] 創意遊玩 療癒創傷

當孩子經歷不同的挫折和傷害,家長如何幫助他們疏理情緒? 無可避免的大小創傷 從出生起,人類無可避免地經歷不同的挫折和傷害,小至跌倒擦傷腳,大至交通意外,甚至被虐待的經驗,身體和心靈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小孩對外界刺激尤其敏銳,加上面對傷害時往往無能力處理,因此在心理上特別容易受傷。如果未能妥善處理,可能會對孩子構成影響,例如突如其來、激烈的情緒或行為反應。 創傷的原理:Fight or Flight, Freeze 專門研究創傷的學者列汶博士 Dr. Peter Levine指出,在面對創傷時,人類是具備復原能力的。 人體的交感神經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在收到危險信號時,會指揮四肢和其他器官互相合作,作出反抗或逃跑 fight or flight 的反應;但當面對的傷害太大,當時人無力應對時(例如孩子被侵犯),就會進入僵硬 freeze 的狀態,未能反抗或逃跑的能量就會儲存在身體裏。在面對近似的情況發生時往往變成驚弓之鳥,引發激烈的反應性reactive情緒和行為,令家長不知所措。因此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抒發當中的鬱結是十分重要的。 以創意療癒創傷 筆者的女兒兩歲半時因流感入院,需要抽血作化驗,我和太太要求入房陪伴她,但被醫護人員拒絕。在淒厲的哭聲中,女兒被單獨帶進房間,並被一大塊附有魔術貼的布包著,以避免掙扎時抽血做成傷害。我們憂心如焚,過了一會女兒出來了,沒有哭泣,面色蒼白,眼睛呆滯,顯然是受驚後的反應。 回到兒童病房時,女兒一聲不響,直到護士再來替她做其他檢查時,她的情緒爆發,大力撥開我們,在地上掙扎,然後把雙手交叉在胸前,大聲喊叫 「唔可以!」。我和太太在確保周圍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在她身邊安靜陪伴,直至她心情平伏下來為止。(現在回想讚嘆創物主創造人體奇妙的恢復本能,女兒大力揮動四肢,是把困鎖在體內的能量釋放出來了。) 剛巧當時身邊帶了一個細小的動物玩偶,因此決定跟女兒營造一個小劇場: 我:剛才一個人被帶入房抽血,一定又驚又痛了(同理心),但現在可以放心,爸爸媽媽喺你身邊,沒事的(安撫)…… 呢度有位小朋友 (動物玩偶),佢都試過抽血的(邀請女兒進入想像場景)。 女兒:你都試過?(睜大雙眼) 動物玩偶(我):係呀,我都試過抽血,果陣時護士捉實我,我好驚,爸爸媽媽又唔喺身邊,好無助(幫助女兒說出感受)……之後護士姐姐好快咁幫我打針(筆者扮護士示範替玩偶打針,當中加插一些滑稽和幽默元素,女兒看著看著都破涕為笑了), 果吓都有小小痛㗎,不過姑娘好快完成抽血,抱著我帶我返番爸爸媽媽身邊(正常化 normalize)。 看著女兒眼睛重現光采,面色回復紅潤,可以在病床上四處走動和看卡通片,相信剛才抽血的驚慌經驗基本上已被疏解了。 與玩偶對話的遊玩形式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心理距離psychological distance,讓孩子放心分享和表達事情對他造成的衝擊和引發的情緒,玩偶的回饋亦讓孩子感到被聆聽和明白。家長也可透過其他創意方式,如繪畫、音樂、舞蹈等幫助孩子疏理情緒。盼望我們能好好運用天父賜予我們的想像力和創意,以輕鬆的手法面對人生的不同衝擊。 ***參考資料*** 彼得.列汶、瑪姬.克萊(2011)。莎薇塔 譯。不再受傷:孩童創傷預防指南。台灣︰奧修生命。 ============ 筆者:周偉豪先生 Chris Chow(表達藝術治療師(IDEC®) / 心理輔導員 / 作家) 2015年起於基督教教會擔任輔導中心負責人,統籌和營運中心的行政運作,推廣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提供臨床輔導服務。周氏曾任建築師,在成為表達藝術治癒師後致力結合藝術和心理治療,以個人、小組和工作坊服務不同人士,包括大專院校學生、教師、輔導員和家庭等。主要服務範疇包括個人成長、情緒管理、職涯規劃,心靈關顧,夫婦及親子溝通和衝突處理等。 Chris 是《改寫未來的9種生存力》和《無朋友》的作者(合著),曾在求職雜誌《Job Market》和 《AM730》撰寫有關個人成長和90後職場生涯的文章。 內容提供:周偉豪先生 Chris Chow(表達藝術治療師(IDEC®) / 心理輔導員 / 作家)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爸媽看招] 關於打機,7道家長必問的問題(上)

