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教授演講廳:如何面對放榜?

暑假又是放榜季節,其中包括中學派位、中學文憑考試(DSE)及大學聯合招生放榜。學生和家長心情忐忑,考得理想成績固然好,但考得不好便要另謀出路。 原來,連教授也要面對同樣遭遇。每年六月尾香港各所政府資助大學的教授們都要面對放榜的壓力。大多數教授會於去年十月提交了硏究計劃書向「硏究資助局」申請「優配硏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 GRF),成功者可獲得最多港幣120萬元硏究經費。但是,每年分配給GRF的經費卻是有限,所以競爭激烈。今年共有2975位申請者,但只有1006位成功獲得GRF(成功率約為34%),即同時共有1969人名落孫山(66%)。可見失落的人比開心的人多出近一倍。 若年輕助理教授在首5年間拿到2個或以上的GRF,加上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不少高質量的文章,而教學不過不失,他們便有機會晉升為終身制的副教授。所以他們若不幸地在數年間都拿不到GRF,升職機會便會大打折扣。因此,每年6月尾GRF的放榜日帶給年輕教授們不少壓力。我仍然記得年輕時每次拿不到GRF的失望和無奈。雖然如此,我並沒有氣餒,聽取外評專家意見去改善硏究計劃書,再接再厲。除了GRF,還有其他校外科硏基金可供申請,轉移陣地分散投資,可增加成功率,從而敞開一片天地。 輸的人多,贏的人卻少 我教女兒、學生和年輕教授在競爭中要盡力而為,看成敗為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機會,學習「勝不驕、敗不餒」。我們必須知道競賽場上「輸的人多,贏的人卻少」。譬如中學生參加校內100米短跑比賽,50位參賽者中只有頭3位最終拿到冠、亞及季軍,47位卻空手而回。撇除獎項的考量,各參賽者均須要自我評估自己有沒有進步,有沒有比練習時跑得更快,並找出可作改善的地方,為明年競賽作更佳和充分的準備,再創佳績。若是贏了也必須要謙虛和力求上進,因為世界上比自己跑得更快、更「叻」的人多的是呢! 其實,社會?有不同種類的比賽和不同的行業,讓各人發揮所長。若找對了方向,必可發揮得宜,創造佳績。例如:我的女兒發覺自己不太精於跑步競賽,之後她嘗試參加擲項活動,發現自己長處之所在,此後在校內擲項比賽屢獲佳績。所以在一個競賽中失敗了,不等如永遠失敗。可以發掘其他方向,轉移陣地另覓發展。曾經在香港大學有一位年輕的研究助理教授未能獲續約,他轉行去做自己喜愛的工作。他和太太都熱愛馬拉松賽跑,他們嘗試創業去為其他選手在亞洲創辨大小不同的馬拉松比賽,並創立了馬拉松雜誌去介紹不同賽事及推廣該運動。他們發展了一個成功的事業,亦是行業裡的先行者和贏家。 那麼DSE失守而未能考上大學怎麼辦? 同學可選擇重讀中六、報讀IVE的高級文憑課程或各社區學院的副學士課程。IVE的課程多元化,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需要。當年考不上中文大學,我便去了IVE修讀為期兩年全日制的「環境學(污染)文憑」課程,該課程十分有趣,讓我學習到最新的環保科技知識及其應用,能學以致用改善環境。我未畢業已經被環境保護署取錄為環保督察。最後,我沒有做環保督察,反而去了香港城市理工做插班生,修讀應用科學高級文憑課程。畢業後,到英國用1年完成銜接的學士課程。所以,高級文憑和副學士畢業生亦可透過本地或海外的銜接課程完成大學學士學位。 若DSE不合格又怎辦呢? 同學可以選擇毅進課程或IVE的基礎文憑課程,畢業後有機會報讀大專院校的課程。我的外甥十分愛玩電腦遊戲,但DSE成績不合格,他便報讀IVE的基礎文憑課程(資訊科技)。完成後,他順利報讀IVE的高級文憑課程,最後還考上香港城市大學的媒體及傳播學士學位課程。因為他找到了自己有興趣的學科,學習變得事半功倍。畢業後,他受聘於數碼港一間媒體公司作程式設計員,為客戶創作網站,建立電子商務和設計電腦程式等工作,他的工作表現受上司賞識,發展不錯。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不放棄,面前還有很多機會等著年青人去嘗試。」 倘若真的不喜歡讀書,年青人可以找一份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或當學徒去學一門手藝技術。不管是廚師、汽車維修師傅、裝修師傅、水電工程師傅、水產養殖專家等均是受人敬重的專業人士。年青人應給自己多方面嘗試的機會,讓自己覓到興趣,鎖定方向後,努力上進,便必有所成。 「失敗」有時有點像遇到「行人止步」的路牌,叫我們停下來想想下一步。若想通了下一步,轉過彎便是康莊大道。所以,我們不要懼怕失敗,反而要以笑臉迎接它,因為它會替我們帶來新的機遇。 後記:波波輸在起跑線的難忘經歷 中六那年,我參加了100米短跑比賽,但在男子組100米初賽召集時,等了又等,老師最終也沒有宣讀我的名字。心想,可能老師漏報了。但到了女子組100米初賽召集,老師卻叫了「梁美儀同學最後召集!」無數次。同學還合力把我抬了出去起跑線呢!大家笑過不停,我卻尷尬非常,未跑……已輸在起跑線!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發揮STEAM教育的跨學科元素

