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慎用神奇寶貝

因為考試期間只上半天學,兒子溫習之餘添了很多空閒時間。又因為手機被限,他不能依賴那些就在掌心的娛樂,唯有改執紙筆。沒想到這竟然令他興致大發,於是埋頭苦幹,生產了很多迷宮——認真製作的、九曲十三彎的、令人暈頭轉向的、密密麻麻的……那是自智能手機進入他繁忙的中學生活後,久違了的創意大爆發。 該是全宇宙都在發生的事吧?車廂內、餐桌上、候診室裏、大伙兒聚會中,無論什麼時候抬頭看,什麼時候都看到低頭滑手機的人。有人用手機工作、有人打機、有人看打機的教學影片、有人查探別人的社交生活、有人重看不知繞了地球多少個圈的回收再用笑話。至於彼此專注地聆聽、下一盤棋、打一場波、看一本好書、畫一幅畫……彷彿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感覺好遙遠。 從前無聊時,我們起碼要開動腦袋,想想做什麼來打發時間,有時更不得不激發各種奇怪的創意。這樣的無聊,其實滿有意思。可是現在都用不着傷腦筋了,一機在手,便能填塞空白。 大家愈來愈少在空閒時間喊無聊,可是生活卻愈來愈單調。真可惜。 也不是說手機十惡不赦,只是它太好,我們又太軟弱。我想起少時讀過、張系國的《夜曲》短篇─失意女子遇上神秘人,借她用「天長地久計」。這是一件神奇寶貝,能把時間調校到不同倍速進行,像播影片挑選快慢鏡那樣。放快鏡時,時間一眨眼就過去;放慢鏡的話,光陰變得緩慢而且耐用。借用寶貝的條件,是一年後把用快鏡存下來的剩餘時間,轉送給神秘人當租金。因為好奇,失意女子答應了。「坐公共汽車的時候,她將時間比例尺放到一比五,這樣她的動作雖然緩慢些,並不引人注意。她心情煩悶的時候,便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將時間比例尺放足到一比兩千,再長的時間,也一眨眼就度過了。」 抵不住空白 奉上青春 漸漸地,失意女子愈來愈懂得技巧地操縱天長地久計,把人生最難熬的孤獨時刻直接刪除。只是沒想到,自己變得像吸鴉片上癮似的,一天也離不開手上的寶貝,一會兒的空白也抵不住。她開始起疑,這是否就是神秘人的原意——不知不覺地把她變成奴隸,為他儲存大量的青春? 埋單結算,借用寶貝的一年間,女子合共消滅了兩個月的光陰——是她心甘情願奉上的、生命裏珍貴的兩個月。 神秘人還算有良心,只把寶貝借她用一年。至於我們手上,同樣可以消滅時間、掃蕩無聊的神奇寶貝,可沒有神秘人來回收。宜慎用。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一年說六次粗口

餐桌上,小子分享班上逸事,尤其是同學間的粗口。話說自從升上中學,從前的小學雞一個個像技能解鎖似的,突然把粗口說得琅琅上口。不過他們交換粗口的情景,絕少「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那種惡言相向;有時用來發泄情緒(青春期本來像打開情緒的潘朵拉盒子),有時用作人有我有的助語詞,但更多時候,粗口就是好笑。只要有人不經意地說了某個粗口諧音,大家便哄堂大笑,總之愈禁忌愈好玩。 說粗口直接反映道德水平? 理大2017年發表全港首個中學生粗口研究,花六年追蹤二千多名中學生,發現年紀愈大愈「爛口」。學者以一年講至少六次粗口為分水嶺,指出中一有兩成學生如是,升上中六就有四成。他們又分析由學生填寫的問卷,發現自覺社交、控制情緒及分辨是非能力愈低的人,傾向講更多粗口,提示社會整體都要反思教育和青少年的品德水平。 本港校園氣氛抑壓、情緒教育缺失,確實需要反思。只是粗口能否反映道德水平?這點着實令人疑惑。我只知道很多道德水平差的人,根本用不着說粗口來使壞;而有些高尚的人(雖然他們未必會這樣自認)卻能把那幾個「門」部的字詞用得出神入化。