關於打機,家長通常會問的7道問題,這些問題正好反映教養背後的重要考慮和要點。 1)打少陣機會死? 要解答此問題就要了解年輕人的世界。 孩子愛滑手機,家長首先會想到的是孩子貪玩學懶,寧願打機,逃避責任。如果你是這樣想,代表你還未能進入他們的世界,無法完全了解孩子,反映你跟孩子已有代溝,有距離。   以打手遊為例,電玩公司開發遊戲是個商業行動,花上大量投資和研究。遊戲把複雜事物條理化,其設計源於生活、來自人性。他們的遊戲設計正是回應孩子一些需要。 設計者將規則設計得比現實更清晰、反饋更明確、更洞悉玩家的想法。所以玩家在遊戲中會有滿足和快感,這正正是我們在現實中難以獲得的。簡單來說,遊戲讓玩家按部就班達到目標和成功,並在過程中不斷給予玩家獎勵,以達到令玩家逐步「沉迷」的目的。 因此,孩子打機不是純粹貪玩,貪玩只佔一個部分,他們是完全投入了遊戲設定的世界了。當家長以為孩子只是貪玩,代表你不認同打機這回事,跟打機敵我分明,覺得打機就是洪水猛獸,荼毒孩子;所以當你禁止他們打機,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向他們無聲地宣戰,同時使投入遊戲世界的孩子感到「父母不認同我」,他們甚至會認定「既然你不認同我,跟你談都沒用」,親子關係只會變得更對立。   (明報圖片) 如果家長漠視孩子的需要,只集中處理是否打機的問題,試問怎能敵得過一間公司企業的設計呢?請家長必須有耐性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更要反思自己的教養是否能對應孩子需要,才有心力去對抗電玩公司的手段。 2)我是否只能無可奈何,不想容許孩子打機,但又不能禁絕? 回答這問題,就要了解青少年的成長及均衡發展。 很多家長常常擔心,不停問:孩子幾多歲才可以玩手機?孩子幾多歲才可以擁有自己的手機?深恐自己做錯決定,錯誤地給了孩子手機或打機機會,家長要知道這世界並非純粹的 Yes and No,世界比我們想像更複雜。家長做決定時,須要有一份認知,認知你的孩子及你對孩子的要求。認知你的孩子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青少年的成長階段,另一方面是孩子的特質。 談到青少年成長階段,當然可以從不同方面去探討。不過,這裏特別提到青少年的成長需要。青少年的成長需要很多,例如獨立自主、人際關係、如何處理壓力、內在動力及自我身分及價值等。你可曾想過,打機跟以上成長需要有關嗎?不同年齡的子女所需要的素質都不同,一個5歲的孩子所需要建立的自主能力不同於一個13歲的。而一個5歲的孩子所需建立的人際圈子,也理應不同於一個15歲的。界定什麼年齡適合做什麼事,視乎你有多認識孩子的需要。   (明報圖片) 成長階段的說法是有關青少年的普遍性,家長更要了解你孩子的獨特性,就是他們的成長階段及均衡發展。健康和均衡的發展應包括什麼範疇呢?若要發展這些範疇的話,子女應參與什麼活動?然後便可衡量子女應如何分配時間。 所以何時可以打機,或給予手機這道 Yes and No 問題,事實上父母先要問自己,你是如何評估你的孩子。 欲知如何跟進子女情況,詳細內容和具體技巧請參考突破輔導中心伍詠光、葉玉珮(合著)的《當子女機不離手──管教青少年的技法和手法》一書。 註:突破輔導中心獲陳立人基金會贊助,舉辦「當子女說你好煩──機不離手篇」家長教育計劃,協助家長處理子女機不離手的問題,並促進父母對青少年子女的管教。 內容提供:突破機構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GRWTH生活] 家長注意!玩具安全標準知多少?