  STEAM教育包含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5種跨學科元素,鼓勵孩子自主學習,過程中激發創意思維及協作解難能力。海洋公園於本年6月21至22日舉辦了第一屆海洋公園STEAM教育國際會議2019,我有幸被邀請擔任午餐硏討會的演講嘉賓之一,午餐硏討會的主題是「STEAM的跨學科教育」。讓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當天演講的內容,雖然對像是前線教育工作者,希望當中內容也能對爸媽有一些啟發。 波波教授現時在沙田馬料水進行的「人工生態海堤研究」。(波波教授提供) 1. 在日常工作上如何應用及發揮STEAM元素呢? 回想起女兒小學一年級時的趣事。有一天,學校的英文功課著她介紹一種工作,她二話不說便填上教授(科學家)。 然後,她竟在「這工作日常是做什麼的呢?」的答案欄上回答:「我爸爸最叻是做PowerPoint! (PPT,電腦匯報檔案)」。我看了啼笑皆非,難道我在女兒心目中就只是做PPT的天才嗎? 原來這是因為女兒常常看見我在家埋頭苦幹,為講堂或演講準備PPT。有時,我還會特別繪製插圖或製作動畫,讓同學更易掌握一些較難明白的概念或複雜的程序。這些繪形繪聲的PPT常令女兒看得著迷。所以從當時六歲的女兒眼中看來,教授的工作不就是做PPT麼? 很多時,藝術和科學是不可分割的。就像偉人李安納度·達文西(又稱達芬奇),他既是著名的畫家和建築師,亦是數理及生物學家。他能夠把一些重要的科學理論和概念用文字和圖像表達,教授他人。 作為科學家,我們必須能夠向其他同行、科硏支助機構的評審委員及大眾市民言簡意賅地介紹科研項目的背景、目的、意義、理論假設、硏究方法和主要結果,使他們明白及認同我們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遊說他們資助我們硏究經費或給予協作上的支持。因此, 文字、語言、數據及圖解上的表達及溝通能力是缺一不可的。 除此之外,跨學科硏究是全球創新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我有不少的硏究項目是和工程師、建築師、統計學專家及醫學專家等合作的,從專家團隊的協作交流中集思廣益,產生共力。我現時正進行的「人工生態海堤研究」便須要跟土木工程師及境觀設計師合作,把生態系統及境觀元素融合於防波堤中(註1)(圖1)。 ​ ​2. 跨學科教育如何有利學生的發展? 以往學校教育是專科培訓為主,較少讓同學了解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言而,我們日常生活面對的問題卻往往須要跨學科的解決方案。 舉例說,在「如何減少都市固體廢物?」 的方案中 ,我們並不能單靠科技去把廢物循環再用或轉廢為能的。要有效解決這個社會問題,必須多管齊下才可。 除了運用科技,亦要透過創新產品設計、教育宣傳、鼓勵性政策和具阻嚇作用的法例等途徑。至於如何改變人類的行為以促進減廢和回收呢?這便跟社會學、心理學和教育息息相關了。因此,跨學科教育能拓闊學生的視野、提升他們的解難能力及鼓勵他們發揮跨領域的創意思維 (think outside the box)。 ​3. 怎樣運用跨學科的模式去教育下一代? 我建議運用「問題導向學習」取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讓學生透過跨學科的方案去解決一個特定的科硏或社會問題 。 在解難過程中,學生語文素養亦成為自主學習的重要基礎元素。由於大部分科技文獻和儀器說明書都是以英文寫的,所以英語基礎及閱讀能力是不可或缺 的。其實,我們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透過汲取前人的經驗和發現,我們才能看到更遠,找出改善的空間和發揮創意。 故此,跨學科閱讀亦成為重要的一欄。 4.對實施跨學科研習有何建議給老師? 要讓學生靈活運用跨學科研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及技能,參與不同STEAM比賽能造就很好的契機。藉著參賽切磋的過程,能讓學生觀摩及學習其他參賽組別設計的優點,從而自我完善。老師可以透過教導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 及播放相關YouTube影片來刺激學生思考。 這裏我想提出「三要;三不要」 的理念。「三要」是指: 1) 老師要多鼓勵同學自主尋找有趣的硏究題目,這有助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透過參加STEAM比賽,亦可促使學生更投入學習。老師也要鼓勵學生們多閱讀相關科技文獻,讓他們分析已有的解決方案及當中的利弊,引導他們去思考更好的方案或硏發更優質的產品。這些科普文可以納入語文科作教材,一石二鳥地讓學生學好語文和理解科技資訊(註2)。 2) 老師要讓學生擔任硏究項目的領導和倡議者,要求他們在不同階段向老師和同學講解他們的想法和硏究進度,以訓練其思考和溝通能力。老師可鼓勵同儕間互相提問,進行科學思辯,以完善產品或解難方案。 3) 老師要切記STEAM教育著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非產品成果或獎項。 因此,老師要避免以下的「三不要」: 1) 不要為了交差,運用「食譜式」教學模式,只著學生依從工作紙所列的程序,把模型或機械組件在有限的課堂時拼砌出心目中的製成品,便認為已完成任務。當中欠缺思考解難,亦創意欠奉,稱不想什麼STEAM教學。 2) 不要為了贏STEAM比賽獎項, 老師處處「親力親為」,自己變成了參賽者,忽略了學生的學習經歷,欠缺啟發他們的創意。 3) 不要人云亦云,只懂抄襲其他老師的STEAM課程設計,不斷舊酒新瓶無限loop。 希望大家能成為有感染力的老師,全程投入,不斷學習。 能運用STEAM教育的跨學科元素,啟發學生創意解難的能力。   延伸閱讀: 註1: 波波教授演講廳:STEAM「一鷄三味」https://bit.ly/2PzSkTJ 註2: 波波教授演講廳:小學雞扮演科學家http://bit.ly/2PzSkTJ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善用孩子的「近側發展區間」來激發潛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運用雷射打印機打印文件。 不說不知,平均打印一整頁填滿字的A4紙要花上大概港幣2毫子,原來一點也不便宜啊!小數怕長計,若能選用一些較省碳粉的字體,可延長碳粉盒的壽命,既能慳錢,又環保。 在2014年,美國有位14歳中學生(Suvir Mirchandani)嘗試透過實驗去比較幾種常用的英文字體,從而找出最省碳粉的字體。他在電腦文書處理軟件(MS Word)中隨機選用一篇文章,並選定字體的大小(如:字型尺寸12), 再選用不同字體打印該文章。