至於研究描述的中學生粗口生活,有多貼近孩子的現實經驗? 小子一聽便哈哈笑說:「一年說六次粗口的只有兩成?六成才差不多。」一年六次這門檻委實太低了。 「一年說六次粗口」門檻太低 至於能力低才多講粗口這說法,也許是一種傾向,卻有不少相反例子。想起很久以前訪問黃霑先生,聊到開咪直播,「以前無綫啲人成日笑我,倒數十九八七……數到二,我都仲講緊粗口……專業嘛,鎮得住。」甫數到一,那句「老母」便「嗗」的一聲吞下肚,變成「各位觀眾你好」。這種收放自如,算得上特殊能力一種。 我自己不說粗口,不是潔癖,只是從小的心理約制,現在即使要說也無法啟齒。至於孩子,我們當然知道哥哥偶爾會在外頭講,也反對不來。我們只是從小告訴孩子粗口原本的意思,請他們明白箇中的惡意,不要輕易亮出來傷人。况且,常用的那幾句粗話,要不是針對你討厭那人的娘親(禍不及家人),便是給自己搵笨(怎會想到要跟討厭的人有性行為),都不好用。 不過對孩子來說,粗口就是好笑,我明。 返回我家的餐桌。孩子的爸忽然技癢,放下飯碗即興示範,把「撚手小菜」、「撚雀」、「撚煙」、「撚化」統統嵌進故事裏去。家中兩小笑得快要嗆着,彷彿從未看過如此精彩的表演——雖然那些只是「偽粗口」。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悼芷琴

在一個歡喜的飯局裏,收到芷琴去世的消息,揪心。 對我來說,也許對一些讀者亦如是,芷琴就是香港的城邦書店,認識城邦跟認識芷琴本是一事。我跟芷琴認識多年,但關係不算深。開始時是書店經理向雜誌編輯推介好書的關係,後來是新手作者跟愛書店長的關係,再然後是繪本同好的關係(城邦可是很多繪本愛好者的心水書店)。可是在這些職業關係外,我對她還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默默遞上合我心意的書 有一段日子,我每月到城邦找書,因為不敢打擾她工作,刻意不進寫字樓招呼,可是她偶爾就是知道我來,然後默默出現,默默遞過一本書——有時是新出的好繪本,有時跟我上回的書評相關,總之拿上手,就有一種「她怎麼知道我喜歡/需要」的訝異。 芷琴不多話,大概也不會客套,跟我這半生不熟的朋友相對,偶然還沉默得令人尷尬。某回可能實在太尷尬,她突然抽身返回辦公室,留我呆呆的站等着,不知所措。出來時,她掏出一隻印了女兒畫作的杯子送我,細細叮囑「用來栽花或放牙刷就好,不要盛熱水。」 多年來,那杯子就按她指示,一直待在我家浴室用來安置全家的梳子,沒盛熱水。 另一回,她知道我兒愛看鄭丰,把一箱新書寄到我家。記者出身的我有點老套,感謝之餘,不忘坦誠地請她下回不必客氣,說我會自己買新書,但流通不廣、不得已要移除的滄海遺珠,十二分樂意接收。那回電郵發出後,我便後悔了:這樣對待前輩的美意,太拘泥了吧?可是幾個月後,芷琴又寄來一箱,這趟說明新書不新,還細心提示:「有請同事清潔一下封面,你要留意仍有清潔劑氣味否,先通風才給小朋友較好。」我家兩小像執到寶似的,興奮極了。那堆書有關於三國的、恐龍剪紙的、福爾摩斯的……都是孩子那一期的興趣。 我彷彿看到芷琴安靜地挑書的模樣,默默感動。 芷琴有一個習慣:把生活寫成紀事,包括病情起伏、家人狀况,以及對生死的思考等,不定期電郵給朋友。那些文字一如她本人,清澈平靜,是映得見遠山的湖水。不知從何時起,我有幸成為這些電郵的收件人之一,開始時因為內容私密而不知所措(是錯傳了嗎?要不要回覆?),然後慢慢學習成為坦然的讀者,有時痛心,有時喜樂,篇篇溫暖,對芷琴添了很多親近。這些文字藏着一個安靜的靈魂,話很省,心很寬,感受細膩,非常善良,而且毫不吝嗇和別人分享生命。三年多前,她把這些文字結集成為《樂雙祈》一書,當中有這句:「有這麼多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不枉此生了。」 