要數小朋友成長的親密夥伴,除了爸媽以外,就是玩具了。每個兒童,尤其是學前幼兒,都是透過「玩」來學習這一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玩具在兒童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玩具作為小朋友的貼身之物,原來潛藏了不少危險性。如何慎選玩具?以下由專家為你解答。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李敏怡 編輯:《GRWTH日報》編輯組 圖片:部份由Intertek Hong Kong提供 封面圖片小模特兒:曾雪惜 鳴謝:Intertek Hong Kong   家長選購玩具時,必須留意玩具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圖片由Intertek Hong Kong提供) 危險年輕群組 天祥公證行(Intertek HK)玩具及雜貨部助理總經理黃少佳說:「三歲是一條界線。一般來說,三歲以下的兒童是最危險的群組,因為他們習慣地把任何東西放入口中,所以玩具不能含有細小部件。」他續道:「例如,毛絨動物的眼睛、小車輪、小鈕扣電池等,其中鈕扣電池最危險,被小朋友吞下,不僅會導致窒息,電池於人體內更會侵蝕腸胃,非常危險。」   天祥公證行(Intertek HK)玩具及雜貨部助理總經理黃少佳(圖片由Intertek Hong Kong提供) 三歲至八歲則是另一危險群組。他說:「雖然此年齡層的兒童一般已不會亂把東西放入口中,但仍屬愛探索的階段,所以要預防被玩具割傷、夾手,或用乘騎玩具如騎滑板車時跌傷等。」 七大潛在風險 那麼,究竟玩具有何潛在風險?黃少佳指出,世界各地的專家藉觀察兒童玩耍行為,身體及智能發展及受傷的數據等等,總結出玩具七大種類的潛在風險。 1)物理性:如吞下細小物件致「哽親」、被尖點或聽覺受損等。 2) 機械性:機動組件導致夾傷、跌傷等。 3)燒傷:戲服、毛公仔較容易起火。 4)電能:如變壓器或電動玩具沖電時過熱、漏電及導致火災等。 5)毒性:玩具所用的材料如塑膠或油漆表層含重金屬,如鉛毒、水銀等。 6)衛生:如毛公仔內含的填充棉發霉、泥膠滋生細菌等。 7)放射性:通常見於做實驗玩具中使用的礦物,或有雷射光的玩具。 認識安全標誌 為確保玩具的安全性,不少生產商都會為產品作出檢測,並在包裝盒及玩具上印上安全標誌。   世界各地所採用的第三方檢測標準雖有不同,但檢測程序類近。(圖片由Intertek Hong Kong提供) 黃少佳解釋,這些標誌表示該項玩具已通過多種安全測試要求,以最常見的「CE」安全標誌為例,是屬歐盟國家的產品安全標誌,是一種強制性合規標識,覆蓋超過二十大類的產品,玩具屬其中一種。印上「CE」標誌的玩具,必須先符合歐盟的安全標準如EN71系列玩具安全標準,包括物理安全、防火、重金屬、電能安全等。生產商經過一系列的及格評訂程序,如檢測、危險評估、質量控制、保存技術文件資料等,便可將「CE」標誌加於玩具上,如遇上有關當局的抽查,生產商便需提交相關的檢測報告及資料以作核實。他補充道:「不過,由於玩具『CE』標誌一般都是生產商自行加上的,歐洲部份國家也引入了一些第三方認證及標誌,以增加消費者的信心。」   「CE」歐洲國家玩具安全標誌,多由生產商自行加上。   中國內地的「CCC」   日本的「ST」 現在市場上看到很多常見的安全標誌,其中例如中國內地的「CCC」及南韓的「KC」屬強制性;而日本的「ST」、德國的「GS」屬自願性。