在打印前和後,他分別用電子磅來量度紙張的重量。他假設紙張重量在打印前後的差別便是碳粉的使用量。他的硏究結果顯示Garamond 字體比常用的Times New Roman 字體更慳碳粉,並推算可以為美國政府每年省下3.7億美元。他的發現被傳媒廣泛報導 [註1]。 雖然不少專家質疑結果的可信性 [註2],但我欣賞這小伙子勇於求真的探究態度。 那麼列印中文字體的情況又如何呢? 前年的暑假,我又嘗試啟發當時仍是9歲的女兒進行科學探究,這次我們還邀請了她的好友加盟。兩個女孩運用互聯網進行廣泛閱讀及資料蒐集,尋找有關Suvir以英文字體進行實驗的報導,從中思考箇中破綻,並建議改良方法。 然後她們定立硏究的方向為:「如何建立一個可靠的方法去準確地量度碳粉在紙上的重量,從而找出哪種中文字體較省碳粉。」 兩位女孩先效法Suvir的方法,她們運用MS Word 列印了滿滿一頁共有1050個字型尺寸16的「國」字作公平測試。然後用電子磅量度打印後的紙張重量。出乎意料地,她們發現打印後的紙重量竟比打印前的還輕!她們還感受到剛打印完的紙張是暖的。我問她們:「為什麼紙張在列印之後變輕了呢?」 波兒想了想, 靈機一閃說:「呀!這可能是因為打印機的熱力把紙張內的水分蒸發,引致紙張減磅了。」 我點頭同意,並接著問:「怎樣才能知道有多少水分因爲打印過程而流失?」 波兒的好友醒目地提議:「我們可以透過打印一頁空白頁,看看在沒有加上碳粉的情況下,紙張輕了多少。」 於是,她們便用一張已知重量的白紙去打印一頁空白頁,然後再量度這張紙的重量去計算首次打印後失去水分的重量。但究竟要打印多少次,紙張的水份才不再流失呢?為了解決這個疑問,她們再用同一張紙打印空白頁,並重複以上程序數次,把數據記錄下來。 那麼用另外一張紙打印的情況又會相近嗎?於是,她們再用另一張紙張重複測試。她們把所得的數據用折線圖表達(圖1),發現紙張內大部分的水份在首次打印時已經流失。 若要知道碳粉在紙上的重量,必須先知道打印過程所蒸發水分的重量,可以用以下算式表達: 碳粉重量 = 打印後的紙重 + 失去水分重 – 打印前紙重 碳粉重量 = 打印後的紙重 + (打印前紙重 × 失去水分的百分比) – 打印前紙重 圖1:打印次數和紙張重量的關係。(波波教授提供)   女孩們分別用5張紙各自打印一頁空白頁,看看每張紙在打印後所失去的水分重量之百分比值。她們計算到首次打印的過程導致每張紙平均輕了3.136% 的重量。 接著,她們挑選了一篇共由839字組成的聖經經文,分別用4種常用的中文字體以字型尺寸16打印在A4紙上,看看不同的字體所消耗的碳粉量有什麼分別。再整合重複測試所得來的數據,運用上述算式計出每種字體消耗碳粉的重量。結果顯示常用的新細明體消耗碳粉量最高,其次是微軟正黑體。而新宋體和標階體同樣地較為省碳粉,所以亦比較環保(圖2)。新細明體比新宋體和標階體多用了45%碳粉,所以使用後兩者能大幅節省碳粉和金錢。   圖2:硏究結果顯示標楷體和新宋體較為慳碳粉。(波波教授提供) 當時,這兩位女孩剛完成小學三年級,對於分數、百分比和簡單數學公式的概念認識不深。於是我們 (雙方的家長)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把這些概念深入淺出地教導她們。例如:我們把紙剪成100份,透過示範讓孩子建構百分比的概念,從而思考如何能較準確計算出所用碳粉的重量。當孩子掌握運算及了解箇中道理後,她們對硏究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加了不少。 暑期結束前,她們把這個有趣的硏究編寫成論文去參加「2017-2018年度的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有幸獲選入圍。在决賽前的一個月,兩位女孩在每個週末密鑼緊鼓地為比賽作好準備及練習。就像大學生的「3分鐘論文比賽」,她們務必要在3分鐘內清楚地向評判介紹硏究動機、目的、方法、結果、日常應用和實驗反思。她們還思考了一些評判們可能的提問,並預備了精準的答案。她們亦要學會因應不同情況互補不足。 比賽當天,她們發揮得宜,對答如流,充滿自信。最後,喜出望外,她們的硏究獲得「小學硏究論文」的二等獎。 她們的研究成果再獲大會推薦參與「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有幸獲頒發「優秀創意獎」。 是次硏究的經歷亦幫助她們建立了4C能力: Creativity, Critical-thinking, Collaboration 及 Communication 。[註3] 善用孩子的「近側發展區間」來激發潛能 時常聽到有人評論:「多數參加STEM比賽拿獎的學生都是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幕後鼎力支持,才能做到那些成果啊!」 從學術理論來看,這些評論是有一定道理的。著名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Lev S. Vygotsky)曾經提出一個名為「近側發展區間」(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的學習理論。 他指出: 兒童的心智發展過程並沒有受年齡限制。 倘若學習者單靠自己學習,他的實際學習發展區間是有限的(圖3)。但如果學習者得到身邊的人如朋輩、老師和家長的啟發和引導,他的實際學習發展區間可以擴增,同時有更多機會發揮他的潛能。 圖3:近側發展區間的慨念圖。(波波教授提供) 舉例說: 爸爸要求小孩從2米高的樹梢摘下蘋果,但他只有1米高,小孩單靠自己能力,當然接觸不到掛在樹梢上的蘋果。這個介乎小孩的手與樹稍蘋果的距離就是理論中的 ZPD。 倘若爸爸與孩子一起用木製成一個1米高的木箱,讓孩子站在木箱上,孩子便可運用自己的雙手, 滿有成功感地摘下蘋果了。今天在爸爸的協助和啟發下,孩子能經歷完成任務的過程,掌握當中技巧。他朝身體長高後,也能獨自運用方法嘗試把掛在樹上更高位置的蘋果摘下來。然而,若爸爸要求孩子把掛在5米樹頂的蘋果摘下,箱子也幫不上忙了。採摘樹頂的蘋果這難題遠超越孩子的ZPD和能力。 