從不吝嗇 分享生活點滴 早前因為新繪本推出,想找芷琴問意見,方知她病情反覆,要入院接受治療,當時相約友人一起往探望,可是因為丈夫突然要動小手術,暫時擱下。這個禮拜想着要行動,忽然便接到消息…… 我這半生不熟的朋友,已經沒有機會親口對芷琴道謝了,只能藉文字來寄意。 彷彿感到,你會給我一個淺淺的微笑,然後彼此不知道再要說些什麼。 懷念你,感謝你為這個世界帶來的美好。 有這麼多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不枉此生了。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小鳥愛的教育

養小鳥是2014那年的朱家大事,簡單說是人棄我取。家庭會議上,爸爸媽媽解說照顧小生命的責任,沒完沒了;兩小則舉起小手要實踐民主權利,急不及待。從此,添糧換水、清潔籠子、冬天加被保暖,成為兩小責任。除了清潔籠子做得不夠好、常被大人找麻煩外,還算負責。 小鳥是孩子的繆斯,引發大量創作,有畫的、揑的,也有寫的,更是哥哥好幾年的班上短講主題,後來連我都不禁笑問:小鳥不嫌煩麼?兩小都疼小鳥,但哥哥肉緊一點。他到圖書館找養鳥指南,讀到小鳥原來能學習親近主人,樂透了,天天試一個新法子來跟小鳥互動,祈求牠們有天站上掌心。可惜這是單戀。無論小子耐性多大、用啥來哄,牠們不站就是不站,只有一隻特別愛啄他的小指頭。他叫牠「可雀」,可愛的小雀。 寵鳥兒甘願被啄 甘願被啄成為小子唯一能親近小鳥的方式,後來因為十指痛歸心,他改為提供鼻子。 大人勸阻、甚至恫嚇會破相,可是不一會又見他傻傻地把頭貼籠邊,既痛且愛。這幾年,小子的鼻頭何時都有一個個小傷口,是寵鳥兒寵出來的。後來我們坐沙發不經意朝鳥籠方向伸腳,雀兒趕緊伺候,等着來咬,我向小子抱怨:也是你寵出來的。 今年冬天來得特別遲也特別急,一忽兒熱得穿短袖,一忽兒冷得打哆嗦,教人措手不及。年底,女兒隨團往廣州演出,照顧鳥兒的重任落在兒子身上。某天他告訴我,可雀不知怎的沒興致咬人;那時我在廚房大龍鳳,只虛應一句笑話,誰知這是疏忽。聖誕翌日,我們甫從外面歸來,便看到可雀倒在籠中,小小身子虛弱得連一呼一吸都吃力,病得很重了。 晚上慌亂。這邊廂把可雀抱進溫暖的小盒子,那邊廂徹底清洗鳥籠,擔心另一隻小鳥受牽連。爸爸上網找假日辦公的小鳥醫生,只找到翌日開診的。小子忙這又忙那,還不忘說話安慰雀兒,難得歇歇,卻又擔心得哭起來。 可雀是在晚上九時許死掉的。兒子看時,先驚訝牠這麼冷,繼而怯怯地問牠怎麼這樣硬?再然後,一股從內湧出的悲憤,化成兩聲淒厲的長嚎,破胸而出。他全心全意,哭得不能自己,媽媽只有緊抱。待哭倦後,我試着告訴他:可雀因失去求生能力來到我們家,可是牠本該飛天上,以後牠有機會了。 「真的嗎?」小子噙着淚問。 「只要你認真相信,牠就會。」 沒有人知道那個世界,但我相信,善良的願望能實現,也能療傷。 愛的告別式 祝福自在飛翔 小子寫了一張卡,有懷念、有道歉、有祝福——祝福可雀在沒有人類的地方自在飛翔,找到「暖雀」(「暖男」雀鳥版)活得幸福快樂。我們辦了小小的告別式,連卡片和可雀一起埋葬。 翌日,女兒從內地捎來信息,在日以繼夜的排練中,不忘提醒我們照顧好雀兒。我們待她完成演出,才告之噩耗。小妮子以不捨演出友伴的淚水完成2018年,又以死別小鳥的淚水開始2019年。在回家的直通車上,小淚人向我討紙筆,畫中的可雀成為一隻蛋,是雀爸爸雀媽媽的寶貝,還有親愛的哥哥和妹妹。 有關死別,從來愈愛愈痛;但有能力去愛,本來就是福。感謝可雀帶來的生命教育。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風吹着你,也吹着我