又如電動玩具的電器組件,則有「UL」或「ETL」的美加標誌,專檢驗電器的安全性。   德國的「GS」   美加地區的「UL」或「ETL」 黃少佳指出,總括而言,各地所採用的第三方檢測標準雖有不同,但檢測程序類近,可大致分為三大步驟: 1)由第三方檢測機構按國家或國際的標準進行測試。 2)進行驗廠,以確保生產質量系統的可靠性。 3)定期覆驗,例如每半年或一年一次等。 如何網購玩具 近年不少家長都愛網上訂購玩具,但網上選購時不如實體店,可以親身檢視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黃少佳建議,如網購玩具,家長可注意以下事項:   一般來說,三歲以下的兒童是最危險的群組,因為他們習慣地把任何東西放入口中,所以玩具不能含有細小部件。(《GRWTH日報》資料圖片) 1)惠顧有信譽或大型的網站,因為商家為確保商譽,都會嚴選所銷售的產品,以免承擔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2)同樣地,選擇著名品牌生產的玩具也較有保障; 3)具規模的網上零售商,通常會列出產品的詳細資料,尤其是適合年齡、安全警告等等,家長可特別留意; 4)一些用家回饋的意見亦具參考價值。 內容提供:GRWTH 社區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

[爸媽看招] 童年不一定快樂 年輕寄養媽媽有限中展無限愛

鄧家怡(Carrie)有長長的社會服務CV:教育碩士畢業、參與過無數教師培訓、曾開設社企餐廳「籽樂廚房」聘用聽障人士、為國內兒童引入創意教育,工餘亦常為無家者做派飯服侍,並曾獲「香港青年服務大獎」,還加上一份天職,就是當兩子的母親。一人分飾多角已不容易,三年多前她更成為寄養家長,接待乏人照顧的孩子,一笑一顰都洋溢愛心。「不,我的愛心與資源沒有比人多,只是給孩子一個家比一切都重要。」 我和你,沒有愛心爆棚與空間,也可像Carrie一家,成為寄養家庭嗎?   這家人基本有一家四口,包括媽媽鄧家怡(Carrie) 、爸爸陳先生、大兒子「陳皮」、小兒子「陳年」。但有時這家人會一家五口或六口;因他們是寄養家庭,不時讓寄養孩子入住。 內容提供:GRWTH 撰文:《GRWTH日報》特約記者林之 攝影:張逸康 編輯:《GRWTH日報》編採組 只需一個有愛的家 德蘭修女曾言:「愛由照顧身邊的人開始,那就是家裏的人。」 做過許多很有規模的社會服務及教育工作的Carrie,十分認同此話,她相信人最根本的滿足感,並非來自物質或教育;家庭和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價值。   沒聘請家傭,所有家務Carrie都一力承擔,疲倦的她笑言:「返哪份工都辛苦啦!」 回望四年前大兒子陳學謙(乳名「陳皮」)出生,Carrie很快當上全職媽媽,她希望開放家庭去服侍人,便游說丈夫申請做寄養家庭:「他起初很反對,說屋子已經不大,兒子又那麼小,自己的孩子也未必照顧好,又怎能照顧別人?」新手父親更大的擔心是:「妳剛做媽媽已很辛苦,教養外來的孩子更艱難啊!」   Carrie丈夫由擔心太太過勞而反對成為寄養家庭,但後來明白這是太太的心願,最終變為支持者。 Carrie當時解釋,這是她的心願:「以前我為孩子搞工作坊,他們參與幾次後也未必帶來改變;但有愛的家庭,就能影響孩子一生。」有感於此,她一直很想將服務的場景由以前的社區,改為走進自己的家庭,「丈夫聽過我多次分析,他很好,終於點頭了。」於是自2017年開始,兩夫婦便開放自己的家,先後照顧過四名寄養孩子,多數跟大兒子年紀相若。 