結果,孩子只會看著遙不可及的蘋果垂頭喪氣,失敗的經驗驅使他放棄採摘蘋果的動機。因此,爸媽適度的啟發和引導可以拓展孩子的學習區間和激發他們的潛能。 延伸閱讀: [註1] 美國14歲中學生發現省碳粉和慳錢的英文字體Garamond ,推算可為美國政府每年省3.7億美元: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shortcuts/2014/mar/31/changing-font-to-garamond-save-us-370m [註2] 專家質疑Suvir Mirchandani 的研究結果和推算:https://www.fastcompany.com/3028436/why-garamond-wont-save-the-government-467-million-a-year [註3] 波波教授演講廳  創科教育:總有嘢啱你玩!https://bit.ly/2VOSFUY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 :香港漁業需要新力軍:年青的水產養殖專才

據本地考古學家硏究發現,遠在7000年前香港已經有人居住和活動。而這些古人所用的彩陶盆上繪畫了海浪的圖案,反映他們好可能是靠海為生的沿海居民。因此,從香港歷史角度看,漁業不單是香港的早期行業,亦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 在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時,本地人口只有約7500人,其中包括以蜑家人和鶴佬人為主的水上人(即漁民)和以務農為生的客家人。那時的漁船以風力推動,眾多揚帆的漁船在維港上拼合出一幅富動感和活力的山水畫。水上人聚居於各個避風塘,一家幾口 蝸居於小船裡生活,一些去捕魚,一些到碼頭當苦力,生活艱苦。避風塘內停泊著各式水上小商船,有賣日用品的,也有賣粥麵和各種海鮮食品的,而最著名的菜式包括艇仔粥和避風塘炒蟹。那時,市民和遊客亦被吸引到這些水上「餐廳」品嚐美食、吹吹海風和欣賞海景。有些避風塘還設有水上天后廟和教堂呢!然而,這種熙來攘往的避風塘風景只能成為老一輩港人的追憶。相較以往滿佈大小漁船的避風塘,今天漁船數量大減,取而代之的是各式遊艇。 隨著社會進步,政府興建公共房屋讓水上人可以不用在缺乏衞生設施和空間狹窄的漁船上居住。上岸後,漁民生活大大改善,尤其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不用再每天面對上落船隻的挑戰。 考古學家把在香港所發掘到的彩陶盆進行碳14分析,結果顯示它們已有7000年歷史。而盆上繪畫了海浪的圖案反映香港早期居民是靠海為生的。圖中的紅斑魚又俗稱「香港石斑魚」,曾經是本地漁民常見的漁穫品種。(波波教授繪圖) 困難重重的漁業 因為過度捕撈、污染及填海等影響,1970年代末香港和南中國海域的漁穫大減,漁民要開船到更遠海域捕魚。南至菲律賓和印尼群島,西至海南島和越南等海域。之後,隨著油價和工資上漲,即使有國家補貼油費,在漁穫持續不足的情況下,漁民的生計日益困難。甚至有些漁民要以打撈海中的「爛銅爛鐵」去變賣來幫補生計呢! 聰明睿智的漁民在1970年代已經開始在平靜海灣內以浮筒和木板搭建漁排,利用網箱養魚。在1970至1990年間,本地海魚養殖業曾經蓬勃一時。但隨著污染及紅潮問題的惡化,加上內地水產養殖產品價格低廉,在「搶爛市」的情況下,本港養漁業日漸式微。今天,不少魚排均是十網九空了。養魚業望天打卦,漁民每天也擔心死魚的風險,只要一個颱風或一片紅潮便可導致大量養魚死亡,摧毀漁民多月來的心血。不少漁民常說:「死魚死到怕!」 青黃不接的漁業 今天本港作業漁民的平均年齡介乎55至60歳,若是沒有新力軍加盟, 相信不出10年,香港便沒有漁民了。 近幾年,我因為擔任「漁業提升基金」主席的公職,多了和漁民溝通,更了解他們所面對的困難。我問漁民為什麼他們的子弟不入行接班,他們二話不說便回答:「作為父母都希望子女多讀書,將來可以在冷氣房揸筆搵食。漁民工作勞苦,早出晚歸,日曬雨淋又危險。扣除作業成本,收入往往比岸上打工少得多。」 反觀香港的漁排和40多年前一模一樣,沒有明顯進步。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本港現時作業漁民的教育水平較低,沒有能力和信心引入新設備和技術。 「如何能把漁業提升成有利可圖的行業以吸引新力軍加盟?」 這是一個關鍵問題。因為過度捕撈,全球海洋捕魚漁業已經式微。其實,今天在街市看到的水產,七成以上都是從養殖生產的, 因此香港漁業發展必須以高品質和高科技的水產養殖為目標。在過去40年,水產業在挪威、蘇格蘭、日本、韓國、中國和台灣等地區迅速地向高科技發展。他們以科學硏究為本,建立人工繁殖技術;硏發合適魚苗、幼魚和成魚的飼料;開發抗病毒疫苗等。這些地區的政府均投入大量資源去支持水產養殖硏究,又透過大學教育去培育水產養殖專才。在歐洲、日本和中國的養殖系統十分先進,有些已經是全自動化,由電腦操控。反觀香港的漁排和40多年前一模一樣,沒有明顯進步。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本港現時作業漁民的教育水平較低,沒有能力和信心引入新設備和技術。 香港特別行政區亦致力推動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漁護署不斷推廣水產養殖,並將會投資引進現代防風能力高的魚排及自動化的深水網箱系統,並在大鵬灣及蒲台深水位置嘗試外海養殖。在這超過20米水深的外海,水流較急,水質較佳,更適合養魚。然而,萬事具備只欠年青新力軍。希望本港有眼光、有理想、有膽量及有能力的大專畢業能生投身這個集香港歷史色彩和高科技一身的新興漁業,闖出一片新天地。 香港三面環海,得天獨厚,若可以善用海洋資源,年輕「水產養殖專才 」必有可為。 波波教授和一位80多歲的本地漁民合照。她老當益壯,仍然在大嶼山水口一帶以捉蜆和捕魚為生。(波波教授提供)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與微塑膠「絕膠」, 談何容易?