「風吹着你,也吹着我,本來無分,你與我。」 這是作者楊瑾在繪本《風吹過,粟米田》寫下的字,正好為樂施會新推出的兩本繪本點題。從本土到世界、從城市到鄉郊、從豐盛到困乏、從荒謬的揮霍到被鹹水吞噬的家園……終於有繪本用優美的圖文把香港孩子結連到重要的世界議題上,讀到我們有份參與的不公,以及我們有份造成的災難。更重要的,是讀到每個小朋友都是「世界小小公民」,雖然微小,也能掏出勇氣,把世界變得更好。 有人吃不飽 有人吃不完 《風吹過,粟米田》(楊瑾文,陳碧儀圖)是一首溫柔慈悲的詩,乘着風,絮絮念着粟米的故事。風中有孩子在粉嶺的粟米田上跳又笑,也有孩子在戲院門外捧着爆谷塞了滿嘴香甜。風中有被驅離巴西熱帶雨林的原住民,家園被變作粟米田賣錢;也有旱災下的肯尼亞人,滿目裂土,粟米和人都快要倒下了。美國飼養工場的牛早忘了風中的青草味,牠們都被迫吃粟米,快快長肉快快送進屠場。風中有住大樓的孩子,滿桌子吃不完的菜和肉…… 「同一天空下,有人吃不飽,有人吃不完。」 「妖怪」只有小孩才看到? 《妖怪吃掉我的家》(陳凌軒文,Tina Ko圖)把香港和快被淹沒的遠方小島拼在畫面兩邊,兩邊過着很不同的日子,但都有能看到妖怪的小孩。Tina筆下的妖怪可愛又可恨,細心的小讀者會發現牠們都來自城市——有從冷氣機口冒出、有拖在汽車排氣管外、有從烏卒卒的工廠煙囪鑽出來。牠們一一跨過繪本的對頁,也跨過地球的陸地和海洋,到遠方偷走糧食、啃咬房子、召喚大水。小孩奇怪大人怎麼總是看不到?也許他們只是不願意看到。 說穿了,這些都不是遙遠的幻想,故事裏的惡果也不只在遙遠的地方發生——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每天喝水,其實也是喝微膠粒嗎? 在《風吹過,粟米田》,人們在超市門口發起運動,舉起各式標語:「香港人唔係大嘥鬼」、「多吃菜,少吃肉,可持續」、「立法規管,Bye Bye剩食」。在《妖怪吃掉我的家》,小孩鼓足勇氣關掉每晚牀前亮起的小夜燈,從微小處開始行動,要跟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打妖怪。 大家都要鼓起勇氣面對問題,因為——風吹着你,也吹着我,本來無分,你與我。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學生自殺的「十二味藥方」

中四學生之死,陪審團一致裁定死於自殺,並且提出十二項預防建議,包括「學校須引導學生正面思考、面對逆境」、「加強老師與家長的溝通」、「班主任應有清晰指示,對表現與平時有落差的學生多加關注,有需要的時候要求社工跟進」、「為訓導老師提供專業培訓,不應用慣常做法處理學生問題」、「沒迫切性就不要告訴學生未確實的處分」…… 看罷戚戚然。這十二味藥方裏頭,很多都是常識,不少更早就流傳在各式官方指引和小冊子中。一條條年輕的生命提前謝幕,每次都換來更多指引,儼然一道道平安符。問題是,它們真箇是拯救孩子生命的平安符,還是保護大家良心的「免責條款」? 不應把焦點放在老師對錯 網上對前線老師的處事有很多責難,我可不敢輕言批判。畢竟,晚上那通致電學生家中的電話,可以是愛之深責之切的表現,也可以是粗暴高壓和極端不敏感;而後來拒絕到醫院安慰,可能出於避免刺激家屬情緒的善意,也可以是單純的冷血和逃避責任。縱使人人各有解讀,但真相大概只有老師自己一人知道了。倘若是後者固然可恨,但如果真箇無愧於心,我衷心祝福他早日釋懷。 重要是,當不幸一而再、再而三發生,除了責難一個人,我們更該思考整個社會的氣氛和制度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以致有少年竟然覺得「踏出那一步更輕鬆」,有家長和老師眼裏只看到孩子的過錯和不足,卻看不到他們一隻腳已經跨到欄杆上。 自殺率升 當真無關教育制度?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九月公布數據,指2016年15至24歲全日制學生的自殺率,較2012年增加七成多。