的確,大兒子對「兄弟」的愛和接納,可能比Carrie來得更深。   每天Carrie都會讓大兒子「陳皮」自己做三餐,有時他會跟寄養孩子一起做。這天他正做飯糰。 兒子接待「兄弟」的學習 Carrie 受過教育的專業訓練,但坦言理論與實踐是兩碼子的事,特別是寄養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有引人注意或性情敏感等狀況。她只能放下理論,把所有食物、玩具及資源都給孩子平均分配,並嘗試好好溝通。   寄養孩子跟大兒子陳皮(左)不一定常爭玩具,更多時候是分享。 「寄養孩子頭幾天來到,可能很多哭鬧,有掛念父母的情緒。之後也可能有行為問題,如打人、搶玩具等,這些都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我會跟他們談天、講道理。」像曾有一名孩子因來探訪的長輩偏心大兒子而很不開心:「我就向他解釋長輩看見孫兒時會忍不住表達關心,但我和爸爸、大兒子『陳皮』都會盡量愛他。」 三年多仍為家中獨子的「陳皮」,起初也未能接受有人瓜分自己的父母及玩具,「後來他慢慢享受有同輩一起玩,即使玩具被搶,都會向對方表達感受。他又會學會理性上知道原來有些孩子會跟父母分開,所以會哭和發脾氣,但情感上他始終不明白,因我們總在他身邊。」   大兒子「陳皮」、同學與寄養孩子(中)去郊外玩,是小朋友最享受的時光。 童心最神奇的,是擁有融化別人的光速;寄養孩子幾個月後要回家,「陳皮」跟對方已玩到「攬頭攬頸」卻要分離,總會傷心,「其實我也捨不得,就當預演『陳皮』長大成人吧!」 「不過當遇上不合拍的孩子,『陳皮』卻會細細聲問我:『他幾時走呀?』,我只能解釋世界有不同人啊。」這也是最真實和珍貴的教育。   一家四口之外,家中還有六歲的英國短毛貓「八咕」,跟孩子一同成長。 愛心不比別人多 無論寄養孩子來住一星期還是半年,Carrie都會主力教導他們自理能力及同理心;但愛心呢?Carrie坦言只能盡力身教,「我的愛心沒有比別人多,只是上天剛好給我有家庭這寶貴的資源,我才能跟需要的人分享。」   Carrie說,沒有三頭六臂與大屋,也可以接待孩子。 今年初,次子學雋「陳年」在疫情下出生,成為家中新成員。三年抱兩,家中又沒有聘請外傭,孩子起居一手包辦,在旁人眼中,她是「女中豪傑」。不過,她倒以筆名「失敗媽媽」,在網絡分享當全職媽媽的學習。她深信不是完美的人才能做好媽媽或寄養家長:「我並非特別偉大。像大仔的同學都會給二手衣物及玩具給寄養孩子,又或帶他們一起玩,人人都可以用不同方法照顧寄養孩子,去展現愛。」   牆的左下角貼有 「用偉大的愛做每一件小事」,是Carrie給自己與孩子的訓勉。   兩個多月大的小兒子「陳年」是容易照顧的寶寶,Carrie待他喝奶換片後入睡,就可專注照顧大兒子。 一邊抱起剛睡醒的「陳年」,一邊安頓在做午餐的「陳皮」,已近下午二時,她連一粒飯也未進過肚,依然微笑道:「現在『陳年』兩個月大,待他長至半歲,我們就再接待寄養孩子,屆時屋子該沒那麼混亂,疫情也希望退減吧!」 眼前這位擁有可愛爆牙及一雙黑眼圈的媽媽,今年才三十一歲。 如何成為寄養家庭? 根據社會福利署資料,至2019年12月底,全港正有916名正接受寄養家庭服務的兒童,而寄養家庭則有935個。若有興趣可向社會福利署中央寄養服務課查詢(電話:2573 2282),須先接受評估及培訓。寄養家長另可獲發津貼。 內容提供:GRWTH 刊載於︰GRWTH ap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