近年,微塑膠的污染問題引起了世界各地環保人士的關注,其實這問題自六、七十年代至今一直存在。根據歐洲化學品管理局的定義,微塑膠是指一些長度不多於5毫米的細小塑膠物料,它們包括膠碎片、膠粒和人工合成的纖維等。微塑膠有三大類: 第一類是來自汽車輪胎和各種塑膠垃圾經過風化所衍生出來的微塑膠。由於行車時輪胎和地面不斷磨擦,輪胎表面會被磨走,形成依附在路面上的超細微膠粒,在清洗路面和下雨時它們會被沖進河道和海?去。按科學家推算,這些輪胎微膠粒佔總微塑膠量的首位。單在歐洲,每年由輪胎損耗所產生的微膠粒高達10萬噸。同時,球場上的人造草坡和各種塑膠垃圾在環境中經歷日照和風化的過程也會形成微塑膠,專家估算它們每年在歐洲的釋出量可以高達8萬噸。 第二類是人造纖維( 包括聚酯或尼龍等物料),它們大部分是在清洗衣服及布料過程中脫落,隨著污水排放。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研究指出,每次用洗衣機洗5公斤衣物便會產生約70萬條膠纖維。它們佔總微塑膠排放量確不少,每年在歐洲排放約2萬噸的塑膠纖維。 等三類是人工製造及被加入產品中的微膠粒。例如:生產商在美容及清潔皮膚的產品中加入微膠粒作「磨沙」,幫助除去死皮及深層清潔之用。另外,生產商會在肥料產品中加入含化學品的膠囊(型態和微膠粒相似),讓儲存在膠囊中的營養物質慢慢釋出,發揮較持久的功能。有不少油漆產品亦含微膠物料,使塗層更厚、亮滑和防霉;例如:車路上面的交通標示亦用上這類含微膠的漆油。這些人造微膠粒只佔總微塑膠排放量較少部分。 微塑膠對生態的影響確不容忽視 微塑膠對水生動物和人類有害嗎? 近年,越來越多環境科學家去硏究微塑膠對水生動物的毒性和評估它們的生態風險。有硏究結果顯示,微塑膠能夠負面地影響生物的消化系統及妨礙營養吸收,會影響牠們的生長、生育和存活率。但是,也有不少科研結果証明微塑膠的毒性和生態風險並不高。為什麼不同實驗室做出來的實驗結果不一致呢? 實驗結果矛盾的原因如下: 1. 大多數實驗室實驗使用較高濃度的微塑膠作測試,濃度比一般實際環境濃度高幾十至幾百倍,在這極差環境條件下,生物當然會顯示出不良反應。若實驗使用實際環境濃度作測試,多會發現微塑膠的毒性只是一般; 2. 不同生物物種會對同樣的微塑膠呈現不同的反應,有些物種會較為敏感,有些卻無反應; 3. 不同塑膠物品含不同的化學添加劑,所以它們的毒性大有不同。例如:來自輪胎的微膠粒會釋出致癌物質(如:亞硝胺和二苯並吡喃等),毒性較一般用作磨沙的膠粒高。 大多數吃入微塑膠的動物(包括人類)均可以透過糞便把它們排出體外,對健康的影響輕微。然而,浮游動物的腸臟非常細小, 未必能把吃下的微塑膠排出,導致消化不良,甚至命危。因此,微塑膠對生態的影響確不容忽視啊! 為了治本,我們應當身體力行從源頭減排 如何減少微塑膠? 為了減少微塑膠,歐盟倡議定立法例去禁止在產品中放入微塑膠,並禁止商店提供及使用一次性的膠餐具,並促使其他國家響應跟從這些政策。為了治本,我們應當身體力行從源頭減排。 我們可以少用汽車以減少輪胎的磨蝕、減少購買及穿着人造纖維衣服、習慣「走塑」或甚至「絕膠」、回收塑膠製品作循環再造、並協助清理海邊和河邊的塑膠垃圾。這樣可以減少製造塑膠垃圾,亦同時防止微塑膠的產生。 延伸閱讀: Hann et al. 2018. Investigating options for reducing release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of microplastics emitted by (not intentionally added in) products.  Report for DG Environm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Eunomia Research & Consulting and ICF. https://www.eunomia.co.uk/free-download/?fdpid=6705 波波教授演講廳:和孩子攜手「走塑」做世界公民!URL: https://bit.ly/2nx72y2 糞驗出微塑膠! 如何減少攝入微塑膠? 食魚類海產-謹記去內臟: URL: https://bit.ly/2IOx1hu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氣候變化已經殺到埋身

有不少家長對氣候變化這個世界議題漠不關心,覺得氣候改變需時,其影響看似不太嚴重。然而,事實證明氣候變化對生態和人類的影響已經殺到埋身,不容置身度外。 最近,我參加了香港城市大學及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關於保護海洋哺乳類動物的學術會議。其中一位來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Andrew Trites教授發現了北太平洋的北海獅(Steller Sea Lion) 數量和體型減少背後的原因。 研究結果顯示與污染、漁獲減少、疾病及獵殺皆無關,原來氣候暖化才是「幕後黑手」。當水温上升,温帶魚類往北移到北太平洋,而原先在北太平洋的魚類亦同時遷移到更北較冷的水域去。雖然魚民的總漁獲並沒有減少,但是以往北海獅的主要食物如希靈魚現在已經被狹鱈魚和比目魚等所取代。那麼為什麼北海獅群落卻不斷減少繁殖呢?原來狹鱈魚和比目魚的營養價值及油份均比希靈魚遜色,因此被迫改吃「減肥餐」的北海獅在長期營養不足的情況下生長較慢,體型變小,並且減少繁殖下一代,導致其群落萎縮。同時,科學家推測,若氣候暖化持續,北美洲海域內的686種魚類將會向北遷移1000多公里,將會大幅改寫北美洲的海洋生態系統[註一]。 南半球的情況又如何?澳洲大堡礁是長逹2600公里的珊瑚礁,那裡生物多樣性原本是非常豐富,孕育著400多種珊瑚及1500種魚類。但是,隨著海水温度上升,大堡礁的珊瑚在2016和2017年出現了大規模白化。變暖的海水正是珊瑚礁的隱形殺手,它已殺死了約三成的珊瑚! 更不幸的是,科學家最近亦發現大堡礁珊瑚復修的速度較預期緩慢 [註二]。 其實,香港海洋也面對同樣的挑戰。十多年前,每逢秋冬季節在本港海域可容易找到大型的底棲藻類如馬尾藻和俗稱昆布的石蓴。馬尾藻可長達數十米,它形成漂亮的海底森林和育魚場。原來, 這些藻類都是温帶品種,在秋冬隨着北方南下的水流到達香港水域生長。但是,隨著氣候暖化,這些怕熱的温帶藻類對温度十分敏感。 由於香港的冬季越來越短,平均海水温度亦較以往高,因此它們難以在本地水域生存。現今,我們越來越難找到馬尾藻森林,即使找到都只是小森林罷了。 那麼少了海藻又有甚麼問題呢?這問題確實可以很嚴重。海洋中有很多食素為主的生物包括海膽和螺類等;在沒有足夠藻類,海膽便會刮食石和珊瑚礁表面上的微生藻充飢。倘若珊瑚結構鬆散(如:扁腦珊瑚),海膽便可刮穿珊瑚表面,進而吃其軟組織,以致珊瑚死亡。因此,近年大家不時也會聽到在本港水域長刺海膽侵蝕和破壞珊瑚的新聞報道。以上海洋生態被改變的實例反影氣候變化的影響可以越乎想像,影響深遠。 氣候變化真是殺到埋身 據香港天文台統計香港每年的酷熱日(每日最高氣温33度或以上)和熱夜(每日最低氣温28度或以上)的數目,顯示在過去百多年來這些酷熱日和熱夜的數目不斷上升,而寒冷日(每日最低氣温12度或以下)的數目則下降。天文台推算,在2051-2060年,熱夜會由現在每年20多天增至每年81天[註三]。香港中文大學陳英凝教授的本地硏究發現在酷熱日子使用平安鐘求救的老人家數目會大幅增加[註四]。在日均氣温攝氏28.2度或以上時,氣温每增加1度,港人死亡率亦同時增加1.8% [註五]。陳教授亦發現老人家或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對高温的影響更敏感。而居住於欠缺空調、狹小房間的低收入人士亦較高危。天文台預測酷熱日子將遞增,換句話說,將來與高温相關的死亡率也會大幅增加。所以,氣候變化的影響真是殺到埋身,不容忽視! 圖一:以往在秋冬季節常見的馬尾藻。(香港教育大學姚偉康先生提供)     圖二:以往在秋冬季節常見的石蓴(俗稱昆布)。(香港教育大學姚偉康先生提供) 圖三:在高温室氣體濃度情景下,香港每年熱夜數目、酷熱日數和寒冷日數的未來推算。(香港天文台提供) [註一]北美洲海域內的686種魚類將會向北遷移1000多公里: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file?id=10.1371/journal.pone. [註二]科學家最近亦發現大堡礁珊瑚復修的速度較預期緩慢: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081-y?stream=science [註三]天文台推算,在2051-2060年,熱夜會由現在每年20多天增至每年81天: https://www.hko.gov.hk/climate_change/proj_hk_temp_uc.htm [註四]Chan EYY, Goggins WB, Kim JJ, Griffiths S, Ma TKW (2011) Help-seeking behaviour during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Chinese population [註五]Chan EY, Goggins WB, Kim JJ, Griffiths SM (2012) A study of intracity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related mortal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of Hong Kong.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2012;66(4):322-7.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 乜嘢係好科學?