2016年,本港共有29宗學生自殺案;也在同一年,官方委任的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向教育局提交報告:雖有兩成四個案涉及學業,但無證據顯示自殺成因源於教育制度。 不源於教育制度嗎……?此城功課量之多叫人咋舌,評核模式鼓勵囫圇吞棗,所謂的長假期堆滿功課或試前溫習,精英班補習班興趣班各種比賽頭銜鼓勵廝殺式競爭,老師被擠壓得再難騰出心力去關懷學生,Band 3的怕被放棄、Band 2的拚命上游、Band 1的怕跌Band……學校和家庭都患上嚴重焦慮症。 我們不應對死因庭報告有錯誤期望,但也不該滿足於「加強溝通」、「正向思考」這些永恆的「藥方」。而在真正改變發生之前,至少提醒自己:無論是家長、老師、社工、朋友、保安、路人,嘗試感受關懷身邊的人,不要容許自己習慣冷漠。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我家來了一頭大象

家逢巨變,小孩常常最後一個被知會。「他年紀小,講都唔明。」「我已經夠煩了,沒時間理他。」「他最好什麼都不知道,往後的事我會慢慢處理。」「大人的事,小孩最好別管。」彷彿大人不去說穿,孩子便依然是無憂無慮的孩子,一切維持現狀。 可是,對於家裏的氣氛轉變,孩子真的一點也不知道嗎?社工們分享他們接觸的孩子,教人好不揪心 家逢巨變 小孩以為錯在自己 有的孩子以為自己做錯事,甚至嘗試「講價」,寧願放棄心頭好也要「交換」父母留下。有的吃力地討好留下來的家長,擔心連他/她也會失去。有的變身超人保護爸媽。有的化身小火龍到處噴火,自製危機爭取注意,迫使大人停戰。有像小刺蝟那樣豎起一身尖刺,拒絕別人同時拒絕受傷。有人倒退成為吃喝拉撒要人操心的寶寶,祈求重奪爸媽的愛。有的夾在大人中間變成磨心,小心翼翼怕說錯話。也有小孩乾脆「關機」,抑壓情緒,橫豎叫得聲嘶力竭也沒人搭理…… 我們把這些小超人、小刺蝟、小火龍和巨型寶寶,統統放進繪本裏,叫作《我家來了一頭大象》——問題就在眼前,卻因為太棘手太令人難受,大人不願意觸碰,甚至裝作看不見;終於,一頭莫名其妙的「大象」擠進來,大喇喇地擋在親子之間,成為「the elephant in the room」,教大大小小都孤單。 讓孩子知道「you will be OK」 這是我和陳琴詩為社聯創作的繪本。兩個愛繪本的記者媽媽藉訪問採集故事,再借插畫師徐羨曾的畫一一呈現,希望孩子感到有人明白,更希望伴讀的爸爸媽媽能夠理解孩子,並且讀懂導讀裏曾潔雯博士的話:誠實是最好的對策。至於作為過來人,臨牀心理學家何念慈也有補充:對孩子坦白,為的是穩住當下的慌亂,而非為自己療傷,所以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苦水傾倒在孩子身上。 對於孩子,大人有種責任:讓他們知道,即使爸爸媽媽之間發生了複雜的事,「you will be OK」。 事情再複雜,you will be OK——假如大家都能真誠面對,用心重繫彼此,無論留在家裏抑或不得不離開,不要讓愛中斷。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讀《拾香紀》──原來回憶就是愛

兩個孩子一個剛升中,一個念高小,都在追看章回小說了,不過每天臨睡前,我們還是盡量抽時間共讀。這樣做的原因,有時是為了給好書「打廣告」,「媽媽來念一章,看你們誰有興趣明天帶回學校接着讀」;有時是希望拓闊大家的閱讀領域,以免天上的金庸老先生太忙;有時是單純的想一塊兒經歷一本書的世界、一趟文字的旅程。 每句盛載城市共同的悲喜 最近完成的那本叫《拾香紀》,是媽媽期待好久的共讀。我們,藉着陳慧向此城傾注的愛,與孩子一起回溯香港人的來時路。 從第一章〈事〉開始,這書就把兩個孩子深深迷住了。