學做科學家有點像學打功夫拜師學藝,都是要跟從一位或多位師傅學習的。學習過程中,也會從師兄、師姐或同輩身上偷師取經。我的科學啟蒙師父是著名環境生態毒理學家胡紹燊教授,他是我在香港城市大學修讀哲學碩士時的論文指導老師。在他悉心教導下,我建立了牢固的科學基礎。 以下便是師父和幾位新進博士生討論甚麼是好科學的對話。 師傅問學生們:「你哋認為乜嘢係好的科學?」 Bryan同學很快回答:「能夠有新發現便是好科學。」但師傅搖搖頭對他的答案並不太滿意。 師父繼續問道:「如果一位硏究員能數算他家中的小狗有一萬一千零五十條毛,他的發現是新的,他的科學夠好嗎?」 學生們想了想,都覺得這個發現並非重要。 胡教授再說:「有一些基礎科硏是透過簡單數算、量度和統計去初步了解及描述一些現象。例如:藉著野外考察和採様,從而估算在一條河中不同魚類的數量。用問卷調查市民對政府開發土地不同方案的選擇取向,也屬這類較初階的普查。」 這時,聰明的Esther同學睜大眼睛,靈機一觸地補充說:「好的科學發現不但要是嶄新的,而且能夠帶來革命性和概括性的創新理論。」師傅點頭表示認同,孺子可教也! 師傅接著說:「Esther答得很好啊!例如:達爾文觀察及發現物種的異同後,提出了進化論的假設。接著,他進行了一系列以白鴿交配和植物交配的實驗去驗證他的理論。實驗結果支持他的想法,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在發現遺傳基因(DNA)之後,他的進化論得到進一步的確立,並且成為現代生物學的基礎。達爾文的理論能概括地解釋物種來源及進化。今天,他的理論亦廣泛應用於硏究遺傳疾病(如:各種癌症)及針對擴藥性的惡菌的形成和控制之硏究。達爾文的進化論便是好科學的典範。」 這時,Jimmy同學卻不盡認同胡教授的說法,他辯說:「但是,歷史中有些出色的科學家較少發展理論,他們反而看重科技發明去改善人類的生活。例如:愛迪生改良電燈泡,發明留聲機和電話通訊,對人類文明和方便帶來了革命性的進步。」 好的科學不但能讓我們了解大自然的運作和機理,亦可以改善民生和環境,兩者都是我們環境科學家的重任 師傅欣賞地回應:「Jimmy,你說的很對!好的科學不只是帶來革新和概括性的理論,還可以是被廣泛應用的技術或科技產品的發明。例如:已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教授發明了用光纖來傳遞訊息。這項發明不但大大加快了電子數據傳送的速度,亦助長了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他的發明改變了全世界人類的溝通模式和生活方式,大大節省了國際商務所須的時間和金錢,加速推動相關科技的發展(如:大數據的應用分析及機器學習技術等)。」 師傅喝一口水後再說:「好的科學可以幫助我們預測未來,趨吉避凶或作好準備去迎接未來之改變。我不是指拜神迷信,而是指日新月異的統計及數學模型。透過它們,我們可預測天氣、空氣質素、及氣候變化帶來的溫度和水位改變等等。」 甚少發言的阿泰同學這時拿著筆記簿,裝作主持人般總結說:「那麼,綜合以上的討論來說,好的科學有三大類:(一)硏究結果帶來革新及概括性的理論;(二)硏究發明一些受廣泛應用的技術和科技產品;及(三)硏究結果幫助我們推測未來的走勢和變化,有助政府為未來制定政策和應變。睇嚟,我哋啲硏究應該朝着這三個方向進發啊!」 師傅再補充:「好的科學不但能讓我們了解大自然的運作和機理,亦可以改善民生和環境,兩者都是我們環境科學家的重任。」師傅真喺勁!最後不忘薪火相傳,向學生們委以重任! 攝於2017年3月波波教授獲港大頒發「傑出研究生導師獎」。波波的師父胡紹燊教授(右邊)亦到來為徒弟祝賀。胡教授曾任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系主任、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院長及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創辦人之一。他現任為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硏究講座教授。(波波教授提供)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工作態度的進化論

在眾多老闆眼中,員工的工作態度(attitude)最為重要。如果A是1分、B是兩分…..Z是26分,attitude一字的總分巧合地為100分,比喻態度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 猶記得有一次我們邀請了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蒞臨香港大學馬禮遜堂的高桌晚宴作演講嘉賓。在晚餐時,我們天南地北地討論了不同的課題。以下是我倆探討起青年人工作態度的一席話。高醫生問我:「現在港大的博士硏究生是否像過去一樣『瞓身』 拼搏?工作足七天和專注地把硏究做好呢?」 近十年研究生的學習態度和處世模式似乎起了莫大的變化 我回應說:「 今時唔同往日了,十年前的博士學生均會不辭勞苦地醉心研究,天天埋頭工作。除了吃飯和睡覺外,其餘時間都奉獻給科學研究。他們希望把工作做到最好,多發表研究論文來爭取日後到歐美項尖大學或研究院當博士後研究員的機會,積極地邁向成為科學家的理想。但是,近十年研究生的學習態度和處世模式似乎起了莫大的變化。」 高醫生說:「睇嚟情況轉差?是嗎?」 我嘆氣地接着說:「觀點與角度啦!世代不同,思考模式也有所不同。現在大多數的博士生只會工作五天。在周末,我回實驗室工作時很難得才見到他們的蹤影。即使在周一至周五,有些學生早上十時後才上班,未到下午六時已經消失蹤影了。平均而言,博士論文的質量亦有下滑的趨勢。 其實以前博士硏究為期三年,如今卻是四年。雖然時間多了一年,但是今天的博士論文質量卻沒比以前的優勝啊!」 2015年4月高永文(左)醫生蒞臨港大馬禮遜堂的高桌晚宴作演講嘉賓,晚宴上我有幸與他交流,探討了不同年代的人對工作態度的轉變。(波波教授提供) 高醫生點頭回應說:「以前修讀博士的學生對研究富有熱誠,希望能成為科學家或教授,所以為了向理想進發,便要破釜沉舟地拼搏。看來,現今的研究生對科硏的熱誠減退了,是嗎?」 我想了一想,回答說:「今天的研究生也對科研有熱誠,但只是不夠專注罷。例如,有些研究生對鑽研旅遊的熱誠比做科研的更濃。他們的組織能力也很強,在年頭已經細心安排好假期,編排好行程計劃到不同的國家遊歷,並向我提前請假。之後,我們一些較長期的實驗安排也要因應他們的假期而讓路。在十多年前,這樣的工作態度是匪夷所思的!」 我繼續說:「我自己當研究生時甚少請假,除了一年一度去參加國際性學術研討會外,絕不會去外地旅行。今天的研究生講求 work-life balance (工作與生活之平衡)。他們認為:「放假可以調整身心,加強工作效率和改善研究進度。」所以,現今青年人跟10年前的青年人的想法已經有所不同了。」 高醫生眉頭深鎖,有點憂心地說:「其實,這個轉變在醫護界也同樣在發生。我的前輩醫生們是全年無休,天天工作,以服務病人為大任。他們即使自己生病了,若病情不太嚴重,亦會如常工作,因為他們把病人的需要排在首位。到我呢輩,雖然也會周日放假,但我們任勞任怨,不介意常常超時工作,只會默默地盡終職守。然而,今天新一代醫生卻强調work-life balance,為每周訂立最高工時、加班「補水」和假期安排等向顧主作出要求。時代不同了, 醫院管理層不但要照顧病人的需要,也要體諒前線醫護人員的訴求。所以,社會政策也要作出相關的調適才可。例如:必須增加醫生和護士,以舒緩前線同工的工作壓力。」 不同年代的人對工作態度的要求和期望確有很大分歧,當中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互諒互讓才能有效管理雙方的期望 這一席話給我很大的啟發。不同年代的人對工作態度的要求和期望確有很大分歧,當中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互諒互讓才能有效管理雙方的期望。這也引起我在父親角色上的一些反思,我和女兒相差38年,時代不斷變遷,我絕不能把我那一套想法硬要她照單全收。反之,我應花多些時間以了解她和她朋輩的看法、她的使命和熱誠之所在,再從她的角度去想,才能予以適切的支持和鼓勵。 分秒必爭,不進則退 話雖如此,但我心底裡仍希望我的硏究生像我一樣熱愛科硏,視硏究工作為樂事。當大部份人每周只工作五天,而自己卻每周專心工作六天,這便可以相對地更快完成任務,並獲得更多成果了。在這全球化的世代,香港的年青人不單要跟本地人競賽,還要和全世界的年青人比拼。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我仍然深信正向的工作態度可以增強年青人的「上流力」和「競爭力」,只要他們熱愛和投入工作,多走幾步,不怕捱苦,事業必能更上一層樓! 時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的高永文醫生十分親民,喜歡和年青人談天說地,誠懇地分享他工作上的苦樂及政府的未來政策方向。(波波教授提供)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 閱讀可拓展孩子的好奇心

愛因斯坦曾說:「我並不是天才,我只是常常對事物富有莫大的好奇心,喜歡尋根究底。」 美國作家Paul Tough的硏究發現成功人士均有一些必備的素質,它們包括:好奇心、毅力、自覺性、樂觀和節制,而這些素質必須從小開始培養。[註1] 波波希望女兒成為熱愛閱讀和富好奇心的終生學習者。(波波教授提供) 好奇心的定義是「渴望學習」。如果孩子有好奇心,學習必會事半功倍。那麼爸媽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呢? 爸媽可突擊考問孩子日常生活上的細節 爸媽先要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鼓勵幼兒留意事物為大任。例如:當和幼兒一起唱兒歌《Old McDonald Had a Farm》時,可以請幼兒一起模仿不同的動物叫聲和扮演牠們的樣子。這樣幼兒便會開始對動物活動的形態和叫聲產生好奇了。孩子長大一點,爸媽亦可透過生活細節去培養孩子對身邊事物的洞察力和記憶力。爸媽可突擊考問孩子日常生活上的細節。例如:他們剛外出吃西式晚餐時,餐桌上放著甚麼東西呢?哪些港鐵站的牆壁是綠色的啊?久而久之,孩子便會學懂細心觀察身邊事物和記錄細節資料,甚至鬼馬地設計不同問題來考驗爸媽呢! 原來孩子在六歳前能培養出閲讀習慣對日後學習尤為重要 西方的教育家就着「如何提升兒童的好奇心」這課題做了不少硏究。發現原來孩子在六歳前能培養出閲讀習慣對日後學習尤為重要[註2]。這些早讀兒童(early readers)在學業成績上亦會較為卓越,因為閲讀和語文表達能力是開啟各學科知識寶庫的鑰匙。閲讀賦予孩子自學能力,過程中不單可獲取各類範疇的知識,也可從不同作者的作品涉獵有趣的想法。閱讀拓展孩子的思維,讓他們發揮想像力,從有趣古怪的故事中經歷刺激的冒險旅程。博覽群書能豐富他們的人生,並裝備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爸媽在建立孩子閱讀習慣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教育家建議:孩子在牙牙學語開始,爸媽便要每天花不少於15分鐘跟孩大聲朗讀圖書 [註2]。原來大聲朗讀可增進孩子的聆聽、閱讀理解、寫作及說話的能力和技巧。隨著孩子長大,在親子閱讀時,可鼓勵孩子提出不同的問題,並推斷隨後將發生的內容。爸媽不但要充當語文老師去教孩子認字、閱讀和理解文章內容;亦要擔任聆聽者,嘗試了解孩子的興趣和疑問。若不能即時解答,切勿支吾以對。可把孩子的問題寫下,隨後一起到圖書館去,從書本中尋找答案。透過主動尋求答案來理解事物,孩子會產生成就感,同時對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也會更加深刻。這樣的自主學習會讓孩子建立積極學習循環,使學習變得富挑戰和樂趣。 爸媽要以身作則減少看電視和手機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各自享受閱讀時光,互相分享閲讀內容。 為促進孩子閱讀,爸媽可考慮在家中設立一個小小圖書角,選一些合適和吸引孩子的書藉、雜誌和畫冊,方便孩子閱讀,讓他們隨時隨地可以在小天地「打書釘」。