它把整個家族史濃縮成為簡潔的敘事,「四海是家裏第一個向宋雲叫『媽』的人」、「阿桂的女兒浮在又高又大的塑膠水桶裡,桶裡裝滿B座所有人要用的水」、「連城原本以為工人罷工是好事」、「『綿綿雨』就在那個晚上永遠消失在人間」。每一句都留下餘味,每一句都教人忍不住追問,每一句都盛載着此城市共同的悲喜。 我們讀着聊着。 你們記得四海小時候遇上的石硤尾大火嗎?我們在美荷樓看過展覽介紹啊…… 因為制水,人人家裏都有大水桶,你們其中一個姑媽——那時才是個小妹妹,在提水桶回家途中被車撞倒的…… 罷工後來演成六七暴動,即是恩惠姨姨耗費很多心血籌拍紀錄片的那件事…… 從此你們只能在維港上空看到煙花,然後那些很豪華的煙花,又因為一宗意外,變成很多香港人心頭的痛…… 關燈前,孩子眼仔亮晶晶,興奮地說:「這本書真的好有意思﹗可惜我講不出它好在哪裏。」 早超越好看與否層次 對媽媽來說,《拾香紀》早就超出「好看/不好看」這命題了。它扣上我的來時路,然後再扣連我們帶來的孩子,繼續跟此城命運交織。 「我,連十香,生於一九七四年六月五日,卒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猶記得當年翻開扉頁已然凝住。連十香跟我同年生,她死去那年我剛結束學生生涯。只是那以後,我又活了很多年,跟七百萬沒死去的香港人一起,見證此城更多時刻,躁動的、傷懷的、荒謬的、絕望的、掙扎的、離不開的…… 原來,回憶,就是,愛。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做正常的事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舉辦「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總題目是「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下面再有分組文題,初中可以討論我們身邊的龍文化或普及文化中的《論語》,高中組則述說自己如何看待「文明」,也可以書寫對中國傳統文化之「根」的感悟。 書寫中華文化很好,擬定的題目也有思考和發揮空間。問題卻在於主辦單位的介紹文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誌』,這是新時代的中學生應該傳承與發揚的。」 令人不安的是,比賽的合辦單位有政府中學校長協會、香港中文中學聯會、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香港津貼中學議會、香港教育大學等機構支持合辦…… 從傳統文化到偉大鬥爭和習近平「總書記」(前中國線資深記者呂秉權提醒,總書記是黨內職稱,我們尋常香港百姓稱國家主席就好),是大大的離題了。令人不安的是,比賽的合辦單位有政府中學校長協會、香港中文中學聯會、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香港津貼中學議會、香港教育大學等機構支持合辦。大概也因為這些聯繫,作文成為一些中學的功課,不交當欠要罰。 而我不知道這些香港的校長和老師們,可曾讀到主辦單位如何闡述比賽目的:「引導青少年進一步認識到繼承傳統文化與建設社會主義強國之間的必然聯繫。」 從傳統文化到偉大鬥爭和習近平「總書記」,是大大的離題了。 這幾年香港變化很大,很多正常的東西一下子變得不正常,譬如書寫文化的作文比賽染得「紅噹噹」 這幾年香港變化很大,很多正常的東西一下子變得不正常,譬如書寫文化的作文比賽染得「紅噹噹」;很多不正常的東西又突變得俯拾皆是,譬如連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也不知曉的1700公頃填海方案、譬如大型工程的連串造假醜聞、又譬如前記者/現立法會補選候選人這樣回應港獨「(傳媒)討論完之後要話畀大家聽,呢個係無討論空間」。 香港電台《獅子山下》在十月廿一日播出「定風波」,用戲劇手法重現林榮基失蹤八個月後回港那幾天的心路轉折。拍戲是正常事,但創作團隊遇到很多「不正常」:有演員在試鏡後退出,因為有親人在內地;開拍前一周再有演員辭演,原因是家人覺得風險太大;有酒店直言題材敏感拒絕借出場地,另有酒店明明有空房卻說沒有,還緊張地提醒團隊千萬不要在網上直接訂房。 港台《獅子山下》播出「定風波」,用戲劇手法重演林榮基。(香港電台劇照) 時代愈不正常,我們愈要提醒自己做正常的事 一個有智慧的朋友曾告訴我,時代愈不正常,我們愈要提醒自己做正常的事。所以特別感謝香港電台、導演和製作團隊堅持做正常事。 如果每一個香港人都在自己的範圍內做正常的事,我們便不用怕了。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文﹕蘇美智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4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功利的主流教育

話說《非同凡響》是關於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電影,但我彷彿看到一面鏡子,映照出主流教育中愈來愈令人不安的功利氛圍。 故事主線在特殊學校發生,音樂老師訓練SEN學生與其他學校的義工合演音樂劇。義工當中,有為討好帶隊老師而來的名校女生,也有因操行差而被迫將功補過的Band 3男生,他們各有動機,只是動機統統跟眼前單純的SEN同學無關。 讀書為考試 試場成廝殺場 電影裏名校女生的互動,現實得教人心寒——與SEN同學互相介紹時笑容滿臉,活動完結卻躲入廁所搓洗握過的手,待帶隊老師問起參與感想,大家得體地分享「寶貴得着」,「誠懇」得可怕。這樣當義工當然不持久,名校女生很快只剩女主角一人。後來她因為排演缺席補習,借筆記時被同學拒絕,「字太草你看不懂的」、「我忘了帶筆記回來」…… 理由形形式式,都是為了遮掩那個沒說出口的真相:服務為加分,讀書為考試,試場原是廝殺場,幫你即是剝削自己,誰會這樣笨? 然而,與其急着批判學生功利,不如回看教育她們的大人。有一幕戲,名校校長在會議中提醒老師加緊操練,因為學生升讀大學比率下降,然後不屑地說:「但?家啲學生好fragile(脆弱),郁啲話自殺,希望各位老師催谷嘅時候注意用詞。」彷彿換上溫和用語就可以放心催谷,學生不會跳下來。 《非同凡響》電影劇照 用心生活 人生不止大學路 現實比劇本殘酷。朋友女兒當上中學生才一個月,回家轉述老師上堂說的話:別以為離DSE很遠,現在不努力,日後考不上大學,結局就是瞓街。我聽了揪心,真想告訴班上孩子,人生從來不止大學一途,用心生活,無論走上哪條路都有意義。至於老師其實有很多種,有些教導我們明是非,有些滿載人生智慧,有的有容乃大,有的慈悲柔軟……倘若同學遇上的老師只有學科知識,從他們身上學習學科知識就夠了。 《非同凡響》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SEN家長的錐心分享,也不是最後的音樂會演出,而是一位媽媽對名校女兒說的體己話:取消無關學業的活動,專心爭取升讀名牌大學的機會,今天的艱苦是為了他朝有選擇。聽着,我悚然一驚,「為了他朝有選擇」這話,自己好像也跟孩子說過,只是那時沒想到,這種思路結合焦慮意識後,會被推到極致,演成另一種殘忍。 電影展示了另一條路:男主角是Band 3學生,開始時千萬個不情願,但在服務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熱情所在,決定退學轉修專業攝影,因為「不想再浪費時間」。原來學生也有很多種,不是人人都需要DSE。 我沉吟了,對於何謂有選擇,添了新思考。

詳細內容