同時,爸媽要以身作則,減少看電視和手機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各自享受閱讀時光,然後互相分享閲讀內容。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也會跟爸媽比賽,看誰讀得快、看得多! 為方便幼兒時期的女兒天天閱讀,波波在家中設置小型圖書角。(波波教授提供) 我和太太亦跟隨以上教育專家的建議,盡量減少「屏幕時間」,心甘情願成為女兒的書僮,讓她成為早讀兒童。現在這十歲多的「小書蟲」,她看書的速度已經超越了我們,而她的文字理解和表達能力亦不斷進步。若我買了新書給自己看而被這「小書蟲」發現了,她便會妒忌爸爸,然後一個箭步跑向媽媽投訴,嚷著也要買一本新書給她才公平公正呢! 名人蓋茨亦深信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所以他常以身作則地天天看書,讓他的孩子也效法他,成為書不離手和富好奇心的終生學習者。 延伸閱讀: [註1]Paul Tough (2013) How Children Succeed: Grit, Curiosity, and the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 RH Book [註2]Methlyn Green (2002) Teachers Helping Parents to Raise the Level of Curiosity in Young Children. ERIC  

詳細內容

波波教授演講廳:智慧放生 功德無量

近年,本港新聞經常報導及討論宗教放生的問題。例如:曾經有善信誤把屬於淡水性的巴西龜、廟龜、金魚和鯉魚等亂放到海中,而導致「放死」,好心做壞事。另亦有善信放生大量人工配種繁殖的非天然品種,如獵食性的沙巴龍躉魚(牠們是由虎班和花尾龍躉人工繁殖而成),牠們大量獵食本地海洋生物和跟本地肉食性魚類競爭,擾亂本地海洋生態系統之平衡。 根據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蔣勁松副教授的研究(註1),放生活動中常見的弊端包括: 不顧生物習性,誤將生命置於不宜生存的環境,以致「放死」; 隨意亂放外來物種(如沙巴龍躉和星鱸),破壞本地生態平衡,導致本地物種減少,甚至滅絕; 大量放生動物,超過生態負荷,破壞生態平衡; 購買動物放生,容易刺激殺生黑色產業鏈; 非法買賣受保護和瀕危的野生動物(如各種海龜和穿山甲)來放生,間接鼓勵不法份子捕捉牠們,並促使牠們的數量減少; 不注意動物檢疫,隨意放生可能傳播疾病,影響野生動物;及 不考慮他人安全,隨意亂放有危險的動物等。 放生的正確理念:保護生命才是智慧放生 跟據理淨法師(註2),佛教放生理念源自於《梵網經》:「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這段經文說明了放生就是拯救和保護生命(即護生)。 香港彿教聯合會曾於2016年9月在他們的網頁和刊物發表以上文章:http://www.hkbuddhist.org/zh/page.php?p=preview_detail&epid=18&cid=1 香港彿教聯合會亦曾發表《放生護生必須悲智兼備》一文來提醒善信:「放生的理念,就是把將被殺害或處於困境的動物,放回原來生活的大自然,讓其自然地繼續生活,從而減少人類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而佛教宣揚素食,亦是從根本處去避免殺害生命。為免放生活動成為商人謀利的機會,而令動物因被捕捉而受到更大的痛苦,團體或個人應具備佛法的智慧,並應考慮動物會否於放生後無法生存,會否為本地生態帶來疾病或威脅。佛教徒長養慈悲心至為重要,除放生外,亦可透過戒殺、 環保、植樹、護林、素食、節約等等行動及生活習慣,成就大慈大悲的精神,放生只是其中一種表達形式。」所以善信可以透過多吃素蔬、少吃動物、參與及支持環境保育工作來積存智慧放生的功德了。 此外,善信亦可以透過捐錢給大專院校和非政府環保機構,去支持保育生態的環境教育和護生的工作,來成就慈悲精神。在2012年新加坡國立大學首次獲得善信的大力捐助,設立了「觀音堂佛祖廟基金環境保育教授席」,藉此可持續地支持生物多樣性、環境科學和生態保育的大專教育工作,及培育新一代的環境科學家和環保管理人才。香港的各間大學亦設有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士、環境科學學士及環境管理碩士等課程,宗教團體亦可考慮設立冠名贊助教授席,讓善信多一個積功德的機會。 近年,兩岸三地的佛教和道教人士亦推廣以科學合理的方法來舉行放生活動(註3)。從科學角度來看,宗教團體應選擇一些體型較小、位於食物鏈較低層的本地物種來放生,而放生的數量亦不可超過生態負苛。最近,我邀請了香港佛教聯合會及香港道教聯合會去考慮參與名為「香港十億富蠔」的海洋生態復修及STEM教育計劃,透過放生本地的香港蠔、珍珠貝及青口等去重塑海洋生境、增加生物多樣性、抵禦風浪、淨化海水、減少富營養化和紅潮的發生(註4)。與此同時,中、小學生亦可透過相關STEM教學活動了解本地海洋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問題及各種保育方案。此舉可以同時達至智慧放生及護生,何樂而不為呢! 延伸閱讀: 註1: 奉齋放生:理念推廣與實踐探索 (作者華明居士) http://nianjue.org/article/47/468189.html   註2: 佛教放生護生理念體現環保價值 (作者:理淨法師) http://www.fjnet.com/ltanjh/tj/201402/t20140221_217876.htm   註3: 中國佛教協會:慈悲護生合理放生 http://www.chinabuddhism.com.cn/gzhg/3/2015-03-10/8452.html   註4: 波波教授演講廳:為香港養殖「十億富蠔」的夢想 https://goo.gl/Rx4CNx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